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龍川工業園有多少人

龍川工業園有多少人

發布時間:2022-07-28 06:34:36

㈠ 廣東河源市有多少個區,多少人口,各類學校各有多少人

河源市管轄著源城區、東源縣、龍川縣、紫金縣、連平縣、和平縣共五縣一區。

在2002年,全市人口為332萬。

各類學校各有多少人我沒有找到,只找到全市各類學校的列表

河源市學校列表
河源市第一中學 紫金中學 廣東龍川一中
連平縣連平中學 和平縣貝墩中學 東源中學
河源市第二小學 紫金縣二中 龍川縣上坪第二中學 連平縣附城中學 和平貝墩鎮中心小學 東源縣船塘中學
河源市第三小學 紫金縣三中 龍川縣車田中學 連平縣忠信中學 和平長塘鎮中心小學 東源縣黃村中學
河源市嫻蘭中學 紫金縣爾崧中學 龍川縣岩鎮中學 連平縣隆街第二中學 和平縣長塘中學 東源縣仙塘中學
河源中學 紫金縣紫城中學 龍川縣實驗中學 連平縣元善中學 和平縣大壩育才中學 東源縣燈塔中學
河源田家炳實驗中學 紫金縣附城中學 龍川縣鐵場中學 連平縣惠化中學 和平大壩鎮中心小學 東源縣藍口中學
河源市第一小學 紫金縣烏石中學 龍川縣赤光中學 連平縣陂頭中學 和平縣大壩中學 東源縣船塘鎮李田學校
河源市職業學校 紫金縣士貴中學 龍川縣赤光第二中學 連平縣貴東中學 和平東水鎮中心小學 東源縣半江鎮中學
河源市衛生學校 紫金縣中山中學 龍川縣鶴市中學 連平縣九連中學 和平縣東水中學 東源縣錫場中學
河源市工業學校 紫金縣慶齡中學 龍川縣黃布中學 連平縣隆街中學 和平縣福和高級中學 東源縣實驗中學
河源市體育學校 紫金縣敬梓中學 龍川縣黃石中學 連平縣內莞中學 和平公白鎮中心小學 東源縣黃沙中學
河源市興華職校 紫金縣水墩中學 龍川縣錦歸中學 連平縣崧嶺中學 和平縣公白中學 東源縣新回龍中學
東源靈通職校 紫金縣琴江中學 龍川縣老隆第二中學 連平縣高莞中學 和平古寨鎮中心小學 東源縣柳城中學
東源衛生學校 紫金縣龍窩鎮中 龍川縣龍母職業中學 連平縣三角中學 和平縣古寨中學 東源縣上莞中學
連平縣職業學校 紫金縣龍窩三中 龍川麻布崗第二中學 連平縣油溪中學 和平合水鎮中心小學 東源縣久社中學
和平縣職業學校 紫金縣洋頭中學 龍川縣培英學校 連平縣大湖中學 和平縣合水中學 東源縣黃田中學
龍川縣職業學校 紫金縣蘇區中學 龍川縣田心第二中學 連平縣田源中學 和平中學 東源縣澗頭中學
紫金縣職業學校 紫金縣南嶺中學 龍川縣四都中學 連平縣上坪第二中學 和平縣橫江中學 東源縣黃村崇伊中學
河職院中專部 紫金縣瓦溪中學 龍川縣新田中學 連平忠信鎮中學 和平縣教師進修學校 東源縣義合中學
東源教師進修學校 紫金縣九和中學 龍川縣義都中學 連平縣忠信鎮第三中學 和平縣九連中學 東源縣南湖中學
河源市技工學校 紫金縣藍塘中學 龍川貝嶺鎮中心小學 連平縣綉緞中學 和平禮士鎮中心小學 東源縣康禾中學
河源中英文實驗學校 紫金縣育新中學 龍川赤光鎮中心小學 連平縣雁橋中學 和平縣禮士中學 東源縣雙江中學
河源中學實驗學校 紫金縣藍塘三中 龍川登雲鎮中心小學 連平縣上坪中學 和平縣俐東中學 東源縣藍口二中
源城區教育信息網 紫金縣鳳安中學 龍川黃布鎮中心小學 連平縣溪山中學 和平俐江鎮中心小學 東源縣順天中學
源城區第一中學 紫金縣好義中學 龍川老隆鎮第一小學 連平縣第一小學 和平縣俐江中學 東源縣燈塔鎮中學
源城區第二中學 紫金縣上義中學 龍川黎咀鎮中心小學 連平縣第二小學 和平俐源鎮中心小學 東源縣漳溪中學
源城區嘯仙中學 紫金縣古竹中學 龍川龍母鎮中心小學 連平忠信鎮中心小學 和平縣俐源中學 東源縣葉潭中學
源城區東埔中學 紫金縣新智中學 龍川田心鎮中心小學 連平內莞鎮中心小學 和平縣彭寨一中 東源縣駱湖中學
源城區埔前一中 紫金縣義容中學 龍川鐵場鎮中心小學 連平田源鎮中心小學 和平縣彭寨二中 東源曾田中心小學
源城區埔前二中 紫金縣龍興中學 龍川通衢鎮中心小學 連平油溪鎮中心小學 和平縣彭寨三中 漳溪畲族鄉中心小學
源城區源西中學 紫金縣青溪中學 龍川義都鎮中心小學 連平溪山鎮中心小學 彭寨鎮中心小學 東源縣康禾中心小學
源城區東升學校 紫金縣黃塘中學 龍川紫市鎮中心小學 連平陂頭鎮中心小學 和平青州鎮中心小學 東源縣澗頭鎮中心小學
源城區寶源學校 紫金縣柏埔中學 龍川縣田家炳中學 連平元善鎮中心小學 和平縣青州中學 東源縣燈塔鎮中心小學
源城區下城小學 紫金縣臨江中學 龍川縣佗城中學 連平上坪鎮中心小學 和平熱水鎮中心小學 東源縣上莞鎮中心小學
源城區上城小學 紫金縣臨江二中 龍川縣金安中學 連平三角鎮中心小學 和平縣上凌中學 東源縣柳城鎮中心小學
源城區上角小學 紫金縣紫城中心小學 麻布崗中學 連平綉緞鎮中心小學 和平上陵鎮中心小學 東源船塘三河中心小學
源城區下角小學 紫金縣附城中心小學 龍川縣職業高級中學 連平隆街鎮中心小學 和平縣實驗初級中學 東源縣久社中心小學
源城區新興小學 紫金縣烏石中心小學 龍川縣附城第二中學 連平大湖鎮中心小學 和平縣四聯中學 東源新回龍鎮中心小學
源城區城南小學 紫金縣中壩中心小學 龍川縣豐稔中學 連平高莞鎮中心小學 和平下車鎮中心小學 東源縣藍口中心小學
源城區衛星小學 紫金縣敬梓中心小學 龍川縣黎咀中學 連平縣元善鎮小學 和平縣下車中學 東源縣駱湖中心小學
源城區東埔中心小學 紫金縣水墩中心小學 龍川縣黎咀第二中學 連平縣忠信鎮小學 和平縣陽明一小 東源縣順天鎮中心小學
源城埔前鎮中心小學 紫金縣龍窩中心小學 龍川縣谷前中學 連平縣青少年宮 和平縣陽明二小 東源縣船塘中心小學
VCM學校 龍窩第二中心小學 龍川縣龍母永和中學
和平縣陽明三小 東源縣新港鎮中心小學
源城區光明學校 紫金縣蘇區中心小學 龍川縣田心中學
和平縣陽明六小 東源縣黃村中心小學
紫金縣南嶺中心小學 龍川縣細坳中學 龍川縣新城小學 和平縣陽明三中 東源縣葉潭鎮中心小學
紫金縣瓦溪中心小學 龍川縣鄭馬中學 龍川附城鎮中心小學 和平縣陽明中學 東源縣黃田中心小學
紫金縣九和中心小學 龍川縣貝嶺中學 龍川上坪鎮中心小學 和平優勝鎮中心小學 東源縣錫場鎮中心小學
紫金縣藍塘中心小學 龍川縣黃石職業中學 龍川四都鎮中心小學 優勝中學 東源船塘黃沙中心小學
紫金縣鳳安中心小學 龍川縣龍母中學 龍川豐稔鎮中心小學 和平陽明鎮第二中學 東源縣義合鎮中心小學
紫金縣好義中心小學 龍川縣豐稔第三中學 龍川縣維嘉小學 東源縣仙塘鎮中心小學
紫金縣上義中心小學 龍川縣石坑中學 龍川黃石鎮中心小學 東源縣第一小學
紫金縣古竹中心小學 龍川縣黃布第二中學 龍川車田鎮中心小學 東源縣半江中心小學
紫金縣義容中心小學 龍川縣洋貝中學 龍川佗城鎮中心小學 東源縣雙江鎮中心小學
義容第二中心小學 龍川縣回龍中學 龍川新田鎮中心小學 東源縣新豐江中學
紫金縣黃塘中心小學 龍川縣上坪中學 龍川縣實驗小學 東源縣三河中學
紫金縣柏埔中心小學 龍川縣車田第二中學 龍川回龍鎮中心小學 東源縣曾田中學
紫金縣臨江中心小學 龍川縣佗城第二中學 龍川縣岩鎮中心小學 東源縣第二中學
紫金縣第一小學 龍川縣回龍第二中學 龍川細坳鎮中心小學
紫金縣第二小學 龍川老隆鎮第三小學 龍川鶴市鎮中心小學
紫金縣第三小學 麻布崗鎮中心小學 龍川老隆鎮第二小學
紫金縣白溪學校 龍川縣廣播電視大學 龍川縣通衢中學
紫金縣機關幼兒園 龍川第一中學 (鏡像)

㈡ 龍川有多少產業園

產業轉移園中投產4家,在建12家

深圳南山(龍川)產業轉移園曾在去年的全省省級產業轉移園考核中,因污水處理廠建設滯後等原因被亮「黃牌」,按照考核規則,一旦園區連續兩次被亮黃牌,則會被亮「紅牌」,被取消省級轉移園的資格。如果今年「保牌」成功,龍川將在引進項目、加快項目啟動方面有什麼舉措呢?

龍川縣委書記段邦賢介紹說,首先,目前,龍川產業轉移園已完成首期建設面積3.23平方公里,落戶企業23家,其中投產4家、在建12家、籌建7家,力爭5年內使園區建設面積擴大到10平方公里。其次,為拓展產業發展空間,龍川在縣城新城區火車編組站以北地區規劃了佔地面積20平方公里,目前首期建設用地已獲省政府批復,征地拆遷及招商引資等前期工作正扎實推進。第三,寶龍、寶塘、梅村、楓深、航輝、新城等工業小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斷提高,已成為該縣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的主陣地和財政增收的主要稅源。

據統計,目前,龍川縣工業園區規劃控制面積54.9平方公里,已開發5.79平方公里,落戶園區項目達48個,其中投產24個、在建12個、籌建12個。

在農業和旅遊業方面,龍川正加快推進規劃面積為10平方公里的農產品加工基地建設,目前基地首期500畝建設用地已獲省政府批准;發揮「中央蘇區縣」品牌效應,進一步挖掘紅色革命文化資源,做大做強紅色經典游。

㈢ 老隆鎮的產業轉移

梅河高速登雲出口、205國道邊,深圳南山(龍川)產業轉移園的巨幅廣告牌旁,一棟棟現代化建築傲然挺立在這里,頗為引人注目。
從荒山野嶺到工業新城,大坪山的變遷正是龍川縣發展工業的一個縮影。該縣大力推進園區建設,通過盤活、整合廢舊廠房和老工業基地,規劃建設了面積共3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落戶企業共33家,初步形成了電子、製鞋、織造、制葯為主導產業的工業架構。
龍川縣結合本縣實際,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捨得花本錢造環境,圍繞「三路兩江」(即京九鐵路、梅河高速公路、205國道及東江、韓江)進行布局安排,按「規劃一塊、建設一塊、成效一塊」的模式,建設「兩園四小區」。已高標准規劃建設了寶龍、寶塘工業園,楓深、航輝、新城、梅村工業小區。
2008年11月,深圳南山(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順利奪得「省級產業轉移園」金字招牌。龍川縣把該工業園區建設定為發展工業的「主戰場」,致力打造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最佳平台。
深圳南山(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區位優越:205國道穿越其中,梅河高速公路在該地段設有登雲出入口,離縣城老隆約為10公里,距京九線華南地區最大的編組站不足20公里,交通便利。園區規劃總控制面積28平方公里,其中首期開發面積4平方公里。園區規劃主導產業是電子、通訊及其相關產業。園區首期開發建設項目預計投資5.17億元人民幣,投資分5年完成。
園區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效能管理」的總體思路和「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開發一塊、配套一塊、成效一塊」的原則進行開發建設,立足兩年打基礎,五年見成效,力爭把該工業園打造成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和廣東省示範性產業轉移工業園。去年以來,該縣加快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已投入1.9億元,完成了首期4平方公里的土地平整工作,園區道路、管網、供水、變電站、污水處理廠等工程建設扎實推進。落戶該園區的企業6家,其中投產1家,在建3家,籌建2家。
為不斷拓展發展空間,增強發展後勁,龍川縣還充分利用京九鐵路編組站的優勢,在編組站以北地區規劃控制建設20平方公里的幸福工業新城,並與深圳市寶安區簽訂了聯合創建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園的合作協議,努力將該園打造成物流、機械製造為主導產業的工業新城。

㈣ 湖南桂陽縣城區人口有多少有那幾個工業區

一園六區
人口17萬

目前,以縣城為中心的「一園六區」的22平方公里大工業園區基本成形,園區共聚集規模企業78 家,初步形成了以礦產、化工、建材、電子信息、食品加工為主導的五大產業集群,簽約和在談項目達20餘個總投資過100億元,工業項目建設呈現出蓬勃發展、大幹快上的良好態勢;同時,我縣積極以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為平台,通過縣城擴容提質帶動新型城鎮化;近年來累計投入10億余元,先後啟動了舂陵大道等 10餘條城區幹道建設工程,8平方公里芙蓉新區建設框架全面拉開,縣城建成區面積達20平方公里,人口17萬,一座桂陽新城正在崛起;

㈤ 龍川縣的經濟

2014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16.5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下同)增長5.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05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38.58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54.9億元,增長6.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16214元(按常住人口計算)。 農業,包括農(種植業)、林、牧、副、漁業,本卷專述種植業。
龍川地處丘陵山區,山多田少,光、溫、水條件較好,具有發展種植業的良好自然條件。1977年以前,神植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60%以上。1978年底以後,農村多種經營發展較快,種植業比重下降。1985年,種植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52.7%。
建國前,一家一戶經營,無力改變生產條件,耕作制度落後,洪、澇、旱、病蟲災害頻繁,農業生產水平極低。貧苦農民僅能半飢度日。民國32年(1943年)統計,全縣年產稻穀3.02萬噸,畝產78.5公斤。
建國後,經過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運動,變革生產關系,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興修水利,治山、治水,改造山坑低產田,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逐步推廣農業機械和科學種田。農業生產雖然經受了「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的影響,產值仍然逐年上升。特別是1979年後,農村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在堅持土地集體所有的前提下,實行包干到戶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社會主義按勞分$的原則得到真正體現,農民生產積極性高漲,農業生產進一步發展。1985年,農業總產值1.23億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9.1%。其中種植業產值6884.8萬元,比1949年增長137.3%,比1978年增長19.7%。
2014全年實現了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7.05億元,增長3.7%。其中:種植業產值18.99億元,增長2.3%,林業產值7.4億元,增長10.5%,牧業產值8.33億元,增長1.0%,漁業產值1.35億元,增長1.1%,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98億元,增長9.9%。
全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6萬畝,糧食總產量30.41萬噸,其中:稻穀產量25.4萬噸。花生總產量1.25萬噸。年末水果面積9.61萬畝,水果總產量7.77萬噸。
全年生豬出欄26.13萬頭,出售和自宰肉用禽396.03萬只,家禽肉產量5306噸;肉類總產量2.88萬噸,其中:豬肉產量2.09萬噸;漁業養殖總面積3.2萬畝,水產品總量1.42萬噸。
農業投入加大,生產條件進一步得到改善。地膜用量496噸,農葯用量760噸,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量)20100噸。全縣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8.34萬千瓦,農村用電量15940萬千瓦時。有效灌溉面積24.52萬畝,機電排灌面積0.983萬畝。 龍川早在宋、元時代,已有陶瓷、紡織、造紙、造(木)船等手工業。明、清時期,采礦、冶煉生產和竹木、藤草、銅器、鞋革、車衣、食品加工業具有一定規模。民國期間,各種民營個體手工業比較普遍,生產品類較為廣泛,其中佗城草席、貝嶺東庄紙、老隆皮枕頭及牛筋糕等產品頗有名氣,暢銷縣內外。
建國後,龍川工業生產有很大發展,國營、集體和個體工業遍布全縣城鄉,主要有電力、森林工業、采礦、冶煉、鑄造、造紙、造船、印刷、化工、食品、飲料、建材、日用陶瓷、釀酒等工業。1985年,全縣有各類工業企業1532個,其中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55個(含省辦1個,地區辦2個),集體所有制工業企業183個(縣辦10個,區鎮辦173個),其他工業企業1294個(鄉村辦236個,農村合作辦130個,農村個體辦925個,城鎮辦3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職工5583人,集體所有制工業企業職工6637人(其中區、鎮工業企業職工5394人)。年工業總產值8495萬元,佔全縣工農業總產值2.08億元的40%,比1949年281萬元增長29.2倍。
2014全縣完成全社會工業總產值114.91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37.2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7.0%和18.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90.14億元,工業增加值28.27億元,分別增長21.0%和23.4%。其中園區實現工業增加值18.8億元,增長45.7%,佔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66.5%。全年實現建築業總產值96.77億元,增長19.28%。

㈥ 東莞黃江裕元工業園現在有多少員工今年有什麼廠搬進或搬出嗎

今年經濟危機,很多廠效率不好,處於辦倒閉狀態了,

好比福泰,基礎上沒啥定單,也只發個基本工資等等,就讓你自己走人了。

精成科技,也走了很多人,就象威成,以前一到兩千人,現在就一百人,宿舍都空了好多了。

裕成的宿舍都空了好幾棟了,人數銳減。

整個裕元加起來早就已經沒有10W人了。

不過明擺著遷出的廠或者直接宣布倒閉的,那倒是沒有。

裕元的公司最喜歡吃喝了,沒事部門主管或者公司就組織聚餐,吃是一大文化,所以個人覺得生意最好的,還是開飯館,當然就看你開什麼規模的了,不過不要太大,中等就行。

不過精成科技對面,原來裕元足球場那裡,現在已經全部改建成工廠及宿舍了,聽說是中山寶元鞋材大底廠要搬過來,大概有幾萬人,從規模上看,應試有那麼多,現在廠房快建好了,只是啥是搬過來就不知道了。

不知道你現在去開店,門面費會不會低些,畢竟現在經濟危機嘛。

㈦ 龍川的經濟怎樣

龍川現在的經濟還不發達,不過未來發展還是很有潛質的,是粵北崛起的一個新星。
龍川縣有98萬的人口,還有3089平方公里的轄區面積,這樣的體量在沿海縣市中堪稱「巨無霸」。不過和粵北很多兄弟縣市一樣,龍川縣的經濟還不發達,這么大的體量只有123億元的GDP,這一點與廣東縣市的身份格格不入。
2021年1季度,龍川縣地區生產總值為37.50億元,同比增長20.5%,兩年平均增長3.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5.90億元,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為7.80億元,同比增長44.2%,兩年平均增長0.3%;第三產業增加值為23.81億元,同比增長17.0%,兩年平均增長4.0% 。
拓展資料:
龍川:
龍川縣,廣東省河源市轄縣。地處廣東省東北部,東江和韓江上游,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縣總面積3089平方千米 ,轄24個鎮,315個行政村,42個居委會,1379個自然村,5658個經濟合作社,縣政府駐於老隆鎮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縣常住人口為595471人(第七次人口普查) 。
龍川縣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活動。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始置龍川縣,是中國保留最古縣名的縣份之一。舊治佗城,自秦至民國,為縣或州治所,南漢移循州治於此,州縣並存達四百餘年,為縣、州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中心,素有嶺南古城之稱。龍川縣是客家古邑,通行客家語。
龍川縣是全國重點生態功能區,廣東生態保護發展示範區 。2016年3月,被命名為「中國空氣能產業基地」,2019年3月被列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龍川縣享受原中央蘇區縣優惠,境內設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 。
2020年,龍川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1.97億元。

㈧ 河源是哪個縣最窮

龍川。以前河源也是一個縣,評市的時候,龍川和河源都達到的規定的經濟外還有人口數量,但是龍川人口少,才落選。

資料補充:

龍川縣,廣東省河源市轄縣。地處廣東省東北部,東江和韓江上游,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縣總面積3089平方公里 [35] ,轄24個鎮,315個行政村,42個居委會,1379個自然村,5658個經濟合作社,縣政府駐於老隆鎮 。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龍川縣常住人口為595471人 。

龍川縣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活動。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始置龍川縣,是中國保留最古縣名的縣份之一。
舊治佗城,自秦至民國,為縣或州治所,南漢移循州治於此,州縣並存達四百餘年,為縣、州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中心,素有嶺南古城之稱。龍川縣是客家古邑,通行客家語 。

龍川縣是全國重點生態功能區,廣東生態保護發展示範區 。2016年3月,被命名為「中國空氣能產業基地」,2019年3月被列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龍川縣享受原中央蘇區縣優惠 ,境內設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
據考查,在新石器時代,今龍川縣境內佗城坑子里、上印牛背嶺,紫市坪嶺頭、九龍崗,豐稔牛角塘,登雲鯉魚山,龍母坪背崗等地已有人類從事漁、獵、耕、織等活動。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平南越,置龍川縣,趙佗為令,屬南海郡。龍川得名緣由,一曰博羅之東鄉(古龍川)有龍穿地而出,即穴流泉,因以為號。
據裴淵《廣州記》:本博羅縣之東鄉,東龍穿地而出,即穴流泉,因以為號。一曰龍潭自_山分注會於川,故名龍川。其時龍川縣地遼闊,包括今之粵東大部分地區。據《南越志》:「縣北有龍穴山,舜時有五色龍,乘雲出入此穴。」縣名由此。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趙佗自立為南越武王,龍川為南越國轄地。
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趙佗歸漢,保留封地,龍川縣仍屬南越國轄地。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平南越,設置交趾部,龍川屬南海郡。
獻帝建安八年(203年),改交趾為交州,龍川屬南海郡。獻帝建安十八年(213年),改交州為荊州,龍川仍屬南海郡。

㈨ 惠州市博羅縣一共有多少個鎮。各鎮分別有什麼工業區

截止2020年2月,博羅縣轄15個鎮(石灣、楊村、園洲、福田、長寧、龍華、湖鎮、柏塘、泰美、公庄、楊僑、麻陂、石壩、觀音閣、橫河)、2個街道辦(羅陽街道辦、龍溪街道辦)、1個管委會(羅浮山管委會)和378個行政村(社區),常住人口120多萬人。

擁有較大規模工業園區的鄉鎮分別為:

1、石灣鎮,擁有工業園區3個,分別是石灣科技產業園、石灣汽車產業園、惠州(石灣)綜合物流園。其中,石灣科技產業園落戶企業有90家,已建成投產企業62家;石灣汽車產業園已簽約落戶企業13家,總投資50.4億元;惠州(石灣)綜合物流園正在規劃建設中。

2、羅陽街道,擁有鴻達工業園、洲際工業園、雞麻地工業區、小金工業區、義和工業區五個產業園區,截至2017年,街道共有各類大小企業2412家,其中規模以上(限上)企業180家。

3、楊村鎮,規劃有三個工業開發區,即蓮湖工業區、羊和科技產業園、金楊工業區。

4、園洲鎮,擁有新世紀工業園,豐平鄉工業園、園洲民營工業園、樺陽工業園、寮仔工業區、深瀝第四工業區、九潭佛嶺工業區 永鑫工業園區、下南工業區沙頭工業區、陣村工業區、深瀝工業區、宏基工業區、桔龍工業區、廖尾工業區、禾山工業區、田頭工業區等20餘個園區。

5、長寧鎮,現有主體工業園區3個,分別為東升工業園區,嶺排工業園區和金園工業園區。

6、福田鎮,福達工業區,福興工業區。

7、柏塘鎮,金湖工業園、崇基工業園和興旺工業園。

8、泰美鎮,板橋工業園、龍珠工業區。

9、楊僑鎮,博東科技園。

(9)龍川工業園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博羅縣隸屬於惠州市,是廣東省唯一的全國百強縣。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第55名)。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範縣(區)。 2018年11月,入選2018全國「幸福百縣榜」 、2018年工業百強縣(市)。2018年12月,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

2018年全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650.18億元,增長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3%。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等重點行業增長較快,分別實現增加值增長11.5%和39.1%。全年全縣規上工業企業中,有30家產值超5億元。

㈩ 龍川五八同城龍川登雲鎮工業園有什麼工廠

龍川五八同城龍川登雲鎮工業園有四家工廠。

龍川紐恩泰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景旺電子有限公司,河源坤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廣東建設基地有限公司。

閱讀全文

與龍川工業園有多少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馬x4得多少錢 瀏覽:387
淮安工業列印機多少錢 瀏覽:78
寶馬下線後多久到上海 瀏覽:324
汽車手剎多少擋最好 瀏覽:290
一輛汽車大約多少元 瀏覽:575
賓士e扶手箱蓋子多少錢 瀏覽:901
工業電子鋁箔膠帶哪裡有 瀏覽:172
賓士GLA防爆胎補過了能開多久 瀏覽:125
安慶到寧波的汽車多久 瀏覽:819
奧迪和glc哪個好 瀏覽:75
賓士e冷卻劑多久換 瀏覽:954
寶馬進中國市場多久 瀏覽:979
汽車轉向燈不亮如何知道 瀏覽:221
琅東坐汽車到石塘鎮多久時間 瀏覽:904
汽車63kw用多少安發電機 瀏覽:912
人和汽車拍照穿什麼衣服 瀏覽:327
奧迪補合格證多少錢 瀏覽:124
為什麼工業用電不漲價 瀏覽:411
工業防銹漆怎麼樣 瀏覽:53
騎士寶馬的燈在什麼地方怎麼開 瀏覽: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