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南昌航空大学总共有几个校区(各专业新生在哪个校区)
南昌航空大学总共有2个校区,分别为南昌航空大学前湖校区、上海路校区。
一、南昌航空大学总共有几个校区
前湖校区地址:丰和南大道696号,南昌航空大学上海路校区地址:上海路173号。
二、南昌航空大学简介
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扎实推进内涵建设,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1.办学历史:南昌航空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5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先后隶属于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9年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高等学校。
2.办学特色:学校秉承“日新自强、知行合一”的校训、“勤奋、文明、求实、创新”的校风和“团结自强、拼搏向上”的昌航精神,坚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国防”的服务面向,以航空国防需求为导向,积极服务国家航空工业和江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拥有航空、国防类及相关专业28个,占学校所有专业的40%,拥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技术、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飞行器适航技术等航空特色专业。目前,学校已经初步建成工科优势明显、航空特色鲜明的本科高校。
3.办学条件:学校位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英雄城——南昌。校园环境优美,拥有前湖、上海路、共青城等3个校区,占地面积3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拥有教学、科研设备4.7万多台套,仪器设备总值约5.9亿元。图书馆纸质馆藏资料220.97万册,中外文期刊367种,电子期刊近48.91万种,电子图书568.54万册,中外文数字资源数据库48个,阅览位4570座。体育活动场地面积15.5万平方米。
4.机构设置:学校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航空制造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飞行器工程学院(航空发动机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土木建筑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法学院、航空服务与音乐学院、软件学院、通航学院(民航学院)等17个专业学院,有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3个管理型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科技学院。学校拥有“江西省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西省航空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基地。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学科专业:学校具有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仪器科学与技术三个江西省一流学科,5个国防特色学科。现有70个本科专业。其中1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个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获批6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步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6.人才培养: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湖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 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省级教学成果奖91项、省级本科教学团队10个、省(部)级优秀教材40部。拥有3个校企共建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17项。拥有校外实践(实习)基地254个,其中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近五年,我校学生共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总决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金奖、“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全国金奖、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moMaster机甲大师赛全国赛总冠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特等奖、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一等奖、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一等奖、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509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056项;“履带双驱光伏智能越障椅”项目首次成功入选大创年会并夺得最高荣誉“最佳创意项目”;“天宫开悟”项目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新锐创意奖;戴维被评为江西高校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标兵”;朱丁亮获评“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荣誉;王璐明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周涛挺进六十强并荣获“洪城创业故事汇榜样人物”称号。在首次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中,我校排名全国第103位,位居省内高校第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获批江西省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并确定为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
‘贰’ 南昌航空大学排名
南昌航空大学2022年在全国本科院校排名第219位。
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扎实推进内涵建设,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学校具有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仪器科学与技术三个江西省一流学科,5个国防特色学科。现有70个本科专业。
办学条件:
学校位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英雄城——南昌。校园环境优美,拥有前湖、上海路、共青城等3个校区,占地面积3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
拥有教学、科研设备4.7万多台套。图书馆纸质馆藏资料220.97万册,中外文期刊367种,电子期刊近48.91万种,电子图书568.54万册,中外文数字资源数据库48个,阅览位4570座。体育活动场地面积15.5万平方米。
以上内容参考:南昌航空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叁’ 中国的航空航天大学都有哪些
中国航空航天大学有:
二本及以上的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沈阳航空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中国民航大学(在天津)、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在河北)、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三本的独立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
高职专科的: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泉州泰山航海职业学院、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航空工业职工大学。
国家航天局是在原航天工业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保留国家航天局牌子。其职责是执行中国的国家航天政策。
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负责民用航天管理及国际空间合作的政府机构。履行政府相应的管理职责。对航天活动实施行业管理,使其稳定、有序、健康、协调地发展。代表中国政府组织或领导开展航天领域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活动。
在一批批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下,完成了包括东方红一号卫星、神五神六神七神九载人航天、嫦娥系列探月工程、天宫号空间站、北斗系列导航卫星系统、资源勘探遥感卫星等科研成果。
‘肆’ 南昌航空大学有几个校区
南昌航空大学有2个校区,分别为前湖校区和上海路校区,前湖校区地址为南昌市新建区丰和南大道696号、上海路校区地址为南昌市青山湖区上海路173号。
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高等学校,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学校位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英雄城——南昌。校园环境优美,拥有前湖校区、上海路校区等2个校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4万平米。拥有教学、科研设备3.9万多台套,仪器设备总值约4.5亿元。纸质图书资料20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352种,电子图书272万册,电子期刊273万册,中外文数字资源数据库61个。体育活动场地面积达15.5万平米。
学校前身是1952年创办的汉口航空工业学校,1954年8月迁到南昌,1955年改为南昌工业学校,1956年改为南昌航空工业专科学校,1978年改为南昌航空工业学院,2007年更名为南昌航空大学。1985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先后隶属于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9年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校现有教职工1961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余人,博士生导师31人,硕士生导师600余人;有双职双聘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中国科学院“*”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4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1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14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2人,江西省主要学术与学科带头人8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7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和杰出青年培养计划26人,江西省文化名家1人。省(部)级学科带头人48人,省(部)级中青年骨干教师72人。
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其中在14个省份一本招生,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318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0945人,专科生157人,硕士研究生2015人,留学生201人。建校以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14万余名。学校与航空、航天、民航、通航等企事业单位和近30个地方政府人力资源部门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有30%左右的毕业生服务于国防军工企事业单位和各大民航、通航公司。学校连续获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等荣誉。
学校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航空制造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飞行器工程学院(航空发动机学院、通航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土木建筑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法学院、音乐学院、软件学院等16个专业学院,有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防生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学院等4个管理型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科技学院。学校现有64个本科专业,拥有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了5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并具有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3个(公共管理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