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筑业有哪些
建筑业由以下三个大类组成:土木工程建筑业;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业、勘察设计业。建筑业的职能主要是对各种建筑材料和构件、机器设备等进行建筑安装活动,为国民经济建造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固定资产。建筑业的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分类有:房屋和土木工程以及桥梁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其他建筑业。建筑业的产品转给使用者之后,就形成了各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固定资产。
它是国民经济各物质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进行生产的手段,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把建筑业与钢铁工业、汽车工业并列为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
特点
建筑业生产是由劳动者利用机械设备与工具,按设计要求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制作,从而生产出一定的产品,这使它具有工业生产的特征。但是,它又有许多不同于一般工业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因而是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
其主要特点是:
①固着地上,不能移动;
②复杂多样,彼此各异;
③形体庞大,整体难分;
④经久耐用,使用期长。
㈡ 工业建筑包括哪些
1、按层数分:单层厂房、多层厂房、层次混合的厂房。
2、按跨度的数量和方向分:单跨厂房、多跨厂房、纵横相交厂房。
3、按跨度尺寸分:小跨度、大跨度。
工业建筑工程是指从事物质生产和直接为生产服务的建筑工程,主要包括生产(加工)车间、实验车间、仓库、独立实验室、化验室、民用锅炉房、变电所和其他生产用建筑工程。
就业前景:
该专业毕业生一般可任职咨询工程师、施工工程师、政府实验室研究人员、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官员或城市工程师(交通部、环境保护局等),也可就职于工程公司或大学院校。
一般而言,土木工程师需要持有从业资格证书,有一些州还需要有单独的结构工程证书,拥有研究生学历在进入该行业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就国内而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开设土木工程专业,师资力量的需求也在增大。相对于一些大公司和大企业,教师和研究人员的薪资要低一些,然而压力也相对小一些。
㈢ 工业品种类有22个,都有哪些
工业的分类
1按部门分:
将工业划分为许多工业部门是工业最基本的分类方法,我国一般将工业划分为12个部门,即: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煤炭和炼焦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建筑材料工业、森林工业、食品工业、纺织、缝纫、制革工业及其他工业。
注意:工业部分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可能出现新的部门。例如随着核能的利用出现核工业,随着空间科学的发展,出现了航天工业。
2按性质分:
按照产品的性质我国一般将工业划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
轻工业: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
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1) 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如食品制造、烟草加工、纺织、皮革制作、造纸等工业。
(2) 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如文教体育用品、手工工具制造、医疗器械制造等工业。
重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
重工业按其生产性质和产品用途,可以分为下列三类:
(1)采掘(伐)工业,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如:石油开采、煤炭开采、矿产开采和木材采伐等工业。
(2)原材料工业,指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材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如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业;
(3)加工工业,是指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制造的工业。如机械设备制造工业、金属结构、水泥制品、化肥和农药等工业。
由于在近代工业的发展中,化学工业居于十分突出的地位,往往把化学工业独立出来,把重工业和化学工业放在一起,合称重化工业。
3.按主导因素分
(1)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工业。例如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等。
(2)市场导向型工业:指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或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工业。例如啤酒、家具制造业等。
(3)动力导向型工业:工业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企业为降低成本,把工厂建在能源供应量大的地方。例如电解铝工业。
(4)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劳动力的数量多,但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业。例如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
(5)技术导向型工业:对生产技术要求高,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具有一定水平,并适合操作机器的工人才能上岗生产的企业。例如电子制造工业、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
㈣ 工业建筑包括哪些
工业建筑包括钢铁厂建筑,机械制造厂建筑,精密仪表厂建筑等。工业建筑 指供人民从事各类生产活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在18世纪后期最先出现于英国,后来在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也兴建了各种工业建筑。苏联在20世纪20到30年代,开始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中国在50年代开始大量建造各种类型的工业建筑。
工业建筑平面设计简介
这是工业建筑设计的首要环节。在厂址选定后,总平面布置应以生产工艺流程为依据,确定全厂用地的选址和分区、工厂总体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以及公用设施的配置,运输道路和管道网路的分布等。
此外,生产经营管理用房和全厂职工生活、福利设施用房的安排也属于总平面布置的内容。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和保护环境质量也是总平面布置必须考虑的。
总平面布置的关键是合理地解决全厂各部分之间的分隔和联系,从发展的角度考虑全局问题。总平面布置涉及面广,因素复杂,常采用多方案比较或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选出最佳方案。
㈤ 工业建筑分类一般有哪些的
1、按层数分
(1)单层厂房;仅一层,多用于冶金、重型及中型机械工业;
(2)多层厂房;二层以上,多用于食品、电子、精密仪器工业等;
(3)层次混合的厂房;多层和单层混合在一幢建筑中,多用于化学工业、热电站的主厂房;
2、按用途分
(1)生产厂房。进行产品的备料、加工、装配等,为企业主要车间;
(2)生产辅助厂房。为生产厂房服务的厂房,如:修理车间、工具车间;
(3)动力厂房。为全厂提供能源的厂房,如发电站、变电所、锅炉房等;
(4)仓储建筑。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房屋;
(5)运输用建筑。
(6)其他建筑。如水泵房、污水处理建筑。
3、按跨度的数量和方向分
(1)单跨厂房。只有一个跨度;
(2)多跨厂房。由几个跨度组合而成,车间内彼此相通;
(3)纵横相交厂房。由两方向的跨度组合而成,车间内彼此相通;
4、按跨度尺寸分
(1)小跨度。小于等于12m的单层厂房。此类以砌体结构为主;
(2)大跨度。15——-36m的单层工业厂房;15——-30m以钢筋混凝土为主,36m及其以上的以钢结构为主;
5、按生产状况分
(1)冷加工车间。常温状态下加工非燃烧物质和材料的生产车间,如机械、修理等;
(2)热加工车间。如铸造、锻压、热处理车间;
(3)恒温恒湿车间。如精密仪器、纺织车间;
(4)洁净车间。如药品、集成电路车间;
(5)其他特种状况车间。如放射性车间、防电磁波干扰车间;
(5)建筑业工业产品有哪些扩展阅读:
工业建筑:指供人民从事各类生产活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包括。工业厂房:可分为通用工业厂房和特殊工业厂房。按工业类别分类包括。工业建筑在18世纪后期最先出现于英国,后来在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也兴建了各种工业建筑。
特点
1.厂房应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2.厂房内部有较大的面积和空间。
3.厂房的结构、构造复杂,技术要求高。
4.必须紧密结合生产。
5.生产工艺不同的厂房具有不同的特征。
6.采光、通风、屋面排水及构造处理较复杂。
生产环境:
①有良好的采光和照明。一般厂房多为自然采光(见工业建筑采光),但采光均匀度较差。如纺织厂的精纺和织布车间多为自然采光,但应解决日光直射问题。如果自然采光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则采用人工照明(见工业建筑照明)。
②有良好的通风。如采用自然通风,要了解厂房内部状况(散热量、热源状况等)和当地气象条件,设计好排风通道。某些散发大量余热的热加工和有粉尘的车间(如铸造车间)应重点解决好自然通风问题。
③控制噪声。除采取一般降噪措施外,还可设置隔声间。
④对于某些在温度、湿度、洁净度、无菌、防微振、电磁屏蔽、防辐射等方面有特殊工艺要求的车间,则要在建筑平面、结构以及空气调节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⑤要注意厂房内外整体环境的设计,包括色彩和绿化等。
建筑的区别
工业建筑是指从事各类工业生产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房屋,一般称为厂房。
工业建筑生产工艺复杂多样,在设计配合、使用要求、室内采光、屋面排水及建筑构造等方面,具有如下特点:
1.厂房的建筑设计是在工艺设计人员提出的工艺设计图的基础上进行的,建筑设计应首先适应生产工艺要求;
2.厂房中的生产设备多,体量大,各部分生产联系密切,并有多种起重运输设备通行,厂房内部应有较大的通敞空间;
3.厂房宽度一般较大,或对多跨厂房,为满足室内、通风的需要,屋顶上往往设有天窗;
4.厂房屋面防水、排水构造复杂,尤其是多跨厂房;
5.单层厂房中,由于跨度大,屋顶及吊车荷载较重,多采用钢筋砼排架结构承重;在多层厂房中,由于荷载较大,广泛采用钢筋砼骨架结构承重;特别高大的厂房或地震烈度高的地区厂房宜采用钢骨架承重;
6.厂房多采用预制构件装配而成,各种设备和管线安装施工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