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问能源行业包括哪些产业
石油燃料 燃料油 汽油 柴油 航空煤油
液化石油气 其它润滑油(脂) 车用润滑油 工业润滑油 润滑脂 其它石油加工设备 钻采设备 炼化设备 其它石油制品 石油蜡 沥青 石油焦 其它 溶剂油 天然气
燃气设备原煤 烟煤 肥煤 瘦煤 贫煤 贫瘦煤 焦煤 1/3焦煤
气煤 不粘煤 弱粘煤 长焰煤 无烟煤 褐煤 其它煤矿设备 采煤机 输送机 支护设备 安全装备与检测仪器
通风及除尘设备 煤炭洗选设备 其他煤矿设备 电池 干电池 锌锰电池 铅酸蓄电池 镍氢电池 镍镉电池
光电池 锂电池 燃料电池 太阳能电池 充电电池
手机电池 纽扣电池 电动车电池 电池材料
电池零配件 电池组配件 充电器 电池生产设备
电池检测设备 其它 应急充电器 电池充电器发电机、发电机组 柴油发电机组 汽油发电机组 燃气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机组 水力发电机组 太阳能发电机组
燃煤发电机组 热力发电机组 各种动力设备
发电机组零部件 同步发电机 其它锅炉 燃气锅炉 燃油锅炉 燃煤锅炉 蒸汽锅炉 热水锅炉 电锅炉 其它 气体 工业燃气 其它太阳能设备 太阳能灯 太阳能路灯 太阳能草坪灯
太阳能庭院灯 太阳能树脂(石头)灯 太阳能广告灯 太阳能应急灯 太阳能工艺灯 太阳能迷你灯
太阳能障碍物标志灯 太阳能黄闪警示灯 其它
太阳能电池板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 太阳灶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芯片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灯箱广告牌 太阳能手电筒 太阳能充电器
太阳能控制器 风光互补供电系统 其它 UPS与电源 仪用电源 直流稳压电源 交流稳压电源
逆变稳压电源 稳频稳压电源 不间断电源
其它仪用电源 UPS 开关电源 移动电源 便携电源 节能设备 通用型节电器 路灯节电器 照明节电器
电机节电器 风机节电器 水泵节电器
空调系统专用节电器 家用节电器 衣车节电器
油田抽油机节电器 节电器 其它泵 离心泵 螺杆泵 潜水泵 齿轮油泵 排污泵 泥浆泵 高压泵 真空泵 漩涡泵 磁力泵 驱动泵 泵配件
其它 阀门 执行器 变频器输电设备及材料 电线 电缆 铝绞线 电表 开关 防雷器 电机
组合式变电站
在人类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能量的转化和传递。凡是能够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转换运动过程,都称为能源。它们满足了人类对热能、电能、机械能、化学能等各种形式能量的需要,是人类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技术基础。凡是以现存形式存在于自然界,可直接取得而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天然能源,统称为一次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水能、生物能、风能、海洋能等等。一次能源经过人为加工,转换成其它形式的人工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煤气、蒸汽、焦炭、人造石油、汽油、煤油、柴油、电能、氢能、沼气能等等。通常所说的
能源,一般不包括二次能源在内。按照目前开发与利用状况,可将能源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两类。到目前为止,已被人们广泛应用,而且使用技术又比较成熟的能源,称为常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及生物能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虽早已被利用,但大规模开发的技术还不成熟,应用还不广泛,直到现在才进一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它还有核能、沼气能、氢能、激光和海洋能等等,也只是近些年来才被人们所认识和应用,而且在利用技术和方式上都有待改进和完善,这些都被称为新能源。
本世纪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能源危机”问题,它主要表现为石油短缺和油价上涨,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为主的能源供应发生严重恐慌,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混乱和社会动荡。国外一部分人,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能源危机”是全球性的资源危机,
认为能源、特别是石油,由于长期的开采,资源已近枯竭,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实际上,这种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以石油和天然气论,仅目前已探明的储量即可满足至少30~50 年的需要,而尚待查明的地质储量则更多。此外,从油页岩、沥青砂和烟煤中生产人造石油和煤气的技术问题已经
解决,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其资源的数量就更大了。从煤炭来看,仅目前有开采价值的储量就足以满足人类两个世纪的需求,而其地质资源的总量更为可观。如果再考虑到其它能源(如水力、原子能、太阳能等),则现有能源足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证人类经济生活正常发展的需要。而在这段时间
内,人类还一定会在更广泛地开发利用新能源上取得成功。因此,所谓“能源危机”实质上并非资源危机。“能源危机”是许多政治、经济因素综合发生作用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新的政治、经济形势下的产物。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能源的开发、利用服从于资本家追逐高额利润的目的,能源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遭到掠夺性的开发。许多国家长期奉行弃煤用油的片面能源政策,致使油、气消费量激增,而煤炭工业却持续衰退,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在能源的生产、运输,尤其是在消费方面,都普遍存在着严重的浪费。帝国主义国家长期以来依靠掠夺中东和其它产油国的廉价石油,以维持其能源的巨大消费。但是,自六十年代以来,亚、非、拉石油生产国为保
卫国家资源,发展民族经济,维护本国利益,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帝国主义的控制与掠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使西方国家按自己的意愿长期维持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企图越来越难以实现,它们恣意掠夺发展中国家廉价能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对能源增长的社会需求与资本主义的能源供销体制之间
的矛盾,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能源开发和能源贸易之间的矛盾,以及通过能源危机所反映出来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危机,这些正是能源问题的社会经济实质。
C. 能源主导型工业除有色金属冶炼外,还有哪些
典型的能源主导型工业包括:有色金属冶炼、钢铁冶金、化工中的电石生产、电镀、氯碱工业;建材业中的水泥、陶瓷生产等。
按官方的认定,《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告》中明确确认,六大高耗能行业分别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D. 39个工业大类行业包括什么
中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 ,其他采矿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统计分类中能源工业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现代的工业体系中,所有的工业总共可以分为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完整的工业体系更注重的是大而全,而非高精尖。
按照工业体系完整度来算,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而中国拥有联合提到所有工业门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举的全部工业门类都能在中国找到。
如果一家制造业厂商在中国打半小时电话就能完成的配套工作,到其他国家可能要半个月才能完成。
在对外贸易竞争中,更完善的工业体系能够减少工业配套生产成本,有利于生产质优价廉的产品,加强国内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很多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从国外进口比国内生产更有优势。
所以保持一个完全100%的工业显的没有必要,反而会加重产品的成本。这就是除中国外其它国家工业体系并不绝对完整的原因。
E. 耗能工质的能源统计的主要内容
1、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存在,不经任何改变或转换的天然能源资源,即从自然界直接取得并不改变其形态和品位的能源。为原煤、原油、油页岩、天然气、核燃料、植物燃料、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等。
二次能源是指为了满足生产工艺和生活的特定需要以及合理利用能源,将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加工转换产生的其它种类和形式的人工能源。如由原煤加工产出的洗煤;由煤炭加工转换产出的焦炭,煤气;由原油加工产出的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等;由煤炭、石油、天然气转换产出的电力。
2、余热
余热是指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可被利用的热能。可能回收的余热种类有:高温废气余热,高温产品及高温热渣液的物理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气废水余热,化学反应余热。
3、耗能工质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消耗某些工作物质,而生产这些工作物质,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能源,利用这些工作物质就等于间接地消耗能源。另一方面,这些工作物质的使用能够替代或减少其它能源的消耗,而这些工作物质不属于通常所指的能源之列。例如,工业用水、压缩空气、电石、乙炔、氧气等等。这些工作物质被称为耗能工质。(注意:不同的行业对耗能工质有不同的规定范围)
4、能源计量
能源计量是指在能源流程中,对各环节的数量、质量、性能参数、相关的特征参数等进行检测、度量和计算。能源计量是能源统计的技术基础。能源统计建立在能源计量记录的基础之上,没有能源计量就没有能源统计,只有做好能源计量,才能做好能源原始记录、统计台帐,进行统计汇总和统计分析。
5、热量单位(焦耳、卡)
焦耳是热、功、能的国际制单位。我国已规定热、功、能的单位为焦耳。焦耳的定义为:1牛顿的力(1牛顿=1千克·米/秒)作用于质点,使其沿力的方向移动1米距离所作的功称为1焦耳。在电学上,1安培电流在1欧姆电阻上,在1秒种内所消耗的电能称为1焦耳。
卡是应淘汰的热单位。卡的定义是:1克纯水在标准气压下把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称为1卡。热量的常用单位为20℃卡,简称卡,某些西欧国家采用15℃卡,我国采用的是20℃卡。在我国的现行热量单位中,卡暂时可以和焦耳并用。
6、燃料及发热值
燃料是一种可燃烧的物质,通过化学或物理反应(或核反应)释放出能量,燃烧时产生热量和动力。燃料热值也叫燃料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 (指固体或液体)或单位的体积(指气体)的燃料完全燃烧,燃烧产物冷却到燃烧前的温度(一般为环境温度)对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燃料热值有高位热值与低位热值两种。高位热值是指燃料在完全燃烧时释放出来的全部热量,即在燃烧生成物中的水蒸汽凝结成水时的发热量,也称毛热。低位热值是指燃料完全燃烧,其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汽以气态存在时的发热量,也称净热。我国是按低位热值换算的。
固体或液体发热量的单位是:千卡/千克或千焦耳/千克。气体燃料的发热量单位是:千卡/标准立方米或千焦耳/标准立方米。
7、标准燃料和标准煤
标准燃料是计算能源总量的一种模拟的综合计算单位。在能源使用中主要利用它的热能,因此,习惯上都采用热量来做为能源的共同换算标准。由于煤、油、气等各种燃料质量不同,所含热值不同,为了便于对各种能源进行计算、对比和分析,必须统一折合成标准燃料。标准燃料可分为标准煤、标准油、标准气等。我国以煤为主,采用标准煤为计算基准,即将各种能源按其发热量折算为际准煤。
标准煤亦称煤当量,具有统一的热值标准。我国规定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为7000千卡。将不同品种、不同含量的能源按各自不同的热值换算成每千克热值为7000千卡的标准煤。
能源折标准煤系数=某种能源实际热值/标准煤热值
8、当量热值和等价热值
当量热值又称理论热值(或实际发热值)是指某种能源一个度量单位本身所含热量。当量热值是能源统计中经常使用的一个热值概念。
等价热值也是能源统计经常使用的一个热值概念,是指加工转换产出的某种二次能源与相应投入的一次能源的当量,即获得一个度量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所消耗的,以热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也就是消耗一个度量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就等价于消耗了以热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因此,等价热值是个变动值。
某能源介质的等价热值=生产该介质投入的能源/该介质的产量
=该介质的当量热值/转换效率
9、工业总产值
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它包括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不包括非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价值、本企业非工业活动单位的非工业产品价值和收入以及本企业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其出售的价值也不包括在产值内。
10、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是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是总产出与中间投入之间的差额。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的计算方法有两种:生产法和收入法(分配法)。 1、能源购进、消费和库存统计
这项统计是视能源为消费资料,将能源作为原料或燃料消费时,由能源消费行为的企事业执行的报告内容。
2、能源加工转换统计
这项统计由有能源加工转换活动的工业企业或车间填报。它反映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能源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定量关系;是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的基础。为计算、分析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挖掘节能潜力、编制能源平衡表提供资料。
3、能源经济效益统计
这项统计是为计算能源利用效率而进行的统计。包括产值能耗、人均综合能源消费量等等。
4、能源单耗指标统计
这项统计是为计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某一产品而进行的统计,分析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费的情况,以挖掘节能潜力和计算节能量。
从能量利用角度观察耗能工质可分两类: 一类通常称为能量形式来使用(如压缩空气、电石、乙炔等), 另一类通常不用作为能量使用的耗能工质(如自来水、深井水和氧气等),也就是说,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消耗某些工作物质,而生产这些工作物质,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能源,利用这些工作物质就等于间接地消耗能源。 另一方面,这些工作物质的使用能够替代或减少其它能源的消耗,而这些工作物质不属于通常所指的能源之列。例如,工业用水、压缩空气、电石、乙炔、氧气等等。这些工作物质被称为耗能工质。
F. 什么是工业工业的分类
工业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经过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现代工业几个发展阶段。那么你对工业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什么是工业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工业的介绍
工业(instry)是指采集原料,并把它们加工成产品的工作和过程。工业是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两大类。2014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达4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生产国。
工业的分类
在过去的产业经济学领域中,往往根据产品单位体积的相对重量将工业划分为轻重工业。产品单位体积重量重的工业部门就是重工业,重量轻的就属轻工业。属于重工业的工业部门有钢铁工业、有色冶金工业、金属材料工业和机械工业等。由于在近代工业的发展中,化学工业居于十分突出的地位,因此,在工业结构的产业分类中,往往把化学工业独立出来同轻、重工业并列。这样,工业结构就由轻工业、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三大部分构成。常常有人把重工业和化学工业放在一起,合称重化工业,同轻工业相对。另外一种划分轻、重工业的标准是把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称为重工业,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称为轻工业。以上这两种划分原则是有区别的。
国家统计局对轻重工业的划分接近于后一种标准,《中国统计年鉴》中对重工业的定义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轻工业为: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在研究中,如上文所述,常将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合称为重化工业。
重工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按其生产性质和产品用途,可以分为下列三类:
(1)采掘(伐)工业,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包括石油开采、煤炭开采、金属矿开采、非金属矿开采和木材采伐等工业;
(2)原材料工业,指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材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包括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业;
(3)加工工业,是指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制造的工业。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制造工业、金属结构、水泥制品等工业,以及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等工业。
轻工业: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
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1)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纺织、缝纫、皮革和毛皮制作、造纸以及印刷等工业;
(2)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文教体育用品、化学药品制造、合成纤维制造、日用化学制品、日用玻璃制品、日用金属制品、手工工具制造、医疗器械制造、 文化 和办公用机械制造等工业。
修理 业已经被归为第三产业中的服务行业,其特点是产品是一种以非物质类型的虚拟产品,比如:技术服务。
工业的区位选择
1、工厂选址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工业的生产,首先应考虑工厂的选址。工厂建在什么地方最合理,需要政府或厂商做出合理的决策,假设我们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决策者,以社会现实为例,分析工厂的区位选择。我们知道,决定工厂的区位,应该全方位考虑问题,又以其主要因素为主,例如上述例子中,鞍钢的主要因素是既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又接近消费市场,而宝钢的主要因素是既接近消费市场,又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动力、劳动力等因素;从经济利益看,厂址应当选择花费生产成本最低、获得利润最高的地方。如果我们能把工厂建在原料和动力充足、劳动力质优价廉、市场前景广阔的地方,那当然是最理想的。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理想的场所很少有,这就要求决策者,要切合实际,因地制宜,把工厂建在具有明显优势的地方。
2、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由上面的分析中可看出,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原料、动力(燃料或电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政策等。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那么,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则以其主导因素为指向,形成不同的指向型工业。主要有以下五类。
3、区位因素不同形成的工业分类
(1)原料指向型工业:这类工业主要指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工业。使用这类原料的工业企业多把工厂选择在原料的产地。节省运费,减少损失。这类工业即原料指向型工业。例如,甜菜制糖厂(制1吨糖一般需要8吨甜菜作原料)、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水产品、水果等容易腐烂、不能久贮,如要制罐头,更需就地及时加工)等。
(2)市场指向型工业:这类工业主要指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或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工业,此类工业企业,多以靠近其销售地建厂。节省了运费,降低了成本。例如饮料厂,其成品体积比原料大,运输中又易损耗,空瓶装上液体物质后,重量又增加很多。故就地销售较好。类似的工业还有家具厂(成品)、印刷厂、食品厂等。
(3)动力指向型工业:这类工业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企业为降低成本,把工厂建在能源供应量大的地方。例如,有色金属冶炼厂。一个年产10万吨精铝的炼铝厂,就需要有20万~40万千瓦的发电厂相配合,所以这类工厂多建立在电力生产成本低的大小电站附近。
(4)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这类工业主要指需要劳动力的数量多,但技术要求不高,工人很快可以掌握生产要求,这类产业的劳动者工资低,对生产成本增加不多,而对利润的比例提高有很大作用。这类工业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例如,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工业。
(5)技术指向型工业:这类工业主要指对生产技术要求高,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具有一定水平,并适合操作机器的工人才能上岗生产的企业。这类企业要求工人素质较严,其内部生产分工很细,专业化很强,技术要求很高。这类工业应接近高等 教育 和科技发达地区。例如电子制造工业、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及其研发基地。
4、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应非常慎重。而对环境十分敏感的一些高技术产业及食品等企业,则应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如图为严重污染工业的区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