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邵阳工业区有哪些

邵阳工业区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8-12 09:16:42

Ⅰ 邵阳工业园地图

邵阳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为半山半丘陵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市现辖8县1市3区。总面积为2088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411平方公里。 邵阳市,史称“宝庆”,资江与邵水交汇穿城而过,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城。早在春秋末期楚国大夫白善在此筑城,称白公城,属楚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邵阳属长沙郡,东汉末属零陵郡。三国初属蜀,后入吴。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226年),分零陵北部为昭陵郡,郡治设今邵阳市。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司马炎平定东吴,为避其父司马昭之讳,改昭陵为邵陵。南宗理宗赵均作太子时,曾被封为邵州防御使。登极做皇帝,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之名始于此。宝庆之名经明、清两朝一直沿用到民国初年。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改宝庆为邵阳。1949年解放,1950年成立邵阳市。为地辖市。1972年改为省辖市,仍归地区代管。1977年7月改为省辖市,由省直接管理。1986年初,邵阳地区和邵阳市合并。解放三十多年来,邵阳市行政建制频繁变化,是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邵阳市山河毓秀,民风淳朴。明代吴童有邵陵诗云:“南楚雄边百粤亲,山川无异土风淳,踏歌樵妇黄茅髻,负载征人百葛巾”。由于受中原文化影响,开化甚早,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如唐代着名诗人胡曾所着《九疑图经》、《安定集》10卷和《咏史诗》三卷存世,有竭力支持郑和出使西洋的明代都御史兼两广总督的李敏,我国近代史着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进步思想家魏源,着名的舆地学家、音韵学家和汉学家邹汉勋;戊戌变法运动的积极支持者樊锥;民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蔡锷和谭人凤,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敢于和一切恶势力做斗争的贺金声,新民主主义革命前期,全国闻名的女革命活动家雷瑜,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壮烈牺牲的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当代着名的史学家吕振羽,音乐家、作曲家贺绿汀等都是邵阳人的优秀代表。 邵阳市境内山环水复,风光秀美,景色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有被誉为“山水甲桂林”的丹霞地貌莨山风景名胜区;有八十里南山的江南草原风光;有全国七十二佛地之一的武冈云山;有原始次生林绥宁黄桑自然保护区。市区有“双清秋月”、“龙桥铁犀”、“六岭春色”、“佘湖雪霁”、“神滩晚渡”、“山寺晓钟”、“洛阳仙洞”、“白云樵隐”、“岳平云顶”、“桃洞流香”等景观。其中如双清亭,地处资江砥矶上,与北塔夹江对峙,大有云带钟声穿林去,月移塔影过江来之神韵;桃花洞庭湖和无底洞,构造奇特,兼有地下暗流,风趣万千。近几年,来邵阳旅游、考察的中外客商和游人与日俱增。

Ⅱ 邵阳在哪里

邵阳市,史称“宝庆”,资江与邵水交汇穿城而过,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城。早在春秋末期楚国大夫白善在此筑城,称白公城,属楚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邵阳属长沙郡,东汉末属零陵郡。三国初属蜀,后入吴。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226年),分零陵北部为昭陵郡,郡治设今邵阳市。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司马炎平定东吴,为避其父司马昭之讳,改昭陵为邵陵。南宗理宗赵均作太子时,曾被封为邵州防御使。登极做皇帝,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之名始于此。宝庆之名经明、清两朝一直沿用到民国初年。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改宝庆为邵阳。1949年解放,1950年成立邵阳市。为地辖市。1972年改为省辖市,仍归地区代管。1977年7月改为省辖市,由省直接管理。1986年初,邵阳地区和邵阳市合并。解放三十多年来,邵阳市行政建制频繁变化,是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的必然结果。邵阳市山河毓秀,民风淳朴。明代吴童有邵陵诗云:“南楚雄边百粤亲,山川无异土风淳,踏歌樵妇黄茅髻,负载征人百葛巾”。由于受中原文化影响,开化甚早,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如唐代着名诗人胡曾,有竭力支持郑和出使西洋的明代都御史兼两广总督的李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进步思想家魏源,舆地学家、音韵学家和汉学家邹汉勋;戊戌变法运动的积极支持者樊锥;民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蔡锷和谭人凤,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敢于和一切恶势力做斗争的贺金声,新民主主义革命前期,全国闻名的女革命活动家雷瑜,当代着名的史学家吕振羽,音乐家、作曲家贺绿汀等都是邵阳人的优秀代表。位置:邵阳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700多万行政区划:辖邵东县、新邵县、洞口县、隆回县、城步县、新宁县、绥宁县、武冈市等八个县市和双清、大祥、北塔三个区。概貌:邵阳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为半山半丘陵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市现辖8县1市3区。总面积为2088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411平方公里。景观:双清公园、城南公园、东塔、水府庙、宝庆十二景。邵阳市境内山环水复,风光秀美,景色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有被誉为“山水甲桂林”的丹霞地貌莨山风景名胜区;有八十里南山的江南草原风光;有全国七十二佛地之一的武冈云山;有原始次生林绥宁黄桑自然保护区。市区有“双清秋月”、“龙桥铁犀”、“六岭春色”、“佘湖雪霁”、“神滩晚渡”、“山寺晓钟”、“洛阳仙洞”、“白云樵隐”、“岳平云顶”、“桃洞流香”等景观。其中如双清亭,地处资江砥矶上,与北塔夹江对峙,大有云带钟声穿林去,月移塔影过江来之神韵;桃花洞庭湖和无底洞,构造奇特,兼有地下暗流,风趣万千。 住宿 港龙大厦地址:邵阳市邵东县港龙路1号 0739-26188888 ★★★ 莨泉宾馆邵阳市新宁县莨镇0739-4702116 ★★★ 金龙宾馆邵阳市东风路311号0739-5223188 ★★ 邵阳白公城宾馆邵阳市城北路62号 交通 邵阳是湘西南的交通枢纽,上海至昆明的320国道和内蒙至梧州的207国道交汇于市区。全市所有乡镇和80%的行政村都通了公路,形成了以320、207国道为主干的运输网络。公路总里程达6000余公里,铁路运输通过娄邵线通达全国各地,并开通了直达广州的特快列车。水路通航河道7条,航道达800余公里。规划修建的洛湛铁路邵(阳)冷(水滩)段和上(海)瑞(丽)高速公路邵阳段、邵东军民两用机场,正在紧张的勘察设计施工。预计到本世纪未,将形成"三横六纵一连"的公路主骨架,发达的铁路交通,初具规模的航空运输。市区沟通东西南北。 美食 在武冈,民国27年,北门口一代亦开始生产豆腐,品种有水豆腐、烘干豆区腐、油炸豆腐、卤香干豆腐、包豆腐等。今天,木瓜桥夏宏时的桂子油豆腐,高桥戴四德的二干豆腐,都别有风味,四乡闻名。宝庆猪血丸子,亦称血粑,是邵阳的传统食品,始于清康熙年间,民间历代相传,至今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宝庆猪血丸子的主要原料是豆腐,先用纱布将豆腐中的水分滤干,然后将豆腐捏碎,再将新鲜猪肉切成肉丁或条状,拌以适量猪血、盐、辣椒粉、五香粉以及少许麻油、香油、味精、芝麻等佐料,搅拌匀后,做成馒头大小椭圆形状的丸子,放在太阳下晒几天,再挂在柴火灶上让烟火熏干,烟熏的时间越长,腊香味越浓。也有做一铁架,架下用火炉焚烧锯木屑、糠皮、谷壳或木炭熏烤,此种熏法特别讲究火候,不能过急过猛,否则口味不佳。丸子熏干后即可食用。猪血丸子色、香、味俱佳,腊辣可口,增进食欲,且易于保藏,至少半年内不会变质,同时还携带方便,煮熟切成片即可食用,是宴客时一道开胃的冷盘。南省邵东县素有“黄花之乡”的美誉。黄花的学名叫萱草,中国古代常用“萱庭”、“萱堂”来代言母亲,因而民间称黄花菜为“母亲花”。因其颜色金黄,形状细长,所以又叫“金针花”。黄花既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由是一种美丽高雅的观赏植物。邵东出产的黄花菜,被列为全国八大名贵蔬菜之一。经中国医学科学院测定,邵东黄花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的含量,都高于西红柿等常见的蔬菜。据《本草纲目》记载,黄花有利胸膈、安五脏、通乳健胃、轻身明目等功效。在人们的餐桌上,常用黄花做汤、烧肉,味道十分鲜美;产妇的食谱也少不了黄花蒸鲫鱼、黄花炖鸡这两道菜

Ⅲ 邵阳市最大的鞋厂

赐福鞋业有限公司。湖南赐福鞋业有限公司,地址为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工业集中区红石生态科技园6栋3F,经营范围包括纺织面料鞋制造,生产、加工,目前是邵阳市最大的鞋厂。

Ⅳ 邵阳市工业区

邵东的工业区比较发达

Ⅳ 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宝庆工业集中区如何坐车

公交线路:101路,全程约10.9公里

1、从邵阳市步行约380米,到达曹婆井站

2、乘坐101路,经过21站, 到达宝工区管委会站

3、步行约360米,到达宝庆科技工业园

Ⅵ 邵阳市有几个区人口分别是多少面积分别是多少

邵阳是一座历史古城,西周召伯,甘棠布政;春秋白善,垒土筑城,距今已有 2500 余年了。邵阳,旧名宝庆,位于湘中而偏西南。北障雪峰之险,南屏五岭之秀,资水横贯,邵水交汇,盆地珠连,丘陵起伏。自西汉置县,为郡为州为府,为一方之重镇。北邻娄底,南界永州,上通云贵,下接长衡。自古为交通要道,商端口中心,经济发达,文化昌明。

邵阳现为省辖市,辖 8 县 1 市 3 区(即邵东县、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新宁县、绥宁县、城步县、武冈市和大祥区、双清区、北塔区),人口 740 万,为湖南之最;面积 2.1 万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二,其中市区面积为 411 平方公里。邵阳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山奇水秀,资源丰富;民风纯厚,气候适宜;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完备。邵阳属国家 “ 西部大开发 ” 、 “ 中部崛起 ” 战略覆盖区,也是湖南省实施 “ 中部崛起 ” 战略的中心区域。

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即有先民栖息屯居。秦代,今境内分属长沙郡及黔中郡。西汉初,始置昭陵县。吴宝鼎元年 (266 年 ) ,分零陵郡北部都尉辖地置昭陵郡,治今城区,为境内建郡之始。西晋太康元年 (280 年 ) ,更昭陵为邵陵,移郡治于资江北岸。唐代设邵州,与邵阳县在今城区同城而治。宋崇宁五年 (1106) ,分邵州西部置武冈军。南宋宝庆元年 (1225 年 ) ,理宗赵晌登极,用年号命名曾领防御使的封地,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之名始于此。元代设宝庆、武冈 2 路。明初设宝庆、武冈 2 府,后降武冈为州。中华民国 2 年 (1913 年 ) ,废宝庆府,设宝庆县,境内各县隶湘江道;民国 11 年直隶于省。民国 17 年,宝庆县复名邵阳县。民国 26 年,在邵阳县城设置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 年 10 月设置湖南省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同时建立邵阳市,隶邵阳县。 11 月,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更名为行政专员公署。翌年 7 月,邵阳市升格为县级市。 1955 年 4 月,邵阳区行政专员公署更名为邵阳专员公署。 1968 年 2 月,邵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邵阳专区改称邵阳地区。 1977 年 7 月,邵阳市升格为省辖市,仍由中共邵阳地委、地区革委会代管; 10 月,分邵阳地区东北部置涟源地区。 1980 年元月,邵阳市由省直隶。 1986 年元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邵阳地区建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 1994 年 3 月,撤销武冈县建制,设置武冈市,武冈市由邵阳市代管。 1995 年,撤区并乡建镇,全市共辖 8 县 1 市 3 区。全市有 199 个乡镇, 80 个乡级镇, 5819 个行政村。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325 人,较全省平均密度高出 38 人。中、东部人口稠密,西南部山区人口稀疏。邵阳又是湖南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辖市,除汉族外,繁衍生息着苗、瑶、回、侗、土家、壮、仫佬、满、布依、拉枯、黎、彝、白等 39 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 39. 38 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 5. 94 %。建有 1 个苗族自治县 ( 城步苗族自治县 ) , 25 个民族乡。

邵阳境内山环水复,风光秀美,景色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有被誉为 “ 山水甲桂林 ” 的丹霞地貌崀山风景名胜区;有八十里南山的江南草原风光;有全国七十二佛地之一的武冈云山;有原始次生林绥宁黄桑自然保护区。市区有 “ 双清秋月 ” 、 “ 龙桥铁犀 ” 、 “ 六岭春色 ” 、 “ 佘湖雪霁 ” 、 “ 神滩晚渡 ” 、 “ 山寺晓钟 ” 、 “ 洛阳仙洞 ” 、 “ 白云樵隐 ” 、 “ 岳平云顶 ” 、 “ 桃洞流香 ” 等 “ 宝庆十二景 ” ,多点缀于资江两岸,环布市区。由双清公园、水府庙小游园和东塔公园连缀而成的城区风景区,兼有人工之美和自然之秀。市郊附近的溶洞亦为奇观,构造奇特,兼有地下暗流,风趣万千。近几年,来邵阳旅游、考察的中外客商和游人与日俱增。

邵阳境内辟有新宁崀山、城步南山、武冈云山、新邵白水洞等风景区, 60 多个旅游景点。全国道教 七十二福地之一的武冈云山历来香火鼎盛。有两华耸翠、一瀑飞涛、仙桥横汉、杏坞藏春等 10 景,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被辟为国家森林公园。城步南山象一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湘西南边睡,芳草如茵,牛羊成群,既具北国草原的雄浑,又不失江南草山的灵秀,为回归绿色旅游的最佳生态环境。新宁崀山系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集奇峰、幽谷、碧水、丹崖于一体,方圆达 100 平方公里,紫霞洞曲径通幽,骆驼峰高耸入云,牛鼻寨的 “ 天下第一巷 ” 鬼斧神工,堪称 “ 亚洲第一 ” 的仙人桥浑然天成。登八角寨远眺,群峰幽谷,丹崖秀水,尽收眼底;泛舟扶夷水上,澄江如练蜿蜒于百里画廊。全国着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至此油然感慨: “ 一线天梯惊煞人,幽谷深处净无尘;新宁别有奇峰在,不让武陵独占春。 ”

邵阳更是一方人文荟革之区。 “ 衣冠王化染,耕凿古风同 ” 。邵阳开化甚早,民风淳厚,智慧勤劳,尚武崇文,文明绵远,代有才人。唐代胡曾,工诗味史;车氏一家,才俊满门;清代魏源,倡师夷制夷之说;民元蔡婿,有护国倒袁之勋。比及民国,志士接踵。御外侮而谋解放,表国平沙场献身;求真理而竞自由,尹如圭血写春秋。他们都是邵阳人杰,千古风流,民族精英。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作主,百废俱兴。中国共产党领导,艰苦创业,改旧貌而换新颜;移风易俗,建文明而树新风。彩图重绘,山河一新,沦桑巨变,欣欣向荣。际此改革开放,更是千帆竞发,城乡经济飞腾,悠悠古城,百业勃兴。

境内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各类地貌兼有,大体是 “ 七分山地两分田,一分水、路和庄园 ” 。 1990 年,全市土地总面积 3131.4 万亩,其中耕地 639. 19 万亩,居全省第二位;耕地中有水田 430.28 万亩。除盛产水稻、杂粮外,经济作物和传统土特产品种繁多。宝庆苡米、陡岭烟叶、龙牙百合、武冈铜鹅、雪峰蜜桔、新宁脐橙、邵东黄花、隆回辣椒等久负盛名,蜚声省内外;茶叶、西瓜、黄豆、花生、生姜、大蒜、兰麻、蚕桑、甘蔗、药材等出产颇丰。柑桔、黄花菜、苡米等作物产量为全省之冠;烤烟产量居全省第二位。全市被定为湖南省的山丘经济开发区。

邵阳位于南岭山脉、雪峰山脉与云贵高原余脉三大植物区系交会地带,是湖南四大林区之一,高等植物有 245 科, 792 属, 2826 种。其中用材林树种 210 种,以杉木、马尾松和阔叶用材林为大宗。经济林树种 432 种,楠竹、油茶、油桐、漆树、板栗、乌柏、白蜡树、山苍子树等成片分布。受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有 60 种,一级保护的银杉,二级保护的资源冷杉、银杏、钟尊木、连香树、鹅掌揪、香果树、水青树、蓖子三尖杉等,为国内特有的孑遗树种。城步沙角洞的银杉群落,新宁、城步的资源冷杉群落,绥宁黄桑的长苞铁杉群落,是研究江南地域古生物学的活标本。茂密的森林是野生动物良好的栖息环境和繁衍场所,境内有野生脊椎动物 397 种,分属 5 纲, 33 目, 102 科。受国家一、二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有金钱豹、云豹、华南虎、水鹿、黄腹雉角、红腹锦鸡、鼋、大鲵等 36 种。已建立绥宁黄桑、武冈云山、新宁舜皇山和紫云、万峰山 4 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一批县级自然保护区。 1990 年,全市林地面积为 1588.89 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达 2843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 42.7 %。其中绥宁县活立木蓄积量 1050 万立方米,人均 32. 94 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 67.7 %,均居全省各县之首,有 “ 神奇的绿洲 ” 之誉。长期以来,境内除盛产木材、楠竹、茶油、桐油、生漆等大宗林产品外,松脂、玉兰片、白蜡、五倍子、山苍子油、棕片、竹麻等林副产品行销省内外。境内不仅有莽莽林海,而且有茫茫草山。草山草场有 114.04 万亩,连片分布 10 万亩以上的有城步南山、十万古田和新宁黄金 3 处, 1^-10 万亩的有 56 处。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南境是江南有名 的山地草原区,其中八十里大南山,总面积 23 万亩,已建设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现代化山地牧场,是全省的种畜牧草良种繁育基地和奶肉牛商品基地。

境内矿产资源较为富足,已发现的矿藏有煤、铁、锰、钨、锑、金、银、铅、锌、硫铁、石膏、大理石、辉绿岩、优质石灰岩等 74 种。矿藏地有 644 处,其中大型矿床 23 处,中型矿床 33 处,小型矿床 61 处。非金属矿藏蕴藏量大,品位高。石膏矿远景储量 4.4 亿吨,工业储量 1.229 亿吨,储量、产量均居全省各地州市前列,邵东县是全国八大石膏矿产地之一。优质石灰岩矿、大理石矿为省内优势矿种;硫铁矿、冰洲石矿、优质白云岩矿在省内享有盛名。煤矿工业储量 1.417 亿吨,远景储量 1.447 亿吨。金属矿藏比较集中地分布于隆回、新邵、邵东、新宁等县。

境内河川水系发育,水域面积为 111. 9 万亩,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168.3 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 157.44 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 2749 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 144. 73 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 68.77 万千瓦。水能资源集中分布于西南部城步、绥宁等山区县。

根据国家、湖南省产业发展政策精神,结合本市实际, “ 十一五 ” 期间,邵阳市工业产业重点扶持有比较优势的机冶、食品、造纸工业;巩固发展有一定基础的纺织、化工、建材工业;着力培育现代中药、电子材料等新兴产业。以 60 家重点企业为依托,以 20 种 ( 类 ) 拳头产品为纽带,以 100 个重点项目为载体,实现工业快速发展。一是重点扶持有比较优势的机冶、食品、造纸工业 。 二是巩固发展有一定基础的纺织、化工、建材工业。 三是着力培育现代中药、电子等新兴产业。经过 “ 十一五 ” 发展,使我市工业基本形成几个有特色、有实力的支柱行业。到 2010 年末,以上八大行业规划投入 185 亿元,工业总产值要达到 500 亿元左右,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86% 。重点行业及重点企业的集中度大大提高。全市要着重支持 60 家重点企业,使之在未来 5 年期间登上不同的台阶。到 2010 年,力争湖南三一汽车、邵东铝业、亚华南山、湘窑酒业、合力化纤、邵东焦化、豫湘工贸 7 家企业产值达到 10 亿元以上,其中 1 ~ 2 个企业达到 20 ~ 30 亿元;力争邵阳纺织机械公司、神风动力、省一纸板、多元印机、隆回湘丰纸业、绥宁联纸、宝兴科肥、傻牛食品、长城水泥公司等 18 家企业产值达到 5 亿元 — 10 亿元;力争邵阳液压、邵阳恒远资江水电、辰州锑厂、山立水电、通达汽零、华宝食品等 35 户企业工业产值达到 1—5 亿元。对二十种 ( 类 ) 优势拳头产品要实行强化性调整,予以重点扶持,即:纺织机械、印刷机械 ( 含折页机 ) 、液压件 ( 系统 ) 、搅拌车、中小型水轮发电机组、神风发动机、奶制品、名优曲酒、罐头食品、纸及纸板、硝酸系列产品、精细化工产品、邻、对硝基氯苯系列、粘胶纤维、棉纺织品、长城水泥、锰系列产品、铝压延制品、丙戊酸系列、甾体激素等。 ( 摘自《邵阳市工业发展 “ 十一五 ” 规划要点》 )

近年来,随着四条高速公路不断建成投产,以及邵永铁路的建成营运,邵阳交通条件快速改善,通过铁路、高速公路和其它交通路网,东衔西接,连南通北,交通十分方便,物流非常顺畅,正发展成为湘中腹地新的交通枢纽,并跨入全国第二批交通枢纽城市。境内有洛湛、湘黔、娄邵 3 条铁路; 320 、 207 国道横贯全境,省道 217 线已全线改建为高等级公路,东接衡阳;上瑞高速穿境而过,邵阳至湘潭、长沙已实现全程高速,距长株潭经济圈 1 小时,距省会长沙核心经济圈 2 小时;邵怀高速公路已与 2007 年底建成通车,邵阳至常德、邵阳至永州、邵阳至衡阳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 2008 年前后陆续通车。 邵衡高速通车后,邵阳至广州行程仅 6 个小时,成为邵阳经济注入珠江三角洲新的 黄金通道。宝庆科技工业园内骨干道路路网为二纵六横,邵阳大道为园区中轴线,两端与上瑞高速公路互通并南抵火车南站;财神路直达火车集装箱货运站(仅 0.5 公里)。目前,邵阳市正在争取张家界经新宁到桂林高速公路、包茂高速公路经绥宁乐安的立项。同时将在十一五期改造国省道 793.35 公里,实现市到各县市全部通二级以上公路。 “ 十一五 ” 末,所有县市区通高速公路或高速公路连接线、市到各县市二级以上公路相连、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显着提高,建成畅通高效的 “ 三横六纵一连 ” 主骨架路网,实现各县市一小时上高速、两小时到市区的目标。

Ⅶ 邵阳的经济发展

邵阳城区自古为湘中及湘西南的传统商端口。鸦片战争前,境内盛产的土纸等手工业品和玉兰片、龙牙百合、苡米、茶叶等土特产品,多在此集散,粮食交易亦较活跃。鸦片战争后,洋货渐次输入。
宣统年间,富商左秉刚始建商务局,商业行帮堂会均成其基层组织。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于宝庆县城,商界损失较大。
民国13年又洪灾为患,沿河商铺倒塌甚多,加之土钢、土靛被洋钢、洋靛取代,市场衰落,商业不振。
抗战后期,因邵阳地处湘黔公路动脉,西南各省的土产输出,洋货输入,及其迫切必需的轻纺产品,均以邵阳为转口点,成为内外物资的重要转运枢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反人民内战,不法商人囤积居奇,投机倒把,人们重货轻币,境内商业一蹶难振。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迅速建立工商管理机构,加强工商业及市场管理.打击投机活动,组织人员调进大批粮食、棉纱、食盐等基本生活资料,投入市场,遏制通货膨胀,平抑物价。
1950年3月起,相继成立邵阳专区贸易公司,专、市、县供销合作社等国营、集体商业机构,组织调拨商品,供应城乡居民。并开展城乡物资交流,发展集市贸易。
1953年后,国家先后实行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等商品的统购统销,政府组织私营商业在合并联营的基础上,实行联购分销,为国营经销、代销、代批。同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改造基本完成,形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统一市场。
1957年,境内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 24亿元,比1952年增加86%。
1958年“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期间,境内国营商业、供销合作商业体制高度集中,统包统分,独家经营,流通渠道单一,商业网点几经缩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政府改革流通体制,商业独家经营的局面逐渐打破,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商业形式、多条流通渠道、少环节、多元化的商品流通格局逐渐形成。在发挥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商业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积极扶持集体和个体私营商业,并允许批零兼营,深购远销。同时积极开放城乡集市贸易,发展专业市场,商业网点成倍增长,个体私营商业异军突起,市场建设方兴未艾。
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8.5亿元。
201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31.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74.14亿元,增长14.3%,其中城区130.2亿元,增长14.5%,乡村实现零售额57.73亿元,增长11.9%。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379.87亿元,增长14.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1.99亿元,增长11.9%。 境内以山丘区为主的多样化地貌,农、林、牧、副、渔自然布局层次明显,具有发展立体农业的良好条件。秦汉之际,中原农业技术即传入境内。晋代始产茶叶,在今城步山区出现最早的人工营造的杉木林。唐宋时期,境内粮食生产发展到“稻粟再熟”,耕地面积不断增加;清初,朝廷重农垦荒。民国建立后,由于封建土地关系的束缚,地处衡邵干旱走廊灾荒肆虐,加上战火绵延的影响,境内农业耕作粗放,技术落后,产量低下,发展缓慢。
1949年,粮食总产量只有62. 83万吨,农业总产值3.92亿元;人均产粮203公斤,人均产值仅126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迅速组织境内农民在征粮支前、剿匪反霸、减租退押的基础上,开展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实现“耕者有其田”的重大社会变革,生产力获得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
1952年,境内开始组织农民互助合作,开展以兴修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1953年始种双季稻。
1956年,95. 6%的农户加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已经“组织起来”的农民依靠集体的力量,战胜长达100余天的夏秋连旱,扩大秋冬种作物,开展多种经营,自力更生度过灾年。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在抗御自然灾害,发展生产上显示明显的优越性。
1958年秋,境内所有高级社并入“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这种“一大二公”的体制,严重脱离农村生产力的实际,加上当时盛行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干部特殊风和“共产风”,挫伤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60年代初,根据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纠正“人民公社化”时期“左”的错误,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境内农村经济逐渐复苏。
60年代至70年代,境内粮食生产自单季稻改双季稻后,又通过高杆改矮杆、常规稻改杂交稻等变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邵阳地、市委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调整农村生产关系,逐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发生巨大变化。
1981年全面推行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山林、水面、畜牧养殖、乡镇企业及水利管理、植保等承包责任制也相继出台。
1983年,通过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进行以发展商品生产为中心的农村第二步改革,并在稳定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完善集体经济的双层经营,发展多样化的专业性经济联合。
1990年,逐步实现由自给半自给性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由传统的、单一的粮猪型经济向现代的、多层次的综合经营型经济转化,立体农业开发初具规模。
2011年完成农林牧渔增加值达到217.6亿元,增长3.7 %。粮食播种面积795.6万亩,总产310.8万吨,连续八年增产丰收。袁隆平院士的超级杂交水稻在隆回试验,创造了亩产926.6公斤的记录。桔橙、果蔬、烟叶、药材和生猪、肉牛、山羊、水产等种植业和养殖业都有较大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017家,其中规模企业312家,新增16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510个。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达到248个。造林27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7.6%。
2013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4.12亿元,比上年增长2.8%(可比价)。种植业完成产值204.44亿元,增长2.3%,粮食产量达到311.97万吨,比上年下降2.1%,油料总产量15.37万吨,增长14.4%,烟叶产量1.49万吨,增长12.0%,水果总产量75.11万吨,增长8.8%。畜牧业完成产值128.06亿元,增长2.9%,年内出栏生猪955.98万头,增长0.3%,肉类总产量78.42万吨,增长2.7%,禽蛋产量1.81万吨,增长3.2%,牛奶产量4.28万吨,增长6.0%。林业完成产值15.63亿元,增长6.6%。渔业完成产值10.67亿元,增长5.7%,水产品总产量10.25万吨,增长5.8%。 西汉时,境内即有冶炼铜、铁,烧制陶器、砖瓦等产业。唐代,出现淘金、采银的工场。南宋时期,造纸业、刻书业已有一定规模。清代,宝庆府城雕板刻书业较为兴隆。民国初期,境内手工业继续发展。民国14年(1925),宝庆县城左氏管弦室雕刻的翻簧竹刻荷叶花瓶,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银质奖章。
民国15年,刘重威倡议集股兴办的宝庆光明电灯有限公司建成投产,为境内第一家官商合办的工业企业,标志着邵阳现代工业的萌芽。
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恶性通货膨胀,洋货充斥市场,个体手工业纷纷破产,私营工业也处于萧条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一建立,就着手恢复生产,先后将邵阳乡村工业示范处和9个煤矿收归国有,组建国营资江工矿公司,发展生产,并积极扶助与改造私营企业和个体手工业。
1957年,境内工业企业有645家,工业总产值达8114万元。
1958 年开展“大跃进”运动,根据“以钢铁为中心,迅速发展工业”的精神,大办钢铁,大办工业。
1965年秋起,境内被国家定为“三线”建设地区,先后有17家大中型企业和两个工业研究所定点邵阳。此期间,尽管有“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干扰和破坏,造成严重的损失。但是境内现代工业规模初步形成,工业生产在动乱中仍有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境内工业步入稳步发展时期,改革开放给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此时期,一方面对原有工业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挖潜革新;一方面开展横向经济联系,发展工业经济。
1990年,实现由传统农业为主的区域经济向现代工业为主的城市经济的转变。
2011年工业增加值达到294.1亿元,比2010年增长22%。
2013年,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1741.98亿元,增长19.1%(现价),其中规模工业(年销售收入过2000万元)完成产值1469.72亿元,增长19.7%。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414.67亿元,增长12.4%,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14.07亿元,增长3.5%,股份制企业286.77亿元,增长14%,外商及港澳台企业15.17亿元,增长11.0%;大中型企业141.14亿元,增长8.7%;轻工业169.52亿元,增长12.9%,重工业245.16亿元,增长12.0%;非公有制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367.9亿元,增长12.9%;省级重点园区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62.86亿元,增长12.3%。

Ⅷ 邵阳怎么那地方怎么样

邵阳,位于湘西南,辖8县1市3区,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全省的十分之一;总人口764万,占全省的九分之一。邵阳建城于春秋时代,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名播湖湘。汉置昭陵,唐设邵州,宋称宝庆,民国改为邵阳。2500年间,这里为县郡,为府州。晚清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家魏源、民国时期再造共和的名将蔡锷、人民音乐家贺绿汀等一批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仁人志士诞生在这里。
邵阳邵阳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石膏、钨、铅、锌、锑、金、银、煤等矿种储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资江沅江两大水系横贯全境,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是湖南省重要的水能资源基地。邵阳林木繁茂,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5%。邵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着名的南山牧场,被誉为中国南方的“呼伦贝尔“。
邵阳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风光赛桂林”的世界自然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新宁崀山,有全国第69福地的武冈云山,有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誉为“神奇绿州”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绥宁黄桑。
邵阳民族文化底蕴十分厚重。境内有汉、瑶、苗、侗、回等四十个民族。湖南祁剧、邵阳渔鼓、宝庆竹刻、滩头年画、邵阳石刻、剪纸等都是湖湘文化中的瑰宝。
邵阳农业独具特色。作为农业大市,邵阳的粮食、猪牛、桔橙等产量位居湖南之首。乳业、竹松、果蔬、药材是邵阳的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南山奶粉、雪峰蜜桔、无病毒脐橙、隆回三辣、武冈铜鹅、邵东黄花驰名海外;茶叶、玉兰片、金银花久负盛名。邵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脐橙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优质辣椒基地。
全市佣有工业企业5万多家,其中规模企业489家,工业产品已达43大类、1000多个品种。三一汽车、开品笑酒、南山乳品、粘胶长丝、广信纸板等畅销全国。邵阳工业已形成机械、纺织、食品、医药、建材、造纸、能源七大主导产业。 邵阳有良好的区位条件。近几年来,随着洛湛铁路邵阳段、沪昆高速潭邵和邵怀段、二广高速邵永段的建成通车及沪昆高铁、怀邵衡铁路和衡邵、安邵、洞新、邵坪、娄新高速公路的即将建成通车,邵阳已经成为我国交通枢纽城市。[1]
宝庆工业园是邵阳市本级工业园,位于市区东南面,北抵宝庆路,南邻规划中的白马大道,西依邵水河,东靠320国道,通过规划整合建设中的佘湖山生态新城、白马工业基地、宝庆 科技工业基地和紫薇产业基地四大板块,形成面积30平方公里的新型工业园区。其中,宝庆科技工业基地为工业园的核心产业区,白马工业基地为工业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区,佘湖 山生态新城为工业园的功能配套区,紫薇产业基地为工业园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点。建设宝庆工业园是我市实施“兴工强市”核心战略的重大举措。

Ⅸ 邵阳现在比较发达的地区叫什么地名,工业、企业多不多

你好, 邵阳市的双清区比较发达, 有邵阳工业园, 工业园里面知名企业比如: 三一重工邵阳分公司

Ⅹ 为什么同是邵阳大祥区和双清区却不同

摘要 核心导读:近年以来,邵阳市的发展可谓是有目共睹,不管是卫生环境还是宜居指数都令人耳目一新。而市辖三个区的发展也同样是令人瞩目,

阅读全文

与邵阳工业区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选择奔驰的都是什么样的人 浏览:38
昆山有哪些食品工业园区 浏览:1
奔驰车刹车如何操作 浏览:656
吉利汽车有哪些工厂 浏览:27
美洲工业农业最发达的国家是什么 浏览:934
海口q2l奥迪落地多少钱 浏览:691
海南省重工业分布在哪个城市 浏览:794
15奥迪a4l耳朵怎么拆 浏览:435
现代汽车内饰全套多少钱 浏览:633
汽车玻璃除雾器多少钱 浏览:651
汽车贴膜属于哪个类别 浏览:944
奥迪车用什么离合器 浏览:242
奥迪试驾注意哪些方面 浏览:902
汽车销售怎么介绍车 浏览:205
宝马高速开什么挡 浏览:299
工业汽油对人有什么危害 浏览:844
宝马x9车型有哪些 浏览:534
太原工业学院三本有哪些专业 浏览:661
奥迪a6后视镜有磨擦声怎么解决 浏览:912
宝马x4油耗很高怎么回事 浏览: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