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佛沙和光阳摩托的变速箱一样吗
详细测评光阳AK550︱剑走偏锋
探觅汽摩
2022年3月30日07:54
关注
说到光阳AK550,不少朋友首先蹦出的想法一定是“哇喔”吧?
没错,一个国产踏板目前落地能上10万,不少朋友都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一款大小跟赛艇250差不多大的家伙,能贵这么多?
按照我一贯的习惯,先聊点一些平时不怎么关心这类车的朋友们想了解的点。
首先,光阳AK550、三阳TL500、阿普利亚SRV850、雅马哈Tmax560、宝马C650GT/sport这几个车都是定位类似的。
它们都属于双缸踏板车。
对了还有个独一份的本田Xadv,不过那个车跟这几台车完全不一样,那就是一个有着踏板外壳的自动档档车,基本结构都和它们完全不同。
为什么说上面那几个车都是一类车呢?
首先排量都是五到八百实际排量的双缸发动机。正是因为是双缸发动机,光发动机的重量和体积,特别是体积,就算是卧式放置,它的宽度也是要比传统单缸踏板的体积要宽的。
同时由于重量和定位,车辆结构上就不能像平踏板那样没有龙骨,不然车架强度无法支撑这么大的车辆整备质量。
再有,这些车为了体现其不仅大、动力强,还有不俗的操控性,传动都不是传统踏板那种发动机和传动箱一体的结构。
传统踏板结构由于传动箱的存在,簧下质量比较大。
正因为这样,路面信息会被传动箱的重量弱化一些。
而AK550这些车首先发动机本体比较大,都是和主车架在一体,刚性连接的。
所以整车重心都比较集中,即使车子整备质量特别感人(AK550整备质量228公斤),车子在真正骑起来的时候也属于比较轻灵的,同时在过弯的时候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档车的过弯感受。
我之前不是详细测评了光阳KRV180吗?
那套PTM传动系统就是由AK550的传动系统改进而来。
说实话那套传动,由于车子整备质量较小,而且台湾运动踏板特别钟情于平踏板,所以前方一来没有主车架的龙骨用于车架强度增强,二来发动机是个单缸发动机,绝对体积一定是小于AK550这种车的,所以传动系统需要更加的精密和复杂。
AK550由于车身前方结构相对富余(当然只是相对),所以传动结构复杂度是要小于KRV180那台车的。
简单来说,传统踏板车的动力传动路径基本是:发动机曲轴-普利盘-传动皮带-离合器-后轴;而AK550这类车的动力传动路径大概是:发动机曲轴-湿式多片离合器-干式CVT离合器-皮带-后轴。
明显可以看出:这类传动结构,一来簧下质量远轻于传统踏板,二来传动效率也有显着提高,三来后悬架可以装备传统踏板很少使用的跟后摇臂直接相连的侧置避震,这样就能体现出更好的操控性,理论上动力传导效率也会提高。
当然,实际动力感受有没有比旗下的单缸踏板S400强多少呢?未必,发力特性两个车是要分阶段的,原因有很多,但这里只是说理论上。
也许有的朋友会说:那你这不是撑的嘛?这类车结构又复杂,修起来又麻烦,作为一台踏板来说,日常通勤能力也比不过小踏板,要运动你骑个档车哪个不秒踏板N条街?至少随心所欲地加减档,这一点踏板就无法给予驾驶者足够的心随意动之感。
确实,你说得对。
要不,为什么这类车是绝对的小众车型呢?
但是,一个品牌如果想要拔高其品牌价值,总造便宜车你觉得有意思吗?
比如奔驰A级、宝马1系、奥迪A3这类车一定是走量车型,按大家理解是不是只造这些就完事了?
当然不是,一个品牌有追求的话,一定会用心打造它的旗舰产品,这些产品无论从用途还是价格来说,在市场上绝对是属于小众车型,百分之一百是走不了量的,也就是赚不了钱的。
比如S级、7系、A8们,但是厂家还是不遗余力去升级和改进它们。
这类车说白了,炫技,表明厂家的研发和造车工艺天花板才是其初衷。人家根本就没有真正指望这类车随时都要去承担主力盈利任务,这类车从立项、设计研发、营销这一套下来很有可能是亏钱的。
这么理解吧,广告费。
所以别拿性价比这些来要求这类车,我们要做的就是欣赏和学习。
还是简单说说AK550这台车的由来吧。
2016东京机车展开幕前不久,光阳向全球发表了概念车 K50 Concept。
当时产品理念就是为了力求车辆能将舒适性与个性运动感相互结合,集结”创新与突破”、”生活与性能”、”豪华与实用”、”舒适与便利”等精华,让驾驶者每次骑乘中皆能感受到无比的乐趣与体验,让车辆能悠游穿梭在都市与大自然之间。
为啥叫K50?按照厂家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光阳品牌诞生50周年。
其实看过我光阳摩托车品牌介绍的朋友应该知道,1964年6月1日台湾光阳工业公司正式开始营业,这一天就被定为品牌开业纪念日。
所以说发布日并不是准确的50周年,我估计找个50周年应该是从AK550立项之日也就是2014年算起吧,这一点各位也不用特别在意。
各位是不是觉得K50特别像T-max?
确实是这样。
因为光阳在设计这款车的时候,是委托两家意大利造型公司完成设计。最终设计方案确实是在雅马哈T-max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
这样的情况要是遇到国内某些人,肯定又要说是抄袭,哈哈。细节和内在人家当然是不在意的,喷成本多低啊对吧?
随后,2016年亮相德国科隆摩托车展,光阳正式发布AK550。AK是意大利语“Anniversario Kymco”,也就是光阳纪念日的意思。
当然550就是排量这个就不多说了。
发布后,进到我国内地的AK550价格还是不便宜的,10.08万对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都不用刻意了解产品力了,价格直接就劝退了。
毕竟踏板这个东西,很多人潜意识里依然认为总体价格就不该贵了,通勤代步这种工具属性还是应该占大多数。
2020年底,光阳把AK550拿到常州工厂进行CKD组装了,价格当然就进一步下探了,不过8.88万依然属于“奢侈品”级别。
不过据我了解,AK550的这波CKD应该属于降价不减配,除了电瓶是用的国产品牌,其余99%都跟台产没有区别。
当然,装配工艺的些许差别一定是存在的,我这人向来是赞同一分钱一分货的,多花一分钱绝对有这一分钱的价值。
聊了这么多,赶紧开始今天的主角本身。
定位
一台车脱离不开定位。
前面说了,AK550这台车本质上就是代表厂家的最旗舰的设计技术和调校水平。它想要兼顾日常通勤、长途旅行便利性以及激烈驾驶操控性。
当然,肯定是有偏重的,厂家重点应该是想要体现这么大车重的一台“踏板”,运动性是不俗的。
我们一条条来看它做到没有。
静态表现
整体表现
说说车况,今天这台光阳AK550是2017年10月上牌的第一批台产车型,当时裸车购入价是11.60万,到今天为止才行驶了里程才16000公里。
我很少发表一台车关于外观的观点,但不得不说,AK550基本是长在我个人审美上,我还是比较欣赏这样犀利线条的。
多的也不评价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审美。
骑行三角
我说一台车的顺序一定是从其定位偏向来说的。
所以对于AK550这台车,我肯定不会像传统踏板的储物空间开始说起。
AK550既然花了那么多精力,用到铝合金车架,用到双缸发动机,用到POLINI传动系统,最终目的就是要体现它的运动性。
为了它的运动性,它甚至牺牲了一台踏板最最看重的储物能力、最大续航里程、以及沙发似的座椅舒适性。
一台车是否运动,本质就是其骑行三角设置。
坐垫
一台偏舒适取向的踏板,坐垫质感肯定是偏柔软,包裹性更强,腰部支撑使得驾驶者坐起来后背偏直立的。
而一台偏运动的踏板,至少是想让人觉得运动的踏板,它的坐垫一定是更加偏支撑性,也就是偏硬的,而且只要运动,驾驶者就会更趴下来,只要趴下来屁股就一定会后移。
所以说,AK550最直观的视觉效果,就是它的原厂前座靠背是非常靠后的。
我看好多测评居然拿这一点去批评它?额,我只能说现在真的什么人都能说车。
当然,靠背靠后无意之中,也对身高比较高的朋友更加友好。
我这台车的车主是把靠背改来更靠前的,因为绝大多数场景都是在市区骑行,腰部没有支撑确实不怎么舒适。
手把
骑行三角的另外一个重点就是车把。
AK550的车把总得来说是比较靠前且略宽的。依然是这个道理,它的定位主要是偏向运动,要运动驾驶者势必会更加趴下来,手把当然就要更加靠前了。
否则趴得低,手把又很靠近身体,怎么舒展得开呢?
原厂带三段式手把加热。作为一个旗舰产品,原厂手把加热肯定是应该加上的。但是加热具体表现我只能说一般,没有宝马的原厂手把加热效果好,启动速度和最大发热量都不如C650。
手把转动角度非常大,这大得有点过剩了,不过这对于低速倒车挪车还是有帮助的,还是给个好评。
前后刹车牛角开度均可调,好评。
座高
回避不了,要说座高的问题。
785mm的座高,诶,不少朋友要说“诶,这个好”对吧?
可是,实际情况是,这一众的双缸踏板,由于卧式双缸发动机的横向宽度肯定是要比传统单缸踏板发动机更大的,宽度大整个车身宽度就不可能窄,所以座椅一般都是非常宽大的。
并不是车厂想在一台运动车型上把坐垫做宽大,使得车主以为这台车是偏舒适的。
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各位可以简单理解为附赠的,因为实在是做不窄。
综上,座椅前端收窄肯定不好,驾驶者大腿内侧一定是被抬起来的。
所以这台车以我172cm的身高,在不刻意挪动屁股往前坐的情况下,停车落脚基本就是一个双脚前脚尖同时点地的姿态。
当然,作为一个踏板,你可以在停车时往前挪动下,那样就能双脚前脚掌着地了。总得来说,身高在170cm以下且控车经验不是那么足的车友还是请试驾之后再选择这台车为佳。
我还是那句话:别被座高吓到,只要你能够同时双脚点地,那么你就能够通过提升你的控车能力来弥补。
当然,倒车和挪车还是低座高的车比较合适,不过以我这样只能单脚发力的身体状况,驾驭这个重量的车几乎也没有任何不适。控车,真的很好玩,四两拨千斤的感觉挺好的。
脚踏
AK550有一副前脚踏,坡度略陡,双脚踏上去还是比较合适的。
但是不得不说,脚踩前面的这个驾驶坐姿是巡航起来最为舒适的一个坐姿,有前踏板肯定比没有强。
这一点就是我一直不怎么习惯一众进口比亚乔踏板的原因之一。
毕竟即使要跑山或者摩旅,路上巡航的时间肯定占总时间的绝大多数,一个相对舒适的坐姿一定是加分项。
后视镜
首先声明一点,以我个人骑过几百台各式车的经验来说,后视镜前移我就没发现有几个好用的。
基本无一例外肩膀挡视线,要么就是距离太远看起来需要一定时间适应等等。
后视镜可以折叠,钻车缝或者靠墙撑着边撑停车的时候还是挺实用的。
我个人认为观察视线最好的还是传统在手把中间的后视镜。当然,这取决于个人习惯,我只是说我自己感受。
手把镜看起来好看,震动确实是最大的,而且车子宽度无形之中也变宽了,视野来说倒不能完全说差。
风挡
AK550的风挡高度是改刀可调,这一点不能给好评。
首先固定风挡它只适合一个身高的驾驶者,同时即使是同一驾驶者,在不同环境下对于风挡高度一定是有不同要求的。
比如我172cm,我在冬季我就希望风挡高一些,但太高超过视线可能前方景象会产生畸变;刚好跟我视线一般高我又觉得挡视线;夏季或者我想吹吹风了,又希望风挡能矮一些。
目前这个原厂风挡高度,风就正好吹到我眼睛的位置,耳旁有轻微风声,高度还是合适。
佛沙原厂的电动无极可调电动风挡在这里就是绝对的好评。当然原厂风挡高度不行,肯定是要换的。
当然,2022款的AK550在风挡这一块是有改进了,这个好评。
这里没见到实车,2022款只说风挡是“电动可调”这一点还要实际用过才知道好不好,可调行程?调节顺畅度?调到最高是否有异响或者高速抖动?耐久可靠性?
这些都是需要回头验证的细节。
储物空间
依然是由于整车结构原因,AK550的马桶空间一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它并没有像S350那样夸张的马桶空间,甚至这个马桶实用性跟我的PCX150比起来都不能强了多少。
不过这一点我是很理解的,还是基于定位,它为了双缸、更大的动力、50:50的整体配重比例,同时还要给油箱留位置,座高还不能太高(不然大多数人真的双脚点不到地了),这个马桶空间应该是极限了。
整个空间还是比较深的,但是容积肯定是比不过佛沙、Xmax、S350这些车型的。
马桶开启方式和传统踏板也不同,是向后开启的。
这一次,光阳终于重新设计了这个它巨喜欢这个液压挺杆了。
我以前自己的赛艇300、赛艇250、CT250全部都有这个东西,之前测试的S350也有这个东西,全部都有那个极为不便的马桶内液压挺杆。
又占马桶空间,物料成本也不便宜,坐垫开启角度也受限,合上坐垫的最后时刻坐垫同样也是啪的一声砸下来。
AK550终于意识到这个问题,把液压挺杆设计在后面了。
虽然AK550这类车的马桶空间相对于它的整车尺寸来说都很小,但各位得这么理解:一台运动取向的车,如果是档车那也就最多放得下一本行驶证,多出这么多应该知足了。
不行咱们加尾箱嘛。
当然,我个人依然认为不加尾箱是最美的。
车把下面还有两个小储物盒,容积确实很小,一边放两个碟刹锁正合适。
右边是有充电接口的。
仪表
仪表是三联屏。左边的液晶屏显示转速、里程、电压、燃油消耗以及胎压,右边液晶屏显示速度、油量、水温以及手把加热状态。
中间屏是光阳自家的Noodoe车联网系统,集合了个性化屏幕定制、GPS、蓝牙、个性化地图等功能,听着很帅,但是内地没用,只有台湾省可用。
目前就是初始状态,没啥其他作用,不过我个人也对这类娱乐化配置没啥太多兴趣,你说谁没事跑去在这么一个分辨率和亮度都一般的小仪表上换主题玩…
按键
按键质感一般,就是光阳一贯的手感,使用学习成本也较低,没有特别不好按或者像进口本田那种反人类的按键布局。
右把手这三个钮可以控制那个Noodoe系统和仪表功能选择。
右手把手前端的开关是用来切换控制钮是操作Noodoe系统还是仪表。
整个操作逻辑为:上键切换上半部功能选单,下键切换下半部里程功能,轻按确认键切换上半部功能的表示单位,长按确认键为归零里程计数。
对了,所有按键不带背光,这一点有点囧。
唯一我想要稍微吐槽一下这个转向开关手感,我左右拨动时,带夏季手套总觉得那个接触面比较滑,角度比较刁钻,存在感有些强了。
长按红色按键为手把加热,后面那个MODE键是切换驾驶模式的。
这个开关旋钮嘛,在感应钥匙带在身上的情况下,先按最下面的开关键,等背光变成蓝色以后,把手把往左边打死,按住开关旋钮往最左边转动就是打开座桶;倒数第二格是锁车把。
灯光
直接放视频:
动态表现
出力特性
AK550无论哪个驾驶模式,冷车启动怠速会有很小一段时间怠速不稳,有的车友甚至怠速车子还会往前走,还好我这台车没有发现。
另外怠速时震动完全可以接受,声浪明显比单缸车要浑厚得多。
起步以后,在极低速的情况下,车子是没有那种很猛一下要冲出去的感觉的,就是缓缓起步,可以说在30公里以下的时速时,车子动力表现明显跟这台车实际排量不相符。
相对来说应该算是比较绵软的。
⑵ 快速卷门厂家价格介绍
快速卷门常见于仓库等等仓储设计之中,或者我们也可以在一些大型的厂房外头看见产品的身影。它适用于食品、医药、电子、橡胶、化工等等领域,能够发挥保温、保湿、防尘、防虫的作用,从而避免因为环境或者其余原因导致的存储品质量受损方面的麻烦,同时还可以帮助用户享受到更为不错的使用情况和收获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水平。
一、快速卷门厂家
1、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傲杰卷闸门经营部的傲杰门业,经营铝合金型材卷闸门、遥控车库门、抗风卷闸门、工业房自动门、新型消声卷闸门、防火卷闸门、豪华拉门、电动伸缩门等,并供应自动卷帘门全套配件。近年来企业不断进行生产设备的改造和技术力量的投入,现在已有大批工程和技术人员,并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结合市场需要。
2、苏州金特瑞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新近成立的空气净化工程施工及配套设备专业生产厂家,前身为吴江市环宇空调净化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公司有一批经验丰富的的生产及设计人员;公司承接不同工艺、不同净化级别的制药、化工、生物、电子、医药包装、医疗器械、食品等行业洁净工程的设计、施工,同时生产各种空气净化配套产品,承接各种非标产品。是一颗在国内空气净化行业中冉冉升起的新星。
公司将不断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客户的各种不同需求,公司本着“互利、诚信、共同发展”的原则与广大客户共创双赢的合作关系,您的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鼓励。
3、杭州欧维自动门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不锈钢防撞自由门、快速卷帘门、快速堆积门、飞机库平移门、PVC防尘门、移动式防尘罩、杭州快速门、别墅车库门、工业上滑门、垂直提升门、工业卷帘门,大型平移门、折叠门、商用透视门、多段提升门、别墅实木车库门、工业开门机、门板、安全气囊、五金配件等。
杭州欧维自动门是一家专业从事自动门的制作、销售、安装、维保服务的实体公司。为了坚持产品质量管理,公司不断寻求与专业质量认证机构的合作,严格按照IS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执行,使企业始终保持高水平。
二、快速卷门价格
1、万盛快速门、快速卷门、快速卷帘门
公司名称:广州市万盛门业有限公司
起订价:¥18000
2、上海常州无锡工业快速卷门
公司名称:上海环照门业有限公司
起订价:¥17800
3、上海快速卷门上海快速卷门制作
公司名称:上海惠江门业有限公司
起订价:¥7800
(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快速卷门属于自动化控制设备旗下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种类,它由门框架,PVC门帘,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组成,并且每一个部件都是极为重要、不可或缺的。所以一款高质量水平的快速卷门往往对于许多部件细节方面有着不低的要求,而且还需要厂家额外明确自己的质量水平、保障可以提供最高水准的设计、制造流程,否则旗下的快速卷门都是无法或缺信赖的。
⑶ 长江刀鱼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蔬菜首页 | 蔬菜信息 | 产地价格 | 实用技术 | 良种资料 | 无公害蔬菜 | 无公害基地 | 数据查询 |
政策法规
长江刀鱼
发布时间:2006/2/17 9:03:04
长江刀鱼,学名长颌鲚,又称刀鲚。其身长而侧扁,腹银色而多脂,因形似一把尖刀而得名。分布于长江及近海半咸淡水区,生殖季节从河口进入淡水,沿干流上溯至长江中游产场作生殖洄游,最远可达洞庭湖,有的在江河干流产卵,也有进入支流及通江湖泊产卵。产卵后亲鱼分散在淡水中摄食,并陆续缓慢地顺流返回河口及近海,继续肥育。长颌鲚的幼鱼也顺水洄游至河口区肥育。冬季,长颌鲚不作远距离洄游,而聚集在近海深处越冬。是典型的洄游鱼种。
长江刀鱼天价之问:万元菜价背后是惨痛生态代价
身长而侧扁,腹银而多脂,这条鱼因形似一把尖刀而得名。
长江刀鱼,学名长颌鲚,又称刀鲚。相对而言,人们更熟悉与它同属的另一种鱼———凤尾鱼,这是凤鲚的俗称,和刀鲚一样,作为近亲的两种鱼,平时栖息于中国东部接近江口的浅海,每年春夏间溯水而上产卵,是典型的洄游鱼种。
长江沿岸许多城市的居民,把长江刀鱼称为江刀,他们知道,相比油炸后装在白铁皮罐头里,六七元一盒出售的凤尾鱼来说,江刀的身价已有霄壤之别———在江阴的一家酒店,三条江刀凑足一市斤,清蒸入盘,价格一万元,这是今年的最新天价。
一些年纪稍长的江苏人也知道,这种巨大价差就形成在此前20年间。曾几何时,沿江城市的人们,在清明时节多少可以尝几回鲜,就像中秋月圆,赏菊吃大闸蟹一样。
“恣看收网出银刀”,是宋人苏轼之句,清代李渔则称之为“春馔妙物”。历史资料显示,刀鲚捕捞产量曾占长江鱼类天然捕捞量的35%~50%,其中江苏江段所占比例更曾高达70%.如今,寻常人家春食江刀的江南风俗已成奢侈。2005年,上海一家媒体在文章中写道:“吃过长江刀鱼吗?若拿这个问题来问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得把问题换成:见过刀鱼吗?”5月1日,长江沿岸渔民手中的刀鱼特许捕捞证到期,今年的刀鱼季节正式结束。
截至目前,2005年长江刀鱼的总体渔获量尚无确切统计数据,但市场行情已可证明,这个数字较去年下降已成定局。来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一份资料显示,1973年长江沿岸江刀产量为3750吨,1983年为370吨左右,2002年的产量已不足百吨。
“这不是什么直线下跌,是呈几何级数下降,这证明我们对刀鲚资源的利用已至极限。”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资源研究室主任施炜纲说。
两周之内,记者走访长江下游多个城市发现,几何级数下降的渔获量背后,昂贵的长江刀鱼,对捕捞者和经营者而言是损失而非获益;而在试图拯救刀鱼种群的学者们眼中,真正付出惨痛代价的,是整个长江生态。
渔民陈褚生的刀鱼季
陈褚生也承认,整个刀鱼汛期,他和弟弟两家一共才捕了300来斤刀鱼,只相当于上世纪80年代一网的捕获量。
4月26日早7时54分,一条30厘米长的江刀被拉出江面,阳光下闪亮的鱼身快速拍打水面,随即,卡在网上的这条鱼悬空而起,它拼命将头扭向江水,身体忽左忽右,一次次弯成僵硬的半圆。
这是常熟渔民陈褚生当天捕到的第一条长江刀鱼,两个小时前,他和弟弟陈褚根各驾一艘柴油动力渔船,从常熟浒浦渔港出发,向东驶入苏通大桥附近长江江段。这是62岁的陈褚生最喜爱的一个江刀渔场。
7时10分,陈褚生的妻子陆凤英和小儿子陈良,将一张流刺网撒入两船之间的江面。
五六分钟后,500多米的大网在两船拖拽之下,顺江流呈弧形缓缓向前拖动。此处江水浅急,历来是江刀鱼道,网格3厘米见方的流刺网直达江底,恰可拦截鱼群。
这个上午,在反复两次撒网拖拽动作之后,陈褚生兄弟得到了他们在这个刀鱼季最大的渔获:大小江刀共159条约30斤。
但陈褚生本人并不像目睹这个过程的记者那样兴奋,收获来得太晚了,此刻已是江刀落市时节,鱼贩们给出的收购价不及高峰时期的十分之一。
一个多月前,长江上的渔民会见到鱼贩们驾着快艇疾驰而来,后者搜寻着每一条捕获江刀的渔船,开出1市斤700元至1000元的高价,而当时的市场上,江刀一度出现1市斤2000元的天价。
但在那个时候,陈褚生只能冲贩子们摆手。
3月15日,这个捕了一辈子刀鱼的老人撒出了2005年刀鱼季的第一网。市场上的空前高价,让他仿佛面对一场最高投注的赌博,“拧慢船的油门时,我的手都有些发抖。”陈褚生说。
那一天,当500多米长的流刺网从江中缓缓拉出,陈褚生见到了他捕捞江刀生涯中的第一张空网,就在当天,他共撒了4网,全是空网,刀鱼无影无踪。此后8天,仍是一无所获,第9天,他的流刺网上出现了2005年第一尾江刀,但那一整天的收获,只有区区2斤零8两。
“这是任何年份都没有过的事情。我的感觉是,今年的江刀起码比去年少了一半。”4月26日,陈褚生对今年刀鱼季的开局不利仍然耿耿于怀,他面无表情地低下头,右手食指无意识地一下下划着船板。儿子陈良此时接过话头,“我爸捕了几十年江刀,今年以前从来没碰到过空网。你能想象他的心情吗?一个农民种了一年地,到头来颗粒无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事实上,当记者事后将陈褚生4月26日的收获情况告知常熟渔政站一位工作人员时,对方简直无法相信,“会有这么多吗?
今年鱼最多的时候是最近几天,但一条船一天捕10斤已算是好收成了。”这位渔政人员的惊讶有其理由,这个春季,沪苏皖多家城市媒体发出刀鱼“失踪”的惊呼,上海《文汇报》4月1日报道:南通渔民李金贵从2月初起捕鱼数十日仅获刀鱼5条。
陈褚生也承认,4月26日的收获是他今年难得一见的幸运。整个刀鱼汛期,他和弟弟两家一共才捕了300来斤刀鱼,只相当于上世纪80年代一网的捕获量。
这位老渔民脑海中,有一张清晰的江刀产量表:“1973年以前,我们也是两条船捕江刀,但船是摇橹的帆船。网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长,质量又不好,捕一次鱼,就要补一次网。但在清明前后,一网下去,最少能捕到200斤江刀,最多时能有600多斤。
“1973年江刀最多,我们村一个高手在清明前后一个月抓过1万斤江刀,我那年抓了6000来斤。我捕过最大一条江刀有6两重,那时的江刀个子匀,4条鱼就够一斤了。”“1973年以后,江刀一年比一年少,一年比一年瘦。1995年以后数量下降最快,但当年一网还有四五十斤,1997年一网就只能网二三十斤了。”“到了2002年清明前后,一网撒下来,就只有一条两条了。那年江刀的价钱就猛往上翻,渔船上的收购价上了1斤500块。2003年和2004年江刀数量降得不算明显,但清明前后渔船收购价升到了每斤650块。”
天价江刀策源地
江苏靖江市新港镇渔婆农贸市场,两个月前曾是2005年天价江刀的重要策源地。市场内曾多次出现“抢鱼”风波,甚至有人大打出手。
4月29日上午,离陈褚生渔船数十公里的江苏靖江市新港镇渔婆农贸市场,每家水产店仍有刀鱼出售,此时,2两以上的刀鱼售价在每市斤百元以上。
这个看似平静的靖江市最大农贸市场,两个月前曾是2005年天价江刀的重要策源地。
“2月底和3月上旬,我这里的江刀卖到了每市斤1800、1700元。这样的好行情持续了一个星期,比去年高出300来块。”一位刘姓摊主用手拨弄着刀鱼身上的冰凌,有些激动地回忆说。
那段时间,每天都有不少辆高级轿车停在市场门口。从上海和南京等地来的车主要求购买正宗的长江刀鱼,但他们中的许多人会被“劝走”,原因是江刀严重缺货,出再高的价钱也难买到,买鱼还得靠“关系”。
那也正是渔民陈褚生为空网懊恼的时段,显然,江刀的行情与江上的渔船有直接因果。
而有钱主顾们之所以云集渔婆农贸市场求购“正宗”江刀,原因还与长江刀鱼的洄游习性有关。靖江自古有“刀鱼之乡”美称。据称,海潮涌入长江口的最远点恰在靖江新港,江刀自古会在这里汇集成群,并且,当洄游至此,鱼体所含盐分逐渐淡化得恰如其分,加之性腺开始加速发育,所以此处江段所产江刀味道最美。
当地市场人士透露,靖江市新港今年所产江刀实际非常之少,多数江刀从上海和江苏其他江段汇集而来,冠之“靖江刀鱼”以博高价。更有甚者,将上海捕捞的海刀和安徽巢湖等地捕捞的湖刀,放到本地的江水中“镀镀金”,冒充江刀。
顾名思义,海刀指近海捕捞尚未洄游的刀鱼,而湖刀,是长期生活在淡水中的江刀同类,真正的食客们都知道,海刀、湖刀虽与江刀外形相像,其滋味不啻天壤,价值也无从比拟。
另有摊主告诉记者,今年江刀刚上市时,市场内曾多次出现“抢鱼”风波,甚至有人大打出手。一些水产店内一度出现拍卖江刀的场面。有人证实,最贵的一斤江刀超过了2000元。
这个春天,江刀身价空前蹿高成为长江沿岸的普遍现象。数家当地媒体对此均有报道:3月15日,南京的江刀零售价一反往年上市后逐渐下滑的常态,条重150克(3两)的售价从上市初的2400元/公斤飙升至3000元/公斤,创下了近四五年来的新高。
3月,苏州市场上喊出一公斤江刀4000元的天价。
3月,上海市场的江刀突破一公斤4000元。
4月12日,安徽铜陵市场上的“长江刀鱼”已经“全面上市”,并开出一公斤3600元的天价。虽然此江刀被专家怀疑为隔年冰冻的陈货。
“清明前鱼骨软如绵,清明后鱼骨硬如铁”,食客的胃口也是江刀行情的重要决定因素。
自古以来,江刀、鲥鱼、河豚并称“长江三鲜”,因刀鱼应市最早,故列三鲜之首,但此鱼体内细刺极多,因而鱼骨软硬在清明前后的变化,大大影响其口味。
一位酷爱吃江刀的南京食客描述:“清明节前的江刀,肉质细嫩爽滑,鲜美不可方物,鱼刺入口即化。那感觉让人只想闭目细品,如痴如醉。”清代美食家李渔也有记述:“食鲫鱼及鲟鳇鱼有厌时,鲚则愈嚼愈甘,至果腹而不能释乎。”这几年,清明前的江刀成为长三角城市中最时尚的礼品之一,但最能体现其价值的,还是酒楼饭肆中的一盘清蒸刀鱼。
与靖江市一江之隔江阴市,经济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列,此间一家江鲜馆员工透露,清明前,馆内一盘清蒸江刀售价曾高达6000元以上。他说,一盘一般盛3条江刀,重约1斤左右。
资料显示,清明前江刀鱼肉,每百克含脂肪16.8克,蛋白质14克,磷1.1克。而清蒸江刀的妙处在于,入盘并不去鳞,高温之下,鱼身细鳞化为滴滴油珠,更添鲜美。
业内知情人士称,在今春的江阴,有高档饭店每盘清蒸江刀价格在万元以上。
不仅如此,江阴一位江鲜馆老板说,清明前,他每天都会为江刀的来源发愁,因为各家饭店的竞争就集中在这条鱼身上:“哪家饭店今天有正宗江刀,哪家的生意就好,因为这意味着有钱的食客将会光临。”媒体报道显示,类似竞争情形也一度出现在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地。
一条鱼的捕捞成本
陈褚生、陈褚根兄弟俩所捕300多斤刀鱼共卖2万余元,但两艘船消耗的柴油价值就达4000多元。这样分下来,每家人只能分8000元左右。
而这8000元,要供陈褚生一家三口半年的所有生活。
4月26日中午时分,在苏常渔19037号渔船的甲板上,陈褚生指着分成大中小三堆的江刀向记者估算他当天的收入。
2两以上的大江刀56条,计14斤2两,每斤60元;1两半至2两的中江刀65条,约10斤,每斤15元;1两半以下的小江刀38条,约4斤半,每斤5元。
2005年刀鱼季最大的一次渔获,为陈褚生兄弟带来了约合千元的收入,从金额上讲,这30斤鱼的卖价还不及3月下旬他首次收获2斤8两江刀的收入。那时大江刀每斤700元,一网卖了1400多元。
今年春天,陈褚生、陈褚根兄弟俩所捕300多斤刀鱼共卖2万余元,但两艘船消耗的柴油价值就达4000多元。
这样分下来,每家人只能分8000元左右。而这8000元,要供陈褚生一家三口半年的所有生活。半年之后,他们兄弟将再次驾船入江,捕捞凤鲚。
现在,陈褚生面对的另一个问题是,船和网成本无法收回。
“我后悔买这张网了。”陈指着那张白色化纤丝织成的流刺网说,这是他一生中所买的最贵的渔网,价值6000元。
对他这样一个老渔夫来说,拥有这张捕刀鱼的专用网,本来就像战士想拥有一条好枪一样自然和必需。4年前,为了给30岁的小儿子陈良娶亲,59岁的陈褚生决定再搏一把,于是花4万元买了一艘二手小型钢质柴油机渔船,同时咬牙添置了这张昂贵的流刺网。
“我捕了一辈子江刀,知道江刀这些年一年比一年少,但我万万没想到江刀产量下降得这么快。”4年前,陈褚生购买船网时,一个江刀季节的收入,起码是现在的两倍。
而此次他从记者口中听到了另一个坏消息,自2002年长江实行春季禁渔以来,每年上千张的江刀特许捕捞证,在最初两年备受渔民青睐。今年,却有相当一部分留在了渔政部门工作人员手里。以常熟市为例,29张证只发出14张。
一同打渔的小儿子陈良本打算子承父业,但现在他改主意了:江刀已经没几年可捕了,而凤鲚的数量也一年年减少,渔业已经无利可图,必须抓紧时间“进厂”。
“村里的年轻人没人看重捕鱼了,捕鱼会饿死的。”陈良这样回答记者,他挥手指了指江岸边的工厂、江里的采砂船。
失踪的何止是江刀
同列“长江三鲜”的长江鲥鱼,在长江里失踪已长达五六年。其过程同样是在近十几年数量锐减,洄游路线缩短,接着彻底消失。
在负责管理陈褚生渔船的常熟市渔政站,副站长张锦华透露的数字同样让人不安:1973年,苏州江段产江刀400吨左右,仅常熟就产70吨,而2004年,常熟只产出2吨左右的江刀。
而在长江刀鱼的权威研究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资源研究室主任施炜纲已无法向记者提供2002年之后的江刀总体年产数据:“据我所知已没有权威的统计,因为数量太少,很难统计了。”在施炜纲眼中,江刀是很美的,像一把把银白色的刀子,每年2月底3月初从东海进入长江,抽刀断水,逆流而上,其速度之快,只用十几天的工夫就能穿越上千公里,最远到达湖南的洞庭湖里。“江刀的游动,宛若剑术高超的侠士,在晴空里表演最神奇的剑术。”大量历史资料证明,从长江口至湖南洞庭湖,自古皆为刀鲚出产地。更有权威资料显示,历史上刀鲚捕捞产量曾占长江鱼类天然捕捞量的35%至50%,其中在江苏省江段所占比例更曾高达70%.“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上世纪70年代。”施炜纲说。
“但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湖南湖北江段就基本上找不到洄游的刀鱼了。两三年后,江西江段也没有了。1996年左右,安徽江段也形不成渔讯了。
“江苏江段也不能幸免,1997年、1998年左右,首先是南京没有了渔讯,后来,镇江、扬州江刀产量也锐减。现在,刀鱼的洄游路线大大缩短,能形成渔汛的最上游,仅至江苏的常熟、江阴一带。”施炜纲说,江刀的现状总让他想起长江中另一种水生动物———中华绒螯蟹(野生大闸蟹)。“这种蟹也是洄游类动物,1992年在湖北武穴江段还有,仅10年多一点时间,就只剩下上海江段有了,每年只有一二吨产量。”“江刀也许还没有这只蟹幸运,因为这只蟹人工繁殖已经成功,即使它在长江中消失,它的种群还没有消失。但江刀的人工繁殖还没成功,如果不珍惜,也许连种群都保不住。”施炜纲提高了他的音调。
另一条有可比性的鱼是同列“长江三鲜”的长江鲥鱼,这种鱼在长江里失踪已长达五六年。其过程同样是在近十几年数量锐减,洄游路线缩短,接着彻底消失。
“可怜鱼”有来无回
秦安舲认为,如果不是江刀有护身符———清明之后“骨硬如铁”,从而不再是美味,它也许早就灭绝了。
“从一条鱼的角度看,江刀的洄游是非常悲壮的。你想想,春暖花开,江刀们奋力游进长江,是为了恋爱,产卵,繁殖它们的后代。但是人类,却在江上张了千张大网,在它们没来得及繁殖前将它们捕获!”71岁的南京大学副教授秦安舲说。
上世纪70、80年代之交,秦安舲在南大生命科学院袁传宓教授的带领下,参与了国内较早的江刀研究。“这种鱼性格很暴躁,触网被捕后,不像别的鱼那样安静,而是不甘心地拼命挣扎,耗氧量大,几分钟就死掉了。我们还不知道这种可怜的鱼到底是缺氧而死,还是惊吓而死,总之那是死不瞑目呀。”渔民陈褚生也告诉记者,除了正规的捕鱼船外,江中还有许多违规的小拖网、深水网和插网等网具,有些网网眼很小,对水生鱼类大小通杀,甚至连鱼卵都能挂住。
秦安舲认为,如果不是江刀有护身符———清明之后“骨硬如铁”,从而不再是美味,它也许早就灭绝了。这是大自然留给江刀的一条生路。这时,江刀才有机会游到产卵场完成繁殖。
然而,当江刀卵变成鱼苗后,返回大海的路也极其艰难。另一位学者特别提到1989年那场鳗苗狂潮。其时,由于国内外鳗鱼价格疯涨,人工养鳗可获巨利,而鳗鱼的人工繁殖却无法解决。一时间,长江下游张网、插网密布,疯捕鳗苗。
“鳗苗网的网眼,小到可以挂住颗粒稍大一点的粒状鱼卵。由于捕鳗苗季节与江刀幼苗返回大海时间有部分重合,一时间,无数江刀幼苗被挂死在鳗网上,最终被当做废料扔掉。”
基层渔政人员的反问
面对学者们江刀应禁捕的观点,常熟市渔政站一位基层工作者提出反问:“几千年没捕光,这二三十年就能捕光?”他认为,江刀减少的主因是长江水污染。
“现在看来,我们20多年前的呼吁没起到作用,江刀的今天,还是被我们的乌鸦嘴说中了。我很痛心,因为这完全是可以避免的。”秦安舲说,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南大生命科学院5名老师研究了五六年江刀,那时就觉得江刀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少。所以,他们多次在各种国内学者交流会上呼吁限捕江刀,并向国家动物协会反映过。
现实的情况是,国家相关部门已注意到长江鱼类资源问题。2002年,长江开始实行春禁,对长江中的刀鲚和凤鲚(俗称凤尾鱼),实施了限捕措施。
在江刀繁殖季节4至5月,农业部要求渔民持特许证方可捕捞刀鲚。
但施炜纲和秦安舲都持有同样的观点:按目前情况,江刀应该是禁捕,而不是限捕。“为了保住这个种群,江刀味道再美再鲜,人类也要暂时放弃这道美味。”施炜纲的理由是,人类要想对江刀可持续利用,就必须找到一个“拐点”。“假如在不捕捞的状态下,长江里有500吨江刀,今年人类捕掉了250吨,明年它通过自然繁殖还能恢复到500吨,那江里保有250吨就是‘拐点’。
“人类在‘拐点’以上利用资源,就是可持续利用。
在‘拐点’下利用资源,就是毁灭性利用。毁灭性利用的结果,就会让这个物种灭绝。这是科学规律。”施说。
面对学者们的观点,常熟市渔政站一位基层工作者提出反问:“几千年没捕光,这二三十年就能捕光?”他认为,江刀减少的主因是长江水污染。
“试问,经济发达的城市,有几个能在其内河中找到鱼?江刀为什么快灭绝了,问沿江工业带那些纳税大户去。”这位渔政人员说。
近期,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和中国发展研究院共同组织了“保护长江万里行”考察队,参与考察的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章琦事后对媒体说,重庆一带是小型炼焦、炼矿企业,到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放眼两岸,众多大型钢铁、造船、拆船等重污染企业沿江密布。更要命的是,这些企业的污水处理装置几乎都是“聋子的耳朵”,相当部分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长江。
据《中国环境统计年报(2003年)》统计,当年长江流域废水排放总量为1639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725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914亿吨。
施炜纲的另一职务,是农业部下设的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监测站站长。他举例说,1999年春,在长江镇江段,原设立的刀鲚监测点由于受附近一家大型企业排污影响,刀鲚踪影全无,而此时附近南京、江阴刀鲚产量却一直稳定。
“即使污染物浓度一时不至于置刀鲚于死地,其长期慢性毒力也会影响刀鲚生殖系统,造成生殖系统畸形,繁殖力下降。此外水体中污染物的存在也会影响到水域中饵料生物的丰富,并进而影响刀鲚的肥满度,使刀鲚商业价值下降。”施炜纲说。
渔民陈褚生也认为江刀是从1973年后开始减少的,“那以后,江两岸的工厂建起来了,污水、废水排进来了。”儿子陈良补充道,他经常在一些大工厂附近江面看到被污水呛死的鲤鱼、鲟鱼和鳊鱼。
一生捕鱼的陈褚生,一日三餐都在船上,饮用水也直接取自长江。他最直接的感受是,“从前的江水有股甜味,现在的江水,不好吃了”。
谁来保护江刀产卵场
到目前为止,沿江两岸没哪个地方对江刀产卵场调查进行立项,没有人知道新的产卵场在哪里,也没有人知道这些地方是否正在被采砂船或各种江面工程破坏。
对江刀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上海水产大学教师何为有自己的看法———江刀产卵场已被普遍破坏。
秦安舲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末他们那次江刀调查,一大收获就是搞清了当时江刀的产卵场特点。“当时江刀的产卵场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西、湖南江段,一般是与长江相连的湖泊或内河水湾。”对这个信息,近年一直奔波在江刀研究第一线的何为声音急促:“你知道吗,这些原始的产卵场现在基本都被破坏了,当地为了防洪或者发展渔业,在那些湖泊、水湾上都建了水利工程,只在人有需要时才打开与长江相通的闸门。谁来满足江刀的产卵需要呢?”何举例说,安庆江段有个菜籽湖,是江刀传统的产卵场,现在因防洪需要堵上了,洄游的江刀根本游不进去。“关键是国内的水利工程过去没考虑到这些,没有建鱼道。”秦安舲的看法是,长江里现在还有江刀,那么从道理上讲就一定还有产卵场。
“但到目前为止,沿江两岸没哪个地方对江刀产卵场调查进行立项,没有人知道新的产卵场在哪里,也没有人知道这些地方是否正在被采砂船或各种江面工程破坏。”何为说,“如果再不保护好这些为数不多的产卵场,人类的进一步活动极可能陷长江刀鱼于灭顶。”
假如你是一条鱼
“人类在拓展自己生存空间的时候,多想想鱼和其他动物就好了。否则,受惩罚的那一天总会到来。”
4月27日下午,上海水产大学鱼类学教授唐文乔听记者说明来意后,笑笑说:“你可以换个角度,从一条鱼的角度看问题。”“如果你是一条刀鱼,你就会对人类近20年的许多举动感到愤怒。想想,你和同伴从海里游到江里,有着快乐和自由自在的心情,因为长江是你的家。
“你和同伴逆流而上,你喜欢那种水流的感觉。但你发现,江里的水流变缓了,因为江上游建了不少大坝。然后你发现有些地方的江水的味道不好了。
“你游呀游,想寻找到自己出生的地方,生下你的下一代。但一道闸门把你的路堵死了,或者那条支流有着呛人的味道。你还发现,许多江堤不是土的,变成了水泥的,许多岸边你喜欢的水草没有了。
“远不止这些,你吃得也并不愉快。你喜欢的小虾、小银鱼都少得可怜……”唐文乔完成他的假设后说,这不只是一条江刀的事,是生活在长江中所有鱼的事。“人类在拓展自己生存空间的时候,多想想鱼和其他动物就好了。否则,受惩罚的那一天总会到来。”渔船上的陈褚生则自言自语:“不知在我70大寿的时候,还能不能在长江里看到江刀。”儿子陈良说:“我有10来年没见过长江鲥鱼了,都忘了它长什么模样。再过10年,我会不会也忘了江刀的模样。”
消息来源:[返回主页][关闭窗口]
⑷ 宝马2系2021款三厢多少钱能落地
现如今汽车工业发展速度飞快,二三十万元左右的汽车,也能为你带来颇为精致的用车体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瞧瞧众多车型中的一份子——宝马2系2021款225i四门轿跑车M运动曜夜套装,然后再为大家算一算买它需要多少钱才能落地。
动力方面,宝马2系配备了2.0TL4发动机,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41kw,峰值扭矩为280牛·米,匹配了双离合变速箱,官方0-100km/h加速成绩为7.2秒,工信部综合油耗5.8L/100km。底盘方面,该车悬架采用了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的组合,同时采用了前置前驱的驱动形式。
来看看大家关心的落地价,我们以宝马2系2021款225i四门轿跑车M运动曜夜套装为例,该车型的官方指导价为289800元,据了解,目前常州市没有什么优惠。如果按照全款购买来计算,购置税25646元,车船使用税150元,交强险费用为950元,落地价合计为327246元;如果选择贷款购买,我们以首付30%,贷款年限3年来进行计算,那么首付金额就是86940元,月供金额为6153元。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