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奥迪汽车 > 奥迪是如何崛起的

奥迪是如何崛起的

发布时间:2023-01-31 19:44:05

㈠ 上汽奥迪Q5 e-tron正式亮相 新生纯电动贵族的崛起

车身侧面,奥迪Q5 e-tron整体造型较为修长,和上汽大众ID.6X比较相似,双色的车身配合跨界风格的侧裙,视觉层次感比较丰富。另外,新车还配备动感的多条辐式轮毂,增添新车的时尚感。车身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876/1860/1675mm,轴距为2965mm,它的尺寸/轴距属于越级规格,更像是一台中大型SUV。

车尾部分,奥迪Q5 e-tron采用了贯穿式的尾灯,同时车顶后方还配备大尺寸扰流板,后包围下方营造出类似排气的设计,运动感较强。

内饰方面,奥迪Q5 e-tron的布局设计与上汽大众ID.6 X截然不同,采用十分鲜明的奥迪元素,具备浓郁的运动科技风格。车内采用全新的数字座舱,搭载了10.25英寸的全液晶仪表、11.6英寸的触控式中控屏以及电子按钮换挡结构,车机系统则搭载了奥迪MMI信息娱乐系统。同时新车还提供8种外观以及9种座椅颜色可选。

配置方面,根据配置车型的不同,新车提供多种样式的轮毂、外后镜壳颜色以及前格栅等,同时新车还将配备增强现实平视显示系统(AR HUD),进一步提升科技感。另外, 新车提供6/7座两种座椅布局。

动力方面,根据此前申报了解到,奥迪Q5 e-tron提供低/高功率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三种动力,低功率电机最大功率132kW(35 e-tron),高功率电机最大功率150kW(40 e-tron);双电机版本最大功率为80kW/150kW(50 e-tron)。据悉,新车CLTC工况续航里程为560公里。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洋葱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㈡ 宝马奥迪是怎么成名的 宝马奥迪是如何成名的

1、宝马(BMW)的历史始于1916年,最初是一家纯粹的飞机发动机制造商。其蓝白标志象征着旋转的螺旋桨,正是公司早期历史的写照。不过1923年,宝马开始涉足车辆制造行业,推出了第一辆宝马摩托车。1928年,宝马收购了埃森那赫汽车厂开始生产汽车。之后宝马与汽车行业的羁绊越来越深,并最终发展成一家世界知名的汽车生产商。

2、而奔驰,相信每一位爱车的人都明白其“汽车发明者”的历史地位。从19世纪末第一辆汽车诞生起,奔驰就一直在汽车行业奋力拼搏。20世纪20年代,德国车以奔驰、宝马和汽车联盟(由奥迪、霍希、dkw、漫游者四家公司为主导)为主,不过在德系车不断“攀科技”的时候,二战爆发了。战争对汽车制造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航空发动机公司们分道扬镳,一波去了苏联、一波去了法国、一波去了美国。

3、而奔驰、奥迪、宝马也分别计划了不同的发展策略。奔驰无非是最聪明的策划者,在二战低糜的经济下选择了先巩固经济基础再建设高端车豪华车——上世纪50年代初期汽车联盟最高级的轿车 DKW 3=6,3缸两冲程发动机。

4、而宝马和汽车联盟的发展则是跌宕起伏。起初汽车联盟逃到了苏联,后来却赶上了苏联搞社会主义,所有资本主义全被没收,这样汽车联盟之下的霍希Game over了,只留了一个当时廉价的车型:DKW,前驱,两缸或三缸两冲程发动机,比较低端,有一种现在五菱宏光的既视感吧。

㈢ 三方共赢模式达成,奥迪携手两大伙伴再拓中国版图丨车壹条

毫无疑问,在母公司德国大众集团的引领下,奥迪将成为全集团加快转型电动化和数字化的“桥头堡”,而率先在电动车领域崛起的中国市场,无疑也是助力奥迪争夺全球豪华车领导者的战略高地。据悉,奥迪计划在五年内将其“碳足迹”减少约30%,并预计在2050年前全面实现整个公司的碳中和。2030年前,将奥迪在中国生产基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零。

科技公司异军突起,传统车企防守反击,在新四化与汽车行业紧密连接的几年中,由传统燃油车奠定的江湖地位或许很快将迎来改变。面对事关“存亡安危”的转型期,建设强大“体系力”已经成为传统汽车企业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奥迪排除万难携手中国合作伙伴做出了最明智也是最具前瞻性的战略决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㈣ 年度盘点 | 无缘销冠,但奥迪的2019年并不难看

这些贯穿全年的营销活动,让奥迪品牌保持着较高的活跃度。还值得一提是“迪迪事件”,这原本是一次营销事故,最终却变成了一次很有影响力的联合营销。

写在最后

如果将过去一年分为上下半年两个半场的话,奥迪的表现是截然不同的,上半年由于全新奥迪A6L刚刚上市、Q5L尚处于爬坡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挥,下半年尽管火力全开,但对于卫冕来说已经意义不大,也因此奥迪将目光放到了2020年。

根据此前公布的计划,2020年奥迪将推出超过20款新车,其中就包括中期改款Q7、中期改款A4L、A8L60TFSI4.0T、全新Q3Sportback、国产e-tron及e-tronSportback等多款重磅车型,去年宝马能逆袭夺冠,与其密集的产品投放不无关系,如今奥迪打算复制宝马的成功。此外,今年奥迪投放的车型中包括多款高性能车及旅行车,这是奥迪非常有特色的产品组合,但由于缺乏规模效应一直未能在销量上予以回报,如果算上2019年引入的几款车型,今年这些车型有可能会带来惊喜。2020年,奥迪的表现非常值得期待,豪华车销冠之争也会更有看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㈤ 为什么奥迪A6能够成为“官车”

奥迪能够成为“官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抓住了市场变革的机遇,同时顺应市场需求变化,来改变自身的发展方向。有人可能认为大众进入国内的时间比较早,这点没错,但是同期也有其他车企进入国内,而能够顺应消费者需求的品牌寥寥无几,最终要么被淘汰,要么被彻底边缘化。所以说,奥迪不仅抓住机遇,还巧妙的根据市场需求,让自己发展壮大,做到一家独大。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当时自主品牌红旗车型的各项指标达不到使用标准,最后经由国务院批准,正式将红旗品牌停产。而政府部门急需的公务车辆,选择采购国外的先进车型,大量购置各个品牌的进口车辆。

当时国际大环境有所好转,德日美等国家的 汽车 品牌车型大量进入到国内,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这些ZB主义国家生产的 汽车 远比自家造和东欧兄弟国家的车辆品质好上太多,发现了不足,那就改进呗。总不可能老是拿着大笔钱去买进口车吧?最后还是需要自己有能力自己造车。可是改来改去,发现没有技术根本玩不转。那就造成了迫切需要有技术的车企帮助。而当时又没有什么钱,能怎么办?那就走市场换技术的路线,拿出诚意去招商。

而这个任务就交给了当时国内 汽车 行业老大哥一汽。由于进口车型中,日系车的产品质量是最让人信服的,而且当时我们和日本的关系已经缓和了许多,所以当时一汽最先找到日本 汽车 厂商。不过不知道日本人是看不上中国市场还是不愿意共享技术,反正最终事情没谈成。后来也找过德国奔驰和美国克莱斯勒,但是在具体合作事宜上依旧没谈妥。最终,跟这三家的合作只能是不了了之。

1987年,大众集团的董事长来华考察,被一汽的规模震惊,估计他自己都没想过中国竟然能有这么大的 汽车 制造厂家,当即明白了中国市场蕴藏的巨大潜力,立马拍板将奥迪100车型在中国上马生产。当然奥迪100车型已经是风靡德国的明星车型,而这一代车型又恰好是奥迪A6的前身,一汽当然愿意接受这样的橄榄枝,于是双方达成了合作意向。

1988年,双方就开启了首次合作,由德国奥迪授权中国一汽生产奥迪100 汽车 ,采用的是德国原装进口零部件,在国内进行组装下线销量的模式,先期生产了499辆奥迪100,优先供应ZF部门,即便后来加大产量,绝大部分都是供应ZF订单。当时的奥迪100可谓是那个时代中国市场国产的绝对豪车,包括后来改款推出的奥迪200,垄断了中国豪华车市场将近十年的时间。直到99年,最着名的奥迪官车A6横空出世,国产后取代了奥迪200。至此,奥迪才算真正走上了官车之路。

而大众集团的聪明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想要高端车市场,对于平民领域也没有放松,大众品牌国产后,推出的桑塔纳、捷达,和A6一起,从两个方向共同进发,攫取了大众集团在中国成长的养分,进而不断做大,最终成为了中国市场两大巨头品牌。

此前,奥迪凭借奥迪100带来的先发优势,未经面世就被国内政府部门抢购一空。此后,奥迪在公务车领域一路高奏凯歌,并长期雄霸中国官车市场。陆续带来了奥迪A6、奥迪A4等车型,并针对中国市场进行了加长改造,并由此开创了豪车加长风。从此,奥迪牢牢占据着国内政府用车第一宝座,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官车”。

而在 汽车 还是“奢侈品”代表形象与地位的年代,很多私家车主也愿意购买奥迪,认为其“有派头”、开着它“好办事”。

2013年的奥迪在国内火到什么程度?还有一个侧面事件可以证明。

那时候,黑色奥迪不仅是官车的标配,也成为了婚车的标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不少女孩都要求在结婚的时候奥迪当婚车,即便没有奥迪A8、奥迪A6L也得有奥迪A4L,而且数量还不能少,要不然会让人笑话。为了借到黑色奥迪当婚车,新郎们纷纷求爷爷告奶奶去找车。而对于黑色奥迪车主,一到好日子就被拉去当婚车,也让不少人苦不堪言。

可奥迪的好日子,在2013年戛然而止。

2013年以后的奥迪:不再是官车

2013年11月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公车改革启动,“官车”奥迪受到的市场影响无疑最为严重。

2013年之后,不仅政府用车不再考虑购买奥迪车,就连私家车市场也开始向年轻化、 时尚 化转变,奥迪此前古板严肃的“官车形象”受到了挑战。

官车的身份就此失去了,但奥迪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行动了起来。

在2013年公车改革以后,奥迪开始迅速转变形象,加速推出了奥迪A3、奥迪Q3等一系列运动化车型,主打低端入门车,价格更便宜且造型更 时尚 ,获得了年轻人的喜爱。

而在既有车型方面,曾经加价才能买到的奥迪Q5、奥迪A6L等畅销车,在终端市场开始了大幅度的优惠,几万元的优惠成为了常态化,奥迪Q5在换代前夕甚至推出了10万的大降价活动。而刚刚上市没多久的奥迪Q5L,优惠也达到了8、9万元,可见其疯狂。

二战结束后,我国基础工业相对薄弱,要知道造车就是针对基础工业的一次考核,当时我们的基础工业不过关,所以想要造出 汽车 是无比艰难的、以及那个时代的外交关系,所以我们只能引进苏联及部分东欧国家的车子,可以说建国后首批公务车完全是东欧车,比如经典的 伏尔加、华沙 (造型像波罗乃兹)等;随着时间逐渐的推移,第一批自主车企成立,比如 一汽、东风、上汽 等车企,它们的诞生预示着咱们已经不完全依赖进口车辆了,但那个时候这几家车企完全是山寨路数,确切的说大部分用的是外国发动机,貌似当年还有一款车是匈牙利产的(外号大白熊,哪位叔叔知道这款车具体名字还望告知晚辈)最为高级。。。 就这样我们靠着东欧进口车、部分自产车型坚持到了上世纪的70年代,随着72年尼克松先生访华之后,咱们的国际外交环境缓和,随后不久与日本建交,这个时候大量日系中高端车进入咱们国内,实际上在 历史 进程中,最可能成为咱们公务用车的是日系品牌,但还是那句 话机遇没抓住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60年代后,咱们国内就引进一批奔驰,比如当时的沈阳有四辆左右(东北局两辆、东北电管局两辆),但当时的奔驰并没有得到重视(估计当时懂车的太少)所以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高级领导坐 伏尔加 、东北电力领导坐奔驰;但总之在上世纪70年代后,公务用车形成了以丰田、日产等日系车位主、德系奔驰为辅的局面,丰田皇冠、日产公爵、奔驰w123皆为主流。。。

随着国际外交环境日益好转、经济实力的不算提升,当时大量的进口车进入咱们国内,拿这些 德、日、美 的进口车,和当时的自产、东欧四破一比较,才发现资产车、东欧车的品质及性能太差,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发现自身的不足,所以我们迫切的需要技术, 汽车 工业有的时候需要源于外来的帮助,所以我们在那个时候迫切需要引进外国车企来 合资 ,理念就是 市场换技术 ,我们真是拿出了诚意,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市场、消费潜力,这就是一块具备无限未来价值的大蛋糕;我们拿出了足够的诚意、下了血本,可依然没有几家外来车企重视,或许那个时代我们经济不好、或许由于意识形态的问题,总之进展缓慢。。。 出现递出橄榄枝的外国车企有两家,分别是 大众、标志 (最早其实想与克莱斯勒、丰田搞合资,但由于一些原因没能实现),尤其是大众对于我们合资的愿望所表现出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所以第一家合资车企 上海大众于1985年成立,广汽标志于1987念成立 ;这算是拉开了我国合资 汽车 产业的序幕,但由于这两个品牌终究不是豪牌、车型也偏小,所以作为高端公务用车终究有些不够气势,所以这个时候大众顺水推舟把在二战中遭受重创、战后一蹶不振的 奥迪 引入国内,成立了一汽奥迪,奥迪当时虽然很惨,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依然定位于豪牌,就这样 奥迪100 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上世纪90年代后的主流公务用车,实际上大众都没想到奥迪可以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奥迪依靠咱们国内市场重新崛起。。。 写到这很多朋友就可以明白,并不是说咱们多认可奥迪,只是在那个我们最需要爱外国车企帮助的时候,只有大众、标志积极配合了,接受我们 市场换技术 的理念,才有了今日大众在咱们国内销量等于两田一产总和的结果,如果当年丰田、日产、通用、克莱斯勒等企业表现的更主动些,如今国内市场的格局也许就不是这样了,还是那句话机会是公平的,谁能抓住谁就能获得更多财富;拿改革开放后的市场格局做交换筹码,还不够么?结果只有大众看到了这个潜力,看似古板的德国人,也有灵光一闪的时候。。。

这部分就是题外话了,很多朋友总觉得奥迪的档次低于奔驰、宝马,实际上奥迪最初的定位比奔驰还要高一丢丢,只不过奥迪的发展历程太 悲情 ,曾经辉煌的 汽车 联盟在二战后被彻底摧毁,先是被奔驰收购,奔驰不重视又出售给大众,大众也没有把这个曾经的高端品牌当回事,只不过因为奥迪研发部门的能力强大,所以大众留下奥迪,偶尔从奥迪处拿走点未申报的专利等;所以战后的奔驰、宝马都迎来了蓬勃的发展,而战后的奥迪却过着寄人篱下的苦日子,所以这就产生了奥迪不如奔驰、宝马的假象,再一点就是当年的奥迪属实换代慢、车型又少,这同样给了我们一种奥迪很差劲的感觉,但实际上奥迪的品牌底蕴并不差,只不过发展历程太艰辛。。。
总而言之上述就是奥迪成为早期公务用车的原因,实际上好多年前的公务用车很多,比如伏尔加、华沙、上海、积姆、红旗、奔驰、丰田皇冠、日产公爵等,其中奔驰、日产、丰田都有可能成为我们首先的公务用车品牌,只不过机遇没抓住,而抓住机遇的是大众、标志,只不过大众成功的将机遇转化成了 果实 ,奥迪成为主流公务用车,靠的就是大众与我们积极的合作态度,所以大众换来了十几年后在咱们国内市场的繁荣,毕竟大众帮了忙,所以奥迪理所当然的也就成了公务用车品牌。。。

奥迪车能作为BBA豪华轿车的名号,跟其被列为官方用车的原因有很大关系。奥迪车做为较早进入中国的外资品牌,从一开始进入中国就与根正苗红的一汽合作,一汽中国 汽车 的先驱和摇篮。与凯迪拉克相比没有走弯路。

进入中国后,奥迪车比起宝马奔驰品牌而言,虽然设计豪华,但品牌力要弱不少。说白了就跟大众辉腾一样,低调奢华。符合官方的采购选择和口味。

奥迪车本身设计在R8出来之前,一直是中规中矩,稳重大气的商务男风格。这个设计方向也是深得官方盖章的成熟干练风气。

最后,就是奥迪的价格跟几个豪华巨头比,还是有一些的距离,这也体现了其性价比的方面。

总之,官车的需求他基本具备,还具有合资的品牌优势。被选为官车也是理所当然的。

奥迪A6成为官车,其实还是 历史 的问题,且听我细细道来: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自主品牌的轿车(那时候是红旗)耗油不说性能又差,还经常出各种各样毛病,无论是实用还是面子,都是说不过去的。经国务院决定就停产啦。于是寻找政府机关公务用车的担子就落在了 汽车 业老大哥一汽身上。

一汽首先想到的是跟日本 汽车 厂商合作(想技术共享,实现国产),你别说,那时候跟日本关系还不赖。不过这日本人呢,也不知道是傻还是人家本来就志不在此,又或者根本就是不想共享技术,居然不太愿意。那就德系美系找吧,一汽先后找到了德国奔驰和美国克莱勒斯,但都在合作方面的事宜产生分歧,最终只能告吹。

时间拖着拖着就过去了五六年,来到87年10月,当时大众集团的董事长哈恩来到中国考察,“顺道”(其实肯定人为安排的啦)考察了一汽,结果被一汽的规模所震惊,援引他本人的话来说:“上帝,我怎么没有早一点发现中国有如此大的 汽车 厂。”随后也不知道是有人建议呢还是哈恩自己想到的,就说啦“要不将奥迪 100 放到中国国产得了”。

这奥迪100正是奥迪A6的前身。考虑到奥迪100在德国当时已经是明星车型,车身结构全部是轻量化材料制成,更为重要的一点风阻系数仅为0.30,奥迪100成了先进设计的同义词,于是一汽和奥迪当即就达成了合作的意向。

合作之后,1988年德国奥迪公司授权中国一汽生产奥迪100,第一批就生产组装了499辆奥迪100,局限于当时国内对高档豪车的了解,这一批奥迪100瞬间就被政府部门抢购一空,自然奥迪100成了名副其实的官车。

在当时,国产了的高端车也只有奥迪,所以机关里当然只有买奥迪了,而老百姓呢只能买桑塔那,年复一年,就形成了传统和习惯了。

那大家会说,宝马和奔驰哪里去了?这两个家伙进入中国市场晚于奥迪,而且奥迪在中国采取了差异化的市场细分策略,将低调和成功作为其市场定位。这与中国政府寻求低调而不失地位车型的需求相当吻合,奥迪作为政府公务用车就更显得顺理成章!

这个得从30年前的政治 历史 说起了。

当年本来我国是有意让戴姆勒 汽车 成为我们那时国家用车的。我国从厂家购买了一大批打折低价新车,但是没有发动机,买的时候厂家承诺我们可以以低价配发动机。当我们开始了发动机选购时,戴姆勒突然要加价,而且费用特别高。几乎一台发动机比一台车还贵并且对方毫无谈判余地。恰巧当时奥迪特别想进入中国市场,收到这一消息后,奥迪厂家技术人员等立即飞往我国,提供了技术方案,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后来戴姆勒得知这一情况,眼见煮熟的鸭子要飞了,就开出了条件说每台发动机只象征性收入1元钱的费用,那时正在气头上的中国采购方坚决不使用戴姆勒发动机,从而使用奥迪发动机。那一次是奥迪帮我们解决了实际困难,也是自己抓住了机会。

日后,德方奥迪厂家赠送了我们几十台A8免费供我们国家领导使用,因为奥迪厂家那会儿得知,在中国是政治决定一切的,于是乎先免费给我们使用,。结果使用下来,领导们感觉都非常好,不论是动力配置还是安全性,可以说奥迪这一举动是很成功的一次植入式营销。

上面的领导用奥迪A8很好,接下来大批的征服官员都开始使用采购奥迪。当然不可能都使用A8 ,综合各方面性能配置就选用了A6。

真正成为所谓我们老百姓口中的官车是第五代A6,当时的奥迪厂家内部代号为C5。

那是原装进口的A6,也是最成功的一代之一。后续因为采购量实在太大。在和一汽谈判讨论后决定在中国长春建造一汽奥迪,一方面可以加大供货,另一方面可以节约市场成本。没记错的话C5当年问世的价格相当于一套一线城市的普通居住房了,可以说是达官贵人的标配,那时了没奔驰宝马什么事儿,它俩在旁边看着奥迪的销量也是一点办法都没,因为在我国的确是政治第一。

后续推出了C6也就是第六代A6L,还破天荒的为我国加长了,这下更讨消费者的欢心,一路大卖。销售端市场上我们老百姓想买那车,要么加钱要么傻等着,反正就是买不到。从而很多消费者去买皇冠,本田,天籁等等。奥迪的销量更是一路攀升,无可匹敌。当然人家的当时也是想方设法为中国市场改变,各种电子配置,加长,排量的随机应变,我印象最深的是专为我国推出的2.4版本,这可真是破天荒的,同时也带动了奥迪其它各个车型系列的销量。还有各种噱头,什么2008中国奥运会特别版等等……

奥迪那时的成功现在想想是有原因的,他们足够的为中国特供生产,别的厂家只能跟在屁股后面学。做生意的那时基本都是买的奥迪。

当然了,风水轮流转,现在官方政策的取消,奥迪也没有那么的一家独大了,但那也是我国的 汽车 发展史中一段里程碑式的存在。

我认为奥迪在11年左右大改款才真正被人誉为官车,也是灯厂出现的初型!奥迪一直秉承大众的硬朗外形,还有平庸而不失大气的内饰,从而显出这个品牌的低调而不失地位品味的感觉!在那个改款的时代宝马依然会让人有一种浓浓的土豪感,甚至一看就是富人座驾,而没有从政那种硬朗气势,而奔驰这个品牌一直位居国人心中的第一地位,如果一班官员从奔驰车下来会让人认为腐败感非常重,因为奔驰就是一种凸显贵族气质的车,所以不太适合官员乘坐,而奥迪刚刚好在于其他两个品牌之间,而且在质量和动力舒适度上都不比其他豪华品牌差,而且换代刚刚好适合爆发时世,所以非常符合国人审美观和使用感受,从而就政府购入此品牌车!而发展到现在的年代其实官车的称呼已经慢慢淡出了,因为现在有些国家部门都会用到其他品牌的车了,所以已经不一定是奥迪了!再加上现在国家红旗车在所有的工艺上都有所提升,已经达到国家豪车级别,所以目前发展到现在红旗和奥迪在官车中都很受欢迎了!所以奥迪的官车这个称呼不是唯一的了,不要太在乎这些称呼,不要什么都向神坛推上去!今时不同往日!

㈥ 一个时代即将终结,奥迪究竟宣布了什么

一个时代即将终结,奥迪究竟宣布了什么?

奥迪的汽车将率先停止开发燃料车辆,从而突破新的能源汽车领域。这也是BBA三大奢侈品型号的第一个全面转型,全部停止燃油车的研发,这意味着它可能购买奥迪汽车只能看到电动版,以及传统燃料版的奥迪汽车可能成为一个时代。微型。

奥迪汽车燃料时代是关于“结束”,然后我无法在路上看到燃油奥迪。

还有一些原因,奢侈品模型没有大规模或规模的生产和研发的新能源车,而奥迪的实践也没有区别以进行企图。毕竟,在短期内批量生产并不难。它已经拥有奥迪奥迪汽车的先进经验,强制潮流,豪华汽车清单“将”收回“,他们将看到这一升级和转型。

㈦ 电动车首战达喀尔 奥迪RS Q e-tron引领新征程

如同当年奥迪以Quattro征服WRC拉力赛,引领一种汽车厂商开启四驱系统的研发一般。奥迪RS Q e-tron的成功,或将同样是一次成功的启示,不仅是达喀尔拉力赛,甚至是其他重大赛事中,我们或将会能看到更多的新能源赛车参与

㈧ 奥迪的创始人是谁

奥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是德国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也是奥迪公司的创始人。

战前的奥迪
·汽车联盟之---霍希公司
奥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是德国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也是奥迪公司的创始人。霍希毕业于萨克森州米特韦达(mittweida)镇的一个技术学院。开始他在曼海姆的卡尔·奔驰公司的发动机制造部门工作,后来成为汽车制造部的总经理。1899年,霍希决定成立自己的公司,在科隆成立了霍希公司(horch & cie)。在德国,霍希是将铸铝技术用于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壳制造,以及制作电力传输元件的万向轴及高强度钢齿轮的第一人。1902年,霍希将公司迁至萨克森州的莱辛巴赫(reichenbach), 1903年公司开始生产两缸发动机汽车。随后在1904年又迁至茨维考。迁至茨维考后,公司又开始生产四缸发动机汽车。该种汽车性能极佳, 1906年在当时世界上路况最艰难、距离最长的汽车拉力赛(herkomer run)中赢得冠军。两年后,霍希公司的年销量第一次突破100辆。
奥古斯特·霍希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与董事会和监事会之间存在分歧,奥古斯特·霍希于1909年离开了由他创立的霍希公司,随即在茨维考成立了另一家汽车公司。由于“霍希”的名字已被原来的公司使用,且已被注册为商标,因此霍希将他的名字翻译成拉丁文“audi”(“audi”和“horch”的词义同为“听”),于是新公司有了audi(奥迪)这个名字。也就诞生了奥迪这个品牌。
奥古斯特·霍希于20世纪20年代移居柏林,在1932年被任命为汽车联盟监事会成员,并继续以专家的身份参与公司的技术开发工作。1944年,他离开柏林来到saale地区。在上法兰哥尼亚(upper franconia)的münchberg,霍希度过了他最后的岁月,于1951年去世,享年83岁。

㈨ 奥迪A4L销量年年下降,你觉得它怎么才能重回巅峰

从2017年的短暂消沉中迅速崛起,奥迪展现了中国豪华车老大的实力。那么,奥迪持续领先中国市场的秘诀是什么?这种优势是否具有可复制性,并被对手超越呢?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荆青春认为,经过30年的沉淀,一汽-大众奥迪打造了全价值链本土化体系能力,而这是奥迪持续领跑的内功基础。所谓“全价值链本土化”战略,即在产品研发、采购、生产、营销等环节上都实现了本土化。

中、德股东正在持续加大对一汽-大众奥迪投入,抢占未来的技术高点获得先发优势。除了制造升级,一汽-大众奥迪还在加大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引入,并进行了机构改革设置,新设立了销售公司和出行公司。同时,各方正共同加大投入,启动奥迪品牌的“品牌向上计划”,并利用“产品咨询委员会”等创新形式,更多征求和输入来自中国市场的声音,不断加强品牌建设和用户体验。这也是豪华品牌第一次在中国市场在产品开发阶段就咨询当地的意见。作为最早走进中国家庭的高档汽车品牌之一,一汽-大众奥迪近年来也一直在品牌年轻化上发力,不断扩大的用户基数和不断细分的用户需求,驱使奥迪打造出更具个性化的细分圈层。

一汽-大众奥迪在2016年就启动了用户形象战略,奥迪在中国的用户形象正更加多元化和年轻化,来自各行业、各领域的杰出代表,年轻活力、坚持进取和创新不止是他们的共同特质,这些特质也经由他们传递给更多人。

㈩ 奥迪S3的进化史,钢炮是如何炼成的!网友:超跑都蹦不过的购置税

要讨论起性能车或者改装车,奥迪S3对于市场上的竞争车型以及钟情于性能车的玩家而言,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车型,不为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奥迪S3这款车型本身就有着足够鲜明的特点。

在奥迪S3这样一款车型中,目前是作为一款非常高性价比的性能车型,也是在50万以内能够跑得足够快的车型,可玩性、改装潜力也都惊喜感十足。

也许很多车迷会认为奥迪S3只是一款傻快的车型,但是经过二十五年时间的打磨,奥迪将这款堪称经典的奥迪S3车型,打造成能够让车迷有着深刻印象,打造成能够让大部分车型都以此为标杆的车型,打造成大多数车迷都想要拥有的车型(销量作证),这对于奥迪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阅读全文

与奥迪是如何崛起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途胜汽车如何拆装汽油滤芯 浏览:581
济宁工业铝型材防护网如何选型 浏览:491
宝马停车灯失效模块怎么看 浏览:934
乌鲁木齐有什么汽车工厂 浏览:445
汽车遇到火灾大量浓烟怎么办 浏览:507
工业烟雾合味怎么处理 浏览:983
牌照如何上汽车 浏览:42
中山哪里有工业一体机 浏览:992
奔驰evin码在哪里 浏览:681
塘下到平湖汽车站需要多久 浏览:120
奥迪q5哪里放眼镜 浏览:724
汽车审车多久能申一次 浏览:913
凌渡和奥迪哪个性价比 浏览:933
衡水和齐鲁工业大学哪个好 浏览:608
宝马怎么开后视镜加热 浏览:481
奔驰测量发动机油液位要多久 浏览:280
开阳县汽车出租公司选哪个 浏览:166
mx4宝马怎么样 浏览:478
柯木塱工业区哪个在招工 浏览:674
合肥工业大学河海哪个好 浏览: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