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红外触摸屏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
红外触摸屏应该范围广泛,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只要你有信号显示画面的场景,你可以使用红外触摸屏实现人与画面的触摸互动。
如你的电脑屏幕,商场里的广告机、导航机,你的电视机,银行里的ATM机,大街小巷的自动售货机,掌阅在北京推行的街头图书借阅机,公司用的会议机,学校用到的电子白板,投影画面(不管你是正投、背投、幻影还是全息投影画面),企业的形象展示墙,图书馆的自助查询机,博物馆的视频大墙,沙盘演示等等。
想要了解更多的案例应用请查看:红外触摸应用案例
‘贰’ 触摸屏的工作原理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触摸屏的电子设备,比如手机、平板电脑。大家知道触摸屏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吗?它是怎么知道我们手指的位置的?为什么手机贴了膜一样可以使用,而带着手套就不能正常使用了呢?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触摸屏多数是电容式触摸屏。为了了解它的工作原理,我们首先解释一下电容是什么。
电容
1745年,荷兰莱顿大学教授马森布罗克发明了莱顿瓶,用来储存电荷。
莱顿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根导电的金属棒和金属链将电荷导入瓶子中,瓶子内外分别贴有金属箔。这样,电荷就会储存在瓶子中。现在我们知道:当正电荷导入瓶子中的金属箔上时,如果瓶子外侧金属箔接地,等量的负电荷就会被吸引到外侧金属箔上。正负电荷相互吸引,但是由于玻璃瓶是绝缘体,阻碍了它们的中和,所以电荷就储存下来了。
1752年,美国独立战争的领袖,印在百元美钞上的富兰克林利用莱顿瓶做了着名的“风筝实验”,使用风筝将天上的雷电导入了莱顿瓶中,证明了天上的闪电和地上的电是同一种物质。
其实,要储存电荷,并不一定需要瓶子。只要两个相互绝缘并且靠近的导体就能起到同样的作用,我们称之为电容器。最简单的电容器是平行板电容器。将两块金属板彼此靠近,一个极板带正电, 另一个极板带负电,由于电荷之间的吸引作用,只要两个电极没有通过外电路连通,电荷就不会跑掉。
电容器中央是绝缘的,理论上说电流是不能通过电容器的。但是,在电容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中,电容器极板上电荷量会有变化,可以看作是电流通过了电容器。
比如,我们将本来不带电的电容器与电池两极相接, 电容器就会充电,即正电荷涌入电容器的上极板,负电荷涌入电容器的下极板。电路中除了电容器两极板之间部分外,其余部分都有电流,电流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所以我们可以说,电路中出现了顺时针的充电电流。这个电流是瞬间的,当电容器的电压与电池的电压相同时,电流就消失了。类似于一个连通器,最初左侧的水面比较高,水就会流动。当两侧水面一样高时,水面就不再流动了。
当电容器充满电之后,即使我们断开电源,电容器上的电荷也不会消失。但是,如果我们将电容器两个极板用导线直接相连,正负电荷就找到了一条可以中和的通路,于是,正电荷和负电荷就会通过这个通路中和, 电路中出现逆时针的电流,这个电流称为放电电流。放电电流也是瞬间的,电荷中和完毕之后,放电电流就消失了。
如果电容器反复进行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会反复出现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并且充电电流与放电电流的方向是相反的。这种电流就是我们之前讲过的交流电。现在我们知道了,交流电可以通过电容器。
我们知道, 试电笔是可以测量一个导线是否带电。你是否想过,如果站在椅子上用试电笔接触火线,试电笔会不会亮呢?
由于人和大地都是导体,而椅子是绝缘体,而家用电是交流电,因此可以通过电容器,即使站在椅子上用试电笔触摸火线,试电笔依然会量,表示依然有电流通过了试电笔和人体。只是这个电流比较小,人体没有什么感觉。
电容屏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解释电容触摸屏原理了。简单的电容屏是一个四层复合玻璃板,其中有层ITO材料。ITO是一种氧化铟锡材料,它透明,并且可以导电,适合于制造触摸屏幕。
当手指接触屏幕上某个部位时,就会与ITO材料构成耦合电容,改变触点处的电容大小。屏幕的四个角会有导线,由于交流电可以通过电容器,四个导线的电流会奔向触点,并且电流大小与到触点的距离有关。手机内部的芯片可以分析四个角的电流,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到触点的位置。
更加精细的电容屏是投射式电容屏。它采用被蚀烛的ITO阵列,这些ITO层通过蛀蚀形成多个水平和垂直电极。每一部分的ITO部件也带有传感功能。
当手指触摸某个部位时,与阵列电容进行耦合,改变了屏幕上的电场,通过传感器和芯片分析电场合电流变化,就可以感知触点位置。相比于之前的四角电流电容屏幕,这种电容屏可以实现多点触控,应用更加广泛。
人的手指是导体,才会影响电容屏幕,而使用绝缘物质触碰电容屏幕就没法操作手机。手机贴膜也可以使用,这是因为手指与ITO层原本也不需要接触,中间本身就有玻璃绝缘层,贴绝缘膜的作用只是相当于玻璃厚了一点点,电流依然可以流过手指和屏幕中的导体所形成的电容器。不过,如果手套太厚了,触碰触摸屏时手指与屏幕中的导体相隔太远,电容比较小,不足以被传感器感知,所以戴着厚手套是不能操作手机的。
其实,电容传感器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比如厕所里常见的自动冲水装置、自动干手机等,许多都是利用过电容传感的。当人体靠近或原离时,人体与装置构成的电容发生了变化,传感器感受到这种变化,控制电路进行某种操作。
传感器在生活中,简直是无处不在!
‘叁’ 工业触摸屏有什么用
电子可视化界面
操作简单
没有复杂的按钮
也不会损坏界面
‘肆’ PLC的触摸屏主要用途是什么 触摸屏是什么用途
1、其实就是使用它来绘制画面,在画面中实现显示/输入/输出/存储/报警等功能。触摸屏在工业应用中就相当于一个能显示又能与PLC进行通讯(实现各种功能)的一个智能设备。它也是有内存有编程能力的。
2、触摸屏(Touch Panel)又称为“触控屏”、“触控面板”,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
‘伍’ 工业触摸屏一体机有哪些功能与用途
【MSMHUB】
触摸一体机是集先进的触摸屏、工控、计算机等技术于一体,可实现公众信息查询,配以指纹仪、扫描仪、读卡器、微型打印机等外设,可实现指纹考勤、刷卡、打印等特定需求。触摸屏有四、五线电阻屏、表面声波屏、红外屏、全息纳米触摸膜等国内外优秀触摸屏,可满足用户不同地域、场所的应用需求。 触控一体机是一款将触控屏和相关软件捆绑在一起再配以外包装用以查询用途的触摸产品。触控一体机真正的做到了将触摸与控制合为一体的作用,大大的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触摸一体机作为一种输入设备,所采用的触摸屏具有坚固耐用、反应速度快、节省空间、易于交流等许多优点。用户只要用手指轻轻的触摸机器屏幕就可以很快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从而使人机交互更为直截了当。
作为一种高科技的机器,触摸一体机已经逐渐的取代了单纯触摸屏的地位,让用户可以真正的感受到人机可以自由交互的特点。
‘陆’ 触摸屏的应用有哪些啊
一般人谈到触摸屏都会想到手机、平板电脑等,但实际上触摸屏分很多种,运用在各种不同的设备上!触控技术依感应原理可分为电阻式(Resistive)、电容式(Capacitive)、表面音波式(Surface Acoustic Wave)、光学式(Optics)和电磁式( Digizer )等几种。触控面板的便利之处,是你不需要再学习各种输入法,也不用随着鼠标移动,只需轻弹一指,便可执行你想要的选项。触摸屏以往因单价高,主要运用在车站、ATM或是工业精密触控仪等,但如今随着“人机界面”概念的新起,展望未来市场,个人化及小型化的触控产品将会越来越多,消费性及行动通讯方面如:PDA、IA咨询家电产品俨然成为最具市场潜力的产品,触摸屏的市场正式起飞。
小型个人携带型设备:PDA、Pocket PC、E-book、WebPad、液晶电视、翻译机咨询家电设备:电冰箱,洗衣机、咖啡壶、微波炉等公共咨询系统设备:ATM、公共查询机机(KIOSK)、自动售票机、数位相片冲印系统通讯设备:影像电话、Smart Phone、网路电视、 STB、GPS 办公室自动化设备:咨询收集设备:POI、POS咨询查询机 一字一字打出来的,希望能帮助你,望采纳!!!
‘柒’ 触摸屏的6大种类及4种技术
随着触控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操作方式、良好的视觉效果,却忽略触摸操作时给用户一个触觉反馈。
触摸屏是一种定位设备,用户可以直接用手指像计算机输入坐标信息,与鼠标、键盘一样,也是一种输入设备。触摸屏具有坚固耐用、反应速度快、节省空间、易于交流等许多优点。
利用这种技术,只要用手指轻轻地触摸计算机显示屏上的图符或文字就能实现对主机操作,从而使人机交互更为直接,这种技术极大地方便了那些不懂电脑操作的用户。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通信领域的控制、信息查询及其他方面。
触摸屏种类
1. 电阻式触摸屏
模拟电阻式屏
模拟电阻式触摸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阻屏",是利用压力感应进行控制的一种触摸屏。
它采用两层镀有导电功能的ITO塑料膜,两片ITO设有微粒支点,使屏幕在未被压按时两层ITO间有一定的空隙,处于未导电的状态。
当操作者以指尖或笔尖压按屏幕时,压力将使膜内凹,因变形而使ITO层接触导电,再通过侦测X轴、Y轴电压变化换算出对应的压力点,完成整个屏幕的触控处理机制。
目前, 模拟电阻式触摸屏有4线、5线、6线与8线等多种类型 。线数越多,代表可侦测的精密度越高,但成本也会相对提高。
另外,电阻屏不支持多点触控、功耗大、寿命较短、同时长期使用会带来检测点漂移,需要校准。但是电阻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在电容式触摸屏成熟以前,一度占据大部分触摸屏市场。
数字式电阻屏
数字式电阻屏的基本原理与模拟式的相似,与模拟式电阻屏在玻璃基板上均匀涂布ITO层不同,数字式电阻屏只是利用带有ITO条纹的基板。其中,上下基板的ITO条纹相互垂直。
数字式电阻屏更加类似于一个简单的开关,因此通常被当做一个薄膜开关来使用。数字式电阻屏可以实现多点触控。
2. 电容式触摸屏
表面电容式
表面电容式触摸屏是通过电场感应方式感测屏幕表面的触摸行为。它的面板是一片涂布均匀的ITO层,面板的四个角各有一条出线与控制器相连接,工作时触摸屏的表面产生一个均匀的电场。
表面电容式触摸屏的特点是使用寿命长、透光率高,但是分辨率低、不支持多点触控。
目前,主要应用于大尺寸户外触摸屏,如公共信息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产品上。
投射式电容屏
投射电容式触摸屏利用的是触摸屏电极发射出的静电场线进行感应。 投射电容传感技术可分为两种:自我电容和交互电容 。
自我电容又称绝对电容,它把被感觉的物体作为电容的另一个极板,该物体在传感电极和被传感电极之间感应出电荷,通过检测该耦合电容的变化来确定位置。但是如果是单点触摸,通过电容变化,在X轴和Y轴方向所确定的坐标只有一组,组合出的坐标也是唯一的。如果在触摸屏上有两点触摸并且这两点不在同一X方向或者同一Y方向,在X和Y方向分别有两个坐标投影,则组合出4个坐标。显然,只有两个坐标是真实的,另外两个就是俗称的"鬼点"。因此, 自我电容屏无法实现真正的多点触摸 。
交互电容又叫做跨越电容,它是通过相邻电极的耦合产生的电容,当被感觉物体靠近从一个电极到另一个电极的电场线时,交互电容的改变会被感觉到。当横向的电极依次发出激励信号时,纵向的所有电极便同时接收信号,这样可以得到所有横向和纵向电极交汇点的电容值大小,即整个触摸屏的二维平面的电容大小。当人体手指接近时,会导致局部电容量减少,根据触摸屏二维电容变化量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一个触摸点的坐标,因此屏上即使有多个触摸点,也能计算出每个触摸点的真实坐标。
在上述两种类型的投射电容式传感器中,传感电容可以按照一定方法进行设计,以便在任何给定时间内都可以探测到手指的触摸,该触摸并不局限于一根手指,也可以是多根手指。
2007年以来苹果公司iPhone、iPad系列产品取得巨大成功,投射式电容屏开始了喷井式的发展,迅速取代电阻式触摸屏,成为现在市场的主流触控技术。
3. 红外线式触摸屏
红外触摸屏是利用X、Y方向上密布的红外线矩阵来检测并定位用户的触摸。
红外触摸屏在显示器的前面安装一个电路板外框,电路板在屏幕四边排布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一一对应成横竖交叉的红外矩阵。用户在触摸屏幕时,手指就会挡住经过该位置的横竖两条红外线。据此,可以判断出触摸点在屏幕的位置。
红外线式触摸屏具有透光率高、不受电流、电压和静电的干扰、触控稳定性高等优点。但红外触摸屏会受环境光线的变化、会受到遥控器、高温物体、白炽灯等红外源的影响,而降低它的准确度。
早期红外触摸屏出现于1992年,分辨率只有32×32,易受环境干扰而误动作,且要求在一定的遮光环境中使用。
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先进的红外线式触摸屏在正常工作环境下寿命大于7年,在跟踪手指移动轨迹的时候,精度、平滑度和跟踪速度都可以满足要求,用户的书写可以十分流畅地转换成图像轨迹,完全支持手写识别输入。
红外式触摸屏主要应用于无红外线和强光干扰的各类公共场所、办公室以及要求不是非常精密的工业控制场所。
4. 声波式触摸屏
表面声波式触摸屏
表面声波式触摸屏是通过声波来定位的触控技术。
在触摸屏的四角,分别粘贴了X方向和Y方向的发射和接收声波的传感器,四周则刻有45°的反射条纹。当手指触摸屏幕时,手指吸收了一部分声波能量,而控制器则侦测到接收信号在某一时刻上的衰减,由此可计算出触摸点的位置。
表面声波技术非常稳定,精度非常高,除了一般触摸屏都能响应的X和Y坐标外,还响应其独有的第三轴Z轴坐标,也就是压力轴响应。
在所有类型的触摸屏中,只有表面声波触摸屏具有感知触摸压力的性能。表面声波触摸屏不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清晰度较高、透光率好、高度耐久、抗刮伤性良好、反应灵敏、寿命长,能保持清晰透亮的图像质量,没有漂移,只需安装时一次校正,抗暴力性能好,最适合公共信息查询及办公室、机关单位及环境比较清洁的公共场所使用。
弯曲声波式触摸屏
弯曲声波式触摸屏是基于声音脉冲识别的技术。
当物体触碰到触摸屏表面时,传感器将会探测声波的频率,通过将该频率与预先存储在芯片内的标准频率对比,确定触摸点的位置。
表面式触摸屏的声波沿着基板表面传播,而弯曲式的声波在基板内部传播,所以弯曲式的抗环境干扰性能优于表面式。目前弯曲式触摸屏一般用于5寸以上的信息亭、金融设备和贩卖机等。
5. 光学成像式触摸屏
光学成像式触摸屏是一种利用光来定位的触控技术,在屏幕的四角分别设置发光源和光线捕捉感应器,当物体触碰到触摸屏表面,光线发生变化,触控IC模块分析光线感应器的变化确定触控的位置。
光学成像式触摸屏耐久性高,适合在复杂的环境下使用,并且支持多点触控,但是容易受到环境光线、灰尘、昆虫等的影响发生误识别。
6. 电磁感应式触摸屏
电磁感应式触摸屏的感应器设置在显示屏之后,感应器在显示器表面产生一个电磁区域,电子笔触碰到显示器表面时,感应器可以通过计算电磁的改变来确定触控点的位置。
相比于其他触摸屏技术,电磁感应式触摸屏的精确度和分辨率是最高的,耗电量低,更加轻薄,特别适合在战争环境和建筑环境下使用,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在美国军方。
其他触摸屏技术目前市场上除了上述触控技术外,还有压力感应式、数字声波导向式、振荡指针式等多种触控技术,一般用于特殊用途。
触摸屏技术
1. 内嵌式触摸屏结构
目前,触摸屏基本都是采用外挂式的结构,这种结构的显示模块和触控模块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器件,然后通过后端贴合工艺将两个器件整合,但是这种相对独立的外挂式构造会影响产品的厚度,不符合触控显示类产品日益轻薄化的发展趋势。
由此,产生了内嵌式触摸屏的概念,内嵌式结构将触控模块嵌入显示模块内,使两个模块合为一体,而不再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器件。
相比于传统的外挂式结构,内嵌式结构的优点在于:
· 仅需2层ITO玻璃、材料成本降低、透光度提高、更加轻薄
· 不需要触摸屏模组与TFT模组的后端贴合,提高良品率
· 触摸屏组与TFT模组同时生产,减少了模组的运输费用
此外,内嵌式触摸屏又可分为两种:In-cell技术和On-cell技术。
In-cell技术
两种技术的定义略有差别,但是原则类似,都是将触摸屏内嵌于液晶模组之中。In-cell技术把触摸屏整合在彩色滤光片下方,由于是将触摸传感器置于液晶面板内部,占据了一部分显示区域,所以牺牲了部分显示效果,而且还使工艺变得复杂,高良率难以实现。
On-cell技术
On-cell技术是在彩色滤光片上整合触摸屏,不是在液晶面板内部嵌入触摸传感器,只需在彩色滤光片底板与偏光板之间形成简单的透明电极即可,降低了技术难度。On-cell的主要挑战是显示器耦合到感测层的杂讯数量,触控屏幕元件必须运用精密的算法来处理这种杂讯。On-cell技术提供将触摸屏整合到显示器的所有好处,例如使触控面板更加轻薄与大幅降低成本等优点,但整体系统成本降低的幅度仍然远远不及Incell技术。
内嵌式的概念最先由TMD在2003年提出,随后Sharp、Samsung、AUO、LG等公司相继提出此概念,并相继公布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由于技术问题,都没有能够实现商业化。
内嵌式触摸屏已经有近10年的发展时间,目前距实现商业化仍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内嵌式触摸屏代表作未来触摸屏的发展方向,积极储备内嵌式技术的厂家会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
2. 多点触控技术
2007年,苹果公司通过投射式电容技术实现的多点触控功能,该功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用户体验,体现了与当时其他触控技术的不同,使多点触控技术成为市场的潮流。
目前多点触控技术已经从开始的仅可以实现两指缩放、三指滚动以及四指拨移,发展到能够支持5点以上的触控识别和多重输入方式等,今后多点触控技术将向实现更细致的屏幕物件操控用和更具自由度的方向发展。
3. 混合式触控技术
目前,虽然触控技术类型众多,但每种技术都各有利弊,没有一种技术是完美的。近年来有人开始提出混合式触控技术的概念,即在一块触控面上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触控识别技术,达到多种触控技术之间实现优劣互补的目的。
目前,已经研发出基于电容式和电阻式的混合式触摸屏,该触摸屏可以通过手写笔和手指操作、支持多点触控等,显着提高触摸屏的识别效率。随着用户对触控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单一的触控技术肯定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混合式触控技术必定会成为未来触控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4. 触觉反馈技术
触控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们带来便捷的操作方式和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却忽略触摸操作时给用户一个触觉反馈。
目前,触觉反馈技术研究不多。美国的Immersion公司推出名叫"Forcefeedback"的触觉反馈技术,该技术是利用机械马达产生振动或者运动,它可以模拟跳动、物体掉落和阻尼运动等触觉效果,也是目前使用较多的触觉反馈技术。
Senseg公司的"E-sense"技术采用的是生物电场的原理产生一个触觉反馈。开发出更加逼真的触觉反馈技术,可以给用户带来新的触控体验,因此触觉反馈技术也是今后触控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
‘捌’ 电容触摸显示屏可以应用到哪些领域
谈到未来产品发展战略时,重点发展两类产品,一种是强调高技术,应用在室外和医疗器材上的产品;另一种是强调高性 价比,使用在ATM和POS机上的标准化产品。他非常看好投射电容式触摸屏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因为此类产品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应用在工业自动化、加油站 终端器、飞机显示屏、汽车GPS、医疗器材、银行的POS机和ATM机、工业测量仪器和高铁上等等;在加上三菱正在努力使投射电容式触摸屏的成本降下来, 使其具有更高的性价比;以及由于触摸屏的直观交互模式可以缩短员工的培训时间和降低软件的开放成本。因此,未来投射电容式触摸屏在工业领域的前景还是很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