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业毒物分为哪几类
工业毒物可按多种方法予以分类:
1、按化学结构分类,如金属、醇、酮等;
2、按用途分类,如农药、有机溶剂等;
3、按毒害作用分类。又可按其作用的性质和损害的器官或系统加以区分。作用的性质可分为:①刺激性,②窒息性,③麻醉性,④溶血性,⑤腐蚀性,⑥致敏性,⑦致癌性,⑧致畸胎性等。按损害的器官或系统则可分为:①神经毒性,②肝脏毒性,③血液毒性,④肾脏毒性,⑤全身毒性等毒物。有的工业毒物主要有一种作用;有的具有多种作用。
采用常用的毒物分类方法,即主要按毒害作用的性质和化学结构的方法分为:
1、刺激性气体;
2、窒息性气体;
3、金属、类金属及其化合物
4、有机化合物,
5、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
⑵ 生产性有害因素及生产性毒物的类型有哪些
生产性有害因素的性质和类型
劳动条件包括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三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是由许多因素所组成,我们把这些与生产有关的因素称为生产性因素(或职业性因素)。生产性因素对于劳动者的健康来说,有的起着有利的作用,有的起着有害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取决于生产性因素的性质和数量(强度)。对劳动者的健康和劳动能力产生有害作用的,称为生产性有害因素(或称职业性有害因素)。
生产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和性质,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二是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三是与一般卫生条件和卫生技术设施不良有关的有害因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有哪些呢?它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化学因素是目前引起职业病最为多见的生产性有害因素,它包括生产性有毒物质(如铅、汞、苯、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和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水泥尘、金属粉尘、有机粉尘等)。物理因素包括异常的气象条件(如高温、低温、辐射热等)、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噪声、振动、超声波、次声、电离辐射(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χ射线等)、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强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微波、激光等)。生物因素主要是某些微生物或寄生虫,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及蔗渣上的霉菌等。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哪些呢?它包括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劳动休息制度不健全或不合理等;劳动中精神过度紧张;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如安排的工作与劳动者的生理状况不相适应,或生产定额过高,或超负荷的加班加点等;个别器官或系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如由于光线不足而使视力紧张等;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的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设备等。
与一般卫生条件和卫生技术设施不良有关的有害因素又有哪些呢?它有以下几种情况: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要求和卫生标准,如厂房又矮又小又狭窄,车间布置时不管岗位(或工段)有毒、无毒都安排在一个车间内等;缺乏必要的卫生工程技术设施,如没有通风换气或照明设备,或未加净化就把污水排放出去;缺乏防尘、防毒、防暑降温、防噪声等措施、设备;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方面存在不足或有缺陷。
实际上,在生产现场中生产性有害因素往往不是单一存在的,它同时会存在多种有害因素,这对劳动者的健康危害更大。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工艺的改革以及防护措施的不断完善,可以减少或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减轻或避免生产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危害。
生产性毒物的来源有类型
凡少量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破坏正常生理机能,引起某些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变,我们把这种病变称为中毒,引起中毒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各种有毒物质,通称为生产性毒物或工业毒物,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可能是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也可能是副产品或废弃物、夹杂物,或其中含的有毒成分。生产性毒物可能是气体、液体或固体,通常以气体、蒸气、烟、雾、粉尘等形式存在于生产环境中,污染空气,对人体产生危害。
(1)气体。指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物质。如氯、硫化氢、二氧化硫等。
(2)蒸气。是由固体升华或液体蒸发而成,前者如碘、硫等,后者如苯、汽油等。凡是沸点低、蒸气压大的液体都容易产生蒸气。
(3)雾。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液体微滴,大多是因为蒸气冷凝或液体喷洒而成,如硫酸雾、喷漆作业时产生的漆雾等。
(4)烟。又称烟雾或烟气。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0.1微米的烟状固体微粒。它可由金属熔融时所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迅速冷凝及氧化而成,如熔炼铅产生的铅烟。它也可由有机物质加热或燃烧而成,如塑料热压和农药熏蒸剂燃烧时产生的烟。
(5)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大小多在0.1~10微米范围。固体物质经机械粉碎、碾磨、搅拌、过筛或运输时均可产生粉尘。
另外,我们把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统称为气溶胶。
⑶ 什么是工业毒物
工业性毒物 指在工业生产中所使用或产生的有毒化学物。有的是原料或辅助材料,有的是中间体或单体,有的是成品,有的是废弃物。
⑷ 工业上常见的有毒气体有哪些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800万种化学物质,其中常用的化学品就有7万多种,每年还有上千种新的化学品问世。在品种繁多的化学品中,有许多系有毒化学物质,在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甚至危及人的生命,造成巨大灾难性事故。因此,了解和掌握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危害的基本知识,对于加强有毒化学物质的管理,防止其对人体的危害和中毒事故的发生,无论对管理人员还是工人,都是十分必要的。一、毒物的分类1.金属为类金属常见的金属和类金属毒物有铅、汞、锰、镍、铍、砷、磷及其化合物等。2.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3.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4.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等农药的使用对保证农作物的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但如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引起中毒。
⑸ 什么是工业毒物
工业毒物系指工业生产中的有毒化学物质。广义上,除对机体的毒害作用,还应考虑其他有害作用。以气体、蒸汽、雾、烟尘、粉尘状态存在。工业毒物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当皮肤受污染时,首先引起局部刺激作用或过敏反应。如有经皮肤吸收或吸入毒物时便可引起全身性中毒,可损害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等器官。某些毒物对人体产生远期影响,具有致突变作用、致畸作用和致癌作用。当妇女在孕期接触某些化学毒物时,毒物可以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发育,引起胎儿畸形、智力发育不良、流产或死胎等。现已证实导致人体致畸物有十多种,如二硫化碳、乙醇、汞和多溴联苯等。现在已报道的对动物致畸的500多种化学毒物,对女工也存在着潜在的危害。
工人在接触某些化学毒物时,可使人群中癌瘤的发病率增高,这种化学物质被称为化学致癌物。国际上现已查明的化学致癌物,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人体致癌物,有充分的流行病学证据和可靠的动物实验资料,如砷、苯、氯乙烯、联苯胺、铬酸盐和重铬酸盐等三十余种;第二类是可疑人体致癌物,有个别人体致癌的病例而未经流行病学肯定,但动物资料证实致癌,如环磷酸胺、丙烯脂等;第三类是动物致癌物,仅在实验动物中获得阳性而缺乏人群致癌资料。某些化学物质还具有促进肿瘤生长的能力,称为促癌物。
根据工业毒物的作用特点,可分为神经毒物、肝脏毒物。遗传毒物、刺激毒物及窒息毒物等。这些毒物可选择性地损害某个器官或引起某一毒性反应。例如,神经毒物中毒时,首先引起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由于毒物作用的方式不同,对人体所致损害也有所不同。例如,过量接触苯蒸气,急性中毒时可引起中枢神经损害,出现麻醉、昏迷、呼吸抑制而死亡;慢性中毒时主要损害血液系统,可引起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贫血,严重时发现再生障碍性贫血;铅可以引起多个系统和器官的损害,首先影响造血系统,然后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的损害,严重时出现中毒性脑病;汞、锰可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损害;氯乙烯可使肝脾肿大出现肝血管瘤;二硫化碳会损害生殖系统等。
当缺乏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工业毒物可以引起各种各样的损害,不仅损害工人自己,还可影响下一代,轻者引起功能性障碍,重者可造成病残,甚至影响寿命,导致死亡。毒物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关键在于必须认识其危害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或消除这些危害。
⑹ 工业性毒物中毒包括哪些中毒
氯乙酸; Chloroacetic acid; Chloroethanoic acid; Monochloroaceti
氢氟酸; Hydrofluoric Acid
氢氰酸 ; Hydrocyanic acid;
硫酸二甲酯; Dimethyl Sulfate
三氯氧磷; 磷酰氯; 磷酰三氯
氮的氧化物主要有: 一氧化二氮(又称:氧化亚氮,笑气,连二次硝酸酐); Nitro
砷化氢; 砷化三氢; 胂; Arsine; Aresenic hydride; Hydrogen arsenide;Ar
酚; 苯酚; 石炭酸; 羟基苯;
http://www.fx120.net/disease0/zhydwzhd/jbchsh/List_2.html
⑺ 什么是工业性毒物
就是在工业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物质,就称工业性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