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汽车芯片什么时候恢复
有专家表示汽车芯片短缺现象会在2021年年底逐步缓解,但多位半导体分析师却表示芯片短缺很可能会延续到2022年。
不过大家也并不用担心,因为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均在此前表示芯片短缺所带来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严重,目前大部分车型仍在正常生产中。
其实不论是手机缺芯片还是汽车缺芯片都暴露了我们国家在半导体行业发展的不足,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下芯片被人卡脖子是一件非常致命的事情,希望我们国家能够成功研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芯片,尽早摆脱西方国家的束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汽车芯片缺货原因:
汽车芯片需求迅速增长。
近几年各大汽车都在往智能化方面发展,半导体芯片电子设备在汽车中所占的配件比例越来越多,像无人驾驶技术曾经只出现在部分车型或者高端车型上,而如今却成为了大部分新能源车的标配。
半导体行业低估了汽车芯片需求。
由于芯片产业是具有一个非常典型的周期性的,所以在“饥三年、饱三年”的情况下企业往往不会备太多库存,毕竟供大于求就会出现巨额亏损。
所以在疫情全球汽车销量低迷的情况下谁也不敢轻易扩产,但他们没想到的是中国市场的复苏使得芯片需求大幅增涨,各家库存均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贰’ 汽车芯片短缺多久恢复
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间,因为芯片供应短缺的问题并不是任何一家企业或者国家能够轻易解决的,此前根据业内多名半导体分析师分析,目前芯片短缺问题很可能会持续到2022年,整个汽车产业想要完全恢复回正常的运行状态的话估计要等到2023年以后。虽然国内的疫情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大部分欧美国家依旧是新冠疫情重灾区,为了响应隔离政策半导体企业就只能停产或者减产,汽车芯片生产速度自然就下降了。生产芯片最重要的就是光刻机,先不说光刻机的制造成本,就算是生产环节中的其余小仪器价值也是非常高昂的,所以半导体企业并不会贸然进行扩产,万一过个两三年后芯片供大于求了,那么扩产所购买的仪器用不上就面临巨额亏损了。2021年2月份美国半导体重镇德州遭遇暴雪冲击,雪灾导致德州数家芯片供应商被迫停产;2021年3月份日本AKM(旭化成半导体)工厂发生火灾,持续91个小时的火情让核心晶圆厂损失殆尽,这些意外使得厂商在短期内难以恢复产能。
‘叁’ “缺芯”问题已蔓延至供应链多个环节,形势短期难言乐观
近期,大众集团和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大陆集团纷纷警告称,汽车生产所需要的半导体元件可能会短缺。其中,大陆集团表示,"尽管半导体制造商已通过扩大产能来应对需求,但所需的额外产量将在六至九个月内完成。”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汽车行业的“缺芯”之痛仍将持续。而部分半导体巨头纷纷宣布涨价,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比如比亚迪,目前就在新能源电池、芯片等方面有一整套产业链,不仅可以充分自给,还有余量外供。面对接下来的芯片供应,比亚迪半导体将持续积极推进市场化。
宏观市场方面,在华为禁令生效后,国家也启动了汽车芯片“内循环”的布局。今年9月,由国家科技部、工信部、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作为国家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牵头70余家企事业单位成立了“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赋能中国汽车芯片产业的自主安全可控和全面快速发展,这也让自主汽车芯片领域有了统一的行动组织。可以预见,芯片自主化将成为整车制造商的头等大事。
东吴证券分析师王平阳就表示,随着半导体产业链缺货、涨价行情在8寸晶圆制造、封测以及MCU、功率半导体等产业链环节逐步蔓延,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终端应用市场对于相关服务和产品的市场需求有望持续提升,进而有助于加速本土厂商导入相关半导体供应链,实现客户拓展的突破。
闹“芯”是一种警示。在当前进口替代的时代背景下,迎难而上,加快车规级芯片研发,推动本土IC产业链切入新能源汽车领域,说不定这次就是进一步推进传统产业弯道超车的一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肆’ 汽车芯片短缺多久恢复
汽车芯片短缺会影响一年左右才能恢复。
汽车芯片短缺会影响多久,这是全球都非常关心题,网络媒体各种报道各种看法都有,据说,汽车芯片的紧缺会持续到2023年。
据相关媒体报道,2021年汽车行业的收入损失从610亿美元增加到1100亿美元,全球汽车制造商产品减少390万辆,二手车的价格将上涨,通用福特预计今年损失高达20亿美元。一辆普通汽车上多达1400个芯片皮升,伴随着智能化,这个数字还将进一步增加。
汽车芯片的重要性:
机动车辆里面的芯片,是行车电脑非常重燃宽老要的组成部分,芯片出现了故障,或者是缺少巧亮芯片,行车电脑将无法运行。
行车电脑关系到机动车辆能否正常的运行,机动车辆相关部位传感器收集的数据会传回到行车电脑,由行车电脑控制车辆的相关辅助系统工作。让机动车辆正常运行,不出现问题。
‘伍’ 汽车芯片短缺多久恢复
2022年下半年,2022年1月20日官方消息。工信部:预计2022年汽车芯片供应短缺情况将会逐渐缓解。汽车芯片短缺原因:由于人们居家办公,市场对手机和电脑所使用芯片的需求增加,半导体芯片公司于哪敏是纷纷将生产重心转向了消费电子产品领域,而当汽车制造商陆续开始复产复工后,半导体芯片却无法及时的提供充足的供应,进而导致了眼下汽车产业面临的困悄基境。在新冠状肺炎疫情的持续冲击下,全球半导体芯片供应出现供给失衡启缓谨的情况,以致除了电子行业外,汽车业也受到了严重的波及,继而全球多家车企被迫减产或停产新车。目前已经确认受到影响的车企有:FCA集团、福特、丰田、日产、本田、大众等。其中,福特发言人就此事发言时称,由于半导体芯片的短缺,其位于美国肯塔基州的工厂生产线将被迫提前停产,大众斯柯达品牌也宣布由于芯片短缺开始暂时停产。
‘陆’ 芯片短缺什么时候才能缓解
由于芯片代工企业的产能很难快速扩张,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轮的芯片短缺可能要到2021年年底才能缓解。
近日,中芯国际宣布投资500亿元人民币在北京建厂,生产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及集成电路封装系列等。芯片制造的产能释放需要周期,这也导致代工厂扩充产能比较谨慎。中芯国际产能释放要到2022年底或2023年初,无法很快缓解目前的产能紧缺问题。这一轮的芯片紧缺差不多要延续到明年年底才能结束。
晶圆代工厂世界先进董事长方略表示,目前世界先进在电源管理IC、驱动IC与影像传感器等方面应用需求最热络,车用电子需求也明显转强,预计8英寸晶圆代工供不应求情况,至少延续到明年上半年、甚至第三季度。
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大陆集团表示,在疫情导致全球销量下滑后,中国半导体需求反弹,供应链瓶颈可能持续到2021年。
(6)大众汽车缺芯多久才会缓解扩展阅读
全球芯片短缺爆发:已经从汽车蔓延至手机和游戏机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汽车巨头都面临缺芯难题。大众、福特、丰田等多家汽车企业不得不采取削减产量、减产等方式应对危机。
除了汽车行业之外,手机和游戏机也同样开始遭受芯片短缺的限制。
据财联社报道,最近几周,越来越多的行业领袖发出警告,他们无法获得足够的芯片来生产他们的产品。
苹果最近表示,一些新款高端iPhone的销售受到零部件短缺的限制。恩智浦和英飞凌都表示,这些供应限制已不再局限于汽车行业。
索尼周三表示,由于生产瓶颈,该公司可能无法在2021年完全满足其新款游戏机的需求。
据了解,缺芯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晶圆厂的产能不够。目前晶圆厂的产能主要分为6英寸、8英寸和12英寸,一般情况下8英寸和12英寸的应用量最大。
然而在疫情期间,来自消费电子、工业市场和汽车需求猛增,这些大多需要用到8英寸晶圆。需求激增导致了市场上的8英寸晶圆产能持续紧张。
整个行业来看,受缺货潮影响,很多终端企业恐慌性下单,甚至部门企业下单量是往年的几倍。
终端商抢芯片,制造企业抢晶圆。而8英寸晶圆产能紧缺将持续半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