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曝恆大汽車或將被並購,恆大汽車為何沒能做起來
恆大集團可以說是產業眾多呀,他們不僅僅是在房地產上有建樹,在很多的一些方面都有所涉足,就連汽車他們也做了,是不是感覺很驚訝,我從來都沒有聽說過恆大汽車的這個名詞,但他們確確實實是坐了汽車,但是呢卻沒有火起來。讓恆大其實火起來的一個原因,居然是因為將會被並購,恆大做的汽車叫恆馳汽車,在幾年的努力之下,他們並沒有走向大眾,而是迎來了被收購的一個事實。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恆大的汽車沒能做起來呢?我們就來好好的探討一下這個話題。
⑵ 恆大汽車上半年虧損約48億元,為何會有如此大的虧損
據相關消息報道,恆達汽車上半年虧損約48億元。那麼大家是否知道為什麼他會如此大的虧損,其實有這樣的結果也很正常。因為對於恆大汽車來說,他的上半年一直在籌備中,大量的購買相關設備招聘人員這些都是需要大量資金的。而且自己的汽車還沒有正式投入生產,也沒有進行正式銷售。所以自然沒有經濟來源,一味的開支肯定最後的結果就是虧損。但是這些都不是問題,只要他們能夠提前正常生產那麼快就能改變這種局面。至於說最後成了怎樣的結果,那麼可能還是需要結合具體的情況來看。個人覺得恆大汽車應該是非常不錯,好的發展應該是非常可觀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簡單了解一下。
基於這兩點,所以我才會有這樣的想法。認為他在汽車市場的發展會非常的可觀,確實如此。因為這些東西是我們目前急缺的,如果他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那麼自然就能夠受到更多人的歡迎。
⑶ 恆大汽車連續暴跌市值蒸發6千億,恆大汽車還有望嗎
我個人覺得恆大汽車沒有希望了。
這個道理其實非常簡單,恆大汽車已經在今年多次主動出手,但因為恆大汽車的體量非常大,業內也普遍不再看好恆大汽車的發展,所以恆大汽車處在發展和出售的艱難處境之下。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個人覺得這主要跟恆大集團的整體債務問題有關,這個問題也嚴重影響到了恆大各個業務的戰略發展。
一、我先講一下恆大汽車的主要問題。
恆大汽車目前有兩個主要問題,第1個問題是市值嚴重縮水的問題,第2個問題是恆大汽車的業務發展問題。關於第1個問題,恆大汽車的市值已經相交最高點蒸發了6,000億元,業內普遍不再看好恆大汽車。關於第2個問題,恆大汽車的推進速度非常慢,已經嚴重落後於其他的互聯網企業,畢竟很多互聯網企業已經造車成功。
⑷ 恆大汽車在疫情下如何做到上半年營收45.1億元的呢
恆大汽車不單單說這個指汽車,裡面還包含了健康板塊。本來疫情發展後,更多的人也更加關注健康了。恆大這個健康版裡面有一個項目就是關於健康的,主要是這個項目營收才能讓恆達汽車上半年就營收45.1一元。因為恆大其實很想著重的去發展恆大的新能源汽車,所以
恆大健康發布公告稱,鑒於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本集團最重要的業務,董事會建議本公司之名稱更改為中國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所以很多人可能以為恆大汽車就是汽車的項目。但是這個健康版只是恆大汽車營收增長的原因之一。
可能上半年疫情的時候很多公司都走下坡路,更甚至很多中小型的公司都破產了。但是我覺得恆大能在這種局面創造屬於自己的營收而且是那麼大的營收,人後肯定是策劃,也付出了很多。我覺得只有真正去做企業,別人才會支持。
⑸ 恆大汽車上半年凈虧損48億,恆大汽車真的靠譜嗎
恆大集團我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因為恆大集團基本上所經營的范圍就是地產金融健康和旅遊這些項目,而且這些項目都已經總資產達到萬億級別,而且是世界500強企業集團中的一員,可想而知恆大集團的影響力還是非常大,但是現在的恆大新能源汽車也還是大家值得關注的熱點,但對於恆大汽車上半年的汽車虧損已經達到了48頁,這不能讓很多網友在想恆大汽車到底靠譜嗎?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一、恆大汽車
恆大汽車主要生產的是恆大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是近些年來各個國家和地區都比較關注的一個發展,畢竟現在的新能源是比較受關注的產業鏈恆大新能源汽車已經在全球9個國家一起協同研發的,這其中就有瑞典,中國,上海,天津,沈陽等多個高端製造基地,打造高品質的恆時全系列產品,而且恆大新能源汽車投資預算三年為450億元,現在有第1款車叫恆馳一,目前來看該汽車還處於不是廣泛批量生產階段。
⑹ 恆大汽車已無「余糧」 ,量產即破產,發生了何事
我們其實根本就沒有必要去輕信恆大汽車的量產的新聞,因為恆大汽車根本就不可能實現量產,破產被收購反而是恆大汽車的唯一選擇。
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因為恆大汽車的經營情況本身非常困難,恆大汽車也始終沒有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所突破。當別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已經開始能夠量產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恆大汽車每年的生產量只不過只有300台而已。在這種情況之下,恆大汽車已經消耗了恆大集團的大量資金,同時也沒有搶占相應的市場優勢,所以恆大汽車確實有可能會面臨破產重組以及被收購的命運。
總的來說,很多人並不看好恆大汽車的發展前景,當恆大汽車已經沒有什麼余糧的情況之下,擺在恆大汽車面前的選擇可能只有破產重組了。
⑺ 恆大汽車上半年虧損48億,為何虧損會如此之大
恆大汽車,是很不錯的汽車,價格實惠,品質優秀,是很多購車族喜歡的車。不過近日,恆大汽車在網路上發布自己上半年的收益,從收益中我們可以看到恆大汽車上半年虧損嚴重,已經達到了48億。這樣的虧損立刻引起很多網友的關注,那麼恆大汽車為什麼會虧損這么嚴重呢?根據恆大汽車的說法是,目前這個項目還處在投入階段,同時需要購買設備、技術等,所以才導致出現這種情況的發生。具體情況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一、恆大發布的公告8月9日,恆大汽車發布了自己上半年的收支公告,從公告中我們可以看出恆大汽車在上半年預虧損48億元,相比2020年上半年的情況變得更加嚴重,畢竟2020年上半年的虧損是24.5億,同比增長了23.5億元,將近一半。面對這樣的情況,恆大汽車給出的解釋是因為公司現在對這個項目還處在投資階段,也就是燒錢階段,所以花銷極大,同時公司還需要購買設備,招聘技術人員等,所以需要的費用也很高。
看了這么多,你對恆大汽車虧損這件事情有什麼想法呢?不妨在評論區評論留言一下吧。
⑻ 如何看待恆大汽車上半年營收45.1億元的銷售額呢
大家都知道,自從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之後,因為人們為了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大家都選擇在家隔離,那人們隔離在家肯定會導致一個問題,那就是工廠不能開工,經濟肯定會出現倒退的現象。而作為企業來講,因為工人不能夠上班,生產業務肯定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當然銷售業務肯定也會受到影響。尤其是企業賴以生存的銷售業務,只能選擇一些線上銷售渠道進行銷售,所以在2020年上半年,很多企業並沒有太多的營收。但關注恆大汽車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恆達汽車在上半年的營收,有點比較讓人吃驚,因為它的營收金額高達45.1億元,同比增長高達70%,可能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恆大汽車是怎麼這樣的大環境下,做到45.1億元的銷售額呢?接下來,冷眼就給大家講述一下,看看恆大汽車究竟有怎樣的魔力,做出了這么厲害的成績。
⑼ 你如何看待恆大汽車市值蒸發6000億這件事
我覺得這個事情正好反映了恆大集團目前所遭遇的危機,恆大集團現在處在非常艱難的處境。
恆大汽車本身隸屬於恆大集團,當恆大集團出現系統性的債務危機之後,恆大集團的很多業務都受到了巨大的影響,恆大汽車正是其中之一。在恆大汽車發展支出,恆大汽車是國內為數不多的進行新能源造車的公司,大家也非常看好恆大汽車。但事到如今,大家對恆大汽車相對比較失望,投資人們也漸漸離開了恆大汽車。
一、這個事情是怎麼回事?
這是關於恆大債務的一項問題,雖然事情和恆大汽車有關,但卻直接體現出了恆大集團的債務問題。恆大汽車在發展頂峰的時候,市值已經超過了6,000億港元,但在連續的暴跌之後,恆大汽車的市值現在僅剩300多億港元。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代表著投資人們對恆大汽車的信心越來越小。
⑽ 恆馳5「大賣已成定局」網友:害怕買到「爛尾車」
恆大真把車造出來了。
從「大幹三個月」到「推遲三個月」,就當人們以為恆大 汽車 將再演「狼來了」戲碼之時,7月6日晚,恆馳5終於迎來上市並正式開啟預售。
近日,恆大旗下恆馳新能源 汽車 集團總裁劉永灼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恆馳5市場反應非常好,大賣已成定局。
7月20日,恆馳 汽車 在「首屆720恆馳節」活動上公布,截至當天18:04左右, 恆馳5預售訂單數超3.7萬輛。
為了推銷這款車,恆大開創了一個全新的交易方式:交車時才需付車款,提車後15天內可退車並退款,購車款打到公證處專戶而非恆大賬戶,且三年六折保底回購。
一系列操作都在向市場表示:沒問題,放心買!但賣車真是這么簡單的一件事嗎?
更何況是債務違約、資金鏈斷裂、地產幾乎已陷停滯狀態的恆大下場賣車?
1
量產三月復三月
恆馳能否救恆大
親自下場造車三年,恆大的造車路可謂是一波三折。
2019年11月,許家印曾豪邁地提出了「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的造車「三字經」。之後恆大便開啟「地產式造車」,開始大手筆收購。
2020年8月,恆大一口氣發布6款新車。從恆馳1到恆馳6,覆蓋從A級到D級各類級別,和轎車、轎跑、SUV、MPV、跨界車等全系列車型,實現產品線全覆蓋。
2021年春節前夕,恆馳7、8、9三款車發布,「恆馳九子」自此集結完畢。
然而,好景不長。2021年下半年,恆大造車危機浮出水面。受恆大集團債務危機拖累,恆大 汽車 造車節奏被打亂。
為了應對債務,恆大 汽車 一度被擺上貨架,頻頻傳出項目停工或資產被出售等消息。
2021年10月,為鼓舞士氣,許家印追加10億元,喊出「大幹三個月,確保恆馳首車下線」的口號。三個月後,恆馳5順利在天津產線首車下線。
今年3月22日,許家印再次立下軍令狀,「大幹三個月實現恆馳5量產。」熟悉的口號,結果卻並不一致。恆大的 汽車 量產計劃未能在6月22日完成量產目標。
經歷了大幹三個月、又延遲三個月的一再跳票,到了7月6日的恆馳5發布會上,總裁劉永灼終於定下「小目標」: 10月開始正式交付,2023年一季度實現首1萬輛的交付。
連續「大幹三個月」,反映了恆大的急迫。
2021年下半年以來,恆大深陷經營困境和債務違約,甚至出現破產傳聞。截至目前,中國恆大、恆大 汽車 和恆大物業3家「恆大系」上市公司的2021年財務報告仍處於「難產」狀態,並處於停牌狀態中。
恆馳5實現量產交付,被認為是恆大走出危機、再度翻盤的關鍵事件。
然而,按單車17.9萬的售價來算,即便完成銷售預期,一萬輛恆馳5順利交付的總收入不過為17.9億,不及目前恆大總負債的千分之一。
2
盯上1200萬恆大業主
恆大賣車如賣房?
造車量產難,但在賣車上,恆大顯得很「專業」。
恆大造車賣給誰?
首先被盯上的,是恆大業主。按照恆大官方的信息,全國有1200多萬恆大業主、13萬員工,僅恆大物業的員工就有好幾萬。
早在今年5月,恆馳5便在全國多地的恆大樓盤展開巡演。天津恆大帝景、鄭州恆大御景灣,西安恆大江灣......工作人員把車開進小區,擺上展台,准備好抽獎禮品,「恆馳5業主品鑒」活動便開場了。
全員營銷是恆大集團的經典傳統,其在賣車上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據媒體報道,恆大物業向全體員工派發了恆馳5銷售考核任務,銷售數量根據樓盤內業主的數量而定。除了員工,物業的小區管家也要對業主們輪番「轟炸」,完成下載注冊恆馳APP的任務。
營銷手法上,花樣則更多。
交了「小定」的前1萬名購車者,可以在交車的時候再支付車款,同時可以提車後15天內退車退款,提車後三年內可6折回購;「大定」1萬可抵1萬5,免費送智能輔助駕駛包,整車終身免費質保。
此外,還有號稱「業內絕無僅有的」的公證處賣車模式,預售訂金、購車尾款等均會全部支付至天津津濱公證處專戶監管,用戶在交車時才需付車款。
原有「期房」,現有「期車」,已在懸崖邊的恆大,賣房式賣車能獲得成功嗎?
3
誰來買單?
網友:害怕買到「爛尾車」
經歷多個樓盤項目停工爛尾,恆大早已被冠上了「透支信用」的標簽,諸多消費者已對其不能產生信任。
網上的質疑聲,與恆馳總裁的自信形成了強烈對比。觀望恆馳5的人們擔憂,其是否會像恆大樓盤一樣出現爛尾。
信任比黃金更珍貴。
恆大在證明恆馳5是輛好車之前,應該認真思考一個問題:該如何證明自己不是「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