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哪些國家工業40

哪些國家工業40

發布時間:2022-05-08 12:42:25

❶ 德國工業4.0和中國製造2025有什麼區別

1、首次提出時間不同

德國工業4.0:在德國2013年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

中國製造2025:2014年12月,「中國製造2025」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

2、目標不同

德國工業4.0:通過工業4.0戰略的實施,將使德國成為新一代工業生產技術的供應國和主導市場,會使德國在繼續保持國內製造業發展的前提下再次提升它的全球競爭力。

在社會根本上,德國完善的民主法制和知識產權保護,是保障德國製造業健康發展的堅實後盾,更是降低社會生產成本、提升效率的真正利器。

中國製造2025:「中國製造2025」是在新的國際國內環境下,中國政府立足於國際產業變革大勢,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國製造業發展質量和水平的重大戰略部署。

其根本目標在於改變中國製造業「大而不強」的局面,通過10年的努力,使中國邁入製造強國行列,為到2045年將中國建成具有全球引領和影響力的製造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3、主要內容不同

德國工業4.0:

1、是「智能工廠」,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以及網路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

2、是「智能生產」,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等。該計劃將特別注重吸引中小企業參與,力圖使中小企業成為新一代智能化生產技術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時也成為先進工業生產技術的創造者和供應者。

3、是「智能物流」,主要通過互聯網、物聯網、物流網,整合物流資源,充分發揮現有物流資源供應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則能夠快速獲得服務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中國製造2025:

1、製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建設工程

圍繞重點行業轉型升級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增材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葯等領域創新發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製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

重點開展行業基礎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成果產業化、人才培訓等工作。制定完善製造業創新中心遴選、考核、管理的標准和程序。

到2020年,重點形成15家左右製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力爭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製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

2、智能製造工程

緊密圍繞重點製造領域關鍵環節,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裝備融合的集成創新和工程應用。支持政產學研用聯合攻關,開發智能產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裝置並實現產業化。依託優勢企業,緊扣關鍵工序智能化、關鍵崗位機器人替代、生產過程智能優化控制、供應鏈優化。

建設重點領域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在基礎條件好、需求迫切的重點地區、行業和企業中,分類實施流程製造、離散製造、智能裝備和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務等試點示範及應用推廣。建立智能製造標准體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統,搭建智能製造網路系統平台。

到2020年,製造業重點領域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試點示範項目運營成本降低30%,產品生產周期縮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到2025年,製造業重點領域全面實現智能化,試點示範項目運營成本降低50%,產品生產周期縮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

3、工業強基工程

開展示範應用,建立獎勵和風險補償機制,支持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的首批次或跨領域應用。組織重點突破,針對重大工程和重點裝備的關鍵技術和產品急需。

支持優勢企業開展政產學研用聯合攻關,突破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的工程化、產業化瓶頸。強化平台支撐,布局和組建一批"四基"研究中心,創建一批公共服務平台,完善重點產業技術基礎體系。

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受制於人的局面逐步緩解,航天裝備、通信裝備、發電與輸變電設備、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家用電器等產業急需的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和關鍵基礎材料的先進製造工藝得到推廣應用。

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80種標志性先進工藝得到推廣應用,部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建成較為完善的產業技術基礎服務體系,逐步形成整機牽引和基礎支撐協調互動的產業創新發展格局。

4、綠色製造工程

組織實施傳統製造業能效提升、清潔生產、節水治污、循環利用等專項技術改造。開展重大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再製造、低碳技術產業化示範。

實施重點區域、流域、行業清潔生產水平提升計劃,扎實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源頭防治專項。制定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企業標准體系,開展綠色評價。

到2020年,建成千家綠色示範工廠和百家綠色示範園區,部分重化工行業能源資源消耗出現拐點,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下降20%。到2025年,製造業綠色發展和主要產品單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綠色製造體系基本建立。

5、高端裝備創新工程

組織實施大型飛機、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民用航天、智能綠色列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智能電網成套裝備、高檔數控機床、核電裝備、高端診療設備等一批創新和產業化專項、重大工程。

開發一批標志性、帶動性強的重點產品和重大裝備,提升自主設計水平和系統集成能力,突破共性關鍵技術與工程化、產業化瓶頸,組織開展應用試點和示範,提高創新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搶占競爭制高點。

到2020年,上述領域實現自主研製及應用。到2025年,自主知識產權高端裝備市場佔有率大幅提升,核心技術對外依存度明顯下降,基礎配套能力顯著增強,重要領域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❷ 世界上哪些國家算得上真正的工業強國

美國 日本 德國是公認的三大工業最強國,最多加上英國和法國

❸ 工業現代化程度哪個國家最高

要說工業最發達當屬德國
表現在:德國的工業以重工業為主,汽車、機械製造、化工、電氣等佔全部工業產值的40%以上。食品、紡織與服裝、鋼鐵加工、采礦、精密儀器、光學以及航空與航天工業也很發達。中小企業多,工業結構布局均衡。 有 賓士 大眾 西門子 巴斯夫,拜爾,康明,蒂森克虜伯、、凱士比等有名企業。德國的工業實力在二戰中就已顯示出來。
日本的工業也很發達 但主要還是汽車方面。要知道日的強項在於做的精巧細致,無法有大的創新。
至於美國,美國是金融貿易國家,他的工業主要集中在電子產業,他的很多傳統工業都已經轉移到了其他國家除過一些戰略產業。我們常說美國貿易赤字,但仔細想想美國只需要只需多印些綠紙就買到你們的勞動成果,這都由世界貨幣美元帶來的。
前蘇聯工業方面,前蘇聯在精密加工 和電子工業方面很落伍

世界上有三類國家 一類 資源類國家(發展中國家) 二類 製造業國家(英 法 俄 德 日 中)三類 金融貿易國家(美國一家)
美國以前是金融貿易加製造業國家,現在已徹底是金融貿易國家 扮演購買者 而不是製造者

排名
傳統工業最強:德國
新興工業最強:美國

❹ "工業4.0"概念是哪個國家最先提出的

"工業4.0"概念是德國最先提出的。

2013年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其核心目的是為了提高德國工業的競爭力,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佔領先機。隨後由德國政府列入《德國2020高技術戰略》中所提出的十大未來項目之一。該項目由德國聯邦教育局及研究部和聯邦經濟技術部聯合資助,投資預計達2億歐元。

旨在提升製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學的智慧工廠,在商業流程及價值流程中整合客戶及商業夥伴。其技術基礎是網路實體系統及物聯網。

(4)哪些國家工業40擴展閱讀:

成立背景:

「工業4.0」 研究項目由德國聯邦教研部與聯邦經濟技術部聯手資助,在德國工程院、弗勞恩霍夫協會、西門子公司等德國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建議和推動下形成,並已上升為國家級戰略。德國聯邦政府投入達2億歐元。

德國政府提出「工業4.0」戰略,並在2013年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德國工業的競爭力,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佔領先機。

該戰略已經得到德國科研機構和產業界的廣泛認同,弗勞恩霍夫協會將在其下屬6-7個生產領域的研究所引入工業4.0概念,西門子公司已經開始將這一概念引入其工業軟體開發和生產控制系統。

自2013年4月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以來,工業4.0迅速成為德國的另一個標簽,並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新一輪的工業轉型競賽。

❺ 捷克和奧地利還有義大利相比,工業實力誰強誰弱這幾個國家有什麼優勢工業

義大利強一些

捷克原為奧匈帝國的工業區,70%的工業集中在此。它以機械製造、各種機床、動力設備、船舶、汽車、電力機車、軋鋼設備、軍工、輕紡為主,化學、玻璃工業也較發達。紡織、製鞋、啤酒釀造均聞名於世。工業基礎雄厚,二戰後,改變了原來的工業結構,重點發展鋼鐵、重型機械工業。工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佔40%(1999年)。

奧地利主要工業部門是采礦、鋼鐵、機械製造、石油化工、電力、金屬加工、汽車製造、紡織、服裝、造紙、食品等,采礦業規模相對較小。鋼鐵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奧地利化學工業原料豐富,如木材、石油、天然氣和煤焦油等,為化工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主要化工產品有纖維素,氮肥和石化產品。機械製造業主要生產工業機械成套設備,如水輪發電機、多鑽頭採煤機、鐵路築路機、木材加工機和鑽探設備等。汽車工業是奧地利機械製造業的又一主要部門。主要生產載重汽車、越野車、拖拉機、牽引車、裝甲運輸車及散件等。采礦業是奧地利的傳統工業,主要開采鐵礦、褐煤、鎢、膏、菱鎂礦、大理石、滑石、高嶺士、石英。礦產主要有石墨和鎂,另有褐煤、鐵、石油和天然氣等

同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相比,義大利存在著資源貧乏、工業起步較晚的劣勢。但義大利注意適時調整經濟政策,重視研究和引進新技術,促進經濟發展。礦產資源僅有水力、地熱、天然氣、大理石、汞、硫磺等資源,還有少量鉛、鋁、鋅和鋁礬土等。工業主要以加工工業為主,所需能源和原料依賴外國進口,工業產品的1/3以上供出口。國家參與制企業比較發達,義大利的原油年加工能力為1億噸左右,有「歐洲煉油廠」之稱;鋼產量居歐洲第二;塑料工業、拖拉機製造業、電力工業等也位居世界前列。伊利、埃尼和埃菲姆三大國營財團掌握著經濟命脈,在全國工業產值中約佔1/3,經營范圍涉及鋼鐵、造船、機械、石油、化工、軍火等部門。中小企業在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近70%的國內生產總值由這些企業創造,因此被世人稱為「中小企業王國」。在製革、製鞋、紡織、傢具、首飾、釀酒、機械、大理石開采及電子工業等部門均占優勢,具有專業化程度高、適應能力強、勞動力安排富於伸縮性和產品出口的比例大等優點。以家庭式微型企業為主的「地下經濟」十分繁榮,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

❻ 世界上有哪些國家是屬於工業國

八大工業國(即八國集團,簡稱G8)包括如下國家:
美利堅合眾國
美國工業整體不管輕、重工業均全部高度發達,資訊工業實力更是西方的榜首,生產規模巨大,部門結構完整,生產技術先進。傳統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化工、石油、飛機、機械、造船、電力、采礦、冶金、印刷、紡織、制葯、食品、軍火等。新興工業部門有電子電器、光電、激光、精密機械、宇航、核能、新能源、機器人、新型材料、生物制葯、軟體、尖端武器等。其中電子電器、光電、宇航、核能、生物制葯及尖端武器等工業幾乎全居世界領先水準。
日本國
日本為亞洲著名的工業大國,日本工業尤其是內燃機引擎、電機、精密零部件十分發達,僅因為二戰後禁止武力擴張而部分高新技術未能掌握。
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電子電器、機械、化工、紡織、高速鐵路、核電等。日本還是摩托車、船舶、車床、合成纖維、錄影機和照相機的第一大生產國,其中摩托車、船舶、錄影機和照相機的產量均佔世界的三分之二以上。此外,日本的汽車、鋼鐵、機械、電子電器產量也非常大。日本還是高速鐵路技術較為成熟的少數國家之一。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德國是歐洲第一大工業國,工業產品以品質精良,技術領先,做工細膩而享譽世界,雖成本較高但利潤能力極大。德國的主要工業部門有電子電器工業、航空航天工業、汽車製造、精密機械製造、化工、採煤、鋼鐵、紡織、裝備製造、軍工生產等。德國是世界第四大汽車生產國,國內一些大中城市是著名汽車製造商總部所在地。例如:慕尼黑——寶馬總部;斯圖加特——賓士、保時捷總部;沃爾夫斯堡——大眾總部。
法蘭西共和國
法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擁有歐洲國家最完整的工業。2004年時法國每人每小時創造的產值超過美、英、德、日四國,成為當時主要工業國中生產力最強的國家。法國的核電設備能力和石油工業技術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航空航天工業雄踞歐盟首位,為世界最主要的航天國之一;鋼鐵和紡織工業居世界第六位。主要工業部門有汽車、飛機製造;電子、電器工業;化學工業;紡織工業等。法國的航天和軍事工業很發達,是世界上少數能發射衛星的國家。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英國是工業的故鄉,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至今,以創新的生產能力、獨特解決方案等特色享譽世界,境內許多知名大學使其擁有世界第二的人才儲備,是歐洲最大的軍火、石油產品、電腦、電視和手機製造國。主要工業部門有:采礦、冶金、化工、電子電器、汽車、航空、食品、飲料、煙草、輕紡、造紙、印刷和建築等。生物制葯、航空和國防是英國工業研發的重點,也是最具創新力和競爭力的產業。進入21世紀後英製造業中紡織業最不景氣,但電子、光學設備、人造纖維和化工,特別是軍火、制葯行業仍保持雄厚實力。
義大利共和國
義大利工業十分發達,且生產技術較為先進,工業規模龐大,為西方七大工業國之一。與大多數國家不同,中小企業對義大利經濟運行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意中小企業創造的產值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二,因而享有「中小企業王國」的美譽。義大利的年原油加工能力達1億噸,有「歐洲煉油廠」之稱。鋼鐵產量居歐洲第二位。塑料、托拉機、汽車、電力等工業的生產技術及規模均居世界前列。此外,義大利的製革、製鞋、紡織、首飾、釀酒、機械、大理石開采、電子工業、造船、化工、軍火等工業也相當發達。
加拿大
加拿大地廣人稀,開發資源的工業技術十分發達。主要工業部門有采礦、木材加工、造紙、鋼鐵、水電、造船、飛機製造、汽車、電子、石化、冶金、紡織、食品、制葯、新能源、宇航、軍火等。加拿大是礦產、紙張、木材最主要的生產國之一。其傢具、尖端葯物、軍火更是享譽世界。
俄羅斯聯邦
俄羅斯是當今發展中國家裡工業最發達的國家,也是G8里唯一的發展中國家,其重工業享譽世界。俄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石油、冶金、化工、機械、造船、紡織、木材加工、汽車、食品、核能、宇航等。其中核工業和航空、軍火工業居世界第二位。進入21世紀後,俄羅斯的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在發展中國家名列前茅。
2014年2月,俄羅斯並吞烏克蘭克里米亞。同年3月2日,G8其餘七國及歐盟同意暫時凍結俄羅斯會籍。

❼ 七大工業國包括哪些國家

「七大工業國」包括法國、美國、英國、西德、日本、義大利、加拿大,即現今世界七大工業領袖國。

七大工業國也就是以前的七國集團(Group of 7,G7)。20世紀70年代,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形勢一度惡化,接連發生的「美元危機」、「石油危機」、「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和1973—1975年的嚴重經濟危機把西方國家弄得焦頭爛額。為共同解決世界經濟和貨幣危機,協調經濟政策,重振西方經濟,1975年7月初,法國首先倡議召開由法國、美國、日本、英國、西德和義大利六國參加的最高級首腦會議,1976年加拿大加入,稱為7國集團,1998年俄羅斯加入後又改成「八國集團」。八國集團成員國的國家元首每年召開一次會議,即八國集團首腦會議(簡稱「八國峰會」)。2014年俄羅斯的資格被暫停,又回到7國。

【成員國】:

美國:美國工業發達,生產規模巨大,部門結構完整,生產技術先進。

法國:法國是世界上工業發達的國家之一。電設備能力和石油工業技術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義大利:義大利工業十分發達,生產技術較為先進,且規模龐大,為西方七大工業國之一。享有「中小企業王國」的美譽。義大利的年原油加工能力達1億噸,有「歐洲煉油廠」之稱。鋼鐵產量居歐洲第二位。

日本:日本為亞洲著名的工業大國,汽車產量世界第一,工業高度發達。日本的汽車、鋼鐵、機械、電子,電器產量非常大,且享譽世界。日本還是高速鐵路技術較為成熟的少數國家之一。

英國:英國的工業在世界上高度發達,是歐洲最大的軍火、石油產品、電腦、電視和手機製造國。

加拿大:加拿大為西方七大工業國之一,工業十分發達。加拿大是礦產、紙張、木材最主要的生產國之一。其傢具、尖端葯物、軍火更是享譽世界。

德國:工業產品以做工細膩而享譽世界,但成本較高。德國是世界第四大汽車生產國,是不少著名汽車製造商總部所在地。

俄羅斯:俄羅斯是當今世界工業國家之一,其重工業享譽世界。核工業和航空航天業佔世界領先地位。

❽ 目前世界上那些是工業化國家

工業化國家:俄羅斯、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基本上資本主義國家都是工業化國家)

發展中國家:中國、印度、巴西、非洲各國(除南非以外)、亞洲(除日本與新加坡以外)、東歐、拉丁美洲各國

最後一個不清楚

❾ 什麼是工業4.0;各國的名稱各不同;各國的特點各

德國:產學研推動,升至國家戰略。工業4.0研究項目由德國聯邦教研部與聯邦經濟技術部聯手資助,在德國工程院、弗勞恩霍夫協會、西門子公司等德國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建議和推動下形成,已上升為國家級戰略。德國聯邦教研部與聯邦經濟技術部於2013年將其納入《高技術戰略2020》的十大未來項目中,計劃投入2億歐元資金,支持工業領域新一代革命性技術的研發與創新。企業界西門子、SAP等企業積極跟進,德國在工業4.0的理念思考和創新實踐方面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美國:政府戰略推動創新,積極實施‚再工業化‛。在美國,‚工業4.0‛的概念更多的被‚工業互聯網‛所取代,盡管稱法不同,但它們的基本理念一致,就是將虛擬網路與實體連接,形成更具有效率的生產系統。金融危機後,美國政府將發展先進製造業上升為國家戰略,希望以新的革命性生產方式重塑製造業。2009年12月,出台《重振美國製造業框架》,詳細分析了重振製造業的理論基礎及優勢,成為美國發展製造業的戰略指引;2011年6月和2012年2月,先後啟動‚先進製造夥伴計劃‛和‚先進製造業國家戰略計劃‛,以加快搶佔21世紀先進製造業制高點;2013年1月,美國總統執行辦公室、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和高端製造業國家項目辦公室聯合發布了《國家製造業創新網路初步設計》,投資10億美元組建美國製造業創新網路(NNMI),集中力量推動數字化製造、新能源以及新材料應用等先進製造業的創新發展,打造一批具有先進製造業能力的創新集群。
日本:特色工業4.0,人工智慧是突破口。日式工業4.0的一大特色是對人工智慧產業的探索,以解決勞動力斷層並支持未來的工業智能化,而其首先應用的領域就是工業化生產線。以日本汽車巨頭之一本田公司為例,其通過採取機器人、無人搬運機、無人工廠等先進技術和產品,加之採用新技術減少噴漆次數、減少熱處理工序等措施把生產線縮短了40%,並通過改變車身結構設計把焊接生產線由18道工序減少為9道,建成了世界最短的高端車型生產線。日本政府近期加大了對3D列印機等尖端技術的財政投入。2014年,日本經濟產業省繼續把3D列印機列為優先政策扶持對象,計劃當年投資45億日元,實施名為‚以3D造型技術為核心的產品製造革命‛的大規模研究開發項目,開發世界最高水平的金屬粉末造型用3D列印機。
中國:實施‚中國製造2025‛,加速製造大國轉向製造強國。2014年3月,主席訪問德國,在發表的署名文章中重點提到德國工業4.0戰略;同年10月,總理訪問德國,發表《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宣布了中德兩國將開展工業4.0合作;2015年3月5日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及產業結構轉型時強調,要實施‚中國製造2025,加快從製造大國轉向製造強國。目前,工信部與工程院正在制定《中國製造2025》規劃,很快要上報國務院。《中國製造業發展綱要(2015-2025)》被譽為‚中國版工業4.0規劃‛,將借鑒德國版工業4.0計劃,圍繞在我國工業有待加強的領域進行強化,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新能源產業和生物醫葯與生物製造產業。

閱讀全文

與哪些國家工業40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深圳高速工業相機多少錢 瀏覽:358
奧迪a6和gl8哪個舒服 瀏覽:31
賓士g為什麼不用大輪胎 瀏覽:662
汽車空調的自動開關在哪裡 瀏覽:696
長安工業與重慶望江哪個好 瀏覽:116
文安縣工業園區有多少行政村 瀏覽:771
什麼是汽車隱形蓋 瀏覽:21
華晨寶馬多久能到4s店 瀏覽:98
合川到紅旗河溝汽車需要多久時間 瀏覽:109
汽車內購怎麼找 瀏覽:647
賓士v商務車電動車門怎麼開 瀏覽:532
寶馬的遠光燈為什麼不亮 瀏覽:606
老寶馬賓士哪個維修貴 瀏覽:736
薩博和寶馬320哪個好 瀏覽:922
賓士換前保險杠多少錢 瀏覽:540
方舟工業熔爐怎麼放平台鞍上 瀏覽:65
汽車定位防盜費在哪裡交 瀏覽:159
奧迪q5地板棉有異味怎麼處理 瀏覽:520
賓士唯雅諾空調膨脹閥在哪裡 瀏覽:953
汽車用品廠家哪裡有 瀏覽: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