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石油和工業化哪個好

石油和工業化哪個好

發布時間:2024-03-29 06:46:40

⑴ 工業化的重要意義

問題一:工業化的意義 所謂工業化,主要是指工業在一國經濟中的比重不斷提高以至取代農業,成為經濟主體的過程。簡單的說就是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化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這一過程的特徵主要是農業勞動力大量轉向工業,農村人口大量向城鎮轉移,城鎮人口超過農村人口。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基礎和前提,高度發達的工業社會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中國實現工業化的任務,是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出來的,從「一五」計劃算起,我國為實現工業化已經奮鬥了半個世紀,把一個落後的農業大國建設成為擁有獨立的、比較完整的、並有一部分達到現代化水平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但是,中國的工業化任務還沒有完成,總體上看現在還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突出表現在:農業現代化和農村城鎮化水平較低,農村人口在全社會勞動力和總人口中佔50%左右;產業結構層次低,競爭力不強,工業特別是製造業的技術水平還不高,服務業的比重和水平同已經實現工業化的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工業化的任務不完成,現代化就難以實現。因此,繼續完成工業化,仍然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重要而艱巨的歷史任務。

問題二:為什麼說工業化在經濟發展中發揮決定作用? 工業化的兩點含義:(1)工業化意味著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國藉助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源,逐步提高加工原料以製成消費品與資本品和提供勞務的能力。(2)工業化意味著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表現為製造業和服務業在國民收入和就業人口中的比重逐漸上升,農業在國民收入和就業人口比重逐漸下降。發展經濟學中論證工業化的必碰粗要性和重要性的理論主要有:(1) 恩格爾法則:在經濟增長過程中相對擴大。工業化是經濟增長的必須結果。可以設想,工業化又將大力促進經濟增長。(2) 劉易斯人口流動模式:把農業剩於勞動轉移到工業部門中去,有助於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更有利於工業資本的積累,使整個社會生產力上升實現工業化。簡單地說工業化是二元經濟結構改造的必由之路。(3) 貿易條件惡化論:在發展中國家初級產品對製成品的貿易條件有不斷惡化的趨勢。為了扭轉這一趨勢。改變自己在國際貿易的不利地位,發展中國家必須努力發展自己的工業,以代替進口的工業品。(4) 聯系效應論:應當把資本合理投 *** 系效應最強或較強的產業,農業部門的聯系效應較弱,而工業部門特別是資本品工業部門的聯系笑虧鎮效應較強,因此,為了取得合乎願望的經濟發展效果,實現現代化目標,發展中國家必須努力發展工業,進行工業化。

問題三: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意義 1、實現工業化,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逾越的歷史階段。2、新型工業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帶動的工業化,是以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為中心的工業化,是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相結合的工業化,是充分發揮我國人力資源優勢的工業化。3、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從中國國情和世界經濟發展情況出發,既遵循工業化客觀規律,有體現時代特點的工業化道路。它是在對我國經濟發展階段作出准確定位的基礎上,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4、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的增長方式,是實現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協調健康發展的重要著力點。5、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確實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是保持我國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一個帶有全局意義的根本性轉變。

問題四:大力發展工業的意義 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強調兩點:

1、這是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從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促進了為生產服務的第三產業的發展;第一、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為第三產業提供了勞動力來源;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變化為第空陸三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科技水平的提高推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國際經濟技術交流推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等五個方面論證。

2、它的發展程度已成為衡量現代經濟發展程度的主要標志。

在經濟發達國家,第三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很大,並且繼續呈上升趨勢,已經成為這些國家最龐大的產業部門。第三產業的就業在發達國家持續上升,尤其是在二戰之後,上升趨勢更為明顯,說明發達國家工業化已趨於成熟,並開始邁進所謂「後工業化社會」。

我國第三產業的狀況:與其他國家橫向比較,我國第三產業相對滯後,第三產業在GNP和GDP中所佔比重較低,不僅遠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甚至低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而且就業人員在總就業人數中所佔比重比較低。與我國第一、二產業在GNP和GDP中所佔比重的縱向比較,第一產業比重下降,自1978年到1997年,20年間下降了近10個百分點。第二產業穩中波動,無論是上升還是波動變化趨勢都不大。第三產業的產值比重是基本上呈現上升趨勢,改革開放20年間,上升了近9個百分點。可見,中國的產業結構在不斷調整之中,朝著合理的方向發展。

我國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重要意義:這一內容是本框題的重點內容。書中從三個角度論述了我國發展第三產業的意義:第一、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可以有效推進我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人類生產活動發展的歷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第二個階段以工業的大規模發展為標志,即所謂工業化階段;第三個階段以資本和勞動力大量湧入信息業和各類技術服務業等為特徵,即現代化階段。我國現在仍然是一個農業大國,面臨著加快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的雙重任務,必須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第二、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可以擴大就業,保證社會安定。就業問題既是一個經濟問題,又是一個政治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直接關繫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關繫到社會的穩定。我國現在一年的犯罪率高於建國後十年的犯罪率,就說明了這一問題。第三、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問題五:發展新型工業化的意義 第一,有利於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升級和產業競爭力的提高。第二,有利於保證我國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第三,有利於擴大就業,充分發揮我國的人力資源的優勢。第四,有利於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問題六: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原因和重大意義是什麼? 新型工業化道路 *** 十六大提出的我國實現工業化的新道路。工業化是工業(特別是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是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基礎和前提,高度發達的工業社會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在新的科技革命突飛猛進、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資源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我國必須突破傳統工業化模式,走一條有時代發展特點、符合客觀規律和我國國情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才能確保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 十六大報告指出,實現工業化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艱巨的歷史性任務。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要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改善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要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要優先發展信息產業,在經濟和社會領域廣泛應用信息技術。要正確處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

問題七:@為什麼中國必將成為發達工業化國家 通過新型工業化道路,中國能夠較快地基本實現工業化,這將使世界工業化人口增加一倍,共享工業化成果;極大程度遏制南北差距拉大。從世界范圍看,中國基本實現工業化具有重大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就控制人口增長數量而言,中國在工業化進程中控制人口增長的舉措及其成就9熏是對世界的巨大貢獻。按20世紀70年代的生育率計算,中國實行計劃生育近30年來共少出生了3.38億人,這意味著如果沒有中國的貢獻,世界60億人口日(1999.10.12)將提前四年到來。按國際通用標准,目前人口基數龐大的中國的人口增長率在世界各國中已處於低增長率的行列,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全球人口問題的巨大壓力。其次,中國實現工業化,將使世界工業化人口增加一倍。據中國社科院人口研究所專家預測,2020年中國人口將達14.8億人,世界總人口將增至77.3億人,中國佔世界人口的比重由現在的21%降為19.1%。目前工業化國家的人口不到全球總人口的20%,由於工業化國家人口增長率較低而廣大發展中國家則較高,到2020年這些工業化國家的人口總數佔比也不會超過20%。考慮到中國正處於工業化中後期且GDP增速在發展中國家中首屈一指,中國完全有可能在發展中國家中率先實現工業化。這就是說,單一個中國實現工業化,就使將近20%的世界人口實現工業化,這是中國對世界的巨大貢獻。最後,中國實現工業化將使世界工業化人口再增十幾億,對南北差距拉大無疑具有重大的遏製作用。從總體上看,南北差距是在不斷擴大的,其主要原因是占發展中國家絕大多數的欠發達國家經濟狀況在惡化。據聯合國統計,1980年北方國家的GDP是南方國家的3.6倍,目前差距擴大到4.1倍;從個人收入看,1960年富國與窮國差距為31∶1,目前為74:1。特別嚴重的是,目前發展中國家中經聯合國批準的最不發達國家已從1971年的25個增至目前的49個。雖然從發展中國家分化出來的新興工業化國家和石油出口國,以及20世紀90年代以來亞洲一些發展中國家(中國除外)的經濟增長迅速,皆有助於制約南北差距進一步拉大,但制約作用仍然有限。因此,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實現工業化,無疑將對南北差距拉大具有重大的遏製作用。二中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對已有工業化道路深刻反思的結果,對世界其他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其中的大國具有重大借鑒意義。在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日益成為全球性問題,嚴重威脅著世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情況下,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發展中國家應當對迄今已有的工業化道路進行認真反思。中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至少體現三個向度的反思:第一、對發達國家工業化道路的反思。發達國家工業化道路的主要特點是:在實現工業化過程中特別是快速發展時期,大多數是以能源高消耗、環境破壞為代價,即「先發展,後治理」;注重機械化和自動化,與此問時出現了嚴重失業問題;往往遇到嚴重的資金瓶頸、技術瓶頸和市場瓶頸;都是在工業化之後推行信息化。顯然,在人口、資源、環境等全球性問題日趨惡化、新科技革命和信息化浪潮席捲全球的新國際環境里,這種特點的工業化道路是難以重復的,發展中國家必須找到一種新的發展道路。中國努力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在充分考慮中國國情和世界經濟發展趨勢、深刻反思發達國家工業化道路的基礎上,通過實踐摸索出來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化道路。通過這條全新道路,中國完全可以在工業化過程中推進信息化,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從而發揮後發優勢,加速度推進工業化進程。在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強調處理好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同......>>

問題八:論述中國得工業化發展歷程 判斷工業化發展階段的主要依據
(一)劃分工業化階段的經典理論
經濟發展過程中,產業結構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變化,即第一產業的比重不斷下降;第二產業比重是先上升,後保持穩定,再持續下降;第三產業比重則是先略微下降,後基本平穩,再持續上升。
對此現象,國外經濟學家錢納里、庫茲涅茲、賽爾奎等人,基於幾十、上百個國家的案例,採取實證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經濟發展階段和工業化發展階段的經驗性判據,進而得出了「標准結構」。不同學者對發展階段的劃分不盡相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錢納里和賽爾奎的方法,他們將經濟發展階段劃分為前工業化、工業化實現和後工業化三個階段,其中工業化實現階段又分為初期、中期、後期三個時期。判斷依據主要有人均收入水平、三次產業結構、就業結構、城市化水平等標准(見表1)。
具體而言,完成工業化進入後工業化階段的主要標志是:人均GDP超過11170萬美元(2005年美元,購買力平價);農業在三次產業結構中的比重小於10%,而且第三產業的比重高於第二產業;農業就業人口比重小於10%;城市化水平超過75%。進入工業化後期的標志是:農業在三次產業結構中的比重小於10%,但第二產業的比重仍然大於第三產業;農業就業人口比重為10%-30%;城市化水平為60%-75%。
按此標准,美國完成工業化並進入後工業化階段的時間是1955年,當年工業(不包括建築業)比重為39.1%,達到最高值。日本、韓國進入相同階段的時間分別為1973年、1995年,工業比重的最高值分別為36.6%、41.9%。
此外,工業內部結構也發生顯著變化。工業化初期,紡織、食品等輕工業比重較高,之後比重持續下降;工業化中期,鋼鐵、水泥、電力等能源原材料工業比重較大,之後開始下降;工業化後期,裝備製造等高加工度的製造業比重明顯上升。對工業內部結構的變化,德國經濟學家霍夫曼提出了「霍夫曼定理」――在工業化進程中,霍夫曼比率或霍夫曼系數(消費品工業的凈產值與資本品工業凈產值之比)是不斷下降的,特別是進入工業化中期,霍夫曼比率小於1,呈現出重化工業加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
需求結構、供應結構和比較優勢的變化是造成結構變化的根本原因。從需求的角度來看,消費是沿著衣食住行以及非物質消費的方向升級;從供給和比較優勢的角度來看,一個國家要素稟賦優勢是沿著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知識升級。消費和供給兩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經濟增長呈現出農業―輕工業―能源原材料工業―高加工度工業―服務業的變化軌跡。
(二)經典理論面臨的挑戰
上述劃分工業化發展階段的經典理論,是基於幾十年前的時代背景得出的經驗性結論。而新的時代特徵卻對經典理論形成了一定的挑戰,主要有:
一是全球化的影響。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不斷向縱深發展的全球化浪潮,使得國際產業分工轉變為產業鏈的垂直分工,市場的邊界得到了極大的擴展。發達國家主要從事研發、設計、品牌以及管理組織的環節,這些環節多屬於服務業;而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新興經濟體主要從事加工和組裝,這些環節多屬於製造業。全球化使得發達國家形成了服務於全球的服務業,使其服務業比重更高;新興經濟體形成了服務於全球的製造業,其製造業比重也更高。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經典理論的「標准結構」。
二是產業分工細化的影響。更多地體現在服務業不斷地從製造業部門分離出來,形成了獨立且服務於製造業的服務業新門類,例如,出現了大量的獨立設計、研發、創意公司,使得相關的服務業得到快速發展。此外,專業分工的細化產生了對生產 *** 業的大量需求。例如,對第三方物流、商務咨詢等服務需求的快速增長。最後,現代產業形態還出現了製造業服務化的特點。這樣......>>

問題九:推進新型建築工業化具備什麼意義 新型建築工業化是一種整合設計、生產、施工等整個建築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生產方式,是建築業的發展方向。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國建築業更是面臨著發展理念更新、生產方式變革、生產成果轉化的重要任務,在這重要的歷史時期,推進新型建築工業化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實現建築施工從「建造」到「製造」的跨越,實現一種高效、低碳和環保要求的建築業生產方式的變革;
二是有效地提高建築業的科技含量,降低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促進建築業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推動建築業發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效益型和科技型的轉變;
三是通過模塊化設計、工廠化製造、集成化施工,形成建築工廠化生產和施工能力,顯著提高建築業的勞動生產率,同時 更有力地保證安全和質量。

⑵ 現在哪些專業比較好。就業率高。

石油工程

就業率:97.2%

一個人如果沒有血液,心臟便會停止跳動;工業如果沒有石油,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和海上行的都要癱瘓。石油事關國家 和時代的發展,美國為了石油而與伊拉克大動干戈,中東五國因為石油而富得流油……石油乃不可再生資源,而石油工程專業如同造血幹細胞,為人類社會的生產發 展創造了更豐富的能源。

石油工程是對石油資源進行開發、使用、研究的一種系統工程,主要針對油氣田的過程建設,如油氣鑽井工程、採油工程、油藏工程等。石油工程是實用 性很強的專業,理論和實踐缺一不可。總的來說,開設該專業的高校在培育方面都有較多的相似之處,如該專業的學生在大一、大二時主要學習技術基礎課,諸如計 算數學、電工電子學、油田化學、油田地質學、工程流體力學等。而到大三,大家就得開始學習與實踐相關的專業課程,如採油工程、油藏工程、鑽井工程、天然氣 開發與開采、油氣管道設計與管理等。到了大四上學期,大家就需要到工廠或油田參加實習或者實踐,主要內容涉及石油勘探、油田設計等。

隨著石油企業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企業本身的發展,石油工程專業畢業生需求量將大幅上升,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採用訂單式的培養,這樣,大家一畢業 就能找到自己的「婆家」,不愁沒人要。至於工作單位,石油工程專業學生畢業後主要到石油工程領域從事油氣鑽井與完井工程、採油工程、油藏工程、儲層評價等 方面的工程設計、工程施工與管理、應用研究與科技開發等方面的工作。

報考貼士:由於石油工程專業的畢業生不僅需要在露天工作,而且還需經常進行圖紙設計,因此,不能吃苦、沒有細節計劃能力或對使用工具沒有興趣的考生報考時要慎重。

院校鏈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石油化工學院、中國地質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等。
油氣儲運工程

就業率:95.7%

在中國漢代,蜀中人民採用當地盛產的竹子為原料,去節打通,外用麻布纏繞塗以桐油,連接成「筧」,這個「筧」是用 來輸送油氣的,相當於我們現在鋪設的輸氣管道。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油氣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這時「油氣集輸和儲運」技術便隨著油氣的開發應運而生,而油 氣儲運工程專業也隨之被搬進了大學。

油氣儲運工程專業是研究油氣和城市燃氣儲存、運輸及管理的一門交叉性高新技術學科。該專業培養能勝任油氣儲運工程的規劃、勘查設計、施工項目管 理和研究、開發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不過,要成為「人才」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沒有系統的理論學習是不行的,像工程力學、工程流體力學、工程熱力 學、傳熱學、物理化學等主要課程是必學的,這些課程看似枯燥乏味,實質上它不同於文科專業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它們更緊貼實際,通過理解即可迅速掌握,並 不需要死記硬背。

光是掌握理論知識知道怎麼一回事還不夠,還必須掌握一些技能,如通過接受識圖制圖、上機操作、工程測量、工程概預算的基本訓練,從而具有進行油 氣儲運系統的規劃、設計與運行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力與理論兼備,再配以工程制圖、測量實習、金工實習、施工實習等實踐就完美了。一般說來,大家實習時間在 18周左右,實習的主要內容大致為:了解液體化工產品進罐、儲存、出罐裝船、出罐裝車等主要工藝流程及總體布置情況;熟悉各種管線的規格、作用等內容;掌 握管線、各輔助系統的鋪設方式,了解油氣集輸系統等……由於石油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石油天然氣儲運管理部門、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和所屬的 石油化工分公司、石化研究院、石化設計院、大型跨國石油公司、石油貿易公司等從事油氣儲運工程的規劃、勘測設計、施工項目管理、生產運行管理和研究等領域 都需要該專業的人才。需特別指出的是,石油工程這一行雖然比較辛苦,但是待遇較好,回報較高。

報考貼士:能吃苦且對制圖、設計感興趣者較為適合此專業。

院校鏈接:中國石油大學、西南石油大學、華東理工大學、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等。

物流工程

就業率:95.5%

在冬季,身處北國的人依然能吃到新鮮的蔬果,而在南國的人也能吃到新鮮的山貨;同樣,外國朋友在自己的國家可以買到中國製造的產品,而我們在身邊就能買到外國的知名品牌……可以說這一切都與方便快捷的物流有關。

什麼是物流?概括起來講就是在生產流通領域中的貨物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配送、信息和服務等過程。而物流工程是以物流系統為研究對 象,研究物流系統的規劃設計與資源優化配置、物流運作過程的計劃與控制以及經營管理的工程領域。物流工程涉及管理與技術,它與交通運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 程、工業工程、計算機技術、機械工程等領域密切相關。

物流工程的管理性和技術性要求高校開設的專業課程必須與之相適應,專業課程有英語、高等工程數學(數值計算、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運籌學、統計學 等)、管理學概論、交通運輸工程、計劃與調度技術、物流設施規劃與設計等。或許,親愛的你看了開設的這些課程之後,不禁會有疑問,為什麼要開英語?語言作 為一種溝通工具在現代的國際物流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果身處兩國的人在一起連溝通都不順暢,又怎麼可能很好地合作呢?而高等數學的開設也是必要的,作為物流 的調度者和管理者,如果不會算經濟賬,又怎能使資源配置達到最優呢?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可以考國際注冊物流工程師。根據「國際認證辦」規定,國際注冊物流工程師專業人才資格認證共設立二個等級:國際注冊物流工程師、國際注冊高級物流工程師。兩個等級證書可以適應企業對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

現代物流被企業界稱為「尚未開發的新大陸」和「促進經濟增長的加速器」,有「第三利潤源泉」之說。目前,物流專業人才已被列為我國12類緊缺人 才之一,而各類大專院校物流專業年培養規模遠遠達不到市場的需求,特別是物流規劃咨詢、物流外向型國際、物流科研這三種人才在業內最為缺乏。物流工程專業 畢業生可進入製造、商貿、物流企業從事物流系統分析設計、物流系統運營管理、物流項目規劃建設等相關技術及管理工作,也可以在專業咨詢公司、教育培訓機 構、相關政府部門、以及其他社會團體從事物流相關工作。

報考貼士:物流工程專業對學生的數學、外語和協調能力要求較高,建議對該專業感興趣的同學適當加強自己的協調、管理、計算、統籌能力。

院校鏈接:浙江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南開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

⑶ 我國國家主導的工業化的利弊

利:不僅經濟發展比較快,而且各重要經濟部門之間的比例也比較協調,經濟效益較好,市場繁榮,物價穩定,人民生活普遍得到顯著改善。這表明,中國已經建立了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在由落後的農業國轉變為先進工業國的道路上跨出了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

弊:雖然我國近年來保持了經濟的快速增長,但就業壓力卻越來越大。



(3)石油和工業化哪個好擴展閱讀

工業化快速發展時期,我國收入的城鄉差距、地區差距和貧富差距到了不容忽視的水平。

自改革開放初期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城鄉差距就停止縮小而轉向擴大。根據統計,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從1985年的1.7倍擴大到2003年的3.2倍,這一差距水平在世界上是最高的。若將農民的實物收入、生產性投入和市民的隱形福利收入等考慮在內,城鄉收入差距達到驚人的6倍。

我國地區收入差距也十分明顯,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人均收入水平已經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而在西北乾旱地區、西南山區還有上千萬人沒有脫離貧困。在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中,人均GDP最高與最低之間的差距在12倍以上。

閱讀全文

與石油和工業化哪個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馬車牌照架廣告如何去除 瀏覽:342
羅龍工業園區到安福駕校多少公里 瀏覽:298
賓士只打開門怎麼上車 瀏覽:91
汽車油泵多少錢一般 瀏覽:719
汽車廠做機修前景如何 瀏覽:116
汽車防凍液哪裡買 瀏覽:68
青島哪裡有賓士豪華房車 瀏覽:426
到菜園壩汽車站怎麼走 瀏覽:132
北京賓士從生產到客戶手上需要多久 瀏覽:13
月薪四千五多久能買奧迪q3 瀏覽:92
賓士a200l氛圍燈怎麼關掉 瀏覽:484
翔安區工業如何 瀏覽:422
奧迪無框車門4開有哪些 瀏覽:145
長布村大鴻工業園有哪些五金廠 瀏覽:269
汽車刮花補漆要多久 瀏覽:575
廬江汽車牌照哪裡辦理 瀏覽:956
汽車到福州路口是指哪裡 瀏覽:923
賓士汽車上的表是什麼牌子 瀏覽:495
賓士哪個是左缸右缸 瀏覽:345
惠州工業大學有哪些專業 瀏覽: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