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汽車指導價和落地價相差多少
一般來說,汽車的落地價是裸車價的1.15倍。
但是,裸車價受到許多客觀因素的影響,例如地區、4S店、品牌和車型都會對其產生巨大影響。
不同的地區購買同一型號的汽車,裸車價會有很大差異。例如,在上海和一個不知名的三線小城市購買同一型號的汽車價格會不同。
在同一地區購買同一型號的汽車時,不同4S店之間的價格也會有很大差異。
此外,還有一些車型的裸車價會高於官方指導價。例如,雷克薩斯和豐田漢蘭達等車型。
以全款購車為例,落地價包括裸車價、購置稅、車險(含車船使用稅)、車檢及上牌費等。
購置稅和車船使用稅的金額會根據當地情況而有所不同。
建議車主去當地的4S店查詢裸車價格,然後根據實際裸車價格進行計算,得出指導價和落地價的差價。
⑵ 指導價是什麼意思,汽車廠商指導價和落地價差多少
指導價是汽車製造商設定的車輛出廠價格,未包含保險、稅費等附加費用。汽車廠商指導價和落地價之間的差距因車輛配置、保險選擇以及各地稅收政策等因素而異,一般在數千元到數萬元之間。以下是具體分析:
指導價的意義:
落地價的構成:
指導價與落地價的差距:
其他可能影響落地價的因素:
綜上所述,指導價是車輛的基礎價格,而落地價則是考慮到所有成本後的實際支付額。理解這兩者之間的差異,有助於消費者更准確地評估購車預算。
⑶ 指導價和落地價一般相差多少
差2萬。通過網路渠道以及4S店的宣傳,我們可以得知一款車的指導價,比如思域的指導價是11.59-16.99萬元,這是汽車廠商給出的一個建議價格。
買過車、或詢過價的朋友,都碰到過這種情況,4S店實際報價和廠商指導價有一定的出入,指導價和落地價相差少則幾千,多則幾萬,價格為什麼會相差那麼大,除了附加的購置稅、保險費用之外,主要的原因在哪裡。
為什麼指導價和最終落地價相差甚遠?在聊這個話題前,我們首先要了解的是,落地價的組成部分,落地價=裸車價+附加費用,裸車價的高低受廠家指導價和車型優惠幅度的影響,而附加費用主要指除去車價以外的費用。
包括購置稅、保險費、上牌費、精品加裝費用等。廠家指導價即是出廠價格,上市當天公布的新車售價,一般情況下,一款新車上市半年以後,廠商會根據市場反饋做價格調整,多數情況下都會採取降價方式。
以博得更多消費者的關注和購買。當然,也有一些「傲嬌」的品牌,會以產能不足等理由採取加價銷售的方式,變相提高裸車價,裸車價的提高,勢必會導致落地價提高。比如思域加價1萬,思域落地價=裸車價+1萬元+附加費用。
反之,如果裸車價有一定幅度的優惠,優惠的力度大於該款車的附加費用,那麼落地價便會相應的降低。總的來說,最終落地價受車型的優惠價和附加費用的影響,車型優惠大,裸車價低,客戶能買到的價格就低。
裸車價提高,最終的落地價也跟著提高。如何降低附加費用?一款新車的附加費用,主要是由購置稅、上牌費、保險費、精品加裝費用這幾部分構成。購置稅費用無談價空間,由車型的裸車價和排量決定,普通車型的購置稅一般是按照車價的。
8.86%收取,不過排量在1.6L及以下的汽車購置稅按7.5%稅率徵收。上牌費根據品牌的不同,費用在1000-5000元區間浮動,比如中低端品牌,上牌費用大概控制在1000-2000元區間,但如果是高端品牌,可能上牌費又會漲到3500-5000元區間。
當然也不排除一些用戶親自去車管所上牌的情況,不過,如果是在4S店購買,銷售顧問一般會強制收取客戶的上牌費。保險費用主要包括交強險、車損險、盜搶險、劃痕險、第三者責任險、車上人員責任險等。如果是貸款客戶。
4S店會強制性要求你購買全保,這樣才能申請貸款,不過,即便是全款購車的用戶,銷售顧問也會要求你在店裡購買全保,不然便不銷售車型。從實際角度出發,車主唯一能控制的就是精品加裝費用。導航、行李架。
側踏板、鋁合金輪轂、皮質座椅、防盜系統等,這類型精品費用相對較高,可根據個人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精品配件,當然,如果碰上節假日促銷,導航等精品也許可以免費贈送。
⑷ 指導價和落地價一般相差多少
指導價和落地價是購買汽車時非常重要的兩個價格概念。指導價是指汽車製造商建議的銷售價格,而落地價則是在此基礎上加上保險、上牌、繳稅等額外費用後的最終價格。一般情況下,落地價比指導價要高出1.15倍左右。這個差距主要是由於多種客觀因素造成的。例如,不同地區、不同4S店、不同品牌和不同車型都會對汽車的裸車價產生重要影響。此外,落地價還受到保險項目和稅費的影響,因此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一些4S店可能會收取服務費或手續費,但這些費用並沒有明確規定,因此價格可能在一千到三千元之間不等,進一步增加了車輛的落地價格。然而,裸車價格始終是購車的主要部分,因此在購車時最好把握優惠時機,比如車展期間或年底,以獲得更好的優惠。那麼,指導價和落地價之間的差距具體是多少呢?通常來說,這個差距在1.15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