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苏州工业园区在哪个区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市城东,在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重要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
苏州工业园简介
苏州工业园区隶属江苏省苏州市,位于苏州市城东,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
苏州工业园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
苏州工业园区取得的成功,堪称中国改革开放试验田、创新型园区标杆和中国第一园。
㈡ 苏州工业园区怎么样
苏州工业园区的第一座邻里中心,出自园区设计研究院董事长兼院长冯正功。为了让邻里中心真正成为居民休闲、活动和购物、消费的场所,设计团队将整个中心规划建设在河水之上,同时合理配置了学校、公园、购物中心等载体,相互呼应,又协调共处,赢得好评如潮。目前,园区每3平方公里就布局一个商业区,每5平方公里内就有一个邻里中心。连前新加坡副总理陈庆炎看后都忍不住心生羡慕,赞叹园区的邻里中心比新加坡的“更漂亮、更完善”。
15年的高速发展,在农田上崛起一座国际顶尖开发区。苏州工业园,易中天心中的“理想之城”,也是上百万“老苏州”、“洋苏州”的“梦想之城”。
给高速GDP装上“绿色过滤阀”
来到苏州工业园,最令人心动的,不是那些传奇般的财富神话,而是那一缕带着微微甜味的清新空气。
开发15年,园区至今还令人惊讶地保持着清新的水和空气,这在开发区中不可想象。
不可想象的背后,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生态红线。
苏州市政协主席、原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王金华回忆说,园区成立以后制定的第一个法规文件,就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确立了一整套绿色发展理念。到园区投资的客商,第一道要过的就是环保关。15年来,被环保一票否决的项目有三百个,意向投资额累计超过20亿美元。
隐形的红线,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深植于园区企业CEO的心间。污染禁入—生态缓冲—雨污截流—集中供热—垃圾处理,触碰任何一道,就要“出局”。15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累计投入300多亿元,对区内300多家重点企业实施全方位、全过程控制,先后关停历史遗留下来的80多家污染企业。
15年生态坚守,换来了中外人士交口称赞的碧水、蓝天和绿地。在全国所有开发区中,苏州工业园创造了环保基础设施全覆盖、绿色乡镇全覆盖、ISO14001贯标企业最密集等多个全国之最。2008年,园区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97.1,高于江苏省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目标值17.1分。
金鸡湖畔谐奏新版“国际歌”
5月的一个晚上,苏州工业园圆融时代广场“世界第一天幕”步行街上,一位名叫艾哲罗的芬兰籍伊朗人打着手鼓,唱起一曲评弹版《枫桥夜泊》。蔚蓝的“天幕”下,过往行人纷纷留步,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蓝眼睛、黑眼睛、棕眼睛,一起和着鼓声轻轻吟唱。
就是这个“老艾”,十几年前接到芬兰总部派往园区的通知,心里还老大不愿意,总琢磨着早点调回去。谁知原本两年的任期结束后,“老艾”竟然不走了,一干就是十年,几年前退休了干脆在园区定居下来,组建了一个“快乐家庭俱乐部”,去年还创办了一个英语角。“老艾”说,他爱上了园区爱上了苏州,一家子都爱上了这个美丽的东方城市。
在苏州工业园区,3000多家外资企业和谐共存,2万多名高科技人才激情创业,1.3万名外籍人士快乐生活。东西方文明在此交汇与重组,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们相融相亲,最终成就了一个古今中外相得益彰的绝妙“洋苏州”。
“在我们这个单位里,很难有说家乡话的环境。”园区工委书记马明龙说。园区管理机构中,所有工作人员都出国培训过,30%是留学生。一个处,一个办公室,往往就有来自几个国家、几个城市的海归。
金鸡湖东岸,有一处“地球学习村”——苏州中学园区校。中西合璧的校园建筑,三位有着不同海外教育背景的“海归”校长,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在“双语”氛围中快乐成长。这正应了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美国人吴大伟的那句名言:“We are all family in SIP.”(在苏州工业园,我们都是一家人)。
在园区,中西文明圆融共生,诞生了无数“人间佳话”。
原美国安德鲁电信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柏迈高有段“相声奇缘”。这个高大的美国人,自从来到园区就迷上了中国相声,拜相声大师马季的弟子刘喜尧为师,做了“马门弟子”。苏州十年,柏迈高的相声学会了几十段,和不少笑星搭过档,还登上央视。如今,这位中国通已经高升美国商会主席,但他还是念念不忘在苏州工业园区工作和生活的日子。
财富在这里,创业在这里,生活,也在这里。站在15年的历史节点上,苏州工业园区以其创造的非凡经济成就和诗意的栖居生活,成为一个创业者向往、苏州人自豪、外来客羡慕的“东方新欧洲”。
㈢ 苏州工业园区在哪里
查得目前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东边,辖娄葑、斜塘、唯亭、胜浦街道及湖西、湖东、东沙湖、月亮湾社工委。
㈣ 苏州工业园区在哪里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市区东部,东接昆山市,南连吴中区,西靠姑苏区,北隔阳澄湖与常熟相望;行政区划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
㈤ 苏州工业园区有点像新加坡,为什么能规划的这么好,原因显而易见
工业园区的设计是根据城市的特点和城市所需要。展现给人民面前的。
㈥ 苏州工业园区具体在哪它所在的地址是哪个区的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古城东侧金鸡湖、独墅湖畔。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作为苏州东部新城,园区将建设成为苏州市现代化新城区和苏州中央商务区。功能区有:综合保税区/国际科技园/独墅湖高教区/中新生态科技城/ 生物纳米科技园/科文中心/沙湖动漫城/服务外包产业园/创意产业园/创意泵站/阳澄湖旅游度假区。 美国《新闻周刊》、《远东经济评论》和《华尔界日报》分别载文将苏州列为全球九大新兴技术城市之一、全球经济高科技前哨城市,并突出强调了园区所起的巨大作用。 法国《信息报》称园区为一个新硅谷。 英国《企业测位》报告书中把苏州工业园区列为亚洲顶级工业区。 日本《产经新闻》投资动向调查显示,拥有苏州工业园区的大苏州地区已成为日本企业生产基地外迁首选之地。 台湾电子电机工业同业公会(TEEMA)06年度对于大陆各大开发区的排名中苏州工业园区位列第一,在综合实力、投资风险降低、投资承诺兑现、行政透明程度等方面优势尤其突出。
㈦ 苏州工业园区在哪个区
苏州市工业园区属于苏州的吴中区。
1、苏州工业园是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
2、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32.7万(常住人口72.3万)。
(7)苏州工业园区厉害在哪里扩展阅读: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之东,属太湖低洼平原,地势平缓,由西北向东南略微倾斜,南部群力村一带地势较低,高程仅2.5米。
苏州工业园区属冲积湖平原地质区及基岩山丘工程地质区,除表层土层经人类活动而堆积外,其余均为第四纪沉积层,坡度平缓,一般呈水平成层、交互层或夹层,较有规律。地质特点表现为:地势平整,地质较硬,地耐力较强。区内土地承载力为每平方米20吨以上,土质以粘土为主。
㈧ 苏州工业园区是哪一年开始建设的近年来苏州市的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合作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1994年2月11日,国务院下达了《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2月26日,李岚清副总理和李光耀资政分别代表中新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同年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破土起动。
苏州工业园区吸收了国内外开发区的成功经验,又有自身的显着特点:第一,它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签署协议兴办的国际合作项目;第二,园区的行政管理由中方全权负责。成片开发由中新合资的开发公司负责。对外招商引资由中新联合共同负责;第三,国务院同意在苏州工业园区自主地、有选择地借鉴新加坡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方面的经验。
1999年9月14日,中新两国政府联合协调理事会召开了第四次会议,确定了园区今后三年的发展目标:集中建设首期8平方公里,全面建成首期8平方公里的工业区,以及相配套的住宅区。同时按照园区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求,以滚动的方式向前发展,根据市场要求,继续开发2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对于未来的发展,双方一致认为,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经济技术合作的重中之重,双方合作框架不变,开发主体合资性质不变,长期发展目标不变,双方合作支持园区发展的承诺不变。
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千米,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25万。
1994年2月11日,国务院下达《关于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2月26日,中新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同年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破土启动。
2002年02月23日,经报请省政府批准,苏州市政府同意撤销苏州工业园区斜塘镇,将其原辖区域并入苏州工业园区娄葑镇,实行镇管村体制,镇政府驻娄葑。区划调整后,娄葑镇行政区域面积90.84平方千米,总人口8.04万,辖10个居委会、28个村委会。
【苏州工业园区2003年区划一览】 2003年,辖4个镇;将跨塘镇临湖村划归娄葑镇管辖。(** 区划名录根据江苏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码整理。**)
跨塘镇 辖:居委会(桥北、新镇);村委会(蠡塘、娄江、娄东、娄中、湖滨、剑湖、古娄、上楼)。
唯亭镇 辖:居委会(唯亭、亭南、泾巷、东亭家园);村委会(浦田、夷陵山、施家滨、悬珠、阳澄湖)。
胜浦镇 辖:居委会(胜浦镇街道、金苑新村、吴淞新村、园东新村);村委会(金港、金东、吴巷、胜巷、旺坊、南盛)。
娄葑镇辖:居委会(新苏、葑谊、葑塘、团结、星湾、独墅湖、斜塘);社区居委会(苏安南、苏安北、官渎、东港家怡、东港家乐、金益、莲香);村委会(板阳、洋泾、倪庄、金厍、群力、东旺港、华莲、周葑、宅前、墩头、斜浜、金田、东巷、盛墩、建国、联合、南旺、南夏泾、姚东、西马、田巷、南沙里、临湖)。
【2004年底】 辖4个镇。(** 此处乡镇面积人口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电子版,2004年统计数据。**)
娄葑镇 面积72.56平方千米,人口228728人。
跨塘镇 面积33.59平方千米,人口 39751人。
唯亭镇 面积82.15平方千米,人口 32171人。
胜浦镇 面积16.20平方千米,人口 49266人。
2005年,根据江苏省政府《关于同意调整苏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05]33号),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和跨塘镇实施合并设立唯亭镇。据此唯亭镇将形成115.86平方千米的行政区域,人口5.8万,辖11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
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率先发展
http://www.subaonet.com 2006年09月02日 苏州新闻网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苏州波澜壮阔进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建设史,是振奋精神努力实现“两个率先”的奋斗史,更是轰轰烈烈继续在高平台上加快发展的发展史。五年来苏州经济发展的一组组掷地有声的数字,令人振奋,令人自豪。细细地解读这些数据,可以真实具体地展示苏州经济发展的亮点和特色,可以深刻地领悟苏州率先发展的时代风采。
GDP居全国第五位
“十五”时期,是苏州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显着提升、连续跨越大台阶的五年。继2002年、2004年苏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跨越2000亿元和3000亿元的台阶后,2005年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26亿元,在总量上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达66766元,折合人均超过 8000美元。短短五年,GDP连续跨越三个千亿元级的大关,年均增长15.5%%,增速比“九五”时期高出3.9个百分点。GDP列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之后,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5位,比2000年提升了2个位次。
工业总产值居全国第二位
“十五”时期,苏州以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方略,抓住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大好时机,积极加强“三带”(即沿沪宁线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沿长江的基础产业带和沿沪浙的配套制造业产业带)建设;大力推进“两个”计划(即“IT产业倍增计划”和发展规模企业“220计划”),努力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2005年,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579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31.1%%;总量继续扩大,工业生产总值跨过万亿元大关,达 1212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908亿元,五年间年均分别增长27.3%%和32.8%%。苏州的工业总产值列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之后,位居全国第2位,比2000年提升了4个位次,苏州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国第二大工业城市。
实际利用外资居全国第二位
五年来,苏州紧紧抓住中国加入WTO等有利机遇,主动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坚持把开放型经济作为第一性经济来抓,坚持把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着力加快5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开发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和功能的提升,促进全市开放型经济在较高平台上实现量增质升。“十五”时期,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有107家在苏州投资,累计注册外资57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98亿美元,分别为“九五”时期5倍和2.6倍。2005年,全市(按原口径统计)实际利用外资60亿美元,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2位。
进出口总额居全国第三位
五年来,苏州积极推进进出口主体、产品、市场和方式的多元化,重视推进大通关和口岸建设,促进进出口贸易继续高位增长。“十五”时期,苏州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的年均增幅双双达到47%%以上。特别是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其中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由2000年的59.5%%上升到2005年的81.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提高了27.5个百分点。2005年,苏州进出口总额1405.9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727.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仅次于上海、深圳居全国第3位,比2000年又提升了1个位次。
地方财政收入居全国第六位
五年来,随着全市经济的加快发展、新增长点的大量涌现和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加上全市各级充分发挥财政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的作用,全面推进和深化各项财政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各地各部门增收的积极性,从而使全市财政收入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地方财力明显增强,有力地保障了全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需要,同时对国家的贡献也日益增多。2005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718.1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16.8亿元,均比2000年翻了两番,年均增长30%%以上;一般预算收入的总量、增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在全国大中城市的位次由2000年的第9位上升至第6位,显示了苏州雄厚的经济实力。
民营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一位
五年来,苏州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尤其注重完善所有制结构、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市委、市政府制定并全面实施《关于促进民营经济腾飞的决定》以及各项配套政策,加强了发展民营经济工作力度,积极营造发展环境,构筑服务平台,为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2005年末,全市提前一年完成“民营经济腾飞计划”确定的民营经济注册资本三年翻番的目标。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总数分别为9.24万户和 23.08万户,数量名列全省第一位;注册资本分别为1706亿元和94.6亿元,私营个体经济注册总资本比“九五”期末增长7.6倍;民营企业的税收占全市税收的比重达29.5%%,完成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0%%,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由此,也促进苏州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开放型经济、民营经济和规模经济三足鼎立的格局基本形成。
服务业增加值居全省第一位
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制定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作出了《关于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决定》,确定了服务业发展的三大重点,明确提出要形成结构优化、特色明显、功能完善、开放度高的服务业体系,使服务业成为“打造苏州起飞的另一翼”。在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的鼓励推动下,生产性服务业的领域不断拓展,新兴服务业日益壮大,传统性服务业加快提升。2005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256.3亿元,位居全省第1 位,“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4.8%%。五年来,苏州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的确是令人瞩目的。苏州以占全国0.46%%的人口、0.09%%的土地面积,创造出了占全国2.2%%的国内生产总值、2.3%%的财政收入、9.9%%的进出口总额和8.5%%的外商直接投资的佳绩。虽然数据不能代表苏州经济发展的全部内容,但数据是最有说服力和直截了当的事实。上述一组组活生生的数据不仅诠释了苏州过去五年经济发展的辉煌,而且也预示着苏州又一次经济起飞的未来。
㈨ 苏州工业园区和高新区有什么不同之处
园区更好一些。那边工资待遇比高新区好一点,不过大同小异,不知道你想做的是什么啊
园区是个老工业园区,各方面发展也较高新区更成熟一些,不过现在高新区发展也还不错
园区主要产业 软件 电子集成电路 医药 新材料产业
㈩ 苏州工业园区,高新区以及吴中这三个地方哪个比较好啊
园区最差,规划思想上就有问题,整个园区的各个小区都被人为地划得很小,周围都被公路包围,完全以汽车交通为主, 不以居民的安逸休息为主,并且这种模式还在不断地扩大
觉得还是吴中区比较好,没有这种异类的规划,不仅有水而且还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