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牌子的盐最健康
中国十大食盐品牌:
1、中盐CNSG
中盐CNSG 这个品牌属于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是一家大型的食盐生产企业,产品包括食盐和
浴盐等,公司成立于1950年发源地在北京。保障全国食盐供应服务于人民
以上内容来源:排行榜123网—哪个牌子的食盐最好
1、相对而言,有碘盐在食用盐中是对于身体来说比较好的一种盐类,也是适用范围比较广泛的一种盐。
2、碘元素对于人体来说是必须的微量元素,而其在于人体内是比较难以存留的,在日常生活中碘含量比较少,大部分人群最为主要的是通过食用盐来获取。
3、对于正常人来说有碘盐的最为适合于日常食用,能够起到一定预防缺碘性疾病的发生,对于身体来说是比较好的一种食用盐。
4、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碘盐也不可食用过多,则有可能会引起高碘性甲亢等疾病,也会影响人体的智力等方面。
5、正常人吃什么盐好是需要根据区域来划分的,因为其不同的区域,正常人对于食用盐的种类要求是不一样的。
6、对于沿海地区或者含碘高的地区的人群来说,是可以选择性的食用无碘盐或者有碘盐,若是食用含碘食物少的话则建议食用有碘盐,若是碘含量摄入足够的话,则可以选择无碘盐食用。
7、而对于内陆、高原等这列含碘低的地区的人群来说,则需要选择有碘盐,以防因为碘含量摄入不足,而引起缺碘性疾病。
乐哈健康网—正常人吃什么盐好 什么样的食用盐对身体最好
⑵ 工业盐和食用盐有什么区别
1、盐如果从化学角度来说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硝酸钙、硫酸亚铁、乙酸铵、硫酸钙、氯化铜、醋酸钠等化合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提到的盐也是食用盐的简称。
2、工业盐在工业上的用途很广,是化学工业的最基本原料之一,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基本化学工业主要产品中的盐酸、烧碱、纯碱、氯化钠、氯气等主要是用工业盐为原料生产的。
3、食用盐是指从海水、地下岩(矿)盐沉积物、天然卤(咸)水等获得的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的经过加工的食用盐,食用盐是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料之一,也是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不可缺的物质,由于食用盐在我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对食用盐的质量有严格的规定。
4、工业盐若含有亚硝酸盐,是最为严重的一种情况,会引发中毒。亚硝酸盐进入体内后能使体内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一遇到氧,就牢固地结合起来,不易分离。这样,人体的全身组织就会缺氧。当人体摄入0.3~0.5克亚硝酸盐,即可引起急性中毒,3克即可置人于死地。人体一旦中毒,十几分钟就会发病,会出现头晕、头胀、耳鸣、全身无力、手脚麻、恶心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发生抽搐、昏迷。
概述:
1、盐无色透明的立方晶体,熔点为801 ℃,沸点为1413 ℃,相对密度为2.165。
2、有咸味,含杂质时易潮解;溶于水或甘油,难溶于乙醇,不溶于盐酸,水溶液中性。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大。当温度低于0.15 ℃时可获得二水合物NaCl·2H2O。氯化钠大量存在于海水和天然盐湖中,可用来制取氯气、氢气、盐酸、氢氧化钠、氯酸盐、次氯酸盐、漂白粉及金属钠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3、可用于食品调味和腌鱼肉蔬菜,以及供盐析肥皂和鞣制皮革等;经高度精制的氯化钠可用来制生理食盐水,用于临床治疗和生理实验,如失钠、失水、失血等情况。可通过浓缩结晶海水或天然的盐湖或盐井水来制取氯化钠。
4、食用盐是在精制盐、粉碎洗涤盐、日晒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剂而制成的加碘盐。盐中的碘只有转变成碘离子后才能在人体发挥生物活性。碘化物性质极不稳定,容易分解、挥发而失效。
⑶ 食用盐和工业盐的区别
工业用盐和食用盐有什么区别?
没有区别。
那怎么区分,看纯度!但不一定管用。
因为工业盐纯度低才有杂色。高纯度的跟食盐一样,白色的,但死贵死贵的,很少有人拿那种做假食盐;所以看工业用盐纯度,不一定靠谱,但杂质多,多是工艺用盐。食用盐一般很纯,杂质少。
工业用盐的纯度不如食用盐?
很多人认为工业用盐纯度不高,实际未必如此。现在化工用盐,要求纯度都很高,而食用盐国标反而不很高。
其实,现在大装置生产出来的精制盐,其纯度基本都在99%以上,所谓工业盐与食用盐差别,只是在加碘与不加碘和包装的区别上。
国内大部分井盐上量的大多为大装置生产(小装置产量要小的多),工业和食用都是一条流水线,一般不会(也做不到)特地因为是工业用盐所以不进行某些步骤的过滤。也就是说,加了碘,走食用盐,没加碘,就走工业用盐。这已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盐业市场的政策性垄断造成的。
⑷ 锂电池产业链——工业级磷酸一铵
一、磷酸一铵需求及情况:
工业磷酸一铵,预计2022年需求增量(较2020)将达到29万吨,2023~2025年,磷酸铁锂需求将快速增长至207万吨,对应工业级磷酸/磷酸一铵总需求161万吨。2025年至2030年,磷酸铁锂需求快速增长至千万吨级,对应工业级磷酸/磷酸一铵总需求800万吨左右。
说明: 目前国内工业级磷酸一铵总产能整体在110万吨左右,按照2025的需求,目前市场缺口达到51万吨左右,到2030年存在690万吨的缺口,这对于整体拥有工业级磷酸一铵产能的来说具有较为明确的机会。
(1)虽然黄磷和磷肥可以生产高纯磷酸和工业一铵,但需要1.5年以上的产能扩张周期。总磷加工能力受政策限制,目前磷化工产能的扩张受政策限制,磷加工属于类牌照业务。
(2)不同产品的产能可以置换,如黄磷和磷肥可转产为工业级磷酸/磷酸一铵,但转产会导致黄磷和磷肥自身发生短缺,总磷加工能力大的企业将受益,进一步缓解短缺可能需要产业政策作出调整。
(3)磷矿石资源面临短缺。此时增加磷矿石产量将面临两个壁垒,第一个是磷矿石开采的政策壁垒,第二个是磷资源稀缺壁垒。磷资源不可再生,中国现有的储采比仅为35年左右,每吨磷酸铁锂消耗1.9吨的磷矿石,2025年,磷酸铁锂潜在需求将占到2020年磷矿石产量的4%以上,2030年将有可能达到20%,这一需求将会导致磷矿石短缺。
(4)根据业内公司口径,肥料级磷酸一铵每吨的生产大约需要1.5-2吨磷矿石,而一吨工业级磷酸需要磷资源(折纯为五氧化二磷)就需要约3.7吨。如果净化至电池用工业级磷酸一铵,对磷矿资源消耗量更大。随着磷酸铁锂占比不断提升,需求由磷酸铁锂-磷酸铁-高纯磷酸/工业一铵-黄磷/磷肥-磷矿石产业链向上传导,短缺环节产品价格将快速上涨。
二、工业级磷酸一铵企业(真正收益磷酸铁锂电池)
1、川发龙蟒: 全球产销量最大同时也是国内出口量最大的工业级磷酸一铵生产企业,出口量超过国内出口总量的 50%;公司目前以全国市场份额第一的工业级磷酸一铵和饲料级磷酸氢钙为核心产品, 拥有工业级磷酸一铵产能40万吨/年 ,饲料级磷酸氢钙产能合计55万吨/年,磷石膏产能200万吨/年;公司旗下襄阳基地白竹磷矿年产100万吨磷矿石生产规模已基本建设完毕,正在进行矿山验收,达产后富余部分磷矿产品将对外销售。具备年产365万吨的磷矿生产能力,收购天瑞矿业拥有磷矿资源储量超9000万吨,同时公司原保有储量4800余万吨,合计1.38亿吨。
备注1: 2021年前三季度盈利8.4亿,同比增长42.2%,创 历史 新高,但是三季度与二季度相比下降64.5%,总股本17.63亿,每股收益0.56元,目前总市值318亿。
2、新洋丰: 公司现有 180 万吨农业磷酸一铵产能,磷铵总产能居全国前列, 具有15万吨/年工业级磷酸一铵产能、 磷酸为中间产能,规划有40万吨/年磷酸产能、磷矿石产能90万吨/年、磷矿资产总储量约为5亿吨,其中部分矿山还未完全探明。
备注2: 2021年前三季度盈利10.51亿,同比增长32.54%,创 历史 新高,但是三季度与二季度相比下降3%,总股本13.05亿,每股收益0.84元,目前总市值236.9亿。
3、*st金正: 公司2020年磷酸一铵产量45万吨,公司全资子公司贵州金正大有磷酸一铵, 其中工业级磷酸一铵20万吨。 磷矿储量8000万吨,计划年开采量200万吨
备注3: 2021年前三季度盈利-0.23亿,同比增长92.54%,第三季度亏损0.69亿,总股本32.86亿,每股收益-0.01元,目前总市值83.4亿
4、六国化工: 尿素产能:30万吨/年,磷酸一铵产能:45万吨/年 (其中本公司有两家控股子公司生产工业级磷酸一铵,湖北六国产能为5万吨/年,鑫克化工产能为3万吨/年
) 、磷酸二铵产能:64万吨/年(本部湿法磷酸产能40万吨P2O5/年,实际每产1吨磷酸,产生磷石膏4.5吨左右,每年实际副产磷石膏共160万吨左右;磷石膏综合利用率100%。 湖北六国湿法磷酸产能20万吨/年,每年副产100万吨左右磷石膏,目前磷石膏的综合利用率为35-40% )、复合肥产能150万吨/年、硫酸钾产能6万吨。
备注4: 2021年前三季度盈利2.4亿,同比增长61.68%,第三季度盈利0.88亿,总股本5.22亿,同比二季度下降9.9%,每股收益0.46元,目前总市值44.91亿。
5、云图控股: 6万吨/年的黄磷产能、纯碱年产能60万吨、农用磷酸一铵产能43万吨/年、 工业级磷酸一铵产能10万吨/年 、高品质食用盐140万吨、食用氯化钾6万吨、调味品8万吨、氯化铵60万吨、磷酸二氢钾10万吨、黄磷6万吨、硝钠和亚硝钠10万吨,复合肥510万吨;已探明1.8亿吨磷矿资源储量、盐矿2.5亿吨、2亿吨硫铁矿:
备注5: 2021年前三季度盈利7.8亿,同比增长110.68%,第三季度盈利3.77亿,同比二季度增长69.2%。总股本10.1亿,每股收益0.78元,目前总市值161.8亿。
6、川恒股份: 公司控股子公司直接持有磷矿储量为1.6亿吨,参股公司天一矿业磷矿储量为3.7亿吨,按持股比例计算磷矿权益储量为1.8亿吨。两项共计为3.4亿吨。磷矿产能为250万吨/年,拟投建年产能50万吨磷酸铁生产线、 14万吨工业级磷酸一铵产能。
备注6: 2021年前三季度盈利2.11亿,同比增长48.56%,第三季度盈利1.07亿,同比二季度增长51.6%。总股本4.88亿,每股收益0.43元,目前总市值200.7亿。
总结:
以工业磷酸一铵产能排名: 川发龙蟒(40万吨)、*st金正(20万吨)、新洋丰(15万吨)、川恒股份(14万吨)、云图控股(10万吨)、六国化工(8万吨)
以磷矿储量排名: 新洋丰(5亿吨)、川恒股份(3.4亿吨)、云图控股(1.8亿吨)、川发龙蟒(1.38亿吨)、*st金正(0.8亿吨)、六国化工(无)
以市值排名: 川发龙蟒(318亿)、新洋丰(236.9亿)、川恒股份(200.7亿)、云图控股(1.8亿)、*st金正(83.4亿)、六国化工(44.9亿)
同比2020年三季度增速排名: 云图控股(110.68%)、*st金正(92.54%)、六国化工(61.68%)、川恒股份(48.56%)、川发龙蟒(42.2%)、新洋丰(32.54%)
以同比2021二季度年增速比较: 云图控股(69.2%)、川恒股份(51.6%)、新洋丰(-3%)、六国化工(-9.9%)、川发龙蟒(-64.5%)、*st金正(亏损)
综合排名标的重点关注顺序:新洋丰、云图控股、川恒股份、川发龙蟒
备注:还有个别企业没有放上来(所以并不完全)
投资有风险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