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手開車過限寬墩技巧
在日常的駕駛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路況,尤其是一些狹窄的道路,甚至有些道路還配備了水泥和鐵的限寬設施。很多新手看到這些限寬墩難免會感到有些迷茫,很難判斷自己的車能不能安全通過,怕被刮傷。所以每次經過限寬墩,難免會害怕。他們如何快速安全地通過限寬墩?
首先,在過限寬墩之前,我們需要大致判斷它的寬度。同時,最好知道自己車輛的寬度。但是在正常情況下,道路兩側的限寬設施是可以通行的,因為這些設施大多是用來限制大貨車通行的。如果過不去,就會特別窄,一眼就能看出來。如果你看到其他和你一樣寬的車可以順利通過,那麼你自己的車肯定會通過。
因為我們國家的汽車基本上都是靠左舵駕駛,所以我們應該多抓車輛的左側而不是右側。所以在過限寬墩之前,如果我們不夠確定,最好放慢速度,然後讓車輛適當靠左側行駛,給右側留出相對充足的空空間,這樣觀察起來更方便,保證操作的准確性,右側 後視鏡 也不容易被劃傷。
其次,進入限寬墩時,盡量拉直車身。如果在狹窄的道路上轉彎,也要注意前後輪的輪差。如果只注意前輪,不注意後輪,很可能會造成刮擦。所以在轉彎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後視鏡觀察後輪的角度,如果能保證後輪能夠順利通過,那就把車轉彎。
當然,如果車主對限寬墩真的不太確定,最好開到靠近限寬墩的位置停下來,然後下車觀察,確認情況後再慢慢開。如有偏差,可及時調整,避免劃傷。
2. 開車如何把握左右車胎的距離,並順利通過限寬墩
有一次跟老闆一起出差,開著他剛買不久的奧迪Q7,落地價一百多萬,當時我是司機,在去一家工廠的時候,遇到了限寬墩,老闆說他的車寬是1.97米,我肉眼看那個限寬墩子大概是2.2~2.3米左右,我覺得過去不是問題,老闆擔心他的車被劃,叫另一個同事下車看,並看著左右距離來指揮我通過。
當時我就駕著車通過限寬墩,其實我一點也不緊張,雖然第一次開奧迪Q7,我平常都是開哈弗的,有五六年駕齡了,那次過限寬墩完全是憑感覺,任何一個合格的老司機,對車子左右的距離都有一個把握,完全靠感覺來調整好車身,順利通過限寬墩。
當時在下面指揮的同事,也就是很輕微指揮我向左或者向右做一個微調,相比之下,我更相信自己的感覺,結果一把就很順利就通過了,過了之後,又有一個限寬墩,這種鄉村公路上的限寬墩都是成對出現的,這次沒有指揮,直接通過了,我對自己的技術還是滿意的。
一般來說,這種限寬墩主要是控制大貨車通過的,寬度一般在2.0~2.3米之間,小車通過是沒有問題的,不用擔心,一般的小型客車都能通過,奧迪Q7的寬度是1.97米,算是夠寬了吧,一樣沒有問題。
這個尺寸是大概的,是憑感覺來調整的,如果你覺得太貼近了,就微調一下,反正駕駛員就在左邊,把你腦袋伸出車外仔細看下也行,保持車身左側與限寬墩有3~5cm的距離就行,然後看一眼右邊,感覺差不多了就通過,沒有把握就下車查看。
不管你用什麼方法,沒有絕對標準的答案,而作為駕駛員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感覺,而不是上面教你的標准,車子不同,路面不同,可能都會有點差距,一般來說,開車有個一年左右,基本上就能把握自己左右車輪的位置了,在會車、倒車、經過限寬墩等一系列應用中,都是靠感覺把握的,感覺是最准確的。
這種對車身距離與左右車輪位置的感覺來自於你平常駕駛的技術,是一個經驗的積累,即使你換了車,也是有感覺的,要相信這個感覺,如果某一次感覺失敗了,你會迅速調整過來的,同時經驗也進步了,駕校教的把握距離的方法都是死的,只有不斷在開車過程積累的經驗才能形成正確的感覺,但這種感覺是無法用文學、圖片和視頻記錄清楚的。
3. 中國機動車最寬限是多少
按GB7258-1997規定,一般的道路車輛,設計總質量大於20噸的貨車長寬高分別不得超過12m、2.5m、4m
同時,還有補充規定,特殊車輛可以有特殊要求。
為確保道路運輸安全,允許使用的外廓尺寸超長超寬超高的車輛只限於:
(一)運輸不可拆解物體的低平板半掛車; (二)不以運輸為目的的特殊作業車;
(三)不在道路上行駛的礦用自卸車; (四)運輸超大型集裝箱的骨架式集裝箱半掛車。
除上述車輛外,其他車輛的外廓尺寸(含半掛車與牽引車構成列車狀態時的總長)一律不允許超長、超寬、超高。外廓尺寸超過GB7258-1997國家標准規定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一律不予辦理注冊登記。
(1):掛車車長為掛車最前端至最後端的距離
(2):即原三輪農用運輸車;
(3):即原四輪農用運輸車;
(4):車長限值不適用於不以運輸為目的的專用作業車;
(5):最大設計總質量不超過26000kg的汽車起重機的車長限值為13000mm;
(6):當貨廂與駕駛室分離且貨廂為整體封閉式時,車長限值增加500mm;
(7):當貨廂與駕駛室分離且貨廂為整體封閉式時,車長限值增加1000mm;
(8):對於貨廂與駕駛室分離的廂式貨車、廂式半掛車及廂式汽車列車,當貨廂為整體封閉式的時,車寬最大限值為2550mm;
(9):定線行駛的雙層客車車高最大限值為4200mm;
(10):車長及車寬限值不適用於運送不可拆解物體的低平板專用半掛車;車長限值不適用於運送車輛的專用半掛車(但與牽引車組成的列車長度需符合本標准規定)和運送單箱長度大於12.2m(40英尺)集裝箱的框架式集裝箱半掛車;
(11):對於整體封閉式廂式半掛車和集裝箱半掛車,車長最大限值為13000mm;
(12):自2008年1月1日起,在高等級公路上使用的整體封閉式廂式半掛車,車長最大限值為14600mm;
(13):運送不可拆解物體的低平板列車和運送單箱長度大於12.2m(40英尺)集裝箱的框架式集裝箱列車除外;
(14):運送不可拆解物體的低平板掛車列車除外;
(15):2007年1月1日以前,集裝箱掛車列車裝備空集裝箱時,車高最大限值為4200mm。
4. 開車時如何判斷四周車輛的距離掌握哪些方法才能判斷車距
開車時判斷自己的車與四周車輛的距離,不是讓你去猜測你的車離其他車輛的距離有多遠,不用管那個距離的具體數字,不用管是0.5米還是0.8米,你只需要知道,你正常行駛,會不會與對方車輛發生刮擦,判斷車距只有三種情況:
一是車距可能會導致刮擦,也可能不會導致刮擦,這個車距自己沒把握,不確定。
二是雙方的車距足夠遠,不會導致刮擦。
三是雙方的車距太近,會導致刮擦,注意避讓。
第一個情況是不確定,後兩個是確定。有一個原則是:開車不確定的車距,不要開,先避讓有足夠的空間再開,任何情況下開車都要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才會去做,因為開車一旦判斷失誤,就是要出事故的,所以寧願錯過,也不能放過一次出錯的機會。
那麼如何來判斷車距呢?
開車的感覺都是從經驗中得來的,自己的車開得時間長了,哪個輪子會壓到哪裡,後視鏡到哪個地方,車頭在什麼位置,都有感覺的,就像過那個限寬墩一樣,看一眼,然後轉動方向盤直接就過去了,這種感覺是在不斷地實踐中得出來的,開多了車你就會明白,這種感覺比拿捲尺測量還要准。
人難免會有第一次,第一次過限寬墩把握不好車距,可以讓人在下面幫你看看,然後以很慢很慢的速度自己試,不要怕颳了車不敢試,只有這樣才最能鍛煉人,才能提升技術,才能有開車的感覺,當你經過限寬墩不需要停留的時候,你就能准確把握自己的車與周圍車的距離了。
把握車距沒有捷徑,需要大量的實踐操作來培養這種感覺,越是復雜的路況,越能鍛煉司機的感覺,當開車的感覺一旦形成,就要相信自己的感覺,如果在某次開車出了差錯,在下一次開車中就把錯誤糾正過來,人是在不斷進步和熟練的。
5. 如何判斷車輛能不能通過很窄的道路,或者是在窄路上會車能不能通過
新手司機在上路開車是,因為對車能通行的寬度心裡沒有數,在遇到很窄的道路會車時、通過限寬的道路時或者很窄的橋梁時。很難判斷車輛能不能通過,如果判斷錯誤的話會導致愛車剮蹭。如果下車觀察的會容易被後面的車輛催促、甚至造成道路上車輛擁堵。
我們要想車輛平安的通過,先要學會對車輛的寬度、左右輪的位置有有數。首先對車輛左輪的判斷,在我們身體坐正時,方向盤的左側直線,延伸出去一般就是車輛的左輪,右輪的位置,因車型不同一般很難找點來觀察。這里交你一個笨的方法,我們先把車輛停在路邊,然後沿著右輪畫一條直線,再上車觀察一下這條直線在車身的那個位置,或者還是根據方向盤來判斷,以方向盤的右邊為准觀察一下畫的線離方向盤有多遠的距離就可以了。
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車輪的位置來判斷車輛能不能通過,較窄的道路了。但是會車時和通過限寬的道路時。我們要在車輪能通過的基礎上在向在增加一些距離,因為車身比車輪寬,還有反光鏡。如果在會車時我們實在在無法判斷車輛能不能通過,我們可以讓對方車輛先行。但同時別忘了觀察後視鏡,防止對方跟我們一樣是新手,把我們的愛車給剮蹭了。
如果在窄的橋樑上行駛,我們也可以觀察,跟我們相同車型的車可不可以通過。(一定要車的寬度差不多的車型)如果他們可以通過的話,我們就可以把車窗放下來,然後把頭伸出車窗外,讓左側車沿著道路的最左側行駛。(但一定要注意車輛的左側沒有障礙物,小心碰到頭)
CMC車友會,悅之心、悅之行,交友、自駕、攝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國 汽車 俱樂部旗下組織!歡迎加入CMC車友會大家庭!
觀察 汽車 引擎蓋判斷我們平常駕車遇到窄路會車時,如果在駕駛室能夠清楚看的到引擎蓋的話,可以使用這個方法來確定車距,一般引擎蓋左前角位置是輪胎垂直於地面的位置,也是自己車輛左輪胎要經過的位置(車輪位置,輪感)但是,由於駕駛人員的位置角度會容易發生錯覺,駕駛人員通過引擎蓋判斷的地面位置一般都是輪胎經過的位置左邊50厘米左右,在觀察的時候需要提前打,要通過引擎蓋左前角向右30厘米左右的位置看前方,這個地方才是左前輪行駛時所經過的地面位置,通過觀察自己車輛引擎蓋的方法來確定自己車輛左前輪在地面的大概位置後,再看前方車輛左車身的位置就可以判斷兩車之間的准確距離了,這樣自己開車在過窄路或者窄路會車時就可以判斷車輛到底能不能安全通過了。
觀察車身及道路情況判斷我們在通過窄路或者窄路會車時,首先要對自身車身寬度和路面寬度有一個大概的判斷,如果實在判斷不好,可以下車查看比對一下,弄個樹枝什麼的量一下,另外,因為我們的駕駛位置在左側,所以對左側距離的把握要比右側距離的把握更從容,所以可以適當的將車貼近左側,而且要盡量擺正,擺直車身,這樣通過的幾率就會大大提高,還有,如果過窄路的時候我們的車頭過去之後,後視鏡只要能過去,那麼後面就沒什麼問題,因為後視鏡基本上是整個車子最寬的位置了。
觀察後視鏡判斷一般在過窄路或者窄路會車時,我們可以通過車輛後視鏡來判斷會車車輛距離或者兩側路肩距離,在車輛直線行駛的時候通過兩側後視鏡觀察會車車輛或者路肩的距離,在後視鏡中看到車身和會車車輛或者路肩距離只有兩公分左右的時候,那麼距離會車車輛或路肩大概只有60厘米左右,所以,通過兩側後視鏡就可以輕松判斷窄路或者窄路會車時能不能安全通過了。
觀察擋風玻璃標記點判斷一般車輛擋風玻璃處都會有一個對應路面位置標記點,我們在通過窄路或者窄路會車時可以通過觀察這個標記點去確定會車時的間距或者到路肩的距離,一般如果通過觀察標記點可以這看右前方的車輪位置,那麼此時距離右側車輛的車身大約是60公分左右,觀察路肩也是同樣的道理,只要通過標記點看到路肩,說明大概離路肩只剩下大約60公分了,當然,這種方法也有一定局限性,因為,不同車輛,和不同體型的駕駛人員通過標記點觀察都會存在一點點誤差,所以,這個方法可以多多練習,等到熟練的時候,就可以完美掌握了。
車輛通過窄路或者窄路會車時應該注意些什麼?1.車輛通過窄路或者窄路會車時,盡量擺正車身,因為如果寬度可以看做是一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如果斜著進入的話,車輛可通過的寬度由直角三角形的斜邊變成了直角邊,明顯車輛可通過的寬度就會縮小,發生碰撞的幾率自然就增大了。
2.通過窄路或者窄路會車必要的時候一定要探頭或者下車查看,如果你實在無法准確判斷到底能不能安全通過的話,你可以把頭伸出來或者直接下車去實地看一看,這樣能不能安全通過一目瞭然,又簡單又方便。
3.窄路上行駛一定要放慢速度,拉開與車間的距離,避免與其他車輛發生剮蹭,會車時,速度更要能多慢就多慢,千萬別逞強,另外,通過一些路邊停滿車的狹窄車道,更要慢行提高警惕,因為,這樣的路段視野盲區會非常多。
4.前後輪差也是一個非常容易忽視的地方,我們說的前後輪差又叫內輪差,就是前後輪半徑差,通俗點就是轉彎時後輪到前輪位置的水平距離,很多駕駛人在日常行車中,特別是在經過匝道,或者狹小路段轉彎時,經常會認為只要前輪過了障礙物就可以打方向了,其實這樣做很容易造成 汽車 剮蹭,對我們和家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脅,正確的做法是,在通過窄路,隔離墩,窄門時要等到後輪完全開出來才可以打方向。
總結我們在過窄路或者窄路會車時,一定要做到,先感覺,再觀察,減慢速,放鬆心,必要時,可以自己下車先觀察實地,或者讓同車人員下車幫忙指揮,千萬不要冒險,畢竟,安全才是首位的,最後,祝願廣大車友一帆風順,萬事如意!
咱們在日常駕車的過程中,行駛的路線肯定不全是康莊大道,必然要經過一些路況較為復雜的地方,在這其中最讓我為難的就是在較窄的路面上行駛,尤其是鄉村的小路,我在會我奶家的時候,那個路簡直讓我抓狂,有的地方為了避免大車駛入,在道路兩側設置路墩和限高桿,整個路面寬度正好為兩輛車的寬度,道路兩側就是田地淌水的溝渠,所以每當會車的時候,我都十分的糾結和小心,每一次也都是有驚無險。
接下來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道路很窄的路面上是如何行駛的。
如何判斷車輛能否通過較窄路面或者有石墩的路面 1、對於自己駕駛的車輛,咱們心底應該對於車身寬度都有數,而大部分設置石墩的地方主要是為了阻止大車駛入,從而避免大車對於路面的損壞,因此對於大部分轎車而言,車身寬度是完全足夠的。
2、當駛入較窄路面的時候,可以將後視鏡調整到下翻得位置,已看到後輪為標准,這樣咱們就可以觀察到車輛輪胎是否完全壓到路面,以此判斷車輛能否繼續行駛。
3、對於有路墩的障礙的路面,車輛位置一定要擺直通過,主要是因為如果以石墩為點並延長線,車身和線平行的話,兩側距離很大,如果斜著通過就會變成直角三角形,兩側距離相對縮小,非常容易造成車輛兩側的剮蹭現象。
4、這種方法就和駕駛員的坐姿和身高有關系了,可能會出現些許的誤差,自己左腳休息位置的延長線就是左側車輪的位置,而右側車輪的位置則是咱們的目光和右雨刮最高點以及地面的連線代表右側車輪的寬度。
狹窄路面會車的技巧 一般來說,咱們駕駛員處於車輛的左邊,因此咱們對於車輛左邊距離相對比較好把握,因此咱們在通過狹窄路面的時候,可以這么做。
1、如果咱們無法判斷車輛能否通過狹窄路段,最安全的辦法就是停車等待其他車輛通過來判斷。
2、當判斷路面寬度足夠車輛通過的時候,就需要擺正車身,將車輛靠近路面的左邊,如果距離無法准確判斷,可以探頭觀察一下,盡量往左邊貼是最安全的。
3、這個時候將右側後視鏡下翻到完全可以看到後輪的外置,注意觀察路面和後輪的外置,如果後輪壓在路面上證明完全可以通過車輛,如果後輪和路面有夾角的話,證明繼續行駛的話,輪胎可能會滑出路面,這樣就絕對不能通過了。
4、如果新手司機實在害怕狹窄路面會車的話,最安全的辦法就是自己觀察右側倒車鏡,同時將車輛貼著路邊停放,等待來向車輛通過的時候在行駛即可。
5、我自己最常使用的辦法就是,當遇到狹窄路面會車的時候,判斷車輛無法安全會車或者寬度完全不夠會車的時候,我會直接將車輛駛入道路兩側相對寬敞的位置,等待來向車輛通過之後在回到路面行駛,千萬不要傻傻的迎上去,導致雙方誰也無法通過。
總結其實車輛能否通過狹窄路面的判斷還是略微困難的,這個只要長期駕駛車輛就會有車感,一般來說對於沒把握的事情,我覺得最安全的做法就是自己靠邊停車等他人通過,或者自己將車輛行駛到道路兩邊的空曠位置等待別人通過,這樣對自己和他人都非常的安全。
車輛通過狹窄的道路時,車輛寬度究竟能不能通過,這件事情不僅困擾著新司機,而且困擾著老司機,雖然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話題,但並不是沒有什麼解決辦法,好多司機都說,通過前擋風玻璃,查看車輛機艙與路面相交位置,以此判斷是否可以通過,這種方法實用性太差,畢竟車輛有盲區,很難判斷。
車主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查看自己的車輛可否安全通過。1.查看車輛後視鏡,一般情況下,如果左邊較窄,車主按下玻璃,腦袋一伸就可以看到左邊車輪具體情況,但是對於右邊車輪,真的很難察覺,車主可以通過後視鏡,查看車輛與右側路面或路肩的位置,以此判斷車輛是否可以安全通過。
2.打開右轉向燈。現在很多車輛,都有右側攝像頭監控,可以查看車輛右側狀況,甚至右側車輪位置也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在打開右轉向燈的時候,右側攝像頭會開啟,車主可以在中控位置,查看車輛是否可以安全通過。
3.打開全景攝像頭。對於全景攝像頭,其主要作用就是查看車輛四周盲區,打開全景攝像頭,可以顯示車輛周邊所有的障礙物,自然而然可以判斷車輛能否通過障礙物。
4.找一個人專門看著。對於有盲區的情況,真的很難判斷,任你駕齡多麼長,又被大家廣泛成為老司機,也不能安全通過任何狹窄路面,找人輔助是最好的選擇。
在遇到狹窄道路時,車主應該減速慢行,在道路足夠寬的前提下,可以通過機艙位置,判斷車輛與路面的大概安全距離,但如果道路真的非常狹窄,只能採取上述幾種措施開車。
不知道遇到狹窄的路面,你又是如何通過的呢?歡迎留言評論!
大家好,首先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我是一代宗師102,非常高興和大家聊聊 汽車 , 汽車 有關的問題請關注,我知無不言,非常高興能幫到大家,
樓主問,開車遇到窄路,怎麼判斷能不能通過這個問題,這個只是針對新手司機的,老司機不存在怎麼判斷,只要能過,老司機都覺得沒問題的,我開車兩年多了。算不上老司機,但是也不是新手吧,我覺得可以和新手朋友來分享一下我的判斷左右車距,窄路和限寬蹲讓新手司機覺得頭疼,其實也沒什麼的,窄路這個很容易的,車開在路中間,不要大幅度打方向盤,多看兩側後視鏡就可以,實在找不到感覺了,就把方向盤的位置對正路中間走也可以,要多注意微調方向盤,多看兩側後視鏡,
過限寬蹲,這個稍微有點復雜,不過說容易也容易,在開始過限寬蹲之前,先把車身調正一下,然後進入限寬蹲,速度要慢,實在心裡沒底了可以先下車看看,心裡有數了再開始進入限寬蹲,方向盤不可大幅度調整,這樣就可以很輕松的過去了,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盡量離近駕駛室的那一側,只要不碰左後視鏡,右邊一般都是能過的,
窄路會車,一般窄路會車都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量靠右行駛,看右側後視鏡,車輪不要過分靠右,如果心裡沒底了,可以停車,讓對方先過,
我是一代宗師102非常高興認識大家,這些都是我的一點見解,不喜刎噴哦,有什麼意見和建議可以在下方留言,謝謝
只有兩種辦法,其他任何辦法都不好使,包括什麼看點,什麼看參照物。
第一,找個人下車給你看,左邊還有多少距離,右邊還有多少距離,然後慢慢通過
第二,感覺。沒錯,就是靠感覺。對於老司機來說,這里說的老司機是真正的老司機,開了很多年車的。基本很多狹窄的地方都是看一眼就知道夠不夠距離過去了。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開車,多找些小道去練手。
具體的辦法有以下幾種,
通過狹窄的地方時,可以先看看其他車是怎麼過的,如果他的車尺寸和我們的差不多,他的車可以過,就基本確定我們車也可以過去了。不要小看這種觀察,很多時候都有大作用,比如前面積水或者有水坑,你也可以靠邊停下來,看看和自己差不多車能不能過去,水有多深,這樣自己心裡就有底了。
第二種方法就是知道狹窄的地方可以通過,但是只有一個人開車的時候,沒有人可以給你看距離,你可以把車往你這邊多靠點,就是往駕駛位這邊靠近,因為副駕駛位那邊我們看不見,只要駕駛位這邊和障礙物足夠近,就證明另外一邊的距離是夠的,所以通過就沒問題。
不過是怎麼樣,單向錯車還是狹窄道路,一定要慢,不要因為自己開了有感覺就飄飄然,切記。
看題目是兩個問題
1如何判斷窄路能否通過?是這樣的,用你握方向盤的左手對著左邊道路邊緣走,右邊道路邊緣則是車頭中間位置,如果這還不清楚自己可以在有車道線的道路做個實驗,直行把車頭的車道線對到擋風玻璃左下角再看後視鏡你會發現車道線離車身還有40到50厘米,要貼著車道線走的話,車頭視角的車道線會移到左手握方向盤的位置,右邊也可以按照此方法測試自己極限靠邊位置
2窄路會車,首先車速必須要放慢,這時可以利用前面第一點測試出來的極限靠邊參照點先把車靠至右邊,左邊利用前面測試所知的極限靠邊位置與對向車左邊車身對比判斷車頭能否過去,會車到一半時就可以利用後視鏡了,只要後視鏡沒碰到對方後視鏡車身也是不會碰到的。
這個主要看個人的經驗了,如果不能確定過可以停下來讓對方先過,千萬不可以硬要開過,特別是新手遇到這樣的情況心情比較緊張更容易出錯,一定要看清後視鏡的情況下,確保安全慢慢通過,當然如果夠經驗的直接可以閃過。
看了你的提問,第一反應就是你陷入了誤區!
首先,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距離、寬度的判斷能力,但是判斷能力的高低跟駕駛人本人的經歷長短息息相關,經歷越多,判斷能力越強!
同時,對於寬度和距離的判斷能力又與車速的快慢緊密相連,速度越快,判斷能力越弱。
並且,安全沒有百分之九十九,永遠都只能是百分百!安全駕駛,容不得有絲毫僥幸!那麼,當自己難以准確判斷時,一定要立即停車!平日里多下車觀察,對車上車下所看到的不同視角進行對比。隨著你的經歷增加,判斷能力也就會隨之不斷提升!
因此,由於新手司機的經歷遠遠不如老駕駛員,在現實駕駛操作中,提升判斷能力的唯一有效方式就是減速!一直減到你能判斷為止!甚至停車!
希望以上的解答能夠給你帶來幫助,也能給所有新手司機朋友們帶來幫助!
不請自來,我是維真驗車秋秋:如何判斷車輛能不能通過很窄的路,或者是在窄路上會車能不能通過?相信這是很多新手司機普遍會遇到的難事,不僅新手司機,有時候老司機遇到也會犯怵,那到底應該如何准確判斷呢?
1、對自身的車子與道路有個預估。
2、通過後視鏡觀察是否能夠順利通過
進入窄道應盡量擺直車身。而且需要注意觀察後視鏡能夠覆蓋內輪差,後視鏡能通過,車後輪也就沒有問題。反之,後視鏡不能通過的話,車後輪肯定也過不了,所以勸你改道吧!
3、將頭探出車外
我們在駕駛的時候,車內觀察窄道的視覺存在盲區,所以我們可以將頭探出車窗,這樣視野就會更寬闊,看得也更清楚,更容易判斷車子能否通過窄道。
4、通過窄車道時最好降低車速,拉開與其他車輛之間的距離,避免發生剮蹭。尤其路邊停慢車輛的額狹窄車道更是要慢慢開,因為這個時候路邊會出現盲區,一不小心造成剮蹭或者碰撞什麼的,損失也會比較大
如果實在不行,就停那兒,讓別人先走,人家走後你再走唄!這樣多好——新手千萬不要逞強!!!!!
6. 公路運輸限高限寬標准
法律分析:高速公路貨車限高4米(集卡4.2米),限寬2.5米
法律依據:交通部發布的《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超限運輸車輛是指在公路上行駛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運輸車輛:(一)車貨總高度從地面算起4米以上(集裝箱車貨總高度從地面算起4.2米以上);(二)車貨總長18米以上;(三)車貨總寬度2.5米以上;(四)單車、半掛列車、全掛列車車貨總質量40000千克以上;集裝箱半掛列車車貨總質量46000千克以上;(五)車輛軸載質量在下列規定值以上:單軸(每側單輪胎)載質量6000千克;單軸(每側雙輪胎)載質量10000千克;雙聯軸(每側單輪胎)載質量10000千克;雙聯軸(每側各一單輪胎、雙輪胎)載質量14000千克;雙聯軸(每側雙輪胎)載質量18000千克;三聯軸(每側單輪胎)載質量12000千克;三聯軸(每側雙輪胎)載質量22000千克。
7. 開車時,如何判斷前後左右的車距
開車時,如何判斷前後左右的車距?
1、如何判斷車輛在車道位置
車主可以通過觀察左右外後視鏡,進行調整車輛位置。也可通過中控台或發動機蓋上的標志物來查看左右車距。觀察左側分道線時,一般可以通過將左側車燈邊緣沿左側分道線行駛,此時車輛已經在車道中心位置。也可通過查看中控台右側位置,以中控台中心點略靠右側位置,沿分道線行駛,也可將車輛保持在車道中心位置。
5、判斷前方距離。
等紅燈時,我拿三箱小轎車來舉例,當左後視鏡和停止線重合時,車頭離停止線20cm,當後視鏡下邊沿和停止線重合時,車頭正好在停止線上,以此類推。
總之,汽車如何找距離感,如何找到自己適合的參照物,必須自己親自實驗,把自己實驗的數據記好,成為自己的距離點,如果盲目去借鑒,去使用別人推薦的方法,很多都是不適合自己的。只有在不斷練習總結自己的開車經驗,找到自己的車感才是王道。
8. 汽車限寬兩米可以是兩米嗎
兩米可以。
限桿、限墩一般實際上是稍微有點餘量的,有不到十厘米的富餘量。
2米的限寬墩小型轎車可小心通過,大客車,運輸車等大型車不能通過。小型轎車、麵包車等車輛的標准寬度一般在1600mm至1800mm,過2米的限寬墩應小心、緩慢通過。絕對不能開快車迅速通過,因車輛高速行駛時看似走直線,實則左右飄移有誤差,快速通過極易碰撞。大型車根本就不能過。
9. 過窄路怎樣判斷汽車左右距離
1、前車是一個很好的參照物」。若窄道是常用車道,那麼一定會有不少車輛途徑這條道路。司機可以提前比較自身車輛與前車的寬度大小,若是差不多寬,就可以放心地過窄道。新手司機是不建議走人煙稀少的快捷窄道,因為操作還不熟練,通過這種路段存在著危險性。
2、司機應當對路面寬度有一個大概的判斷,由於司機位於車輛左側,因此左側距離把握肯定比右側從容,所以車輛可以適當的貼左。假如我們要過一個兩米寬的小路,自己車身寬度1700毫米,是可以通過的。
3、限寬石墩一般都不高,只要車能走在中間,車輪能通過車身就沒問題,不需要在意車的寬度。一些窄胡同,或者某些車庫,如果車比較寬也是不容易通過,除了看清車輪位置以外,更要關注車的寬度。
3、通過這種窄路一定要先把車順正,不可以大的角度進入,這樣很容易發生刮擦。車正了之後,如果對自己車的寬度很了解,也是只要走中間就可以,重點注意兩側後視鏡,因為這里是最寬的。
4、如果不太了解,可以先下車查看,能通過後徑直往前開。不下車也可以,盡量把車向左側靠,然後停下車,可以把頭伸出車外看一眼能否通過,只要左側能通過,右側肯定沒有問題。
10. 轎車怎樣才能順利通過小路上的限寬石墩
分析如下:
1、以兩邊的倒車鏡為准,先以左面的不挨到石墩(離開一點距離),然後在看右面的,基本上就過去了。通過的時候注意降低車速,做好踩離合和剎車的准備,如果距離沒有掌握好就停下來。
2、汽車通過狹窄的石墩或者其他限款區域時,
駕駛要點如下:
1、盡量在進入限寬區域前保持車輛為直線行駛,以車輛左側車身車頭為參考,提前調整車身前進指向。
2、在即將進入限寬區域前,減速慢行,這樣可以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方向修正。
3、寬度非常狹窄時,可以折疊收回後視鏡,在通過後再重新打開後視鏡。
4、對於車頭進入狹窄區能否發生刮蹭有擔心時,可以視交通通暢情況,下車查看確認後再次行駛。駕駛過程中一定需要注意自身和周邊行人的安全,從車身中探頭出來查看路況是一個嚴重的駕駛陋習,有極大安全隱患,不建議在開車時探頭出車窗。
拓展資料
關於轎車
1、轎車是指用於載送人員及其隨身物品,且座位布置在兩軸之間的汽車。包括駕駛者在內,座位數最多不超過九個。
2、一般轎車強調的是舒適性,以乘員為中心。而且是從經濟性考慮出發,選擇馬力適中、排量小、耗油量小的發動機。
3、在中國內地的行駛證管理方面,轎車特指區別於貨車、皮卡、SUV、大巴、中巴的小型汽車,俗稱為「小轎車」。在香港,轎車又稱私家車。
(資料來源:網路: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