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重大危险源一二三四级标准
重大危险源分为几级
重大危险源根据其危险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中一级为最高级别。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较大事故的;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
根据相应的重大危险,各级政府、企业等相关部门应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比如现在的新冠疫情。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
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重大危险源。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七章附则中第九十六条规定,重大
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品,且危
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从这一规
定看,重大危险源的概念有三个层次的含义:1、重大危险源是一类场所
或者设施(合称单元);2、重大危险源是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
险物品的场所或者设施;3、重大危险源是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
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场所或者设施。
确定重大危险源的核心因素是危险物品的数量是否等于或者超过临界
量。所谓临界量,是指对某种或某类危险物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
险物品数量等于或者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应定为重大危险源。具体危险
物质的临界量,由危险物品的性质决定。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两种重
大危险源的确定方法基本相同。具体办法,2000年9月17日国家质量技术监
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18218-2)“重大危险源辨识”作了具
体规定。
危险源分级一般按危险源在触发因素作用下转化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与
发生事故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划分。危险源分级实质上是对危险源的评价。
按事故出现可能性大小可分为非常容易发生、容易发生、较容易发生、不
容易发生、难以发生、极难发生。根据危害程度可分为可忽略、临界的、
危险的、破坏性等级别。也可按单项指标来划分等级,如高处作业根据高
差指标将坠落事故危险源划分为4级(一级2m至5m,二级5m至15m,三级
15m至30m,特级30m以上);按压力指标将压力容器划分为低压容器、中
压容器、高压容器、超高压容器4级。从控制管理角度,通常根据危险源
的潜在危险性大小、控制难易程度、事故可能造成损失情况进行综合分
级。
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场所、设备、设施等的不同,重大危险源可分为以
下七类:
1、
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贮罐区;
2、
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库区,如火药、弹药库,毒性物质库,易
燃、易爆物品库;
3、
具有火灾、爆炸、中毒危险的生产场所;
4、
企业危险建(构)筑物;
5、
压力管道,包括工业管道、公用管道、长输管道;
6、
锅炉,包括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
7、
压力容器。
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新颁布的《安全生产法》要求,对本
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B. 危险品运输分几类几个级别
一、8大类。依据GB13690-2009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和GB6944-2005《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两个国家标准将化学品按其危险性分为8大类: ①爆炸品②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③易燃液体④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⑤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⑥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⑦放射性物品⑧腐蚀品。
二、类别:
(1)第1类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
(2)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临界温度低于50℃时,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
(3)第3类 有毒气体
该类气体有毒,毒性指标与第6类毒性指标相同。对人畜有强烈的毒害、窒息、灼伤、刺激作用。其中有些还具有易燃、氧化、腐蚀等性质。
(4)第4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1项 易燃固体 本项化学品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质。
第2项自燃物品 本项化学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第3项遇湿易燃物品 本项化学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5)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1项 氧化剂: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
第2项 有机过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
(6)第6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1项 毒害品:
具体指标 经口:LD50≤500 mg/kg(固体)
LD50≤2000 mg/kg(液体)
经皮:LD50≤1000 mg/kg(24hr接触)
吸入:LC50≤10 mg/L(粉尘、烟雾、蒸气)
第2项感染性物品:本项化学品系指含有致病的微生物,能引起病态,甚至死亡的物质。
(7)第7类放射性物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Bq/kg的物品。
(8)第8类腐蚀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超过6.25 mm的固体或液体。该类化学品按化学性质分为三项:第1项 酸性腐蚀品、第2项 碱性腐蚀品、第3项 其它腐蚀品。
(2)哪些是工业二级危险品扩展阅读:
危险品运输安全操作:
1、从事运输危险品的驾驶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牢固树立对国家企业人民生命财产负责的责任性。
2、从事危险品运输的驾驶员必须持有公安消防部门核发在有效期内的“危险运输证”
3、运输化学、危险物品要事先掌握了解货物的性能和消防、消毒等措施,对包装容器、工具和防护设备要认真检查,严禁危险品漏、散和车辆带病运行。
4、在运输、停靠危险区域时,不准吸烟和使用明火。
5、凡危险品的盛装容器,发现有渗漏、破损等现象,在耒经改装和采取其他安全措施之前,易引起氧化分解、自燃或爆炸现象,应立即采取自救,向领导、厂方、当地消防部门报告,尽快妥善处理解决。
C. 1至9类危险品货物标志
方法
1/9
第一类:爆炸品:炸药
炸药(Explosive material),能在极短时间内剧烈燃烧(即爆炸)的物质,是在一定的外界能量的作用下,由自身能量发生爆炸的物质。一般情况下,炸药的化学及物理性质稳定,但不论环境是否密封,药量多少,甚至在外界零供氧的情况下,只要有较强的能量(起爆药提供)激发,炸药就会对外界进行稳定的爆轰式作功。炸药爆炸时,能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并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对周围物质起破坏、抛掷、压缩等作用。
D. 乙炔和工业氧气属于几级危险品
乙炔、工业氧气属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乙炔在室温下是一种无色、极易燃的气体。在液态和固态下或在气态和一定压力下有猛烈爆炸的危险,受热、震动、电火花等因素都可以引发爆炸,因此不能在加压液化后贮存或运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丙酮。在15℃和1.5MPa时,乙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为237g/L,溶液是稳定的。属第2类压缩气体
工业氧气含有超标的一氧化碳、甲烷等有害气体,水分、细菌和灰尘含量也很高,工业氧气主要用于焊接、气焊、气割等。在压缩冲装过程中有呈酸性或碱性的润滑水带入钢瓶,会导致钢瓶内壁锈蚀,从而使瓶内气体带有异味。属第2类液化气体。
(4)哪些是工业二级危险品扩展阅读:
危险品的分类:
第一类:爆炸品,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
第三类:易燃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
第六类:毒害品,指进入人(动物)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如各种氰化物、砷化物、化学农药等等。
E. 危险品分几个等级
危险品分八个等级。
第1类 爆炸品 (IMO CLASS 1);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IMO CLASS 2.1 / 2.2 2.3);
第3类 易燃液体 (IMO CLASS 3 with Packing Group I, II, III);
第4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IMO CLASS 4.1 / 4.2 / 4.3);
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IMO CLASS 5.1 / 5.2);
第6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IMO CLASS 6.1 / 6.2);
第7类 放射性物品 (IMO CLASS 7);
第8类 腐蚀品 (IMO CLASS 8);
第9类 杂类 (IMO CLASS 9)。
危险品运输注意事项
1、注意包装
危险品在装运前应根据其性质、运送路程、沿途路况等采用安全的方式包装好。包装必须牢固、严密,在包装上做好清晰、规范、易识别的标志。
2、注意装卸
危险品装卸现场的道路、灯光、标志、消防设施等必须符合安全装卸的条件。装卸危险品时,汽车应在露天停放,装卸工人应注意自身防护,穿戴必需的防护用具。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轻装、轻卸,严禁摔碰、撞击、滚翻、重压和倒置,怕潮湿的货物应用篷布遮盖,货物必须堆放整齐。
3、注意用车
装运危险品必须选用合适的车辆,爆炸品、一级氧化剂、有机氧化物不得用全挂汽车列车、三轮机动车、摩托车、人力三轮车和自行车装运;爆炸器、一级氧化剂、有机过氧物、一级易燃品不得用拖拉机装运。除二级固定危险品外,其它危险品不得用自卸汽车装运。
F. 危险品分多少类,每一类是什么危险属性简单扼要即可,谢谢
第一类、爆炸品
1.1类:有整体爆炸性物质
1.2类: 有迸射爆炸危险却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
1.3类: 有燃烧和局部爆炸或迸射危险或二者皆有,但没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
1.4类: 没有重大危险的物质(但是还是略微有一定爆炸性)
1.5类: 非常不敏感的 ,不过有整体性爆炸危险的物质
1.6类: 极端不敏感 ,没有整体性爆炸危险的物质
一般日常大家最熟知的1类危险品主要是烟花爆竹、炸药、雷管、军火武器等一类的产品。
第二类:气 体
2.1 类: 易燃类气体
2.2 类: 非易燃类无毒气体
2.3 类: 有毒性气体
常见的2类危险品有打火机、点火枪、灭火器、各种氟利昂制冷剂等等
第三类:易燃液体
这个很多了 什么香水、指甲油、亚磷酸三乙酯、甲基吡啶、辛二烯、溴丙烷等等等。
第四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或物品;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或物品
4.1 类: 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和固态退敏的爆炸品
4.2 类: 易于自燃的物质
4.3 类: 遇水放出易燃性气体的物质
4类危险品平时比较多的有氢化铝、一些固态干的金属催化剂、树脂酸钙、以硝化纤维素为基料的胶片等等。
第五类:氧化性物质及有机过氧化物
5.1 类: 氧化性物质
5.2 类: 有机过氧化物
5类危险品常见的有硝酸铝、高氯酸铵、硝酸钡、过硫酸铵、过氧化钡、过氧化钙等等等
第六类:毒性物质或感染性物质
6.1 类: 毒性物质
6.2 类: 感染性物质
6类危险品常见的有苯硫酚、四氯乙烯、溴化砷、溴丙酮等等等
第七类:放射性物质
这类物质都极度危险 一般情况下咱们国际贸易中 几乎是不怎么会遇到 遇到了也几乎不能走 不单船公司拒接 港区也会拒绝的,比如:铀、贫化铀、钍等放射性的物质。
第八类:腐蚀性物质
这个太多了,什么丙烯酸、丁烯酸、蓄电池、硫酸、部分有腐蚀性的染料、氯化铜等等等。
第9 类: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
很多不属于前面8类的其他危险品归到这个类别,比如磁化材料、蓖麻籽、部分环境污染类物品等
G. 乙炔和工业氧气属于几级危险品
乙炔和工业氧气都属于2类危险品。具体来讲,乙炔是属于2.1类易燃气体类危险品,工业氧气是属于2.2类非易燃无毒气体以及5.1类氧化性物质。这两种气体出口的话都需要严格按照正规危险品来操作,正常可以发海运,空运以及国际快递,有相关问题可以随时问我。
H. SiH4的硫酸、盐酸、磷酸、氢氟酸、氢氧化钾灾危险等级是多少 。
你好
SIH4就是硅烷属于易燃烧,爆炸危险品,经查询属于二级危险品,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硅粉尘会刺激人的呼吸系统,如果浓度很大,还会让人窒息
盐酸属于二级危险品,是强酸性腐蚀物品
磷酸属于八级危险品,属于弱酸弱腐蚀性酸性物品
氢氟酸属于一级危险品,属于弱酸强腐蚀性剧毒物品(特别是它容易挥发,挥发的氢氟酸酸雾对人也有很大危害)
氢氧化钾属于二级危险品,属于强碱强腐蚀性物品
I. 什么叫工业危险品
危险品(hazardous material ),易燃、易爆、有强烈腐蚀性的物品的总称。如汽油、炸药、强酸、强碱、苯、萘、赛璐珞、过氧化物等。运输和贮藏时,应按照危险品条例处理。
http://ke..com/view/731548.html?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