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0南昌的工业风景区有哪些
现在是旅游地不仅是自然风光和文化古迹以及村庄了,工业产业也成为了旅游的地。工业风景也越来越受大家的欢迎,在欣赏风景的同时还能参观其工艺,还是非常值得一去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南昌有哪些工业风景区吧。
园区以整体红墙青瓦的工业建筑为主,以工业记忆广场、江西华安历史陈列馆、工业雕塑、工业记忆走廊、毛主席雕像、艺术中心、创意森林、钢琴大道等为辅打造成了具有文化创作、展览演艺、摄影、观光研学等功能的工业遗产旅游景区。
地址:青山湖区上海路699号
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是江西省首个老工厂(原址江西化纤厂)改造而成的创意文化产业园,提供集休闲娱乐、特色商业、运动健身、餐饮旅居、创意办公为一体的365天x24小时一站式城市休闲服务平台。
地址:东湖区佘山路66号
馆内现收藏历朝历代关于酱卤饮食的器皿、食盒、历史资料等珍贵实物近320件,分为民间铁器、传统木雕、陶瓷雅集、精美竹编、古代石雕、酱卤杂项等六大类;同时陈列了逼真的仿品,展现出各式腊正芦味、香辛料、调味品、宫廷美食等,力争多维度地诠释中华酱卤文化。
地址:南昌市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小蓝中大道66号
工业文明纪念馆分内外两个展厅,外展厅以湾里老火车站旧址为主,包含老式绿皮火车、铁轨等陈展物品,内展厅展示有湾里70-80年代生产的工业产品以及历史照片等展品200余件,集中呈现了湾里工业文明的发展脉络。
地址:湾里区乐祖路
太酷云介时尚针织服装文化创意园:旨在打造以文化创业为核心,时尚定制和孵化器(青创中心)为龙头,结合设计孵化创作街区,时尚定制街区,时尚秀场街区,时尚定制互联网平台等四大主题为主线,融合青年创业公寓,创业巢,设计孵化配套街区,金融上市平台,品牌专利及推广平台等8大功能为一体的文化创作基地。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青山湖大道198号
该项目是全省首个笔文化类产业园。座落在文港镇长安路、工业大道,计划投资11.78亿元,该项目集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制作、加工、检测、展示、销售、电子商务、仓储物流及工业旅游为一体。
地址: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长安路、工业大道
园区一二期总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共同塑造具有特色鲜明的“江报原味老建筑、文化产业新平台、旧城复兴新动能”园区形象。
地址:东湖区豫章路1号/阳明路190号
❷ 江西将打造10个工业文化研学基地 培养工业文化专业人才
支持南昌九江等地建设城市工业遗产景区景点
近日,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等7部门印发《江西省贯彻〈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实施5项工程,开展15项行动,围绕“特色基地、特色项目、特色人才”,建设10个工业文化研学基地(创意园区),培育20个工业遗产活化利用重点项目,建成10家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企业)博物馆,培育一批国家工业 旅游 示范基地(工业遗产 旅游 基地)。
建设洪都航空文化等研学 旅游 目的地
我省将推进工业文化发掘弘扬传播工程。注入工业元素,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安源工运文化、景德镇陶瓷文化、樟树中医药文化、兴国官田兵工文化、洪都航空文化、新余钢铁文化、德兴铜业文化、赣南钨业文化等研学 旅游 目的地建设。
建立工业文化基础资源库。组织工业文化资源调查,梳理和挖掘工业 旅游 、工业遗产、工艺美术、工业精神及专业人才等资源,建立多品类工业文化基础资源库,推动资源保护和开放共享。
建设工业文化研学基地,推动各地利用工业遗存、工业博物馆、现代化厂房和生产车间等设施开展工业文化研学,研发一批工业文化研学课程,开展工业科普教育。鼓励工业企业、园区等开展工业实训实践,培育一批工业科普教育、工业文化研学重点项目,建设10个工业文化研学基地(创意园区),具备条件时,积极引导申报全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培育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我省将推进工业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工程。建立工业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专家智库团队,鼓励高校、职业学校、科研院所、 社会 组织开展融合发展的路径模式研究。
加快工业设计载体建设,培育本土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鼓励省外高端设计机构入赣或在赣设立分支机构;完善创新券扶持政策,撬动工业设计消费,繁荣工业设计市场;强化创新设计引领,推动工业设计从产品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鼓励发展体现中国实力和文化魅力的设计产品和设计服务;打造开放共享、专业高效的工业设计交流平台,办好“天工杯”工业设计大赛和“江西工业设计周”等设计对接活动,营造工业设计创新发展浓厚氛围,推进工业设计优秀成果脱颖而出和落地转化;引导推动高校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加强工业设计基础研究;发挥工业设计协会(学会)职能,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工业设计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职称评审。
培树10家具有影响力的工业博物馆
我省将推进工业文化载体项目建设工程。建立全省工业博物馆基础资源库,推动各地 探索 多种模式建设具有地域特色和行业特征的城市工业(工业遗产)博物馆、行业博物馆、工业档案馆、工业设计展示馆、工艺美术展览馆、企业博物馆和工业 历史 名人纪念馆。支持和指导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和产业特点,建设特色鲜明的企业工业展馆。依据全省工业博物馆体系,培树10家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企业)博物馆。
围绕《江西省“十四五”文化和 旅游 发展规划》,支持各地开发工业 旅游 创意产品,推出一批工业文化体验项目。完善省级工业 旅游 相关标准及规范,支持各地利用当地工业遗存、工业遗址、博物馆、产业园区以及现代化工厂等资源发展工业 旅游 ,培育一批工业 旅游 特色项目(线路),研发工业文化 旅游 创意产品,培育一批国家工业 旅游 示范基地(工业遗产 旅游 基地)。
支持南昌建设城市工业遗产景区
我省将推进工业遗产保护活化利用工程。定期开展省级工业遗产普查,不断完善全省工业遗产地图。开展省级工业遗产认定工作,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级工业遗产。
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改造。统筹城市转型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支持南昌、九江、萍乡、景德镇等老工业城市结合地方资源特色和 历史 传承,在保持功能协调、风格统一基础上,将工业遗产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老工业城市更新改造政策支持范围,实施 历史 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和保护性建筑改造利用工程,建设一批城市工业遗产景区、景点和配套综合体,推出一批城市工业 旅游 精品线路,打造夜间工业文化 旅游 消费集聚区,实现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转变。
鼓励和引导各地利用保留完整的老厂房、老窑址、老矿区等老旧工业产业资源,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综合体、街区),培育20个工业遗产活化利用重点项目。
培养工业文化专业人才
我省将推进工业文化发展要素保障工程。培养工业文化专业人才,围绕工业文化学术研究、教育培训、经营管理、宣传推广等领域,着力选拔高层次领军人才。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工业文化人才培养,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批工业遗产、工业博物馆、工业 旅游 以及其他工业文化新业态等方面专业人才。
构建工业文化企业用人与我省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对接的机制,将工业文化企业用人需求纳入我省重点产业链公共就业服务的范畴,努力提高大中专毕业生留赣率,满足工业文化用人需求,为我省工业文化发展提供人才和劳动力支撑。
探索 支持工业 旅游 、工业研学、产融合作、工业遗产和老旧厂房保护利用等试点示范的相关政策;统筹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用好工业设计创新券扶持政策,推动工业设计产业 健康 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