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20
2020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如下:
1、颗粒物PM1050/150μg/m3(日均,一级/二级);
2、PM2.535/75μg/m3(日均,一级/二级)HCL50μg/m3(日均);
3、60μg/m3(时均)SO280μg/m3(日均);
4、100μg/m3(时均)NOx250μg/m3(日均);
5、350μg/m3(时均)汞0.1mg/m3铅1.0mg/m3。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为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使空气质量达到环境质量标准,对排入大气中的污染物数量或浓度所规定的限制标准。从国家标准制定层面上,截止目前,已制定或即将制定发布的涉及工业炉窑的行业标准共有28个(含尚未发布的4个标准),包括钢铁、水泥、焦化、玻璃、有色、陶瓷、砖瓦、氯碱、石油炼制、再生有色金属等行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九条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以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为依据。第十条 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和论证,并征求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事业单位和公众等方面的意见。第十一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在其网站上公布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供公众免费查阅、下载。第十三条 制定燃煤、石油焦、生物质燃料、涂料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产品、烟花爆竹以及锅炉等产品的质量标准,应当明确大气环境保护要求。
制定燃油质量标准,应当符合国家大气污染物控制要求,并与国家机动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相互衔接,同步实施。
前款所称非道路移动机械,是指装配有发动机的移动机械和可运输工业设备。
2. 什么是工业炉窑砌筑
工业炉窑砌筑就是筑造工业炉砌体的施工过程。工业炉用的耐火材料大多数是氧化性的,如SiO2、Al2O3、MgO、CaO等。常用的粘土质耐火砖是SiO2和Al2O3的混合物,所含杂质在高温下能使砖软化。
所以这种砖的最高使用温度不应超过其荷重软化开始温度1300℃,而且不能抵抗碱性物的侵蚀。含Al2O3大于55%的高铝砖,可用到1470℃的高温,是既能抗碱又能适当抗酸侵蚀的良好的耐火材料。
镁砖和镁铝砖含MgO80%以上,使用温度可达1500℃,是抗碱的优良材料,多用来铺砌高温加热炉的炉底。非氧化性的碳化硅砖,在高温下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很好的热导率,适用于少、无氧化炉的马弗罩或辐射板。
以SiO2和Al2O3为基本成分、而Fe2O3含量很少的抗渗碳砖,对还原性气氛的抵抗性能好,是用于可控气氛炉的良好材料。
(2)工业炉窑设计标准有哪些扩展阅读:
工业炉砌体砌体由耐火层和绝热层组成。为了保证砌体的强度和气密性,在砌体外围还用钢结构(称为炉架)将砌体紧固(见图)。耐火层直接承受高温负荷和机械冲击,同时承受炉气或熔液的化学侵蚀,多用具有规定尺寸的标准型耐火砖砌成。
砌体的砖缝一般要相互错开,在一定间距内留出适当大小的膨胀缝。砌砖用耐火泥的化学成分和热性能,要与耐火砖相适应,并具有合适的稠度和可塑性等,以满足施工要求。
耐火层的外部是绝热层,用以对耐火层进行保温,以减少炉壁散热损失和降低炉壁外表面温度,多用密度小、热导率低的标准型绝热砖或棉、毡等纤维材料组成。
3. 工业炉窑大气排放标准
法律分析:1 范围 本标准按年限规定了工业炉窑烟尘、生产性粉尘、有害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烟气黑度的排放限值。本标准适用于除炼焦炉、焚烧炉、水泥工业以外使用固体、液体、气体燃料和电加热的工业炉窑的管理,以及工业炉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工业炉窑
工业炉窑是指在工业生产中用燃料燃烧或电能转换产生的热量,将物料或工件进行冶炼、焙烧、烧结、熔化、加热等工序的热工设备
3.2 标准状态
指烟气在湿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Pa时的状态,简称“标态”。本标准规定的排放浓度均指标准状态下的干烟气中的数值。
3.3 无组织排放
凡不通过烟囱或排气系统而泄漏烟尘、生产性粉尘和有害污染物,均称无组织排放。
3.4 过量空气系数
燃料燃烧时实际空气需要量与理论空气需要量之比值。
3.5 掺风系数
冲天炉掺风系数是指从加料口等处进入炉体的空气量与冲天炉工艺理论空气需要量之比值。
4 技术内容
4.1 排放标准的适用区域
4.1.1 本标准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标准,分别与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相对应:
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
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
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七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大气污染,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4. 工业锅炉设计计算标准方法的目录
《层状燃烧及流化床燃烧工业锅炉热力计算方法》
编制说明
第0章符号及定义
第1章总则
第2章煤的成分、性质和分类
2.1煤质资料
2.2煤的元素成分
2.3煤的工业分析成分
2.4发热量
2.5混合煤
2.6煤的分类
2.7灰熔点
2.8煤和灰的比热容
第3章空气和烟气的特性计算
3.1空气和烟气的物理特性
3.2空气量的计算
3.3锅炉烟道中的过量空气系数和漏风系数
3.4烟气量的计算
3.5烟气的焓
3.6代表性煤种的空气和烟气特性计算
.第4章锅炉热平衡计算
4.1热平衡方程
4.2锅炉输入热量
4.3锅炉输出热量
4.4锅炉热损失
4.5锅炉热效率及燃料消耗量
第5章层燃炉炉膛传热计算
5.1炉膛几何特性
5.2炉内热量平衡
5.3烟气黑度与系统黑度
5.4炉膛传热计算
5.5燃烬室传热计算
5.6炉膛热力特性
第6章鼓泡流化床锅炉炉膛传热计算
6.1炉膛几何特性
6.2沸腾层的烟气侧热平衡
6.3流化速度
6.4沸腾层内埋管传热计算
6.5悬浮室、燃烬室的传热计算
第7章循环流化床锅炉传热计算导则
7.1炉膛几何特性
7.2循环床锅炉的循环倍率咒
7.3密相区的燃烧份额艿
7.4密相区热平衡
7.5稀相区热平衡
7.6密相区的传热计算
7.7稀相区的传热计算
7.8炉膛水平屏式蒸发受热面传热系数
7.9炉膛竖直屏式蒸发受热面传热系数
第8章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
8.1基本方程
8.2传热系数
8.3对流放热系数
8.4辐射放热系数
8.5温压
8.6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方法
附录a关于燃烧设备和受热面设计的若干建议
附录b设计计算用相关数据及表样
附录c设计计算用线算图
附录d例题
《热水锅炉水动力计算方法》
《工业锅炉烟风阻力计算方法》
5. 工业窑炉使用天然气燃料执行什么标准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明确指出“工业炉窑是指在工业生产中用燃料燃烧或电能转换产生的热量,将物料或工件进行冶炼、焙烧、烧结、熔化、加热等工序的热工设备,本标准适用于除炼焦炉、焚烧炉、水泥工业以外使用固体、液体、气体燃料和电加热的工业炉窑的管理,以及工业炉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如果本项目使用天然气,对应上述适应原则并结合工艺目的,二氧化硫还是应执行工业炉窑标准。斯德煅烧炉可以使用天然气
6. 国家规范窑炉表面温度是多少
根据《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93。
第5.1.2当环境温度为25C时,工 业 锅 炉 外壁表面平均温度不得超过50C。
第5.1.4附录A表A6中列出各种炉涡的工业炉温的炉体外表面温度指标,作为设计建造与维修工业炉 窑时,评价炉体保温性能的依据。
注∶①表中值系在环境温度为20℃是时,正常工作的炉子外表面平均温度(不包括炉子的特殊部分)。
②本表不适用于下列工业炉窑:
a.额定热负荷低于0.85×106kJ/h者;
b.炉壁强制冷却者;
c.回转窑。
7. 完好设备有什么标准
完好设备有以下要求:
1、设备性能良好,如性能、出力达到设计标准,精度满足工艺要求,运转无超温、超压现象。
2、设备运转正常,零部件齐全,无较大缺陷,磨损腐蚀在规定限度内,主要计量仪表和润滑系统正常。
3、原材料、燃料、油料等消耗正常,无漏油、漏气(汽)、漏电现象,外表清洁、整齐。
设备的完好率
所谓的完好率,是在检查期间,完好设备与设备总台数的比例(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数/设备总数)很多工厂的指标可以达到95%以上。在检查的那一刻,如果设备是运转的,没出故障,就算是完好的,于是这个指标就很好看。
为此,不少企业提出对此指标的定义进行改造,例如提出每月8日,18日,28日检查三次,取其完好率的平均值作为本月的完好率。这当然比检查一次要好,但仍然是点状反映出的完好率。
后来有人提出以完好的台时数比上日历工作台时数,完好台时数等于日历工作台时减去故障及其修理的总台时数。这个指标要真实多。当然又遇到统计的工作量增加和统计的真实性,遇到预防性维修台时是否扣除的争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完好设备
8. 工业锅炉设计计算标准计算方法
《工业锅炉设计计算方法》内容包括:煤的成分、性质和分类,空气和烟气的特性计算,锅炉热平衡计算,层燃炉炉膛传热计算,循环流化床锅炉传热计算导则,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等。
《工业锅炉设计计算方法》刊载的内容包括:
1)《层状燃烧及流化床燃烧工业锅炉热力计算方法》;
2)《工业锅炉烟风阻力计算方法》;
3)《热水锅炉水动力计算方法》;
4)GB/T 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的理解与实施(附录)。
编制说明
第0章 符号及定义
第1章 总则
第2章 煤的成分、性质和分类
2.1 煤质资料
2.2 煤的元素成分
2.3 煤的工业分析成分
2.4 发热量
2.5 混合煤
2.6 煤的分类
2.7 灰熔点
2.8 煤和灰的比热容
第3章 空气和烟气的特性计算
3.1 空气和烟气的物理特性
3.2 空气量的计算
3.3 锅炉烟道中的过量空气系数和漏风系数
3.4 烟气量的计算
3.5 烟气的焓
3.6 代表性煤种的空气和烟气特性计算
第4章 锅炉热平衡计算
4.1 热平衡方程
4.2 锅炉输入热量
4.3 锅炉输出热量
4.4 锅炉热损失
4.5 锅炉热效率及燃料消耗量
第5章 层燃炉炉膛传热计算
5.1 炉膛几何特性
5.2 炉内热量平衡
5.3 烟气黑度与系统黑度
5.4 炉膛传热计算
5.5 燃烬室传热计算
5.6 炉膛热力特性
第6章 鼓泡流化床锅炉炉膛传热计算
6.1 炉膛几何特性
6.2 沸腾层的烟气侧热平衡
6.3 流化速度
6.4 沸腾层内埋管传热计算
6.5 悬浮室、燃烬室的传热计算
第7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传热计算导则
7.1 炉膛几何特性
7.2 循环床锅炉的循环倍率л
7.3 密相区的燃烧份额б
7.4 密相区热平衡
7.5 稀相区热平衡
7.6 密相区的传热计算
7.7 稀相区的传热计算
7.8 炉膛水平屏式蒸发受热面传热系数
7.9 炉膛竖直屏式蒸发受热面传热系数
第8章 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
8.1 基本方程
8.2 传热系数
8.3 对流放热系数
8.4 辐射放热系数
8.5 温压
8.6 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方法
附录A 关于燃烧设备和受热面设计的若干建议
A1 燃烧设备的选择
附录B 设计计算用相关数据及表样
附录C 设计计算用线算图
附录D 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