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商品的含税和不含税价钱怎么算
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1+适用税率)
注意:税率有17%,3%,13%,根据自己具体的情况选用税率
按一般常用的一般纳税人税率为17%计算:不含税价格=300/(1+17%)256.56元,销项税额=256.56*17%=43.589744元
② 含税价和不含税价格怎么算
含税价就是价税合一,价格中含税;不含税价是价税分离,也就是价格中不含税金;
举个例子你看一下吧!
例如购买货物共用了2000元,这个是含税的价钱.即价税合一的价钱,通常叫做流水账的价钱.
你购买货物时别人给你开票时(假设税率为17%)会把价钱和增值税给单分的,增值税=总价2000/1.17*0.17=290.60元,不含税的价钱=2000-290.60=1709.40元.
③ 商品的含税和不含税价钱怎么算
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1+适用税率) 注意:税率有17%,3%,13%,根据自己具体的情况选用税率
按一般常用的一般纳税人税率为17%计算:不含税价格=300/(1+17%)256.56元,销项税额=256.56*17%=43.589744元
④ 含税价格和未税的价格区别
含税价格和未税的价格区别如下:
1、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1+增值税率),税收另外计算,由卖方负担;
2、含税价格=不含税价格*(1+增值税率),税收已经包含,由买方负担。
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当前,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税率有,16%、10%、6%、0%。发票开含税价格还是开不含税价格需要分以下两种情况:
1、一般纳税人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是价税分开的,发票会显示不含税价格,税额和含税合计数;
2、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开具国家机打普通发票,是含税价格。
契税的计税依据为不动产的价格,各类土地、房屋权属转移,方式各不相同,契税定价方法,也各有差异。计税依据,归结起来有,按成交价格计算。主要适用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土地使用权赠与、房屋赠与,由征收机关参照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的市场价格核定。依据土地、房屋交换差价定税。交换价格相等时,免征契税;交换价格不等时,由多交付的货币、实物、无形资产或者其他经济利益的一方缴纳契税。按照土地收益定价。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经批准转让房地产时,由房地产转让者补交契税。计税依据为补交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费用或者土地收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契税。
第二条 本法所称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是指下列行为:
(一)土地使用权出让;
(二)土地使用权转让,包括出售、赠与、互换;
(三)房屋买卖、赠与、互换。
前款第二项土地使用权转让,不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的转移。
以作价投资(入股)、偿还债务、划转、奖励等方式转移土地、房屋权属的,应当依照本法规定征收契税。
⑤ 钢铁含税和不含税每吨差多少钱
钢铁含税和不含税每吨差17%,例如。你在钢厂购买的热轧钢卷,每吨不含税价格为3600元,你实际交款时每吨3600x(1+17%)=4212元。
⑥ 含税价和不含税价怎么计算
含税价=不含税价×(1+税率),不含税价=含税价÷(1+税率)。在日常生活中,报价就是含税的价,这个含税通常也是指增值税和国税,增值税可用来抵扣,国税可充当稳定资产。至于一件商品或产品是否含税价,也是要看买卖方签订的合同上的规定,然后再根据含税价税率对具体产品进行具体的税费计算。
含税价:含税价就是把不含税的价格乘以适用税率(通常是1+税率),该计算出来的价格就是将税收额也包含内的价格。含税价是成本、利润和税金三个部分组成的。含税价在日常生活中也被叫做零售价,商家在经营商品时,所报出的价格一般是把税收金含在内的。消费者在购物消费的时候,要求商家开具发票的,就是含税价,其大部分都是增值税,适用的最频繁的税率也是16%。假若买一件衣服,如果600元卖出不含税,那含税价格就是600*1.16=696元。
食品公司张经理购买万事达货架公司一套货架。以400元一组单价购买购买。并要求开具增值税发票。(增值税税率为17%)。其中400元为不含税价格。公式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不含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税率=应纳销项税额那么含税单价=400*(1+17%)增值税税率分为四档:基本税率17%、低税率13%,征收率和零税率根据不同的税收税率不同,但公式不会变化。2018五月以后增值税调整为16%
实务中,虽然各市场主体的购销业务及销项税额、进项税额构成远比上述案例复杂得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增值税税率降低后,国家最终征收的税款必然是相应减少了,至于各市场主体如何分配因降低税率带来的减税红利,则受市场地位等诸多因素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降低16%、10%两档税率,可能导致适用6%税率的企业进项税额减少。为抵消这种影响,预计相关部门还将出台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采取加计扣除等增加税收抵扣的一系列配套措施,这都将带来一定程度的减税效应。可以根据具体相关情况计算。
⑦ 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如何计算
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公式如下:含税价格=不含税价格*(1+税率)。
根据题意,进货价格是1400元,税率是14%,如果卖2000元不含税,含税价格是2000*1.14=2280元;如果卖2000元含税,不含税价格是2000/1.14=1754.39元。
在实际业务操作中,报价多为含税价,含的税一般是增值税和国税。增值税可以抵扣,国税可以做固定资产。最简单的说法就是要不要开发票,要开发票的,就是含税价,一般的税率有16%,10%,4%,6%,25%,最常见的是16%的增值税。
(7)工业产品含不含税价格差多少扩展阅读
各种增值税的计算公式:
第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第二,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第三,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⑧ 含税价比不含税价高多少个点怎么算
含税价=不含税价*(1+税率)。增值税税率是增值额的17%(上述公式仅适用于出厂产品,二手产品不适用,转手的产品:含税价=不含税价+增值部分*17%),零售业的税率是5%。
⑨ 含税和不含税 的价格怎么计算啊
含税的单价=不含税的单价*适用税率(1+17%或13%)。
单价是不是含税,要看双方签订的合同,如果双方订立的合同是不含税价,那么含税价的单价=不含税的单价*适用税率(1+17%或13%)。
如果双方订立的是含税价,那么不含税单价=含税价/适用税率(1+17%或13%)。
(9)工业产品含不含税价格差多少扩展阅读:
含税价是包括税金在内的价。含税价包含的是增值税即零售价,部分征收消费税的货物除了增值税也包含了消费税,但不包括价外费用,如包装,装卸费等,销售商开具的普通发票上的金额即为含税价而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为不含税价。
因为增值税额单独列出一般情况下,零售、销售给小规模、个体纳税人、一并收入的价外款、货物包装押金都是含税价格。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比如没有开具发票,但是视同销售应该计算增值税的时候就应该是不开发票但是同样计算到含税销售额中。
含的税一般是增值税和国税.增值税可以抵扣,国税可以做固定资产.最简单的说法就是要不要开发票.要开发票的,就是含税价可通过公式将含税价折算成不含税价,即含税价=不含税价*(1+税率),一般的税率有16%,10%,4%,6%,25%,最常见的是16%的增值税。
比如,含16%增值税价为100,不含税价即是100/1.16=86.21,税金是86.21*0.16=13.7936,企业就可以抵扣13.80的税。
在实际业务操作中,报价一般多为含税价,因为这就好像是默认的潜规则一样。至于把含税价再分离为不含税价和税金,多半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企业会计在对收入入账时应该处理的事情。过程也比较简单。三者的关系如下所示:
含税价=不含税价*(1+适用税率)
销项税额=不含税价*适用税率
含税价=不含税价+销项税额
增值税是价外税,所以报价时会出现含税价与不含税价。比如:报含税价11700元,支付金额也是11700元,其实价格是10000元[11700/(1+17%)],税款是1700元。报不含税价11700元,那在支付款项时,还需要支付17%的增值税1989元,合计支付金额为13689元。
⑩ 钢材价格中的含税价与实际价差多少怎么算
钢材交的税是流转税,税率是17%.
钢材价格要看你当时说是的什么价,如果说是含税价,那么含税价与不含税价差14.5299%,即17%/1.17=14.5299%,也就是说,含税价格除以1.17就是不含税价格,或在不含税的价格基础上乘以(1+17%)就是含税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