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工业园区有那几个
北京瑞丰祥服装工业园区 北京市大兴区金西路南88号详细信息>>北京房山工业园区-东区 详细信息>>金湖工业园区 北京密云县太师屯镇详细信息>>宏达工业园区 北京市大兴区详细信息>>大中富乐工业园区 北京怀柔区北大街东口详细信息>>金红叶纸业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北京朝阳区建国路118号,招商局大厦二十五层2507室详细信息>>天竺工业园区公厕(wc) 北京顺义区天竺工业园区详细信息>>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大修厂工业园区 房山区北庄路附近详细信息>>宋庄都市工业园区 北京市通州区望都三街2号详细信息>>
2. 苏州那个电影院最好
我个人比较喜欢的电影院 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嘉禾影城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现代大道1699号印象城3楼苏州科文中心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观枫街1号 沧浪区金逸国际电影城 地址:苏州市人民路518号工人文化宫
3. 苏州工业园区概述
苏州工业园区概述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两国(中国——新加坡)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园区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26万,其中,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我们的目标是:把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
4. 苏州电影院
1
金逸国际电影城 苏州店
苏州市人民路518号工人文化宫
2
苏州世茂国际影城
苏州市沧浪区宝带西路1155号1幢3F/4F西区
3
苏州文化艺术中心
苏州工业园区观枫街1号
4
苏州嘉禾影城
苏州工业园区现代大道1699号 印象城三层
5
苏州万达电影城人民路店
人民路3188号万达广场A2幢3层
6
苏州独墅湖影剧院
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555号(高教区体育馆南侧)
7
苏州幸福蓝海IMAX影城
苏州市广济南路219号新苏天地9楼
8
幸福蓝海国际影城苏州人民路店
苏州市平江区人民路1755号5幢
9
苏州乐园金逸国际电影城
苏州市高新区玉山路166号水上世界商业广场2F
10
苏州万达影城越溪店
苏州吴中大道1109号SM城市商业广场E幢3楼
11
喜游城-大光明影院
苏州市观前街北局9号
12
苏州开明大戏院
苏州平江区北局11号,大光明影城路东
5. 南宁市国凯大道东19号金凯工业园6号楼*属于哪个省市区
南宁市江南区
6. 我没去过苏州.我想知道苏州工业园区里有多大.里面是干什么的
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32.7万(常住人口72.3万)。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自开发建设以来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中新双方建立了由两国副总理担任主席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1994年至今,已先后召开十一次联合协调理事会、十一次中方理事会,国务院八次发文,在目标规划、管理授权、政策扶持等重大问题上给予直接指导和具体帮助,并明确“凡是符合改革方向的可在园区先行,一时看不准的也可在园区试行”,为园区创造了“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发展环境。 多年来,园区开发建设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超过30%,取得了GDP超千亿元、累计上交各类税收超千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折合人民币)超千亿元、注册内资超千亿元“四个超千亿”的发展业绩,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3.4%土地、5.2%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成为了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09年,在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园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7.5亿元,增长13.1%;固定资产投资492亿元,增长8.1%;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进出口总额512.8亿美元,其中出口241.6亿美元,继续保持了较大规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7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118元,分别增长了13.1%和12.6%,区域发展呈现“经济持续回升、转型步伐加快、民生更加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今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环境逐步回暖,园区经济发展向好回升态势更趋明显,经济运行呈现“高开”局面,外向型经济指标明显超过金融危机爆发前水平。今年1-6月,全区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3.4亿元,增长30.1%;工业总产值1715亿元,增长27.5%;新增注册外资17.5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7亿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356.2亿美元,其中出口162.7亿美元,分别增长67.7%、58.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2亿元,增长1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6亿元,增长21.9%。 近年来园区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转型发展初显成效。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较早启动转型,初步走出了一条经济增长、资源集约、生态和谐的发展之路。先进产业高度集聚,8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了132个项目,全区投资上亿美元项目达101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项目6个,欧美项目占比达49%,并在IC、TFT-LCD、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每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去年底分别达到32.5%、63%,并形成“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综合保税区等一批新的功能亮点,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离岸外包产值分别约占全国3%、17%和8.8%。发展质量持续提高,开展清洁生产、中水回用、节能降耗和绿色建筑等循环经济试点,万元GDP能耗0.33吨标准煤,万元GDP的COD、SO2排放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8和1/40,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 2.创新活力显着增强。 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以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为主阵地,大力推进科技跨越计划和“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创新资源日益丰富,国际科技园、生物纳米园、创意产业园等创新载体建设集群推进,建成和在建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形成了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10大国家级创新基地。创新功能加快完善,建成了IC设计、软件评测等20多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拥有美国冷泉港会议亚洲分会等10余个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集聚各类创投机构90多家,创投资金规模超180亿元,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风险创投、产业投资、融资担保资金扶持体系。创新主体快速集聚,拥有各类研发机构160个、高新技术企业384家,中科院创新工程三期—中科纳米所揭牌投运并通过预验收,全国第三个国家级创新园——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挂牌成立;2000多名海外归国人才在园区工作,各类留学生创办企业达250多家,创新型园区建设实现跨越发展。 3.东部新城快速崛起 。主动融入苏州中心城市发展,高标准推进各功能板块建设,东部新城初具雏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从一开始就秉承“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与“执法从严”、“适度超前”的开发理念,按照“九通一平”标准实施基础设施开发。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00多亿元,动迁民房5万多户,集中建设了一批高标准源厂设施,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完善城市功能,国际博览中心、科文中心、摩天轮等地标工程相继建成,九龙仓、新鸿基等多幢超高层建筑开始启动,集聚金融和准金融机构142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13家,引进知名商业品牌20多个,环金鸡湖区域正在成为苏州新的商业商务和文化中心。优化城市环境,以环金鸡湖区域为重点,积极实施美化亮化绿化工程,累计新增绿地2800多公顷,绿地覆盖率超45%,区域环境整体通过ISO14000认证。 4.中新合作持续深化。 始终高举中新合作旗帜,深入推进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被两国领导人誉为中新合作典范。借鉴新加坡经验取得积极成效,累计派出2000多人次赴新加坡学习培训,编制现行规范有效文件103件,确立了全新的“亲商、亲民、亲环境”理念,构建了“公开、公正、公平”和透明规范的法制化环境,初步建立起“精简、统一、效能”的服务型政府。先行先试探索不断加强,在物流通关、科技创新和生态环保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和“唯一”,例如:全国首个中外合作办学试点、首家保税物流中心(B型)、首个SZV空陆联程双向通关模式、首个综合保税区、首个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展试点等,较好地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田功能。园区经验加快辐射,国家商务部去年专门发文推广园区发展和借鉴新加坡软件经验,“借鉴、创新、圆融、共赢”的园区经验成为苏州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法宝”之一。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江苏省南北共建项目—苏宿工业园开发初见成效,跨江联动项目—苏通科技产业园正式启动。 5.各项事业和谐共进。 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针,统筹推进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城乡发展更趋协调,加快推进老镇区改造、新镇区建设、社保并轨以及富民惠民等实事工程,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所辖三镇综合实力均位居全市前列,基本完成农村民房一次动迁,基本实现城市化。社会事业更趋繁荣,教育现代化水平跃居全省前列,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实现全覆盖,建立了以邻里中心和社区工作站为依托的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系,开发建设成果惠及全区居民。党的建设更趋加强,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型社区党建工作,设立了“中心区—社区—企业”三级党员服务中心,基本做到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阵地活动”,基层党建实现了“有效覆盖”。重视廉政建设,通过完善责任体系、健全监督网络,重点规范财务管理、政府采购、建筑有形市场招投标与土地公开拍卖等各项制度,有效提高了党风廉政建设水平。 虽然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中央和省市的要求相比,与国内外先进开发区相比,在不少方面还存在差距:如产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民生改善与社会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发展和城市繁荣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高端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等等。 当前,园区进入了“实践科学发展、塑造国际品牌”的重要阶段,正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时期。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按照中新两国领导人指示和理事会要求,瞄准创建“生态、科技、物流、服务外包四个示范区”和“全国水平最高、竞争力最强园区之一”的目标,进一步深化中新友好合作,加快实施“四大行动计划”(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科技跨越、生态优化),努力打造“三大高地”(产业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及早把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生态型、创新型新城区。 一是全力塑造先进产业品牌。始终把产业升级作为转型发展的龙头工程来抓,全面落实“3+5”产业规划,推进制造业向高端攀升,坚持高端化、高效益、高增值的产业发展之路,加快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产业体系。力争形成液晶面板、集成电路、机械制造、现代服务业等4个千亿级优势产业,培育纳米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融合通信、软件及动漫游戏、服务外包、生态环保等一批百亿级新兴产业,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度和竞争力。 二是全力塑造自主创新品牌。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为导向,加快推进开放优势向创新优势转变。聚焦科技跨越计划,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推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基地建设,加快打造生物纳米园、光电产业园、创意产业园、服务外包产业园、环保产业园等一批新兴产业基地,着力推进企业上市,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形成500万平方米创新创业载体、6-8个百亿级新兴产业,培育成功20家以上自主创新型领军企业、30家左右科技上市公司,加快打造创新型科技园区。 三是全力塑造新城建设品牌。抓住苏州建设“三区三城”的有利时机,积极融入中心城市发展,进一步优化城市设计、完善功能、丰富内涵、提升品位,加快城市转型。重点加快环金鸡湖金融商贸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阳澄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等重点板块建设,全力打造服务外包经济、总部经济、金融商贸经济、物流会展经济、旅游文化经济五个特色现代服务业,力争3年内服务业年均增速超3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进一步提升国际技术产业新城的功能形象。 四是全力塑造中新合作品牌。始终维护发展好中新合作优势,与时俱进加强双向学习交流,完善互利合作机制,巩固提升园区项目在中新合作中的“旗舰”地位。充分发挥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机制,按照“第一性、唯一性”要求,加强先行先试探索,努力争取更多政策支持。不断深化内部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科学发展考评机制,完善“精简、统一、效能”的管理体制,弘扬“借鉴、创新、圆融、共赢”的园区经验。继续加大“走出去”探索力度,加快苏宿工业园、苏通科技产业园开发,不断提升园区竞争力。 五是全力塑造和谐社会品牌。以社会民生为根本,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发展新模式,按照“功能对接、产业对接、建设对接、管理对接”的思路,提升区镇协调发展水平。更加注重社会和谐,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积极塑造多元多彩、开放包容的园区文化,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间新天堂”。 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将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居安思危、励精图治,与时俱进、争先进位,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7. 我国省级工业园区的分布情况是中东部地区
我国省级工业园区的分布情况是中东部地区园区数量显着多于西部地区。
根据《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审核结果显示,国家级开发区有552家,省级开发区有1991家。汇总全国各类别产业园区的地区分布情况,有利于全面掌握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现状,有助于企业在产业布局时针对性地进行地域选择。
江苏、浙江和山东经开区数量较多,江苏、广东、北京和天津的经开区发展较好。2018年,全国共有219家国家级经开区,分布在30个省市(仅山西省暂未设立国家级经开区)。其中,江苏、浙江、山东三个地区的经开发数量最多,分别为26家、21家和15家,合计占比28.31%。
8. 苏州的工业园有几个
只有一个苏州工业园苏州工业园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重要合作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1994年2月11日,国务院下达《关于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2月26日,中新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同年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破土启动。
苏州工业园区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25万,其中,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我们的目标是:把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十年来,在中新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园区开发建设快速推进,发展效益不断提高,群众生活大幅改善,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45%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累计新增就业岗位超过20万个。2004年,园区以中央领导多次视察园区和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七次会议、成立十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为动力,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服从和主动适应宏观经济调控,在加快开发建设步伐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3亿元,比上年增长38%;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9亿元,增长42%;进出口总额达281亿美元,其中出口119亿美元,分别增长96%和99%;固定资产投资282亿元,增长39%;新增合同外资4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分别增长96%和50%;新增注册内资174亿元,成为了国内开发速度较快、协调发展较好、竞争力较强的开发区之一。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
一、形成了完整科学的规划体系。根据区域发展总体目标,中新双方专家融合国际上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联合编制完成了具有前瞻性的区域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工业与各项城市功能,先后制定和完善了300多项专业规划,并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形成了“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
二、建立了新的开发和管理体制。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CSSD)是园区的开发主体,由中新双方财团组成:中方财团由中粮、中远、中化、华能等14家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出资组建;新方财团由新加坡政府控股公司、有实力的私人公司和一些着名跨国公司联合组成。管委会是园区的管理主体,下设15个职能局(办),工作人员面向全国招聘,并通过树立“亲商亲民”理念、增强一站式服务功能、实行社会服务承诺制等途径,初步形成了“精简、统一、效能”的服务型政府,“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 的服务体系、“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秩序和“科学、规范、透明”的法制化环境。
三、建设了高水准的基础设施。累计投入300多亿元,基本完成70平方公里合作区主要基础设施开发,其中30平方公里建成区达到“九通一平”(道路、供电、供水、燃气、供热、排水、排污、邮电、有线电视和土地填高平整)的国际水准,建设了首期60万千瓦发电厂、日供15万吨自来水厂、日供15万立方米燃气厂、日处理10万吨污水处理厂和每小时供气40吨集中供热厂等基础设施源厂,其中日供20万吨的水厂二期和日处理10万吨的污水厂二期将分别于2005年9月和12月完工。在开发过程中,园区十分注重资源的集约利用,努力在引进项目质量、盘活土地存量、提高单位投资强度上下工夫,开创了 “清淤、治水、取土、扩地”相结合的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新模式,避免挖废耕地1.5万多亩;通过取消农村宅基地审批,将原先20平方公里的农村宅基地和村庄用地规划为6平方公里的集镇社区和居住新村,节约用地14平方公里。
四、引进了高质量的投资项目。园区坚持走经济国际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累计吸引合同外资19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6亿美元,投资上亿美元项目55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项目6个,区内项目平均投资额超3100万美元,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投资强度达14.8亿美元,英飞凌、三星、日立等50余家跨国公司设立了研发机构,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同时累计注册内资512亿元,其中私营企业注册资本158亿元,初步构筑了国资、民资、外资齐头并进的混合型经济发展新格局。
五、促进了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合作区累计开发各类商住房800万平方米,新建绿地1200多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超过45%,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试点认证,空气、水体、土壤等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具有综合社区服务功能的邻里中心和一批学校、银行、宾馆、商店、公园、医疗诊所、体育设施相继建成投用,园区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在高起点上发展、方兴未艾。目前,随着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等50多项地面实事工程启动,环金鸡湖地区将建设成为苏州市最重要的现代商业商务文化中心。
六、提高了社会和谐文明程度。按照区域总体规划,统筹布局社会功能,加快区镇基础设施对接,基本实现了乡镇“两水两气”管网到企入户。目前,90%农户已迁入现代化居住小区,5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正在转换为具有就业创业技能的新型市民。园区所辖四镇综合实力均居全市前列,娄葑被评为全国千强镇第四名。同时,不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起覆盖全区的保养安置、社保救助、就业创业三道保障防线,确保群众生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
七、强化了借鉴创新工作。按照国务院的批复精神,园区结合国情,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济发展和公共行政管理等方面,积极借鉴新加坡经验,累计派出1460多人次赴新学习,编制实施了68项新的管理规章和实施细则,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社区服务、一站式服务、职业培训等方面,建立了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和全新的运行体制机制。
当前,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已跨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去年5月召开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七次会议充分肯定了园区过去十年的发展业绩,并指明了今后十年的发展方向。根据两国领导人的最新指示精神,园区不仅要成为省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先行军,而且更要成为全国“率先贯彻科学发展观、率先实现统筹发展”的排头兵。为此,苏州工业园区将继续以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和城市化为抓手,进一步加大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力度,力争今年各项指标力争继续保持40%左右的增长,到2014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现有基础上再翻两番,基本建成一个国际化、现代化、园林化的崭新区域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
下一步,苏州工业园区将紧紧围绕新十年目标,按照“三为主、二致力”的工作方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宏观调控新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并进道路,率先增创对外开放的新优势、产业提升的新优势、科技创新的新优势、管理体制的新优势,带头实现“两个率先”,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努力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列。
9. 关于“省市区镇”的英文翻译
省Province,市City,区District,镇Town。
英语的习惯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写地名,这个地址翻译成英语是:No. D, C Road, B Town, 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9)影城工业园是哪个省市区扩展阅读
英文地址一般的写法与我们描述的相反,由小写到大;其次要注意标点符号和英文字母的大小写。格式如下:
(1)*** 室 / 房 :RM.***
(2) *** 村(乡): *** Village
(3)*** 号: No. ***
(4)***号宿舍: *** Dormitory
(5)***楼 / 层 : *** /F
(6) ***住宅区 / 小区 : *** Residential Quater
(7)甲 / 乙 / 丙 / 丁 : A / B / C / D
(8) ***巷 / 弄 : *** Lane
(9)***单元 : Unit ***
(10) ***号楼 / 幢 : *** Buld
(11)***公司 : *** Com. / *** Crop
(12) ***厂 : *** Factory
10. 苏州有哪些电影院
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科文)工业园区观枫街1号
苏州幸福蓝海IMAX影城 金阊广济南路219号新苏天地9楼
苏州世茂国际影城 沧浪宝带西路1155号1幢3F/4F西区(近友新路)
金逸国际影城-苏州乐园店 虎丘玉山路166号水上世界商业广场2F(近珠江路)
苏州橙天嘉禾影城-印象城店 工业园区现代大道1699号印象城购物中心3-4楼(近苏嘉杭高速)
金逸国际影城-文化宫店 沧浪人民路518号工人文化宫(新市路口)
金逸国际影城-亿象城店 沧浪友新路1188号亿象城5号楼3层
苏州独墅湖影剧院 工业园区星湖街555号(高教区体育馆南侧)
苏州橙天嘉禾影城-来客茂店 金阊桐泾北路218号来客茂时尚生活广场4F
苏艺影城-东沙湖店 工业园区东沙湖路100号东沙湖邻里中心D301室
金逸国际影城-石路永捷店 金阊广济南路19号西城永捷生活广场6楼
苏州金逸国际电影城-相城恒达店 相城阳澄湖中路29号中环百汇商业广场三楼
苏州开明大戏院 平江 北局11号,大光明影城路东(近观前公园)
苏州万达电影城-SM广场店 吴中 吴中大道1109号SM城市商业广场E幢3楼
苏州万达电影城-平江店 平江人民路3188号万达广场A2幢3层(近旺宅路)
喜游城-大光明影院 沧浪观前街北局9号 喜游城一楼(近珍珠弄)
苏州星美国际影城 工业园区华林街88号
苏州时代金球影城 相城区阳澄湖东路1号中翔生活广场(家乐福)二楼
卢米埃苏州华润万家店 工业园区津梁街172号华润万家商业中心3楼
苏州中影APEX国际影城 工业园区旺敦路269号圆融星座购物中心3层
苏州乐天影城-太平店 相城区太平街道兴太路35号太平邻里中心4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