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西安工業利潤怎麼樣

西安工業利潤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3-02-08 12:22:22

『壹』 兵器工業西安科技產業基地有那些企業入住

兵器工業科技產業基地位於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涇渭工業園內,分為科技產業、產品製造兩個區域,包括高新企業、科技創新、化工環保、綜合保障、產品生產和產品總庫6個園區,將採取「一次規劃、分期建設、市場化運作」的模式進行開發,總投資150億元。昨日,首批簽約入區的醋酸纖維煙用絲束項目、二醋酸纖維素及醋酐項目、843廠技改項目、綠色能源及材料項目、智能調光材料項目、彩色液晶顯示材料產業化項目等7個項目,總投資40億元。其中,民品項目佔85%以上。其中,二醋酸纖維素及醋酐生產線項目建成達產後,將實現年產二醋酸纖維素3萬噸和商品醋酐3萬噸的生產能力,實現年銷售收入7.5億元,利潤總額8100萬元,稅收4100萬元。綠色能源及其材料產業化項目建成後將形成年產鈷酸鋰、磷酸鐵鋰、三元材料、錳酸鋰等鋰電池正極材料3000噸,年銷售收入8億元。另外,作為產業配套,該項目還將在西安兵器工業科技產業園基地建設年產3900萬只鋰電池的西北最大的鋰電池產業基地,預計可實現年產值6億元。西安北方秦川集團有限公司整體搬遷項目建成後,裝備能力將得到較大提高,產品規模和水平將得到提升。預計年銷售收入可達15.7億元,可實現利潤1.525億元。醋酸纖維煙用絲束生產線項目是採用日本大賽璐公司先進的工藝和專用設備,生產醋酸纖維煙用絲束。項目將建成3萬噸/年的生產能力,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9.3億元,利潤總額1.07億元,稅金4200萬元。彩色液晶顯示材料產業化項目將建成年產30噸液晶顯示材料的生產能力。預計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億元,利潤7000萬元以上。

根據協議,西安市政府與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共同成立兵器產業基地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協商和決策兵器產業工業科技產業基地建設中的重大事項。同時,以西安經開區管委會為基礎,西安市政府成立西安兵器工業科技產業基地管理委員會,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派員參加。五年內使入區企業年產值達到300億元,實現稅收10億元。西安市及經開區將為項目建設提供相關政策支持和配套服務。

『貳』 西安的工業發展狀況

高陵縣在農業生產上曾創造過無數輝煌。糧食生產先後超「綱要」,過「黃河」,跨「長江」,二十世紀50年代,被國務院授予糧食生產先進單位稱號;80年代中期,曾以養雞聞名全國;90年代初,又以噸糧縣為譽堪稱西北之首。90年代末期,高陵縣立足本縣實際,確立了開放帶動戰略,以開放促開發,以開發求發展,大膽探索工業強縣的路子。

高陵縣
進入二十一世紀特別是縣十三次黨代會以來,全縣上下緊緊圍繞建設繁榮文明經濟強縣,努力實現撤縣設區的奮斗目標,積極實施和全力推進涇河工業園帶動戰略、農業產業化經營戰略和城鎮化戰略三大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高陵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發展。2004年,全縣地方生產總值完成16.69億元,同比增長17%;工業總產值完成19.16億元,增長30.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完成17.56億元,增長91.9%;縣級財政收入首次突破億元大關,達到1.0009億元,增長4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94億元,增長15.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840元,增長11.1%。上述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在全市考核評比中居區縣前列,特別是在全市重點工作抓落實考核評比中,高陵取得了一等獎第一名的好成績。2005年,高陵縣把建設誠信、高效、廉潔、務實政府作為強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三大戰略」,實現撤縣設區目標的動力和保障,使縣域經濟發展在前三季度繼續保持了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1—9月份,全縣地方生產總值完成14.53億元,同比增長19.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34億元,同比增長18.2%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2.03億元,同比增長110.1%,。以上主要經濟指標中,地方財政收入、社會消費品總額的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其它指標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二。特別是財政收入再創佳績,提前兩個月完成全年預算任務,其它社會各項事業健康發展。

高陵縣始終堅持工業強縣不動搖,積極實施涇河工業園帶動戰略。位於高陵縣境內涇、渭河兩岸的涇河工業園發展勢頭強勁。該工業園自1996年啟動開發以來,全縣上下把它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民心工程和翻身工程真抓實干,經過近十年的努力建設,涇河工業園迅速發展壯大。目前工業園南區6平方公里開發基本結束,北區25平方公里建設全面拉開,累計入區企業235家,合同投資額104億元。其中過億元的項目18個,過千萬元的項目145個,共計投產企業133家,在建企業65家。同時,涇河工業園也成為高陵經濟的重要支撐。全縣國地稅收入的80%以上在園區,工業總產值的75%以上在園區,固定資產投資的68%以上在園區。僅地方財政收入就由開發之初1995年的1821萬元,增長到2004年的1.0009億元,其增長速度為全市之首,其中工業園為縣財政貢獻6047萬元,占縣財政收入的61%。2005年,涇河工業園繼續被作為高陵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和龍頭,倍受全縣上下方方面面的呵護和關注,工業園發展繼續取得了顯著成效。1—9月,實現工業總產值14.28億元,同比增長60.86%,上繳稅金1.3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0.12%,上繳縣級財政收入4718萬元,佔全縣財政收入的57.83%,預計到2005年底,工業園為財政的貢獻份額將佔到全縣財政的67%。涇河工業園已真正成為西安乃至陝西的一個新亮點。
希望採納

『叄』 中國北方城市有哪些

北京、天津、石家莊、承德、張家口、唐山、秦皇島、保定、廊坊、滄州、衡水、邢台、邯鄲、安陽、開封、洛陽、鄭州、南陽、三門峽、登封、信陽、商丘、大同、太原、榆次、忻州、朔州、長治、大連、沈陽、錦州、凌源、鞍山、阜新、吉林、長春、伊春、白城、丹東、哈爾濱、齊齊哈爾、滿洲里、漠河、黑河、七台河、牡丹江、鶴崗、旅順、二連浩特、包頭、呼和浩特、錫林浩特、烏蘭浩特、集寧、德州、濟南、泰安、聊城、泰州、徐州、青島、煙台、濰坊、淄博、延安、西安、寶雞、榆林、漢中、咸陽、離石、介休、銀川、石嘴山、蘭州、天水、酒泉、張掖、嘉峪關、玉門、西寧、格爾木、烏魯木齊、喀什、善僐、伊犁、石河子、吐魯番

『肆』 西安的經濟狀況概況 最好300字以上

西安市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西安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西安調查隊

2008年3月5日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諧西安」的戰略目標,按照「加快科學發展、實現率先發展」的總體要求,轉變發展方式,挖掘增長潛力,全面推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宏觀經濟在高平台上實現了新的突破,主要指標達到多年來最好水平。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生產總值(GDP)1737.10億元,比上年(下同)增長14.6%,增速創11年來新高。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3.17億元,增長6.7%;第二產業增加值762.51億元,增長16.0%;第三產業增加值891.42億元,增長14.2%。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4.8%、43.9%和51.3%。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生產總值21017元,增長13.0%。

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4.7%,商品零售價格上漲3.7%,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1.9%,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6.2%,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3.5%,房屋銷售價格上漲6.4%。

表1:2007年西安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比上年漲跌幅度

單位:%

指 標
2006年
2007年

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
1.6
4.7

食品
2.2
12.6

其中:糧食
3.0
8.7

煙酒及用品
2.4
0.5

衣著
5.7
1.4

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
1.2
4.4

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
1.3
2.9

交通和通訊
-3.0
-4.8

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
0.2
-0.8

居住
3.2
3.6

二、農業

全年實現農林牧漁及服務業總產值134.1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 9%。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422.69千公頃,比上年減少0.86千公頃;油料播種面積5.68千公頃,減少0.46千公頃;蔬菜播種面積60.71千公頃,增加2.69千公頃;水果種植面積40.57千公頃,增加2.12千公頃。

全年糧食產量213.87萬噸,比上年增加1.02萬噸,增長0.5%;蔬菜產量225.21萬噸,增加16.82萬噸,增長8.1%;水果產量60.51萬噸,增加5.16萬噸,增長9.3%;肉類產量20.68萬噸,增長5.2%;奶類產量52.80萬噸,增長12.0%;水產品產量1.04萬噸,增加0.06萬噸,增長6.6%。

表2:2007年西安市農業主要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計量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糧食
萬噸
213.87
0.5

油料
萬噸
1.08
-6.8

蔬菜
萬噸
225.21
8.1

水果
萬噸
60.51
9.3

肉類
萬噸
20.68
5.2

奶類
萬噸
52.80
12.0

禽蛋
萬噸
12.75
2.0

水產品
萬噸
1.04
6.6

大牲畜年末存欄數
萬頭
33.72
4.4

豬年末存欄數
萬頭
152.00
1.3

羊年末存欄數
萬只
51.98
2.0

家禽年末存欄數
萬只
1470.00
4.7

全市農用機械總動力234.89萬千瓦,比上年增長3.1 %;農田有效灌溉面積 184.18千公頃;全年農用化肥施用量(實物量)76.24萬噸,增長0.3 %。

三、工業和建築業

全市完成工業增加值586.60億元,比上年增長16.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461.73億元,比上年增長19.3%。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完成增加值257.17億元,增長26.7%。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590.64億元,增長28.6%(按現價計算,下同)。工業產品銷售率96.99%。

表3:2007年西安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情況

單位:億元

指 標
總產值
比上年增長(%)

規模以上工業
1590.64
28.6

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
1013.43
27.1

其中:集體企業
25.76
26.6

股份制企業
888.00
34.3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
235.17
23.3

其中:輕工業
337.44
21.5

重工業
1253.20
30.4

其中:新產品產值
360.42
23.1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76.83,比上年提高22.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159.42億元,增長33.9%;實現利潤102.27億元,增長36.7%;實現稅金57.15億元,增長29.2%。

表4:2007年西安市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計量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發電量
億千瓦小時
71.03
6.3

原油加工量
萬噸
85.30
3.5

精製食用植物油
萬噸
19.44
31.5

乳製品
萬噸
3.69
8.9

軟飲料
萬噸
138.09
11.6

啤酒
萬千升
34.93
11.4


萬噸
6.99
5.4

機制紙及紙板
萬噸
42.65
32.5

縫紉機
萬架
73.46
19.4

配混合飼料
萬噸
27.40
23.9

合成洗滌劑
萬噸
8.92
-19.2

中成葯

3945.58
10.0

水泥
萬噸
263.13
70.2

鋼材
萬噸
78.73
10.1

氫氧化納(燒鹼)
萬噸
9.54
10.9

工業鍋爐
蒸發量噸
723.00
-6.8

汽車
萬輛
17.06
64.9

交流電動機
萬千瓦
810.96
56.6

變壓器
萬千伏安
7029.87
25.4

電力電纜
千米
3714.11
129.9

通信及電子網路用電纜
對千米
3718.00
-17.2

彩色顯象管
萬只
1099.81
-1.8

程式控制交換機
萬線
6.42
-80.4

全年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75.91億元,比上年增長15.3%。全市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業實現總產值613.76億元,增長47.4%(按現價計算)。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867.82萬平方米,竣工面積959.37萬平方米,分別增長34.0% 和61.0%。按建築業總產值計算,全員勞動生產率 17.2萬元/人,施工工程竣工率40.02%。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35.33億元,比上年增長37.1%。其中,城鎮投資1340.59億元,增長37.9%。

在城鎮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10.20億元,增長1.7%;第二產業投資297.53億元,增長39.4%。其中工業投資286.61億元,增長38.8%;第三產業投資1032.86億元,增長38.0%。

全年非公有制單位投資713.23億元,比上年增長33.1%,占城鎮投資的53.2%;國有單位投資515.02億元,增長28.4%。

全年房地產完成投資387.33億元,增長35.6%;商品房銷售面積832.53萬平方米,增長34.0%;商品房銷售額282.11億元,增長36.9%。

全年「四區兩基地」完成投資378.94億元,比上年增長30.9%,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26.4%。其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完成投資163.60億元,增長19.5%;經濟技術開發區完成投資102.60億元,增長25.2%;曲江新區完成投資82.80億元,增長60.4%;滻灞生態區完成投資18.29億元,增長43%;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完成投資8.24億元,增長34%;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完成投資3.41億元。

全年新增固定資產661.02億元,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49.5%。各類房屋竣工面積1672.16萬平方米,竣工率29.0%。共有920個城鎮建設項目建成投產,項目建成投產率50.5%。

五、國內貿易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21.58億元,比上年增長18.7%。分城鄉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 832.38億元,增長18.8%;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89.20 億元,增長17.7%。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815.68億元,增長18.9%;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87.92億元,增長18.9%;其他行業實現零售額17.98億元,增長12.5%。

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中,汽車類銷售額比上年增長28.7%,金銀珠寶類增長32.7%,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2.9%,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5.9%,日用品類增長31.1%,食品、飲料、煙酒類增長19.9%,服裝類增長26.3%,通訊器材類下降39.4%。

六、對外貿易

全年海關進出口總額53.6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9.1%。其中出口34.71億美元,增長27.2%;進口18.90億美元,增長32.6%。實現貿易順差15.81億美元。在進出口總額中,一般貿易進出口42.52億美元,增長25.0%;加工貿易進出口9.21億美元,增長65.8%。

全年新批外資項目135個,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4.40億美元,比上年下降21.1%;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1.16億美元,增長35.3%。

七、交通、郵電和旅遊

全年完成客貨運輸周轉量313.29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0.8%。其中,鐵路189.06億噸公里,增長8.9%;公路114.61億噸公里,增長16.1%;民航9.62億噸公里,下降7.8%。

全年鐵路旅客發送量252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8%,貨物發送量548萬噸,增長10.4%;公路客運量8466萬人次,增長4.2%,貨運量11276萬噸,增長42.1%;民航旅客吞吐量1137萬人次,增長21.4%,貨物吞吐量11.20萬噸,增長12.7%。

全年郵電業務總收入80.01億元,比上年增長16.4%。其中,郵政業務收入6.43億元,增長17.6%;電信業務收入73.58 億元,增長 16.3%。

全年共接待海內外遊客3118.0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3.8%,其中海外遊客100.01萬人次,增長15.3%。在海外遊客中,外國遊客增長15.9%,台灣遊客增長12.6%,香港遊客增長11.2%,澳門遊客增長11.3%。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237.20億元,增長16.1%,其中外匯收入5.43億美元,增長16.3%。

八、財政、金融、證券和保險

全市地方財政收入125.33億元,比上年可比增長31.3 %。一般預算收入112.92億元,增長31.5%,其中營業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城建稅和個人所得稅分別增長31.5%、20.9%、69.7%、26.0%和27.8%。全年地方財政支出174.16億元,比上年增長29.3%,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0.40億元,增長21.1%;教育支出25.73億元,增長31.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2.04億元,增長31.6%;城鄉社區事務支出19.01億元,增長17.3%;農林水事務支出8.55億元,增長36.2%;環境保護支出2.13億元,增長69.6%。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4560.3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2.4%,其中,企業存款余額1684.58億元,增長25.7 %。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649.4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3.2%,其中,短期貸款881.07億元,增長9.7%;中長期貸款1561.26億元,增長18.9%。全年金融機構累計現金收入7893.16億元,比上年增長11.4%;累計現金支出7654.48億元,比上年增長11.0%;累計貨幣凈回籠238.69億元,比上年增長24.2%。

全年證券市場證券交易總量12100.10億元,代理期貨交易額2800.8億元。年末全市有上市公司18家,上市總股本44.66億元。

全市有各類保險公司27家,保險機構365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92家。全年保費收入72.33億元,比上年增長37.8%。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7.85億元,增長34.0%;人身險保費收入54.48億元,增長39.0%。全年各類保險賠款給付支出20.3億元,比上年增長69.9%;其中財產險、人身險分別為8.55億元和11.7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3.3%和112.3%。

九、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市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41.77萬人。全年共實施市級科技計劃項目 424項,投入市級科研經費6400萬元,其中實施重點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項目64項,扶持科技發展平台12個,支持建設農業科技示範園10家,實施區縣科技指導項目15個。組織申報並列入國家科技部、省科技廳各類科技計劃和重大專項208項,爭取國家、省資金1.97億元。全年技術市場交易額14.8億元。全市專利申請量6768件,專利授權量2529件。全年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95家,年末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 1440家。

全年招收研究生2.06萬人,在學研究生6.41萬人,分別比上年增長5.1%、9.8%。普通高等學校48所,招收普通本專科學生16.96萬人,在校學生56.03萬人,畢業生14.33萬人,分別比上年增長11.9%、9.0%、22.0%。職業高中86所,招生2.44萬人,在校學生5.60萬人;普通中學453所,招生17.96萬人,在校學生54.68萬人;小學1872所,招生8.67萬人,在校學生56.83萬人;小學、初中入學率分別為99.94%和99.42%。民辦高校及其他高等教育機構32所,民辦普通中學64所、小學30 所,民辦職業高中40所。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全市有藝術表演團體11個,公共圖書館14個,文化館14個,文化站182個;電視台、廣播電台、中短波廣播發射台和轉播台各1座,電視人口覆蓋率98.33%,廣播人口覆蓋率99.37%。

全市有各級各類衛生機構5337個,其中醫院、衛生院461 個;專業衛生技術人員 4.37萬人,其中執業醫師 1.51萬人;衛生機構床位3.36萬張。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農民人數達349.21萬人,實際參合率90.8%,覆蓋面為100%。

全市擁有全國和全省城市體育先進社區27個,全國農村體育先進示範站45個。全市已有社會體育指導員4299 名,公共使用全民健身廣場 380個。參加第六屆全國城市運動會,奪得3枚金牌、3枚銀牌、3枚銅牌,團體總分151分,位居西北五省第一。

十一、城市建設、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全年完成城市基礎設施投資224.37億元,比上年增長23.3%。翻建改建道路60條、背街小巷65條,新建公交港灣100處、人行天橋10座,新建道路面積101萬平方米,新增93個小型休閑綠地廣場、60座公廁、63座小型垃圾壓縮站。全年城市供水2.90億立方米,水質綜合合格率達到了99.9%。天然氣總供氣量6.74億立方米。全年完成供熱量1429 萬吉焦,集中供熱面積2747.25萬平方米,新增面積381萬平方米。全年城市污水二級處理量9938.1萬立方米。出租汽車擁有量1.15萬輛。

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全年好於國家二級標准(良好)以上的天數294天,占當年總天數的80.5%,創歷史最好水平。環境空氣中二氧化硫年均值較上年下降3.64%、二氧化氮年均值與上年持平。全市飲用水源地的水質達標率為100%。區域環境雜訊等效聲級均值為55.5分貝,道路交通雜訊等效聲級均值為67.9分貝。

全年生產安全事故死亡679人。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39人。全市安全生產四項指標全面下降,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和經濟損失分別下降6.9%、8.6%、4.6%和22.8%。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常住人口830.54萬人,其中男性人口429.32萬人,佔51.7%;女性人口401.22萬人,佔48.3%,性別比為107(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全年出生人口7.81萬人,出生率為10‰;死亡人口3.50萬人,死亡率為5.48‰;全年凈增人口8.02萬人,自然增長率為4.52‰。城鎮人口548.99萬人,佔66.1%,鄉村人口281.55萬人,佔33.9%。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764.25萬人,比上年增長1.5%。

全市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25012元,比上年增長22.2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62元,增加 1757元,增長16.1%;農民人均純收入4399元,增加590元,增長15.5%。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997.56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7%。城鎮居民人均現住房總建築面積23.63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42.92平方米。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4.35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6.14萬人,其中「4050」人員再就業2.45萬人,勞務輸出50.34萬人,其中有組織的輸出27.88萬人。體制轉軌遺留的下崗失業問題基本解決,零就業家庭現象基本消除。城鎮登記失業率4.3%,與上年持平,低於4.5%的年度控制目標。

全市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67.57萬人,醫療保險基金征繳率95.0%;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02.23萬人,離退休人員42.94萬人,養老保險社區管理服務率79.6%;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24.11萬人,失業保險社會化發放率98.0%;工傷保險參保人數90.3萬人,職工生育保險參保人數56.12萬人。

全市福利企業135家。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9.367億元。

注釋:

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本公報中增加值為現價,除註明外,增加值增長速度均按可比價格計算。

『伍』 為什麼說西安留不住人才

不是西安留不住人才是因為西安的職位有限。

除了大學生過多,西安的關鍵問題還在於經濟結構不合理,第二產業太差,第三產業還可以。但是,旅遊業比重過大,產業不強,產業鏈不完善,無法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因此,如果是機械,材料,化學,自動化,能源專業的專家,那麼在西安找一份好工作非常困難,融資則更加困難。更好的工作是計算機,電子產品,軟體和通信。西安的工業純利潤不及神木縣的工業純利潤,這簡直是個玩笑,這也是GDP較低的根本原因。

『陸』 秦都區的經濟概況

經濟總量不斷擴張,發展速度依然較快。2012年,秦都區生產總值達到330.04億元,生產總值增速13.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4.31億元,比上年增長6.2%,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33%;第二產業增加值218.54億元,增長17.5%,佔66.22%;第三產業增加值97.18億元,增長8.4%,佔29.45%。 建國前,私營及合股經營工廠均為自負盈虧,其中合股企業盈利後按股分紅。建國後,合作社、組、街道工業仍實行自負盈虧,稅後利潤的30%上繳主管聯社或主管部門,70%留企業。留企業部分按5∶3∶2比例分別用於企業擴大再生產、興辦集體福利事業和社員勞動分紅。合作工廠由主管聯社統負盈虧;地方國營企業由國家統負盈虧;公私合營企業的稅後留利實行「四馬分肥」:25%上繳財政部門,25%作為私方股金分紅,25%用於企業擴大再生產,25%舉辦集體福利事業。轉為地方國營後,由國家統負盈虧,每年仍付給資方定息。1958年,大量手工業合作廠、社,盲目升級,地方國營企業由14戶增加到39戶。1961年,貫徹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進行手工業歸隊,有21戶恢復集體性質。
1958年至1978年,由於受到「左」的錯誤思想和舊的經濟體制束縛,咸陽市工業生產只講速度,不講效益,幾項主要經濟指標一直很低,資金積累也不多。1978年後,改變了國營企業由財政包干、集體企業統負盈虧的舊體制,工業企業逐步由生產型轉為生產經營型,全面提高經濟效益成為工業企業的中心目標。特別是一整套職工收入與企業效益直接掛鉤的措施實行後,進一步增強了企業活力,調動了職工積極性。虧損戶逐步減少,經濟效益明顯提高。1976年,預算內地方國營工業企業有19家,盈利12家,利潤總額120.1萬元;虧損7家,虧損額160.5萬元。盈虧相抵後,凈虧40.4萬元,稅金僅94.7萬元。 1986年,預算內地方國營工業企業16家,盈利14家,利潤總額510.7萬元;虧損2家,虧損額25.8萬元。盈虧相抵後,實盈484.9萬元,稅金猛增到237.3萬元。1987年分區後,秦都區有獨立核算工業企業78家,總利潤150.2萬元,總虧損額72.1萬元;盈虧相抵後,實盈72.1萬元,稅金175.9萬元。1988年,區屬全民企業虧損戶減至1戶,但盈虧相抵後虧損余額升到55萬元;集體獨立核算企業虧損戶減至6戶,盈虧相抵後利潤余額升至1305萬元。工業整體效益提高。1990年,區屬全民企業無一虧損,實現利潤318萬元。集體企業虧損戶由9%降至7.8%,利潤余額上升為2544萬元,比上年增長94.9%。其中,全區80家獨立核算的工業企業總利潤394.8萬元,總虧損108.6萬元,盈虧相抵後,實盈286.2萬元,稅金531.6萬元。
2001年,全區工業總產值的10.7%。該區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產品多樣,並且技術含量不斷提高,佔全區工業總產值1/3強。電子、醫葯、紡織工業規模位居全市前列。其它發展看好的業態有紡織針織業,年產值約6億元,產品70%銷往西北五省和西南各省並部分出口。
2012年,秦都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完成570.31億元,同比增長38.7%。分登記注冊類型看,國有企業累計完成5.4億元,增長99.21%;集體企業累計完成5.3億元,增長88.9%,股份合作企業累計完成10.11億元,增長175.71%,股份制企業累計完成328.68億元,增長54.99%;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累計完成13.89億元,增長41.90%;其他經濟類型企業累計完成32.25億元,增長49.34%。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累計完成289.33億元,增長54.78%;輕工業累計完成106.29億元,增長61.79%。分行業看,七大支柱產業實現產值534.61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94%。其中,裝備製造工業產值149.89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6.28%,增長34.9%;電子工業產值40.48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7.09%,增長56.4%;醫葯工業產值66.89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1.72%,增長42.6%;食品工業產值24.92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4.36%,增長42.6%;紡織工業產值17.15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增長17.2%;能化工業產值186.84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2.76%,增長36.9%;建材工業產值48.4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8.48%,增長56.8%。
固定資產投資任務全面完成。2012年,秦都區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06.04億元,同比增長28.04%。完成全年市計劃的100.06%。在投資總量中:基本建設投資258.34億元,增長30.74%;房地產開發投資124.46億元,增長30.2%。全年新開工項目192個,比上年增加27個。其中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61個,比上年增加12個。投資項目共331個,包括續建項目139個和新建項目192個,截止12月底已完成166個項目。
消費拉動經濟平穩增長。2012年,秦都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80億元,同比增長18.9%,完成全年市計劃的106.72%,總量居各縣區之首,完成率和增速在全市均排第一位。按消費形態分,批發實現零售額7.65億元,增長7%,占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56%;零售業實現零售額61.93億元,同比增長22.2%,占消費品零售總額的77.41%;住宿實現零售額1.78億元,增長38.5%,占秦都區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22%;餐飲業實現零售額8.64億元,增長22.9%,占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8%。
「雙收入」穩定增長。在經濟形勢趨穩的保障下,城市居民收入、農村居民收入渠道進一步拓展,收入結構呈現多元化,收入明顯增加。數據顯示:2012年,秦都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8798元,完成市計劃101.21%,同比增長17.4%。絕對值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一。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355元,完成市計劃的101.46%,同比增長17.7%。主要原因在於農民從非企業組織、本鄉區域內及外出從業所得到的收入增加,另外來至於財產性收入也有較多增加。
財政收支增勢強勁。據統計,2012年秦都區地方財政收入完成71604萬元,增加17758萬元,增長33%,順利突破7億元大關。財政支出接近15億元大關,達到149010萬元,增長26%,比上年同期增加30825萬元。 歷史上秦都區一直是糧、棉產區。
1951年,基本結束了土地改革,原咸陽縣委在群眾基礎較好的鄉開展互助合作,幫助農民組織臨時性的農忙換工互助組。至1953年,全縣境內基本建起了臨時、長年互助組,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1987年以前,本區以糧食作物為主的種植業在農村經濟中始終佔主體。1952年種植業與牧業、副業的結構比例為87.1∶9.9∶3。1965年,種植業比重進一步增大,與林、牧、副、漁業的結構比例為91.81∶0.03∶5.71∶2.02∶0.13。70年代後期,農村工業比重逐漸增大,到1978年,種植業、牧、林、副、漁五業的比例為70.21∶27.81∶0.74∶0.91∶0.03。
1985年,農村經濟結構開始發生顯著變化,一是過去的副業變為農民家庭工業。二是鄉鎮工業逐步發展壯大,並形成了第三產業。當年在農村經濟總收入中農、工、第三產業的比重為42.15∶25.98∶14.4;農業中種植業、林業、牧業、副業與漁業的比重為85.84∶0.61∶13.32∶0.02∶0.20。1987年,農、工、第三產業的比重中,第三產業與工業有較大提高,其比重為36.42∶28.30∶35.28;農業中五業結構比重為86.14∶0.68∶12.45∶0.45∶0.28。到1990年工業及第三產業進一步發展,農村經濟總體結構比重為33.25∶36.55∶30.2,呈「三足鼎立」之勢,農業的結構比例為86.54∶0.68∶11.46∶0.06∶1.26。在種植業中,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的比例逐步趨向合理。
1987年,播種面積比例為2∶1左右,總產值比例為8.5∶1,1987年為7.7∶1,1990年為4∶1,多種經營得到迅速發展。全區農村社會總產值4.4億元,約占當年全市農村社會總產值的10%。
農業在結構調整中穩步發展。該區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三大目標,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穩步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有效地促進了全市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2001年全區農業總產值4.08億元,增長7.7%,肉、蛋、奶產量穩步增長,全區肉、蛋、水產品總產量14500噸。特別是蔬菜生產發展迅猛,2001年總產量達到40.8萬噸,品種發展到95種,產值達2.4億元,產量產值居全省之首,除滿足咸陽、西安市區居民消費外,還遠銷西北五省。

閱讀全文

與西安工業利潤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4款奧迪a6的油箱容量是多少 瀏覽:177
普拉多與賓士比哪個高貴 瀏覽:562
汽車違章怎麼查看圖片 瀏覽:329
寶馬輪胎抬起怎麼轉 瀏覽:218
凱美瑞和寶馬5哪個值得買 瀏覽:266
寶馬325如何移植2gr發動機 瀏覽:243
汽車為什麼要變速器 瀏覽:898
南通坐汽車去哪裡 瀏覽:961
睢寧到豐縣汽車多久到 瀏覽:218
買了寶馬5系買哪些東西 瀏覽:604
寶馬i8充電樁多少錢 瀏覽:332
賓士折疊自行車多少錢 瀏覽:233
新密服裝工業園區怎麼樣 瀏覽:802
寶馬7變速箱油多久更換 瀏覽:996
奧迪a3帝豪哪個好 瀏覽:31
奧迪a3和ix35兩廂哪個好 瀏覽:283
賓士大燈通風口在哪裡位置 瀏覽:69
保定哪裡賣工業除濕機 瀏覽:424
寶馬怎麼看智能車機 瀏覽:609
汽車的大梁是什麼 瀏覽: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