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翁牛特旗的自然地理
翁牛特旗地处大兴安岭西南段与七老图北端山脉截接地带,科尔沁沙地西缘。
东西长约250公里,南北宽约84公里,西部为山区,东部为平原沙区。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度从2025米逐渐下降到286米。土地构成可概括为“五沙四山一分田”,地貌特征自西向东依次为西部中山台地、中部低山丘陵、东部平原沙丘三个类型区。 2012年,翁牛特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18092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8802万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540866万元,增长21.3%;第三产业增加值291258万元,增长7.3%。翁牛特旗人均生产总值24357元,比上年增长12.7%(可比价计算)。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9.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4.7%。
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0.3亿元,增长9.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亿元,增长22.5%。财政收入5.5亿元,增长19.4%。公共财政支出29.2亿元,增加1.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亿元,增长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33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278元,分别增长11.5%和13.7%。 2011年翁旗农牧业局在乌丹镇四道杖房村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建设谷子核心示范区1000亩,经过实地测产,平均单产449.2公斤,对照单产240.5公斤,平均亩增产208.8公斤,谷子价格按3.2元/公斤计,亩增收668.16元,总增收66.82万元。项目辐射带动1万亩,经过测产,平均亩产348公斤,较对照单产240.5公斤,亩增产107.5公斤,总增收344万元。
2012年翁牛特旗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7447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9863公顷;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0130公顷;粮食总产量715000吨,比上年增长8.3%;油料产量41450吨,比上年下降1.7%;甜菜产量116977吨,比上年增长1.9%。牧业年度家畜存栏总头数255.06万头只。其中,牛存栏27.03万头,羊存栏179.82万只,生猪存栏36.87万口。总增家畜头数109.40万头(只),总增率40.8%。全年肉类总产量49761吨,其中,猪、牛、羊肉产量分别为17259吨、12179吨、7518吨。全年淡水产品产量2230吨,比上年增长8.7%。 翁牛特旗工业园区包括乌丹玉龙工业集中区南北区、梧桐花工业集中区、乌敦套海工业集中区。
201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55987万元,比上年增长2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24.1%。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84879万元,比上年增21.5%。资质等级三级以上的6家建筑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21098万元,实现营业利润2963万元,实现税金3524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61605平方米。 2012年翁牛特旗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为1966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为25047人,参加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数10650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人数10659人。翁牛特旗共有38.35万农牧民(户籍人口)参加了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新农合户籍人口参合率达到95.6%。全年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户数3458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252人,享受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户数16090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2400人。
2. 内蒙古赤峰市都有哪几个旗县区,多谢!
截至2017年底,内蒙古赤峰市有3个区、2个县、7个旗。
3个区: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
2个县:宁城县,林西县。
7个旗: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
赤峰,为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赤峰为红山之意,蒙古语“乌兰哈达”,因城区东北部赭红色山峰而得名。赤峰市原为昭乌达盟,昭乌达为蒙语,汉译“百柳”之意。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东南与辽宁省朝阳市接壤,西南与河北省承德市毗邻,东部与内蒙古通辽市相连,西北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交界;市地处内陆,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全市总面积90021平方千米,辖3区7旗2县.
截至2018年5月,赤峰市已开发旅游景区(点)90多家,被评为国家A级以上景区49个。
4A级8个(克旗克什克腾石阵、克旗达里诺尔湖、喀旗亲王府、翁旗玉龙沙湖、宁城道须沟、喀旗美林谷、敖汉温泉城、左旗召庙)。
3A级11个、2A级30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区(点)2处(克旗紫濛山庄、赤峰力王工艺),全国特色景观名镇(村)8个(克旗同兴镇、左旗林东镇、右旗索博日嘎镇、喀旗美林镇、喀旗王爷府镇、宁城黑里河镇、松山区城子乡瓦房村、敖汉旗四道湾子镇白斯朗营子村)。
有各个时期历史文化遗址7300多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处,国家森林公园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8处,地热温泉3处,拥有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4处。在内蒙古自治区确定的31个旅游重点旗县区(市)中,赤峰市占了7个。
3. 乌丹镇的发展情况
概况
翁旗委、政府提出了“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管理、建宜居城镇”的小城镇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经过不懈努力,翁旗建制镇已发展到8个,城镇化率达30%,旗域范围内已初步形成以城关镇乌丹镇为中心,以国家级重点镇乌敦套海镇、自治区级重点镇海拉苏镇为依托,以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为纽带,联系广大农村牧区腹地的城镇体系格局。宜居宜业的城镇发展目标,助推了翁旗城镇建设的美丽嬗变。
基础设施建设
科学论证,规划先行,为打造和谐宜居城镇提供先决条件。翁旗加大对规划修编工作的检查督促力度,编制出台了《翁旗县域村镇体系规划》。重新编制了《乌丹镇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了《城镇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在规划的编制设计上,坚持打造宜居城镇的理念,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对给水排水、集中供热、污水及垃圾处理一次性规划设计到位。城关镇的强弱电路、给排水管网、通讯网络、供热管道全部放入地下,保证了规划的科学性。在少郎河南组团规划用地面积21.67公顷、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的行政商务办公区,在规划的17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公安局、法院、乌丹镇、教育局、宏远公司、文博大厦即将开工建设。在建的乌丹一中总用地面积12.4公顷,建筑面积69260平方米。在行政商务办公区内,利用原垃圾填埋场3.83公顷建设生态公园一处,同时规划了80公顷商贸物流园区,商贸物流园区客货综合运输区已经开工建设,年内将有部分功能投入使用。在少郎河北组团规划了占地25公顷的集农副产品交易、副食百货、数码家电、餐饮娱乐为一体的金色阳光广场。为实现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打造赤峰卫星城的目标,翁旗委、政府因势利导提出了“西移、南扩、北进、滚动发展”的思路,重新修编了《乌丹西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总面积5.58公里,完成3.18平方公里的城市设计。修编后的乌丹镇城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构建了“八横八纵”的城市道路整体框架,形成了以少郎河为轴心的河南、河北两大组团。</P>
城镇建设管理
构筑平台,大力扶持,为加快全旗小城镇建设培土筑基。为盘活存量土地资产,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保证城镇建设顺利实施,在全旗小城镇开发建设中,翁旗大胆探索以土地经营城市的理念,突出政府对土地的调控作用。几年来,通过企业转制、矿产整合、征地拆迁、沟壑治理等,共分期分批对各苏木乡镇土地进行储备,其中乌丹镇储备建设用地4864亩,乌敦套海镇储备建设用地820亩,海拉苏镇储备建设用地1100亩。所储备的土地全部通过招拍挂的方式公开出让,所获收益主要用于征地拆迁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良性循环发展。建立对口扶持制度。旗直有关部门对口扶持重点镇,每年都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或项目,帮扶重点镇的发展;加强小城镇管理机构建设,在全旗各苏木乡镇统一设置了“城建所”。加大旗级财政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针对翁旗小城镇分布广、地域差别大、发展上存在不均衡的问题,翁旗坚持把竞争激励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引入小城镇建设管理工作中,着力在全旗范围内营造小城镇建设相互竞争的良好局面。每年开展一次小城镇建设示范乡镇的评选表彰活动,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调动各地区抓好小城镇建设工作的积极性。2009年末,翁旗召开的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表彰工作会议,旗政府专门拿出300万元资金,表彰奖励了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城镇化建设进程
聚力建设,加强监管,全力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翁旗在乌丹镇西区建设中共投入资金2.3亿元。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投资2500万元启动了玉龙桥、清泉路、红山桥建设;投资3290万元开通了西城区、河南区的“三路一街”,即:玉龙路、清泉路、红山路和郎河街,总长度3930米,总硬化面积86600平方米,埋设管网总长度22000米;投资1.3亿元,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少郎河治理任务,完成1.5公里河道整治,建钢闸一座。本着打造精品化、规模化住宅小区的理念,在少郎河北组团规划住宅小区12个共150万平方米,正在建设的百合小区总建设面积47万平方米。已开工建设的红山路、新华街两侧商业街总长1730延长米,总铺筑面积14.52万平方米。为打造城市服务业品牌,引资1亿元建设绿海明珠四星级宾馆项目。为缓解城市集中供热矛盾,整合集中供热资源,引资2亿元,在乌丹镇西城区建设高标准集中供热站一处,设计供热面积800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占地60亩,年内完成投资8000万元,实现供热50万平方米。投资4260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厂一处。投资1980万元的垃圾处理厂建设扫尾工程正在进行中。从城镇建设需求出发,翁旗出台了《乌丹镇旧城改造管理办法》,将旧城改造与棚户区建设、经济适用房建设、廉租房建设相结合。2009年,翁旗共建廉租房4栋384套19205平方米,经济适用房2栋167套1万平方米。2010年旧城改造完成鲁王小区、吉祥家园、锦绣家园和三中东侧小区建设共13.5万平方米155户的任务;完成林业棚户区改造235户19777平方米的任务;完成216户1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建设任务。投资206万元实施了5条小巷治理工程,治理长度1510延长米,硬化巷道9700平方米。
农业发展
翁牛特旗乌丹镇加大设施农业发展力度,通过成立组织、明确思路、组织参观、分解任务、制定奖惩措施等,1-6月份,已落实设施农业2030亩,其中:落实塑料大棚300亩,其中双窝铺村100亩春棚已定植;落实8个日光温室小区1730亩。其中:常汉布、山咀子、兴隆地三个日光温室小区已开工建设,8月份可实现定植。山咀子设施农业小区与正在实施的移民搬迁项目捆挷使用资金,将山咀子村三家组26户、127口人实施搬迁。
完成日光温室水利规划10处,完成塑料大棚水利规划2处。落实塑料大棚600亩,完成任务的87%,栽植品种为硬果西红柿和彩椒,落实日光温室1430亩,完成任务的143%,其中:常汉布村230亩日光温室小区已开工建设,山嘴子、东甸子、四道杖房、北大庙、兴隆地、黑塔子等六个200亩设施农业小区也将开工建设,预计8月份可实现定植。工作中,重点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解决设施农业资金筹措难问题,计划成立11个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登记证,其他10个协会按规范化要求,相关材料已上报,正在等待审核批准。二是解决销售市场问题,计划在长常汉布村建销售市场一处,占地面积20亩,地块已落实。三是解决技术服务问题,除旗里派的一名技术员外,又聘请了一名技术员,实行蹲棚指导,全程跟踪技术服务。
畜牧业发展
2008年,翁牛特旗乌丹镇始终把畜牧业结构调整作为工作的重点,与时俱进,开创性地开展工作。
畜牧业发展取得新成绩
截止2008年6月末,全镇牲畜总头数43.5万头(只、口)。羊存栏32.8万只;牛存栏3.7万头,其中:奶牛1.7万头;猪存栏5.1万口,其中:野猪54口;鸡存栏70万只,其中:珍珠鸡1620只。全镇羊出栏9.8万只,育肥牛出栏2.5万头,预计年末将达3.5万头,猪出栏1.5万口,鸡出栏35万只。全镇牧业产值可达3亿元,同时,把肉牛养殖作为畜牧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百头以上养牛大户26户,建奶站5个,建养牛专业村10个,成立养牛信用协会10个,落实养牛贷款3000万元,东园子村年出栏育肥牛达到1.5万头,仅此一项可使全村年增加收入1000万元,已成为全旗及至全市的典型。
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重点实施了棚圈项目、围栏封育项目和飞播种草项目。其中:棚圈项目13200平方米已全部落实到户,经旗畜牧局和镇政府初检,85%以上的户已敲定,其余正在备料,最晚明春敲定。实施围栏封育项目1万亩,分别落实到西拉沐沦河沿岸的布力彦嘎查、呼日哈嘎查、阿尔山嘎查、哈图嘎查,现已基本完成,个别地方准备工作也已全部就绪,12月份以前能全部完成。飞播牧草完成1万亩,效果良好,出苗率达90%。
畜禽防疫取得新成效
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部署,镇政府制订了畜禽防疫工作意见,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实施方案》,全镇聘请防疫员6人,使嘎查村级防疫员达到30人,通过实行防疫员包嘎查村工作制度,落实每个防疫员的防疫任务,春季防疫密度达到100%,在全旗检查中名列第一,秋季防疫工作现也已全面展开,羊防疫14.8万只,牛防疫2.6万头,猪防疫2.8万口,鸡防疫22万只,计划11月5日前能全部完成。
四、品种改良取得新成果。本着促进畜牧业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示范带动、项目推进等得力措施,狠抓了畜牧业“种子工程”,强力推进牛品种改良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在全镇开展了劣质公牛去势会战,全镇设立牛人工改良点23处,配备改良技术员23人,去势兽医12人,18日,对改良技术员进行了培训,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共去势劣质公牛1647头,去势率达100%,劣质公牛全部淘汰,人工授精10026头,受胎率89.6%以上。
工业发展
该镇镇内重点企业15家,其中建筑企业3家、铅锌企业4家、莹石企业2家、其它企业6家。重点项目11个,在建项目11个,分别是:李振水投资天通矿业铅锌采选项目、通辽王伟利投资的绿洲矿业大理石开发项目、辽宁乌苏里经贸公司与山东东岳集团合作整合莹石资源、红山区熊国强投资的新房子叶腊石探采项目、河南刘胜雷投资的银丰矿业八分地少龙山铅锌探采项目、元宝山常玉与松山区李秉全合作投资的翁旗金源矿业铅锌探采项目、宁城王振军投资的兴隆地铅锌探采项目、松山区李秉全投资的新地黑山咀铅锌探采项目、林东常国柱投资的三盛龙铅锌探采项目、张广投资的诚鑫矿业铅锌探采项目、疙瘩窝铺莹石探采项目。
旅游景点
梵宗寺
:梵宗寺坐落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人民政府所在地乌丹镇北4公里处,占地4公顷,是翁牛特旗仅存的一座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内蒙古大草原上一座较大的藏传佛教圣地。
梵宗寺历史
梵宗寺始建于1318年(元延祐五年),始称护国寺,后毁于明末清初战火。清朝雍正年间,翁旗王爷在原址重建护卫寺,但该寺竣工不久,被1735(清雍正十三年)的一场特大山洪冲毁。清干隆八年(1743年),翁牛特旗第五代扎萨克篷斯克,按照喇嘛的意愿,把将护卫寺迁至乌丹城西北的山坡上,就是现在梵宗寺的寺址。当年修建梵宗寺共花费白银16万两,由蓬斯克及其福晋宏吉达筹集。寺院建成后,干隆皇帝御赐刻有满、汉、藏、蒙四种文字的匾额,赐名梵宗寺,意为“佛教发祥之地”,为翁牛特旗旗庙(王爷家庙),总揽全旗喇嘛庙务,隶属于北京雍和宫管辖,是一座汉藏合壁成的古代建筑。梵宗寺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最盛时住寺僧人达500余。此处在元代称鲁花岛,当时是前三面环水,后而足重峦相连。因而寺院是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寺院随山势高低形成阶梯式院落。
建筑特点
整个寺院建筑皆为正殿和配殿对称式,三进院落,一进院落是天王殿,东西有转经殿、关帝殿、钟鼓楼和各五间的客堂。二进院是寺院的中心大殿,也称大经堂,是日常举行佛事活动的场所,是重檐歇山二层楼式宏伟建筑。东西有五大金刚和罗汉殿。三进院正中是单檐歇山式的弥勒殿,两侧是时轮金殿和度母殿,东西配殿是延寿三尊殿和藏经殿,殿宇皆为青砖灰瓦木架结构,多为硬山七檩小式木结构。每个殿宇的屋脊形式各异,额枋和梁枋上下都有绚丽多姿的彩绘,人物、游龙、飞凤、禽鸟、花卉,形态各异,匠心独具。建筑物上的浮雕内容丰富多彩,有仙灵鸟、山水花鸟,几何图案等,雕工精细,形神兼备,整个院内有大小佛殿11座。“文革”期间梵宗寺遭到严重破坏。1987年以来旗人民政府多方筹措资金修复梵宗寺。梵宗寺寺主、中国藏经系高级佛学院教务长、副研究员、第五世活佛丹迥·冉纳班杂(汉名吴占有),1998年以来先后投资200余万元修复梵宗寺。
修复后的梵宗寺占地4公顷。整个建筑群由寺前广场、天王殿、鼓楼、客堂、僧房、转经殿、罗汉殿、五大金刚殿、大雄宝殿(大经殿)、延寿三尊殿、大藏经殿、弥勒殿(未来佛殿)、时轮金刚殿、二十一度母、关帝殿组成,是赤峰地区规模较大、建筑风格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群。也是翁旗仅存的一座较完正的古建筑群。现存115间,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现况
1985年梵宗寺正式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依法正式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梵宗寺是内蒙古草原着名寺院,尤其是内蒙古东部草原上主要佛教朝拜圣地之一,也是内蒙古地区着名的旅游胜地。
玉龙沙湖旅游区:玉龙沙湖旅游区位于乌丹镇布日墩嘎查境内。距赤峰108公里,国道直通。是一个以沙湖自然景观和蒙古族风情为主要特色的旅游区,闻名中外的“中华第一龙”出土腾飞的地方。旅游区内有5万亩草原。草原与茫茫无边的科尔沁沙地相连。沙漠中的布日墩湖面积达1.4万亩。湖中又有十多座沙岛。形成沙中有湖、湖中有岛、岛上有草、草中有鸟的奇特沙湖景观。每年6--10月份,这里蓝天丽日,沙白水碧,草绿林翠,游人如织。年接待中外游客20余万人。主要接待设施:大蒙古包多功能厅2座,传统蒙古包15顶,淋浴、水洗厕所、歌舞表演厅等。主要活动项目:游泳、划船、快艇、自驾摩托艇、水上观鸟、蒙古族歌舞表演、骑马、射箭、蒙古族风味餐、沙浴、滑沙等。
勃隆克沙漠旅游区:勃隆克沙漠旅游区位于翁牛特旗以北,是观赏自然奇景和体验蒙古族风情的好去处。这里有金色的沙山、碧绿的湖水、如茵的草原、奇异的怪石。种种看似奇异的组合就这样完美地融在一处,让人如在梦中一般。
旅游区内还特别设有观赏区、娱乐区、生态建设示范区等,主要项目包括赛马、射箭、滑翔、滑沙、快艇、皮划艇、游泳、垂钓、水上游戏、沙漠驼队探险等,游乐之余,可以到民族餐厅品尝内蒙古风味菜肴。
其甘旅游度假区:
其甘旅游度假区位于乌丹镇境内,距旗政府所在地乌丹镇35公里,距赤峰市区125公里,旅游区有近2万亩水面的其甘诺尔,有可垂钓、游泳、划船的1000亩水面的月牙湖,有面积近300平方公里的松树山,山上有99座山峰和多种野生植物,有油松、沙地松、林松、五角枫、蒙古栎、暴马丁香、合欢、柠条、山株子等乔灌木48种之多,其中暴马丁香是全国稀有树种,沙地油松面积全国之最,山中奇峰、怪石、景观众多。景区内还有近万亩的沙漠,其中起伏高大的沙漠可供人滑沙、沙浴,还可乘本地区独有的“沙漠之舟”白骆驼在景区内游玩。其甘旅游区还是我国重要的影视剧拍摄基地,这里集沙漠、草原、湖泊、名山于一体的独特风光,吸引了许多影视摄制组的目光。电视剧《司马迁》,影片《白骆驼》等六部影视剧大都是这里我完成的。
景区内建有蒙古特色的度假村一座,特大型蒙古包多功能厅一座,中型蒙古包18座,客房24间,可同时接待400人旅游团队一次性餐饮住宿。
阿尔山风景区:阿尔山是乌丹镇境内着名的风景区,面积约12万亩,辖区内有阿尔山淖尔、古树林、索道等景点,风光堪称一绝。
阿尔山淖尔:蒙古语,意为“圣水湖”,此湖荡漾在阿尔山境内,西南部的胡日哈山南麓,水面约66000平方米,西、北、南三面环沙湖中有泉喷出,隆冬不冻,四季皆涌,鲤、鲫、鲢等天然鱼类悠然嬉逐,湖畔芦苇丛生、沙柳密布,常有鸥、鹤、天鹅、雁等水禽栖息,湖的西南方沙丘伫立,阳坡半腰有一新月状平台,这里植被种类繁多,黄柳苔草茂盛,泉水遍地出,只闻深深水声,难见粼粼波光,泉水向东、向南呈扇状漫缓而下。水流展布很宽,汇为无数道小溪,流出半里许即成河流,河宽约8米,蜿蜒向东,注入西拉沐沦河,这条河当地牧民称“阿尔山宝力高(圣水泉)”。阿尔山之南,沙丘连绵起伏,如大海涌浪,丘间牧草葳莛,灰柳、红柳茂密。长灌澄湖,清溪泉涌,黄沙绿柳,芦花飞舞,宛如鹅翔天际,鸭浮绿波,牛马驼群群随处可遇,碧水青天,马嘶雁叫。构成阿尔山淖尔的独特景观。
阿尔山宝力格的水,能治疗痛、疮、疥、癣等多种皮肤病,患者用此泉水洗浴或熏洗一段时间则痊愈,此湖是翁牛特旗最后一任执政五拉沁旺楚克洗浴疗养之地,一到夏季,五盟八旗的达官贵人来这里疗养者络绎不绝。
古榆怪柳林:阿尔山村落中分布着千亩古榆林,树龄多在百余年以上,多者已有300年以上历史,现存树龄最长的两棵古榆,称为佛手树,残段高两米,胸径达1米,上有五颗子树,形似佛手,故名。古榆林枝繁叶茂,林下芳草萋萋,仿佛一座天然高尔夫球场,林中还点缀着许多牧民人家,牛羊悠闲地在林中吃草,好似一幅幅超脱尘世的风景画。“圣水湖”周围还分布有大面积的怪柳林,古树各俱情态、景色怡人,游人去处,留恋忘返。湖畔河滩上古柳扶疏,虬枝老态龙钟,树龄三百余年,面积达200多亩。
西拉沐沦河峡谷:位于阿尔山风景旅游区北的西拉沐沦河畔。峡谷宽150米,深70米,上游河水流经峡谷时突然变窄,湍流飞旋,涛声振天,踞高临下,奇险无限。
矿产资源
乌丹镇矿产资源丰富,有金、银、铅锌、莹石、石灰石、大理石等多种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原山嘴子乡、四道杖房乡境内,已有15家企业在镇内进行探采矿,其中:铅锌矿8处,建选厂5处,莹石矿6处,建选厂2处,其它矿点1处。
4. 赤峰市有几个旗县
截至2019年,赤峰市有7旗2县。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东南与辽宁省朝阳市接壤,西南与河北省承德市毗邻,东部与内蒙古通辽市相连,西北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交界。全市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辖3区7旗2县。有蒙、汉、回、满等30多个民族。
3个区分别为: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
7个旗分别为:敖汉旗、翁牛特旗、克什克腾旗、喀喇沁旗、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
2个县分别为:宁城县、林西县。
(4)翁旗特旗东工业园区有哪些工厂扩展阅读:
建国后赤峰市的建制区划沿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到1955年12月31日,今赤峰市北部为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辖阿鲁科尔沁、巴林左、巴林右、克什克腾4旗和林西县;南部敖汉、喀喇沁、翁牛特3旗和宁城、赤峰、乌丹3县及赤峰市属热河省。
1956年1月1日热河省撤销,其所辖敖汉、喀喇沁、翁牛特3旗,宁城、赤峰、乌丹3县划入昭乌达盟,昭乌达盟人民委员会由林东迁驻赤峰。
1969年7月5日,昭乌达盟从内蒙古自治区划归辽宁省。
1979年7月1日,昭乌达盟由辽宁省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1983年10月9日,今赤峰市全境称昭乌达盟,辖阿鲁科尔沁、巴林左、巴林右、克什克腾、翁牛特、喀喇沁、敖汉7旗,林西、宁城、赤峰3县和赤峰市,县级单位共11个。
1983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昭乌达盟行政公署建制,建立赤峰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其所辖地域与原昭乌达盟所辖地域相同。
新建立的赤峰市设3区,管辖7旗2县,即:红山区、郊区(今松山区)、元宝山区;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林西县、宁城县。
1983年撤盟建市后,赤峰市辖3区、7旗、2县。30年来,区划调整主要在苏木、乡镇一级,较大的有两次。2001年7月 ,苏木、乡镇由273个调整为236个。
2006年,苏木、乡镇由236个调整为116个。
2012年,苏木乡镇由116个恢复到132个。至2017年底,赤峰市下辖3区、 7旗、2县,即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林西县、宁城县。有 21个街道办事处,132个苏木、乡镇。
文化遗存表明,距今1万年前,赤峰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到2017年,全市户籍人口459.5万人,居全区第一位,其中蒙古族94.3万。 全市人口最多的旗县是敖汉旗,全旗人口总数60.5万人,第二是宁城县,全县人口总数60.3万人。人口最少的是巴林右旗,全旗人口总数18.2万人。
5. 内蒙赤峰市最着名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赤峰市在内蒙古草原作为内蒙古草原一座非常美丽的小城,里面的风景非常的小清新同时山峰也特别的奇特除此之外,还能够尝到非常美味的蒙古小吃,比方说老酸奶还有烤全羊和烤全牛。在哪吃风就能看到非常着名的红杉就是这一座山都呈现着红色,特别的壮观。骑着马在草原上奔驰的时候就能够感觉,赤峰对你的温柔接纳。
达里诺尔湖:是内蒙古四大内陆湖之一。被称为“百鸟乐园”,也享有我国第三大天鹅湖的美誉。位于贡格尔草原西南部,距离克旗政府所在地经棚镇90公里。达里诺尔汉译“象大海一样宽阔美丽的湖”,古称“鱼儿泺”、“捕鱼儿湖”、“答尔海子”等。
红山文化遗址: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
真寂之寺石窟:真寂之寺石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查干哈达乡,原称“后召庙石窟寺”,始凿于辽。1974年修缮石窟前-庙屋顶时,在中窟门楣上发现阴刻“真寂之寺”四字,知辽代称为真寂寺。
玉龙沙湖:玉龙沙湖旅游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东北处,科尔沁沙地的西缘,距赤峰市90公里,旗政府所在地乌丹镇区与该景区有三级油路相通。闻名中外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标志物--“中华第一龙”在此地出土,将中华五千年的古文明史起源又向前追溯了一千多年,景区因此得名“玉龙沙湖”。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内蒙古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以第四纪冰臼群和花岗岩石林地貌及地质构造为主要特色。冰川地貌、花岗岩地貌、火山地貌、泉类地貌、峡谷地貌、湖泊景观、河流景观、湿地景观、典型矿床及采矿遗迹景观和沙地景观。
喀喇沁王府:喀喇沁亲王府始建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内蒙古建成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规格等级最高,现状保存最完好的蒙古王府,已建成清代蒙古王府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建成中国清代蒙古王府博物馆,是国家AAA-景区。
6. 翁旗志东医疗是能做宫颈糜烂吗设备好吗
你好,轻度的宫颈糜烂建议药物治疗,中重度的建议物理疗法效果比较好;微波,利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