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捷达汽车低速踩刹车会反弹还有吱吱响怎么回事
亲,您好。在出现这个毛病之前,你的爱车有没有进行维修过。有此现象一般是刹车盘表面不平。或者是刹车片是新的然后刹车盘表面不光不整产生的
② 比亚迪汽车l3刹车时踏板反弹是什么原因
对制动系统进行排气操作及检查制动总泵、分泵工况,再检查制动片是否磨损均匀及制动盘是否有失圆现象!~
③ 12款车,五月销量过万且增幅超50%,哪款是你最爱
5月盘点,乘用车市场迎来了久违的同比增长。增幅不大,区区1.8个百分点,搁两三年前完全都不值一提,可在国内车市持续下行达24个月之久的当下,已难能可贵。
更可贵的是,在5月份取得过万销量的众多车型之中,有12款车的增幅都超过50%,堪称当月增长明星,其中甚至有4款车,增幅更是惊人地超过了100%!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销量快报,在轿车、SUV和MPV三大细分板块中,5月份共有12款车符合“月销量超1万,同比增幅超50%”的硬指标。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都有哪些车?
销量过万、增幅过半的轿车和SUV,都有谁?
在轿车板块,别克英朗、丰田雷凌、奥迪A6、宝马3系和特斯拉Model 3,这五款车增幅过半,销量过万。其中增幅最猛的奥迪A6L,同比增幅达到惊人的192.4%,接近翻了三倍,超过1.6万台。奥迪A6L到底吃了什么猛药吗?
其中Model 3是国产新上市的车型,因为去年没有同比数据,但因为销量达标,目前市场受欢迎度相当高,所以一并选入。
SUV板块,月销过万且增幅超50%的就有7款车型,分别是长安CS75、吉利博越、丰田RAV4、比亚迪宋、奥迪Q5L,以及大众探岳和途岳。其中增幅最猛的当属CS75系列和博越系列,增幅均超过了100%。更夸张的是比亚迪宋,增幅超过750%。
论4位主角的成色,长安CS75最为耀眼
根据上面的筛查,我们最终看到,5月份仅仅有4款车符合“月销量过万”和“同比增幅超100%”两大超硬核指标——奥迪A6L、长安CS75、吉利博越和比亚迪宋。
先来看奥迪A6L,作为A6L的第八代车型(C8),其在国内上市的时间是去年1月。相比前几代车型,这一代奥迪A6L上市之初进入状态不是那么干脆利落,直到半年之后才恢复月销上万的水准,但这也给今年上半年的销量数字铺垫了一个偏低的参照基数。
于是,继4月份猛增近130%之后,我们看到了5月份疯长近200%的奥迪A6L,无论增幅还是绝对销量水平,都超过老对手奔驰E级和宝马5系,而且1-5月累计销量进度也保持了近40%的增长,算是相当亮眼的成绩单。
至于SUV板块,巧合的是,三款车均为自主品牌车型。而且,它们之间有一个共性,都是依靠去年新推出的车型在发力。
先说长安CS75。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它就是SUV销量榜上紧紧咬住榜首“神车”哈弗H6的第一人选。应该说,正是得益于“明日座驾”CS75 PLUS的上市,长安CS75车系才迎来了真正的大爆发,而且是一发不可收拾那种。
从单月表现来看,CS75能做到每月都跟榜首只相差一两千台,殊为不易。前五个月下来,CS75车系跟哈弗H6之间的销量差距,只有8千余台,累计销量能同比大增57.4%,完全显示了其成色。当然,在这其中,CS75 PLUS是最为耀眼的焦点,上市9个月,全国各地终端市场没有任何现金优惠,并需排队提车。
再看吉利博越。跟长安CS75车系主要依仗CS75 PLUS的情况类似,博越如今的强势,得益于去年成都车展上市的新款——博越PRO。新老同堂的销售策略见效很快,博越系列很快就恢复销量榜前列的地位。只是由于博越去年上半年销量基数比较可观,所以在今年前五月累计销量同比增幅指标方面,仅仅取得个位数(8%)的增长。
但在近期博越PRO加推四驱车型之后,相信博越车系后续的表现更加值得期待,毕竟,同价位自主品牌紧凑型SUV,四驱选择实在是不多。
最后来看比亚迪宋。说实话,作为自主品牌新能源龙头车企的燃油车选手,居然能有车型入围,实在是出乎笔者的预料。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此处讨论的宋,其实跟前面两款自主品牌SUV一样,是车系的代称,其中的主角,则是宋PRO,也就是去年7月上市的新车。
在宋PRO之前,宋这款SUV月均千台左右的表现,实在是难以摆上台面。但宋PRO的到来,仅仅用了一个多月,月销数据就刷新到了上万,年底两个月甚至杀入SUV销量榜前十。进入今年,3月份和最近的5月份,也都位列前十。至于5月份超过750%的逆天增幅,和1-5月累计增长近300%的夸张数据,则不必过于解读——因为去年同期基数低到不入流。
明星车型暴涨,车企表现差距大
跟主角们的煜煜生辉相比,各自车企们在5月份又收获了怎样一份成绩单呢?有没有一鼓作气把前几个月因疫情耽误的市场夺回来?
如果以乘联会公布的5月份1.8%同比增幅,以及1-5月-26%的累计同比增幅作为参照,四家车企之中,有三家是超过平均水平的。笔者把四家车企的同比数据排了个序,下面分别来看。
表现最好的当属长安。其5月份销量为71390辆,同比剧增69.1%,1-5月累计销量为29.2万辆,基本拉回到跟去年同期持平的水准。在今年这种大环境下,长安是少有能将累计销量同比跌幅控制在个位数的车企之一。虽然还有1个百分点的差距,可照此势头,加上即将发布的网红新车UNI-T,长安今年逆市上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笔者注意到,无论单月增幅还是累计进度,长安在排名15的主流车企之中,数据都是最亮眼的。当然,长安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前面提到的CS75车系是绝对功臣,尤其是CS75 PLUS上市以来持续的强势表现。但除此之外,新发布不久的轿车逸动PLUS,连续三个月都取得月销过万的成绩,增幅超过45%。
其次是奥迪,其5月份销量超过6.5万辆,销量创下今年以来新高的同时,同比增幅也达到36%,比奔驰30.8%和宝马的15.8%高出一大截。在1-5月累计销量方面,其21.8万辆的数据,在BBA中居于中间位置,只比奔驰略少几千辆。
奥迪旗下5月表现突出的车型中,除了前面说到的A6L,Q5L也是不得不提的一款车,其5月份同比增幅高达63.2%,是高端SUV阵营里增长最快的一个。得益于两大支柱车型的逆市上扬,奥迪1-5月累计进度相比去年同期只下跌了14.2%,比大盘整体好不少。
再来看吉利,作为自主品牌中体量最大的,吉利近几年来可以说扛起了自主的大旗。其5月销量达到10.6万辆,同比大增24.7%,单就销量水平而言,已经跟主流日系三强处于同一水准。而且,就1-5月累计销量而言,吉利40.5万辆的数字,已排进前四,妥妥的第一阵营。
吉利的成就,主要功臣除了前面说到的博越之外,轿车帝豪是必须要谈的。作为吉利多年的销量担当,这款车5月份销量达到23398辆,排在轿车销量榜第六,44.2%的同比增幅虽说没有达到50%,可也是位居轿车增幅前五的超然存在。略显遗憾的是吉利在1-5月累计销量方面还有-23.4%的欠账,但想想乘用车整体26%的跌幅,吉利这个数字已经跑赢大盘了。
最后是比亚迪,尽管宋PRO撑起了比亚迪的门面,可独木难成林,在新能源板块近50%的下行行情中,比亚迪5月份燃油车即便是取得了超过70%的惊人增长,也无法止住比亚迪整体下滑的惯性——全月下来,比亚迪下跌5.7%,1-5月累计跌幅更是达到33.7%。
而且,更加尴尬的是,随着国产特斯拉今年初开始交付,比亚迪稳坐多年的新能源“头把交椅”,已悄然易主。
最后说说
作为5月份拥有增长最疯狂车型的车企,比亚迪的悲催故事已经说明,“一条腿走路”是无法支撑起一家企业的持续良性发展的。
无论是长安、吉利还是奥迪,他们如今的成功,都是轿车和SUV多点开花的结果,长安有CS75 PLUS和逸动PLUS,吉利有博越PRO和帝豪,奥迪有A6L和Q5L。而且,除了这几款绝对主力之外,长安CS35 PLUS、吉利缤越、奥迪A4L等,长期以来也都是各自细分市场位列前茅的主角,贡献了不俗的销量。
车市终于照进曙光,止跌反弹可期。但5月车市在为众多车企给出范本的同时,马太效应加剧的现实,也在提醒着大家:独木难成林,加大研发,多推实力派后浪,才是持续制胜之道。
④ 吉利帝豪汽车价格一旦官降,之后会不会反弹
汽车行业以实力为尊,当具备了较强的实力之后,高销量也变得水到渠成。当然,这其中包含了很多细节,比如售后服务、竞争策略等等,然而最重要的莫过于自身的整体表现与性价比。要知道吉利帝豪最初上市时并没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作为依靠,也没有如同捷达、桑塔纳那么高的人气,但却仍然能依靠自身的出色表现与较高的性价比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如今在国产紧凑型车当中也算是名声显赫了。
⑤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间,中国高端汽车市场强劲反弹
意义:
尽管2020年第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抑制了汽车需求,但中国高端汽车市场预计将持续增长至2025年。
展望:
新冠肺炎疫情不会改变我们对中国高端汽车市场的长期预测,预计中国高端汽车市场将持续增长至2025年,年销量将从2019年的310万辆左右升至2025年的380万辆以上。
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影响下,今年第一季度中国高端汽车销量同比下降28%,随后在今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高端汽车市场出现强劲反弹。根据我们的预测,第二季度中国高端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7.6%,至896,829辆,预计第三季度将同比增长19%,至938,664辆。尽管2020年第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抑制了汽车需求,但中国高端汽车市场预计将持续增长至2025年。
各家汽车制造商最新发布的前三季度销售数据显示,中国市场高端汽车销量增长强劲。德国高端汽车品牌在销量方面仍处于领先地位。今年前三季度,梅赛德斯-奔驰在华销量同比增长8.3%,超过569,689辆,创下该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新高。梅赛德斯-奔驰第三季度销量同比增长23.4%,至223,631辆。今年前三季度,包括宝马和MINI品牌在内的宝马汽车在华销量同比增长6.4%,至559,681辆,其中第三季度同比增长31.1%,至230,612辆。第三季度销量强劲增长使中国成为宝马全球销量增长最快的市场,中国市场的销量占到该公司全球销量的近40%。
考虑到凯迪拉克和沃尔沃等二线高端汽车品牌在中国消费者中的品牌知名度较低,它们的销售表现同样令人看好。尽管第二季度交付量同比下降12.1%,凯迪拉克第三季度交付量同比增长28%,至6.5万辆。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凯迪拉克升级了包括XT4、XT5和XT6在内的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产品阵容。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汽车9月份在华月度销量创下新高,销量达到17,292辆,同比增长15.9%。由于XC系列SUV的需求不断上升,今年前三季度沃尔沃在华销量同比增长3.4%,至109,512辆。沃尔沃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是该公司全球唯一实现销量增长的市场。
销量增长的背后,是各家汽车制造商纷纷努力调整其品牌战略,并扩大产品阵容。例如,宝马2021款5系轿车在今年北京车展上正式上市销售。具有更强运动感的M运动套装还首次引入了5系插电式混动车型,有助于增强这款车对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宝马在2021款5系车型上新增了15项新功能,包括外观设计、仪表显示屏、信息娱乐系统以及性能和舒适度相关的功能,如空气净化系统。
IHSMarkit观点深度解析
与美国、欧盟等其他主要市场和经济体相比,中国汽车市场和经济总体上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较小。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预计将不会改变中国高端汽车市场的总体发展,预计该市场将持续增长至2025年,年销量将从2019年的310万辆左右升至2025年的380万辆以上。高端汽车制造商不仅将中国视为一个销售市场,还将其视为一个拥有成熟供应链和稳定政策环境,能够为全球市场服务的区域生产中心。据《中国日报》报道,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chenGoller在9月28日北京车展开幕当天表示,中国将成为宝马出口产品的生产基地。宝马正在向国外市场出口iX3电动SUV,这也是该公司在中国生产的首款纯电动车型。宝马与长城汽车的合资企业光束汽车也将在国内生产用于中国销售和海外出口的汽车。宝马在中国约有400家供应商,为其沈阳工厂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工厂生产汽车零部件。此外,据路透社报道,特斯拉计划将在中国大陆生产的Model3出口至亚洲其他市场及欧洲市场。该报道称,在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Model3可能会被运往距离中国大陆较近的日本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第一期项目已经竣工,并从2020年初开始运营,第二期项目预计将在2020年底或2021年初建成,用于ModelY的生产。截止撰写时,特斯拉尚未发布国产车型出口的相关计划。不过,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最近表示,该公司计划于2021年进军印度市场,尽管目前还不清楚将在印度推出哪些车型以及这些车型的生产地点。
本文内容来自IHSMarkit?[Automotive]收费内容
文章版权归微信平台IHSMarkit[Automotive]所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⑥ 90年代美国的一个会说话的汽车
电视剧叫做霹雳游侠,那辆车是庞蒂亚克,美国的小跑车,貌似只在北美地区销售。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变形金刚电影里的爵士也是一辆庞蒂亚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