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來暢享中的飛行汽車什麼時候會實現你期待嗎
很多科幻電影中都展示了對未來出行的美好幻想,像《星球大戰》中的超速摩托車,可以在低空飛行,令人迫切想要擁有;在《第五元素》這部20年前的電影中,則展示出了會飛的汽車;而《變形金剛》中的各種頂級跑車,不僅可以作為載具,更是可以變化身形成為人類的夥伴。
也因此,飛行汽車得以快速發展,很多企業都已經推出可以用於路上行走以及空中飛行的飛行汽車。
盡管如此,飛行汽車依然像自動駕駛行業一樣,需要長久的發展,才能夠真正實現商業的用途。
2. 當夢想照進現實 細數飛行汽車的前世今生
6月23日,吉利集團旗下的太力飛行汽車首次公布TF-2A原型機外形,並宣布TF-2A全尺寸原型機將於近期問世。按照官方介紹,TF-2A是面向城市空中出行領域的eVTOL純電動垂直起降飛行汽車。其最大起飛重量為1200公斤,最大商載為200公斤,最大航程為100千米,巡航速度為180km/h,實用升限為3000米。
寫到最後
飛行汽車不得不面對的「四道坎」:性能方面有基本動力學性能矛盾+起飛降落需要平直滑道+受天氣影響嚴重。造價方面由於飛行汽車機身使用碳纖維復合材料、鈦合金製成,造價非常高。審批方面上路與飛行需要通過各國的監管部門與法律部門的審批,因而會需要較多的手續。技能方面對駕駛者與管制者的要求均非常高,需要擁有飛行員執照以及汽車駕照。放眼未來,擺脫水平滑道,垂直升降+自動駕駛或是大勢所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3. 飛行汽車是什麼鬼
不知大家有沒有察覺,最近路上越來越堵了。
隨著咱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國內汽車的保有量不斷增加,但道路容量畢竟有限,車多了自然就會堵。為此,政策一方面限制了車輛上牌、一方面限制了車牌通行,出台了包括搖號上牌、單雙號通行、異地通行限制等等措施。
盡管如此,依舊跟不上飛速增長的用車需求。每當你上下班堵在路上,會不會跟筆者一樣冒出些瘋狂的念頭「要是車能飛就好了」。的確,我們已經在很多科幻影視作品中,看到穿梭在樓宇之間的「飛行汽車」。
面對這一片廣闊的藍海,這些精明的頭腦都打起了小算盤。
最後,飛行汽車能實現嗎?
估計要列入有生之年系列了。
飛行汽車的發展目前還處於從研究探索,走向商業化應用的早期階段。雖然以飛行汽車為載體的城市空中交通,將顛覆人們傳統的出行方式,但要實現這一美好願景,還面臨著許多瓶頸和障礙。
第一是規則問題。其中涉及城市空域管理,包括航線的制定、行駛的規則、事故責任的劃分、空中執法手段等。目前為止,全球還沒有任何針對飛行汽車認證和空中交通管理的清晰、統一的標准及規章體系。
第二是市場問題。飛行汽車採用電動化分布式推進,實際運行雜訊遠比直升機小,但城市空中交通的運行頻次較現有直升機要密集很多,對城市人類生活到底會產生多大影響,公眾能否接受都尚未可知。此外,城市空中交通的基礎設施、運營模式、經濟成本,以及用戶體驗等也都未見雛形。
第三是技術問題。飛行汽車性能主要涉及車體結構、飛控駕駛和動力推進三大技術領域。由於動力推進技術有其自身特有的專業技術門檻和難度,而動力推進的瓶頸會導致飛行汽車的有效載荷低、航程短,是當前飛行汽車性能研發面臨的最主要問題和挑戰。在此之上,還有對飛行車體結構和飛控駕駛兩大領域的研究是否跟得上。
目前,飛行汽車的研發方向大多都是採用新能源動力。但如何研發出高容量、輕量化電池本身就是一道難關,而續航時間和續航里程的延長又將決定其能否普及。我們現在在電動車上遇到的問題,也將在飛行汽車上遇到。
從簡單的角度上手
雖然距離飛行通勤還有不少的距離,但是我們不妨從簡單的思路入手,譬如說物流行業,使用飛行器在較為固定的路線投遞貨物,這應該比把人送上天要更加容易;或是用於醫療、急救等特殊行業,不受交通管制,提升任務的效率。這些都是短期內可以實現的目標。
最後,有消息稱,在東京奧運會上,豐田將用一輛飛行汽車點燃最後的火炬。你會期待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大燈成像、飛行汽車、觸感車身!2020CES把未來搬進現實!
1月7日,2020年國際消費電子展在拉斯維加斯正式拉開帷幕。按常理來說,2020CES將著重體現五個重要戰略主題:未來科技、人工智慧、5G、音視頻領域以及初創領域。而不知從何時起,汽車領域卻引導了CES很大一部分目光!下面我們盤點了此次參展的多家汽車供應商的最新技術展示,看看都有什麼最新技術改變汽車行業未來走向!
先看傳統汽車廠家誰的黑科技最拿得出手?
「突破科技啟迪未來」為座右銘的奧迪怎麼能錯失CES,2020CES奧迪展示了概念車——AI:ME。
博世此次將展示的新型電橋,憑借碳化硅半導體在電力電子控制器中的應用,以及電機、電力電子控制器和傳動部件的緊湊型空間設計,使整體性能得到了更大的提升。特別是採用了全新的碳化硅技術,大大改善了電動動力總成系統的效率和功率密度。在WLTP測試中,這一全新的驅動單元可使系統效率提高96%,並延長6%續航里程。功率密度方面,該電橋實現了每千克3000瓦,較前一代產品提高50%。
馬曰:
關於黑科技,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誰也想不到汽車科技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了。以上黑科技也只算九牛一毛,CES2020好似把未來搬到了現在,而今全球汽車保有量已高達13億輛,汽車巨頭與科技新貴們在這個變革的時代都想走在最前列,而CES就是展示他們成果的最佳時刻!
馬拉車市堅信,CES上的任何一個科技在未來都將變成現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5. 吉利、現代等車企入局飛行汽車 為何馬斯克卻不看好
近些年來, 汽車 行業高速發展,從燃油車到新能源 汽車 ,再到智能 汽車 ,甚至吸引了蘋果、華為等 科技 巨頭入局。而就在新能源 汽車 如日方升之時,又有不少車企開始研發、實驗飛行 汽車 ,有網友感慨道「以前只在科幻片中見過,沒想到這么快就要來了,神盾局的的飛行航母以後是不是也要實現了?」
其實,早在1917年,飛行 汽車 之父格·寇蒂斯就向人們展示了飛行 汽車 ,他製作的飛行 汽車 裝有三支翼展達12.2米的機翼, 汽車 的動力來源則靠發動機驅動車尾的四葉片螺旋推進器, 但他的飛行 汽車 從未真正飛上天空,不過實現了一些短距離的飛行式跳躍。
直到2009年,世界首輛飛行 汽車 「Transition」首次試飛成功。這輛飛行 汽車 是美國馬薩諸塞州特拉福嘉公司推出的,可以在空中飛行或在陸地上行駛。它轉換為飛行狀態僅需15秒。不飛時,機翼可以折疊起來,縮放在駕駛座旁邊。並且「Transition」配有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電子計算機自控系統以及衛星控制技術等高端 科技 裝備,駕駛員無須掌握像飛機飛行員那樣的高難度駕駛技術。它的飛行速度約為每小時115英里,加滿油箱一次可飛行500英里,其只需要使用普通無鉛汽油即可。
這輛飛行 汽車 的缺點在於它的翼展超7米,不容易找到合適的跑道或起飛地點。那麼車企們製造的飛行 汽車 又是什麼樣的呢?
新能源 汽車 熱潮未過,飛行 汽車 熱潮再起
今年年初,吉利 科技 集團旗下的太力飛車Transition(TF-1)獲得了美國聯邦航空局(FAA)的適航證書。這是FAA首次給現代飛行 汽車 產品頒發適航證書。據悉,TF-1採用的是混合動力技術,巡航速度為167km/h,巡航高度可達3000米,航程可達670公里,其座艙只可以搭載兩個人。這款飛行 汽車 通過航空汽油來維持飛行時所需的動力,陸地行駛時速度最高可達180km/h。此外,吉利旗下的沃飛長空 科技 有限公司的CEO靖超還表示,在2024年前後,中國城市空中出行市場就會有飛車產品推出。
除了吉利,造車新勢力的小鵬 汽車 也在去年的北京車展上帶來了自研的超低空飛行 汽車 的第一代 探索 版本——旅航者T1。何小鵬介紹稱,旅航者T1支持5米到25米的超低空飛行,可垂直起降,還提供 汽車 駕駛模式。何小鵬還透露,這輛飛行 汽車 於2021年年底將有試駕活動。不過,有網友表示「 汽車 的標配是四個輪子,這連個圓圈都沒有,能上路?」也有網友認為這不是飛行 汽車 ,而是載人飛行器。具體如何操作還得等小鵬 汽車 官方解答。目前,小鵬 汽車 還在研發第二代飛行 汽車 ,可能將於今年Q4開放試飛試駕。
除了國內的車企外,國外的車企也在加快研發、試驗的腳步。據韓媒報道,現代 汽車 集團最早將於上半年在美國華盛頓成立專門負責城市空中出行(UAM)項目的子公司。據悉,現代 汽車 2月聘請了前加利福尼亞航空宇宙創業公司「Opener」首席執行官Ben Diachun出任子公司首席技術官。現代 汽車 集團表示,將以韓國和美國為中心推進發展城市空中出行的項目,計劃到2026年推出混合動力航空貨運無人機系統(UAS),2028年推出針對城市內運營進行優化的全電動UAM模型。
在今年的CES21展會期間,通用 汽車 公司展示了一款未來派的飛行凱迪拉克。據悉,這是一款能夠垂直起降的自動駕駛 汽車 ,可以搭載著乘客走空中通道,也可以走地面通道。它配備一台90千瓦時電機,擁有電池組和四對轉子,能夠搭載一名乘客以每小時55英里的速度在空中飛行。不過,通用方面並沒有透露這款飛行 汽車 將於什麼時候亮相,也還沒有透露更詳細的信息。
飛行 汽車 的利與弊,馬斯克為何不看好
飛行 汽車 可以說是未來 汽車 行業發展的趨勢,它不僅可以有效地緩和地面交通擁堵的狀況,還可以極大程度地縮減人們的出行時間。並且,就目前已測試的飛行 汽車 來看,它們比絕大多數的燃油車更加省油。當然,也會有人覺得飛行 汽車 的操作起來要更難。其實不然,如我們前面所提到的世界首輛飛行 汽車 「Transition」就無需駕駛員掌握高難度的駕駛技術。再者,現在許多智能 汽車 都支持自動駕駛技術,那麼未來的飛行 汽車 不出意外也會支持這一項技術。
當然,有利就有弊,飛行 汽車 也有一些缺點。雖然它緩解了地面上的交通擁堵,但空中的行駛規則、航線還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制定。其次,在路面上就有許多車主不遵守交通規則,闖紅燈、超速等違章事件層出不窮,如果在空中出現意外,那麼車內的乘客很難倖免。尤其是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如果因駕駛失誤撞向大廈高層,其後果比普通車輛撞上房屋更加嚴重。
特斯拉CEO馬斯克曾指出,即便是玩具無人機,都伴隨著很大的噪音,而且會吹動大范圍的空氣,這就意味著比它還要重1000倍的東西根本不實用。不過智車派認為,隨著 科技 的高速發展,上述問題都會被逐個解決。就像20年前,人們用的手機都是大哥大或諾基亞,誰也想不到20年後的智能手機除了通訊外,還可以刷視頻、逛淘寶。但飛行 汽車 投入使用的時間可能還要往後延,前期或許只是用於試驗或商用。
總結:
飛行 汽車 無疑是 汽車 行業的一次 歷史 性改革。在飛行 汽車 領域,我國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除了吉利、小鵬等車企,西安美聯航空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也在研發飛行 汽車 。相信未來飛行 汽車 將改變我們的生活,成為讓人們出行更加便捷的交通方式。
6. 2020北京車展,小鵬汽車都有哪些車型曝光
小鵬田慧最新的載人飛機旅行者X2官方地圖曝光,這是繼旅行者T1和旅行者X1之後小鵬田慧的第三架載人飛機。X2最大起飛重量為560公斤,空重僅為360公斤。官方稱其續航時間為35分鍾,最大飛行速度可達130公里/小時。根據小鵬的官方介紹,旅行者X2具有自主飛行路徑規劃的能力。藉助多個感測器,可實現地面監控、無死角環境感知、自主返航著陸、100公里雙向實時通信。安全設計部分,X2配備8節獨立電池,可實現冗餘供電,通過4軸8槳為多台電機提供備用電源。
配備XPILOT3.0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加速能力為每100公里4秒。根據中國汽車研究院的保險數據,8月份XpengMotors的保額為2703輛。其中小鵬P7保額2033,單款環比增長24%。值得注意的是,據消息人士透露,XpengMotors將於2021年和2022年推出兩款新車型,並將於2021年率先推出一款新的B級SUV,並於2022年推出一款新的MPV。新款B級SUV將在目前小鵬G3的基礎上打造,軸距將加長。是由何和Xpeng汽車共同投資控股的創新型航空高科技企業。
7. 小鵬飛行汽車出征迪拜,該款汽車有哪些亮點
現在很多人們在購買汽車的時候都是會選擇這款汽車,大家覺得這款車子的品質是非常不錯的,並且外形看起來也非常的美觀。因此,很多人在選擇的時候都會選擇這款汽車。
在人們的生活當中,購買車輛的時候都比較在意車輛的外觀和舒適度。如果車子的外觀看起來非常的美觀,並且車內的一些配置和宿舍多多非常強的情況下,大家肯定會選擇購買這個品牌的車子。
8. 飛行汽車和無人巴士亮相,激光雷達成亮點!CES 2020汽車科技前瞻
▲Damon的摩托車
結語:CES2020將為出行行業創造更多想像
CES不僅是全球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大的前沿科技展會,也是汽車科技產品的一個重要的展示舞台。從現在已有的信息來看,即將開幕的CES2020在上演技術爭霸賽的同時,也將一如既往地成為各家整車廠、供應商的實力決斗場。
與此同時,CES2020上寶馬i3UrbanSuite、現代汽車的PAV等多款出行工具的亮相,也給未來的出行行業創造了更多想像空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9. 現代發布飛行汽車,2023年開始測試,打造暢通空中交通
文 Nick Mokey
當 汽車 行業的新人菲斯克、法拉第未來想用電動 汽車 打破現有 汽車 市場格局的時候,那些傳統的 汽車 製造商早已將目光轉向了天空。在2020年的CES展會上,現代 汽車 公布了一個名為S-A1的飛行概念車,並有望在2023年生產第一個原型車。
就像是搶先入局的福特、豐田,現代 汽車 想要把自己打造為智能城市交通供應商。所以在2017年它宣布和Uber共同打造了飛行 汽車 計劃,並為其第一輛概念車S-A1提供技術支持。
現代空中 汽車 的發言人Jaiwon Shin稱,我們尋求著一個能夠節省大量時間的交通方式,所以將目光投向了廣闊的天空,因為空中交通點到點的連通性,我們可以將出行時間大幅度減少。
雖然外形上和直升機很相似,但是飛行 汽車 卻比傳統直升機有更大安全性。首先是飛行 汽車 有多個螺旋槳,確保單一螺旋槳故障不會導致出現問題,其次是在車上常備降落傘等安全設備,即便事故發生也能保證乘客安全。
而且比起傳統直升機,飛行 汽車 的轉速也相對較小,能有更安靜的體驗,不會對沿途居民造成噪音污染。當然雖然這項技術會允許自動駕駛,但是為了安全還是會配備一名駕駛員,以保證全程的安全和符合交通法律的規定。
而這輛車將會被提供給優步,優步聲稱會在2023年推出其飛行計程車服務。優步的埃里克·艾里森表示「隨著優步在世界范圍內逐步成長,我們也在致力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雖然我們並不是飛機製造商,也不會自主製造飛行 汽車 ,但是我們竭力為消費者提供最好的飛行服務」
目前這輛 汽車 還未有原型車,但是在CES2020展會上會有一個全尺寸模型,以及基於VR的乘客體驗演示。
而這僅是現代未來企劃的一部分,現代 汽車 想打造的是一個完善的未來交通。其中包括了陸空兩用、螺旋槳可分離的飛行 汽車 ,以及專供飛行 汽車 使用的交通樞紐。未來的飛行 汽車 將會是電動的,自主的,模塊化的,並且能有多種形式。從餐館送餐到醫院救護車、警車、消防車,廣闊的天空讓它們免於地面交通的困擾,更快的到達預定地點。
雖然現代 汽車 公布了這一概念車型,但是卻沒有公布任何商業計劃,而且對於飛行 汽車 大眾的接受度也有待觀察,這一新事物想要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隨著技術進步,自動駕駛、電動 汽車 、飛行 汽車 這些以往在科幻小說中的產物逐步實現,飛行 汽車 作為其中最新的一項產物,也在近幾年不斷悄悄發展。而空客等老牌公司也開始在此布局,雖然目前飛行 汽車 尚未成熟,但是這個領域已經有了很大潛力。
(文 栗子|源自digtaltrends.com)
10. 多家車企入局「飛行汽車」市場
多家車企入局「飛行汽車」市場
多家車企入局「飛行汽車」市場,2012-2018 年期間,有 584 項飛行汽車相關專利在美國提交申請,574 項專利在中國提交申請,多家車企入局「飛行汽車」市場。
飛行汽車目前的市場潛力巨大,商業利潤有很大的空間,特斯拉從電動汽車入局飛行汽車也將是合乎邏輯的演變。畢竟,一份預測指出,到2023年,美國飛行汽車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20億美元,而到2025年,或將暴增至9萬億美元。
所以從多方面來看,特斯拉入局飛行汽車領域也是合乎情理的,況且,特斯拉本身也擁有這樣的實力和資金。在未來,立體交通本就是一個市場規模可能暴漲的領域,而飛行汽車剛好符合了未來交通工具的發展趨勢,也不斷吸引了不少企業和公司開始布局這一領域。
早些時候,日本汽車製造商鈴木就宣布將開始布局飛行汽車領域,並且將與日本開發商SkyDrive展開合作。兩家會在未來共同研究開發電動飛行全國汽車,重點銷售的市場或放在印度,畢竟鈴木幾乎占據了印度汽車市場的50%份額。
除此之外,此前也有報道稱全日空控股、從事電動垂直起降設備研製的美國企業Joby Aviation和豐田汽車將合作研發「飛行汽車」。
而已經取得一些進展有億航智能飛行汽車EH216-S,在去年的時候,民航局就發布了億航EH216-S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專用條件徵求意見稿,明確提出這款飛行汽車的設計特徵具有可接受安全水平的適航要求。也就是說,這意味著既能在空中飛也能在陸地上跑的飛行汽車在國內的適航路徑正在明晰。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也在飛行汽車領域深耕許久,研發了一款名為旅航者X2的電動飛行汽車,續航時間可達35分鍾,設計飛行高度為1000米以下,適用於未來城市的低空飛行。最近還在歐洲進行首秀,獲得了荷蘭前首相的認可。
從目前的信息來看,飛行汽車已經成為汽車領域下的細分新興市場,具有很大的商業空間和市場價值,慢慢地吸引了很多車企入局,也就是說,在未來飛行汽車可能成為車企之間競爭的重要領域,這也意味著特斯拉或許真如分析師指出的那樣,慢慢布局研發飛行汽車。
交通運輸部、科技部近日印發了《交通領域科技創新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021—2035 年)》(下稱《發展規劃綱要》),統籌推進交通運輸科技創新發展。
根據日本特許廳(專利廳)於2021年4月發布的飛行汽車技術動向調查報告,2012-2018 年期間,有 584 項飛行汽車相關專利在美國提交申請,574 項專利在中國提交申請,有 307 項專利在歐洲提交申請,往後依次是日本與韓國。
在專利總數不分伯仲的中美之間,企業層面也存在較大差異。深圳大疆科技與佛山市神風航空科技公司以極大數量的相關專利位列全球飛行汽車申請榜單的第一、三名;而其餘八位則均被美國企業所佔。
與飛機領域吃香的'固定翼不同,企業在飛行汽車領域更偏好旋轉翼的研究與開發。旋轉翼雖然有效載荷較小,但不需要起降跑道,多旋翼的垂直起降顯然更加符合飛行汽車的使用場景。那麼在選擇動力系統時,更多的企業則與現代車企保持一致——製造純電動飛行汽車。
從數據來說,中美關於油電混合動力飛行汽車的專利僅有69項,但關於純電的專利則有616項,幾乎是十倍的差距了;充電電池相關的專利中美加起來也達到了479項,遠多於燃料電池與發電機。技術與專利會讓產品從無到有,但真正是否能應用還需要政策與市場來助推。
今年2月,克萊因視覺公司的AirCar拿到了全球第一張針對飛行汽車的適航證。但與先前中美兩個在專利方面的突出優勢形成強烈對比的是,這是一家來自於斯洛伐克的飛行汽車公司旗下的產品。AirCar使用寶馬160馬力的混合動力發動機作為動力源,續航里程可達1000公里。
適航證的意義是什麼呢?在所在國家,只有拿到了適航證的飛行器才會被認為是安全可用的,是可以投入運營或進行銷售的。但是對於我國來說,以往簽發適航證都是針對單個飛行器的,也就是說每一架飛行器都必須取得自己的適航證,但這對於飛行汽車來說明顯是不太合適的。但這一窘況也剛剛在上個月得到了解決。
中國民航局發布了《億航EH216-S型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專用條件》,這是全球首份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的型號合格審定項目專用條件,為億航智能 EH216-S 型號的合規性和安全性提供依據。
該專用條件不光解決了統一型號認定的問題,還對全球的無人駕駛航空器提出了安全性的專用標准。但從這一點上來說,中國顯然實現了對民航大國的超越,完成了從跟隨者到領頭羊的角色轉變。
從更長遠來說,拿到適航證也才是萬里長征第一步。例如無人駕駛汽車,也要從封閉道路到開放交通、從有安全員到真正無人,而飛行汽車的這段路,不會比汽車更好走。所以目前,各方如何在維護飛行汽車安全性與行業內部技術發展間找到平衡,將是決定飛行汽車到底還要「助跑」多久的關鍵。
3 月 28 日消息,交通運輸部、科技部近日印發了《交通領域科技創新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021—2035 年)》(下稱《發展規劃綱要》),統籌推進交通運輸科技創新發展。
《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加快載運裝備技術升級。強化汽車、民用飛行器、船舶等裝備動力傳動系統攻關,突破高效率、大推力 / 大功率發動機關鍵技術,研發大功率船舶渦輪增壓器、車規級晶元等核心零部件,推廣應用智能交通裝備的認證、檢測監測和運維技術。
推動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研發,突破高效安全純電驅動、燃料電池與整車設計、車載智能感知與控制等關鍵技術及設備。
推動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智能船舶、大中型郵輪、極地航行船舶等自主設計建造及現代化導航助航設備研發,突破船載智能感知與控制關鍵技術及設備。推動時速 400 公里級高速輪軌客運列車研發,實現 3 萬噸級重載列車、時速 250 公里級高速輪軌貨運列車重大突破。
加快大型民用飛機、重型直升機、智能化通用航空器等研發,推動完善民用飛機產品譜系化。推動智能集裝箱、智能循環周轉箱、快速換裝轉運設備等新型載運單元研發。
部署新型載運工具研發。部署超高速商用飛機研發,突破寬域氣動布局外形、飛發一體化、綜合生命保障系統等設計技術。積極探索研發超高速列車,研製新能源、材料結構一體化和跨標准適應的先進軌道裝備。部署飛行汽車研發,突破飛行器與汽車融合、飛行與地面行駛自由切換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