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战日本总共生产生产多少飞机
日本陆海军在二战总计生产了飞机66810架,
其中轰炸机14513架,战斗机35528架,攻击机5285架,运输机2045架,教练机4665架,其他辅助机型4774架。
二战期间,日本共有飞机制造厂13家,工人总数45万人另有发动机制造厂工人25万人,合计是70万工人。
1942年年产量是18000架。
1943年9月12日-10月21日,为期一个月的对日本航空业的第三次行政考察,得出结论,如果陆海军排除本位主义,统筹物资人员,力行节省,提高效率。日本可以在1944年达到年产飞机5万架。当时美国每年年产飞机10万架,可是要分配欧洲和太平洋战场。因此日本自以为,只要能达到年产5万架,就可以在和美国的作战中不至于落败。
可是日本并没能顺利达成这个目标。以1944年6月,达到月产量最高峰值:月产飞机2380架。
之后就开始急剧下滑,主要原因是;美军潜艇战造成铝矾土等原料供应直线下降,精炼原料告罄,工厂停工待料;日益严重的空袭而造成出勤率不断降低,直至最后出勤率只有50%。到了投降前的1945年8月,偌大的日本居然月产飞机只有8架。
② 二战时日本德国经济世界排名
日本:1937年,GDP:283亿美元,世界排名:第6位。
德国:1940年,GDP:516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位。
纳粹德国经过两个四年计划的发展,经济基本得到了复苏:1933年国民生产总值(以1928年价格计算)约为737亿帝国马克。以不变价格计算,1938年的德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264亿帝国马克。
德国商业银行存款由1933年的69.53亿马克增长至1938年的82.98亿马克;政府岁入及主要税收由1933年68.50亿马克增长至1938年的235.75亿马克;而物价指数如以1913年为100,1933年到1939仅由68变为了78。
城镇化水平也得到提高,德国在1933一1939年的城市人口由占人口总数的67.2%上升为69.9%,据估计,从1933到1939年有100多万德国农民搬迁到城里。
尤其能充分展示德国成就的是第十一届奥运会在柏林成功举办,希特勒以一种王者之风在耗资7700万马克壮丽的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宣布开幕,这一刻,柏林成了“世界之都”。
(2)二战日本工业有多少扩展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和德国的差距。
德国和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个主要参战国。二战爆发后,德国和日本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一个席卷欧洲,一个横扫亚洲,盟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制服他们。
在经济方面,德国的经济总量远远超过日本。1938年,德国的人均国民收入为523美元,而日本的人均国民收入是107美元,由于两国人口差不多,所以德国的经济总量大体是日本的五倍。
1940年,德国的GDP为561亿美元,而日本约100亿美元,日本的经济总量仍然保持在德国的五分之一左右。经济的差距自然造成了财政收入的差距,也造成了军事开支的差距。尽管日本穷兵黩武的不断增加军费比重,但军费开支仍然不能和德国相比。
1942-1945年四年里,日本的军费开支约为695亿美元,德国的军费开支超过2000亿美元。从经济总量和军事开支就能直接反映出德国和日本的明显差距。
在工业方面,德国对日本占有压倒性优势。德国的工业产值在战前就已经占到了世界总产值的13.2%,二战中巅峰时期的德国工业产值占世界总份额接近30%,而日本仅仅占世界的3.8%,巅峰时期也不过只有4.8%。
以钢铁为例,1941年,德国的钢铁产量为3180万吨,而日本的钢铁产量为685万吨,日本的钢铁产量不到德国的四分之一。如果考虑到钢铁质量的差距,两国的差距还要大。在工业品生产方面,日本就差得更远了。
以火炮为例,二战中德国生产了37毫米以上火炮159147门,而日本仅仅生产了13350门,日本的火炮产量不及德国的十分之一。德国的汽车、飞机、坦克等各方面武器产量都全面碾压日本,即使在日本最强的船舶制造方面,德国在战时下水的船舶总吨位同样超过了日本。
二战时德国的工业产能至少是日本的四倍以上。
在军事方面,德国同样远远超过日本。二战中,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总兵力高达1700多万,加上伪军超过2000万,不管是军队战斗力还是战略战术都是世界首屈一指。
美苏英三大强国联合围攻德国四年才把德国打趴下,美国70%的精力和物资都消耗在西线,苏联在东线累计动用了3000多万军队和德国打了四年,而英国几乎把90%的精力和资源都用于对于德国。
而在德国战败后,美苏英三国开始出手收拾日本,苏联仅仅用了150万军队就横扫东北,英澳和英印部队在东南亚打的日军抱头鼠窜,美军更是在太平洋把日军按在地上摩擦,连中国都进行了战略反攻。
但正当美苏英三国准备发力的时候,日本就投降了,和德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美苏英拿出对付德国一半的劲头,估计一年就把日本收拾了。只能说,二战时的德国是真厉害。
③ 二战日本总共生产生产多少飞机
1、日本在二战中生产了65000架左右的飞机,但损失也同样巨大,太平洋战争前期,日本每个月损失大概500架飞机,到了1944年,变成了每个月2000架。整个太平洋战争中日本共损失飞机5万多架。
2、二战时期日本在1943-1944年每年生产飞机超过两万架,日本自己的数目更大,但是在实战中,日军基本上都是两位数出动,马里亚纳总共用了600架,从此日本就没有过成编制舰载机,台湾一战调动了300-500架,东南亚立即就空虚,莱特湾战史记录剩下的不过200左右。
3、其中不到40%是战斗损失,剩余的是在训练或运送过程中损失掉的。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损失的约27000架飞机也一样,战斗损失40%,非战斗损失60%,不过美军的战斗损失里一大半是被地面炮火击落的。
(3)二战日本工业有多少扩展阅读:
二战日军规模:
1、整个二战的规模覆盖了亚洲、欧洲、非洲,前后共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卷入到了这场战争中,全世界共有20多亿参加了这次空前绝后的战争。
2、据战后统计,整个二战期间作战的面积高达2200万平方千米。战争中全世界大概有9000万多人付出了生命,并造成了5万多亿美元的损失,这是到目前为止人类最大的一场世界性的战争。
3、军在中国战区投入的兵力大概在400万左右,在其他战区投入的兵力估计在800万左右,据美军公布的数据显示仅战后美军遣散的日军人数就高达740万人,在加上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日本士兵。保守估计日本在整个二战期间,在亚洲各大战场总共投入的兵力将超过1200万人,远远超出了日本战前的估计。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第二次世界大战
网络-大日本帝国
④ 二战日本是工业国吗
二战前日本虽然是工业国,但经济挺差的,资源匮乏,竟然侵华从37年,打到41年底,才打太平洋战争。撑了4年,证明侵华前经济条件不差啊,调整下,经济危机应该化开,用不着对外侵略了吧,
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获得的赔款二亿三千万两库银全部用在教育和科研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全民素质的提高,为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人才的保障。明治维新后日本给整个国家推动的全民教育是战前战后工业发展的很重要的因素,这保证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恢复速度。。加上日俄战争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所获取的利益,二战前日本重工业、造船业、交通运输业、民用科技都发展得很好。
日本在1929年经济危机前,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们思想相对开放,普通阶层可以跟贵族通婚,提倡自由恋爱;日本东京有了比较繁华的街道。 但是1929年至1931年的经济危机及当时的大地震强烈打击了日本经济,高失业率使日本民众生活水平直线下降,一个工作岗位往往有大量的人来应聘。日本为了化解危机,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东北,以此掠夺中国的资源,向东北大量移民,把中国的东北变为日本重要的工业基地和重要物资来源地。
不过侵华战争对日本的消耗确实很大。从经济统计数字看,1937年日本的国民产值为200亿日元,财政收入为47亿日元,同年因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便花费了33亿日元军费,这等于对中国开战的头半年就把政府全年财政支出花了一大半。1941年12月日本对美国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中国只是其中一个主要的、规模大的战场。这就已经导致日本经济、生活严重恶化。此时日本政府对居民每日配给的主食大米、大麦只有330克,普通人靠薯类等杂粮补充才避免挨饿,一些人已进入营养不良状态。中国实行持久战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此刻已充分显现出来。
⑤ 二战时期日本的国家实力有多强
日本的空军在二战早期非常抢眼,尤其是主力战机零战的机动性和飞行半径非常出色。但日本空军和其他列强比飞机略显得单薄,不仅数量少,而且发展缓慢。到中后期,零式战机几乎没有太大发展,而美苏英德空军飞速发展,和美国的P-51D、P-80,英国的彗星、喷火以及德国的ME262喷气式战斗机相比日本零战就是渣。双方的技术底蕴相差太大,日本早期拼命攀科技研制的零战部分优势荡然无存,几乎只能被当做自杀性攻击机使用。
日本最强大的要数海军,仅次于美英,实力不容小窥,但肯定是比不过美英的。美英主要力量和精力都集中在欧洲,因此日本取得了前期的和区域性的优势。但这改变不了日本海军和美英的差距,双方的差距更大的是在国力上。美国对日本是有压倒性优势的,越到后面优势越明显,造舰速度让日本连叫板的力气都没有了。
⑥ 二战期间日本工业水平怎么样
首先德日意三国同盟中的头号老大德国至少领先了日本20多年,工业产值德国在对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之前其工业水平已经接近并赶上了苏联,因为这个原因希特勒才觉得偷袭苏联。而日本唯一可以拿得出手的就是空军而已,但是根本无法与美军的空中力量想抗衡的。陆军坦克那简直就是一张薄皮而已,大约是1940年之前的水平,很差就是。由于陆军由于工业水平太差,日本在列强中只能垫底,当然是比中国军队要强不少。
1937年全球的工业数据是这样的(占世界工业百分比)美国28.7%,苏联17.6%,德国13.4%,英国9.2%,法国4.5%,日本3.8%,意大利2.9%。
且不说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前是有世界劣质产品仓库的美名,“东洋货”就是劣质产品的代称。大家只要看看下面两个例子就会明白。
1》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增压技术。对于活塞式发动机而言,此项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发动机和飞机性能。美国早在战前就已熟练掌握并大量用于二战军机。而反观日本,此项技术直到终战都未熟练掌握,最终,这个缺限成为了二战日本军机的一块“心病”。(所以日本严重缺乏性能优良的重装甲战机和高空战斗机)
2》雷达电子技术。这点我就不多说了。日本在此项技术上同美国的差距很大(这点战后日本人也是承认的),严重影响了日海军战舰的夜战能力(美军一直就靠雷达夜战)和防空能力(日本开发不出同美国一样的对空无线电近炸炮弹)。 还有陆军武器的种种问题(战车、火炮的威力和质量),这些无一不是日本基础工业薄弱的表现。英美认为二战日本只是一个二三流的工业国家不无道理。(“大和”号是日本倾国之作,而反观英美,又有哪艘战舰如此麻烦)
所以假如你是一位美军飞行员,你可以开着你心爱的地狱猫战机F6F,将眼前上下翻飞的零战打成碎片。不用担心日军的炮火,它们对你坚固的爱机没有多大的威胁。(对比日军一打就着的零战,F6F即使被打断机翼也很难起火。而日本由于缺乏性能稳定的大马力航空发动机,一直开发不出性能优良的重装甲战机。后期强行开发的“紫电”改战机,同样由于那该死的“心病”而可靠性很差,严重影响了它的实战表现。)
综上,二战时日本的工业水平只能算是比下有余,比上不足,所以也只能欺软怕硬了。
⑦ 二战时日本的工业处于什么水平,和美苏英德差多少
从工业规模来看,日本的工业规模明显比其他四大强国差了一大截。1937年,美国、英国、德国、苏联的工业生产分别占世界在工业总产值的36.2 %、9.5 %、10.4%、10%,而日本仅仅占到3.5%。实际上,日本所占份额还没有法国多,法国工业产值占世界总份额的4.3%,比日本高不少,日本仅仅比意大利多一点而已。工业规模的差距直接导致了工业品产量的差距。日本的主要工业品产量远远低于其他四国。以现代工业的代表产品钢铁为例,1940年美国钢铁产量为6076万吨、英国为1230万吨、苏联为1832万吨、德国为2154万吨,而日本在当时虽然已经接近峰值,但也不过686万吨,仅仅是英国的一半,美国的十分之一。如果考虑到钢铁质量,日本和其他四国的差距还要大。
从工业技术来看,作为后起之秀,日本工业底蕴不足的劣势非常明显。日本的工业技术是几大工业强国中最薄弱的,技术水平甚至比不上意大利。以工业生产中最重要的机床为例,日本的机床主要为传统机床,虽然能生产航母和各种军舰,但生产速度缓慢,而且生产质量也比不上英美。在工业生产中,美国能大规模提供生产新产品和新零件的各种机床,而日本只能在二战前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美国先进的焊接和机床加工技术,让美国航母建造速度远远超过日本。美国人四天多的时间就能下水一艘自由轮,这种工业速度和能力让日本想都不敢想。这就是为什么在二战中,美国爆舰能力碾压日本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战前,日本能通过贸易方式从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进口精密机床、大型机械等先进设备,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无法从国外进口先进的机械设备,日本的工业效率和产能受到严重影响,日本工艺落后的缺点暴露无遗。日本的化工厂要一千个工时才能生产一吨无烟炸药,而在美国的工厂只需五个半工时,这就是差距。
从工业结构来看,日本缺乏完整的工业链条,基础工业不够发达,重工业在日本的工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偏小。1936年时日本的重工业比例仅为49.6%,尚不到工业产值的一半。虽然抗战爆发后,日本不断压缩日用品生产,疯狂发展重工业,但不管是重工业产量还是质量都远远逊色于美英苏德四大工业强国。由于缺乏完整的工业链条和重工业不够发达,因此日本在工业生产中对外依存度很高,很多零部件和设备严重依赖进口。相比其他四大工业强国,日本的一流工业强国地位是比较勉强的,日本的工业实力和水平仅仅处于二流靠前的位置,实际上未必比法国强多少。
⑧ 二战美国工业比日本强大多少
1、二战前日本的工业只有美国的一个零头。日本的军事工业是靠全民勒紧裤腰带搞起来的,没有后劲
2、美国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1940年美国GDP达到2000多亿美圆,德国才500多亿美元。日本只有100多亿没有。美国工业生产能力更是强大,当年太平洋上美国“约克城”号受重创,日本人判定需要2个月才能修复,美国人只用了36小时就完成了,能力及效率可见一斑;
3、美国参战后,在其经济实力的支持下武器生产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经成为盟军军火的主要供应者.到1945年,美军总兵力达到1050万人其军事工业的规模已经发展到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辆的水平,二战时美国共生产8万辆坦克,有进4万辆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
4、指挥袭击珍珠港的山本五十六曾经当过日本驻美国使馆的武官,见识过美国的工业实力,他说过,美国的烟囱比日本的树木还多,所以他极力反对与美国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