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很多地区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很多地区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在农业部编制的《全国农业加工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2016-2020)》中,有一篇文章表示要大力支持农产品初级加工的发展。在此之前,农产品的初级加工主要集中在薯仔、水果和蔬菜上,在补贴范围内相对有限。下一步将以粮食、果蔬、茶叶等特色农产品的干燥、贮藏和保鲜为重点建设初级加工设施,不仅要增加农产品初级加工品种的来源,农产品原产地初加工补贴范围和面积也将扩大。
但是,补贴的范围和面积以及农产品的种类都是有限的,只有部分省市提供部分财政补贴,用于建设马铃薯贮藏地窖、果蔬保鲜贮藏和干燥设施,而农民需要先建设才能获得补贴。尽管补贴有限,但它们将薯仔、水果和蔬菜的产后损失减少到10%以下,并通过淡季销售将农产品价格提高30%以上。从这个角度来看,增加农产品初级加工的原产地确实可以给我们的农民带来很多好处。
根据专家研究,中国每年损失至少240至380亿斤的收获后粮食,相当于数百亿元的经济损失。这只是玉米、大米、小麦等的损失。再加上薯仔、水果、蔬菜等的损失,将达到数千亿美元。如果再加上错季销售利润的损失,对于每年农业生产的损失都会是一种损失,亿万甚至万亿的我们农民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也就是说,如果不进行农产品产地预处理,我们农民将损失近一半的收入,相当于白了一年。
② 1至8月北京17个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在1月份到8月份的时候,北京有17个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速度要快一些,主要是因为现在的环境控制的比较好,而且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变,快各个行业处于恢复状态当中。
在计算机以及通信还有其他的电子设备制造业方面,增长速度也有所发展,能够达到8.2%,特别是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增长速度能够达到7.3%,但是汽车制造行业会有所下降,还有医药制造行业也会有所下降。
③ 国民收入增加的根本原因
国民收入增长的决定因素主要有:①社会投入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量的增加。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投入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量与国民收入的增长量成正比。②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质形态上的国民收入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国民收入增长得就越快。③生产资料的节约。节约生产资料可以用同量生产资料生产更多的社会总产品,从而使得同量社会总产品中,国民收入所占的比重相对增大 。在这3个决定因素中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国民收入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
④ 工业企业,年末报表中货币资金增加的原因
工业企业,年末报表中货币资金增加的原因有:
1、年末,企业业绩好,收入大增,也是货币资金增加的原因之一;会计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2、年末,应收账款回款,会计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二、财务会计报表中货币资金应该=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货币资金太大说明三点:
1、流动资金充裕,尤其是货币资金,没有财务风险;
2、流动资金闲置,资金不能变为资本,就不能实现增值功能。
3、流动资金闲置,造成资金运用不科学;
(4)加工业收入增加的原因有哪些扩展阅读:
企业与债务人进行债务重组,应当分债务重组的不同方式进行处理。
1、收到债务人清偿债务的款项小于该项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重组债权人已计提的坏账准备。
收到债务人清偿债务的款项大于该项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重组债权已计提的坏账准备。
以下债务重组涉及重组债权减值准备的,应当比照此规定进行处理。
2、接受债务人用于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应按该项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借“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按已计提的坏账借“坏账准备”。涉及增值税的,还应进行相应处理。
3、将债权转为投资的,应按相应股份的公允价值,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其他费用,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
4、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清偿的,应当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权的公允价值。
⑤ 工业总产值与相关月份比较,增速过高,一般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一般是生产大于销售导致的。
工业年平均增长率高说明生产大于销售、投入大于产出,消费少而生产多,长期如此必然造成经济危机(生产过剩的危机)。
(5)加工业收入增加的原因有哪些扩展阅读:
一、工业总产值包括本年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1、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是指企业本期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需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全部工业成品和对外销售的半成品的价值总和。
2、对外加工费收入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接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产品)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承接的工业性作业所取得的加工费收入。
3、自制半成品及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是指企业报告期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减期初的差额价值。该指标核算与各企业的会计核算口径一致,未设半成品科目的企业可不计这部分价值,产品产量统计和中间投入的计算也应与之保持同口径。
二、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公式: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二是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公式: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
三、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根据计算工业总产值的价格不同,工业总产值又分为现价工业总产值和不变价工业总产值,不变价工业总产值是指在计算不同时期工业总产值时,对同一产品采用同一时期或同一时点的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作为不变价,又称w定价格。采用不变价计算工业总产值,主要是用以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
⑥ 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加快受什么因素影响
数据显示,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760.3亿元,同比增长21.9%,增速比3月份加快18.8个百分点。在业内人士看来,4月份,受生产加快、价格回升、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利润增长明显加快,印证了工业生产在恢复。
从行业方面来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利润增长明显加快,这五个行业合计拉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加快13.2个百分点。
何平进一步分析称,4月份,因前期汇兑损失等因素减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费用同比增长仅1.8%,增速比3月份明显放缓13.3个百分点,财务费用增长明显放缓也是4月份工业利润增速明显加快的原因之一。
此外,利润同期基数较低也使得4月份工业利润增速明显加快。数据显示,去年4月份,受价格涨幅回落、生产销售增长放缓、成本上升等各种因素影响,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4%,增速比去年3月份回落9.8个百分点。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⑦ 我国农民工工资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对农民工的需求增加
用工需求增加是促进农民工工资增长的主要因素。“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9.5%,增速比“九五”时期快0.9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9.9%和10.1%,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十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2%,增速比“九五”时期高9.0个百分点。经济的增长和投资规模的扩大为农民工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机会。这一时期,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第二、三产业特别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快速发展,用工需求增长较快加之西部大开发战略平稳推进,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启动,中西部地区的用工需求也不断增加。这些因素都为农民工工资上涨创造了条件。
四、农业用工成本上升,农民工对工资的预期提高
增加收人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主要目的,工资预期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点的选择,而输出地的劳动力价格是农民工工资预期形成的基本参考。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增加和农村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发育,农户家庭经营的雇工价格也在逐步上涨。据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调查,农户家庭经营各业雇工平均增长了9%。其中粮食生产雇工工资增长了7%。输出地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会使外出就业农民工形成更高的工资预期,在社会用工需求增加的情况下,供给方的预期也会对最终的工资产生影响。
⑧ 国民收入增加的根本原因
国民收入增长的决定因素主要有:①社会投入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量的增加。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投入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量与国民收入的增长量成正比。②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质形态上的国民收入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国民收入增长得就越快。③生产资料的节约。节约生产资料可以用同量生产资料生产更多的社会总产品,从而使得同量社会总产品中,国民收入所占的比重相对增大
。在这3个决定因素中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国民收入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
⑨ 公里变化不大,收入增加的分析原因
公里变化不大,收入增加的分析原因:
企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的原因有以下三个:一是企业产品销售数量较上年同期增加;二是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增长;三是产品销售结构发生了有利于企业收入增长的变化:多品种产品销售的企业,销售数量大、销售价格高的产品比重增加,会直接导致企业收入的增加。
⑩ 生产发展使得收入增加怎么体现
总产值、净产值和增加值都是人们用来衡量社会生产活动总成果的三个重要总量指标。
以工业生产为例,可以说明总产值、净产值和增加值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1)、工业总产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总量,也就是全部工业产品价值的总和。
它既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物质消耗转移的价值,也包括新创造的价值。具体包括:(1)成品价值,即在本企业内不再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的产品价值。
(2)按加工费计算的已完成的工业性作业价值,包括在作业过程中所耗用的材料和零件的价值,但不包括被修理加工产品的价值。(3)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计算,即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但不允许把企业内部各车间的生产成果相加重复计算。2)、工业净产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即工业总产值扣除物质消耗(包括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的价值;提取的折旧费和大修理基金;定货者来料价值和生产销售中的其他一些物质消耗价值)以后的价值。
3)、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活动创造的价值,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工业增加值就是工业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消耗以后的价值,它与工业净产值计算口径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也有差别:工业增加值包括折旧、大修理基金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务费,工业净产值则不包括;工业增加值不包括企业对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支付如利息支出等,而工业净产值是包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