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換熱器有多少種
換熱器的種類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換熱器的種類有表面式換熱器、蓄熱式換熱器、流體連接間接式換熱器、直接接觸式換熱器等。具體介紹如下
1、表面式換熱器
表面式換熱器是溫度不同的兩種流體在被壁面分開的空間里流動,通過壁面的導熱和流體在壁表面對流,兩種流體之間進行換熱。表面式換熱器有管殼式、套管式和其他型式的換熱器。表面式換熱器,具有設備緊湊、機房佔地面積小、冷源熱源可密閉循環不受污染及操作管理方便等優點。其主要缺點是不便於嚴格控制和調節被處理空氣的濕度。如果冷卻器表面溫度低於空氣露點溫度,則空氣不但被冷卻,而且有部分水凝結析出,需要在表冷器下部設集水盤,以接收和排除凝結水。
2、蓄熱式換熱器
蓄熱式換熱器通過固體物質構成的蓄熱體,把熱量從高溫流體傳遞給低溫流體,熱介質先通過加熱固體物質達到一定溫度後,冷介質再通過固體物質被加熱,使之達到熱量傳遞的目的。蓄熱式換熱器有旋轉式、閥門切換式等。蓄熱式換熱器在很多工業過程中都有應用,燃燒中空氣的預熱可以利用燃燒排氣中的熱能,用於預熱未燃氣,從而達到燃燒低品位燃料、提高燃燒過程的熱效率、實現更高的燃燒反應溫度等目的。按照這種方式,蓄熱式換熱器可以用於金屬還原和熱處理過程,以及玻璃窯爐裝置,發電廠的鍋爐、高溫空氣燃燒裝置和燃氣輪機裝置。
3、流體連接間接式換熱器
流體連接間接式換熱器,是把兩個表面式換熱器由在其中循環的熱載體連接起來的換熱器,熱載體在高溫流體換熱器和低溫流體之間循環,在高溫流體接受熱量,在低溫流體換熱器把熱量釋放給低溫流體。
4、直接接觸式換熱器
直接接觸式換熱器,也叫混合式換熱器,是冷熱流體直接接觸進行換熱的設備。通常見到的是一種流體為氣體,另一種流體為汽化壓力較低的液體,而且在換熱後容易分離開來。日常操作應特別注意防止溫度、壓力的波動,首先應保證壓力穩定,絕不允許超壓運行。換熱設備經長時間運轉後,由於介質的腐蝕、沖蝕、積垢、結焦等原因,使管子內外表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結垢,甚至堵塞。
以上就是小編的分享了,希望能幫到大家。
『貳』 工業上採用的換熱方法按工作原理和設備類型可分為幾種類型
換熱器按傳熱方式的不同可分為混合式、蓄熱式和間壁式三類
混合式換熱器是通過冷、熱流體的直接接觸、混合進行熱量交換的換熱器,又稱接觸式換熱器。由於兩流體混合換熱後必須及時分離,這類換熱器適合於氣、液兩流體之間的換熱。例如,化工廠和發電廠所用的涼水塔中,熱水由上往下噴淋,而冷空氣自下而上吸入,在填充物的水膜表面或飛沫及水滴表面,熱水和冷空氣相互接觸進行換熱,熱水被冷卻,冷空氣被加熱,然後依靠兩流體本身的密度差得以及時分離。
蓄熱式換熱器是利用冷、熱流體交替流經蓄熱室中的蓄熱體(填料)表面,從而進行熱量交換的換熱器,如煉焦爐下方預熱空氣的蓄熱室。這類換熱器主要用於回收和利用高溫廢氣的熱量。以回收冷量為目的的同類設備稱蓄冷器,多用於空氣分離裝置中。
間壁式換熱器的冷、熱流體被固體間壁隔開,並通過間壁進行熱量交換的換熱器,因此又稱表面式換熱器,這類換熱器應用最廣。間壁式換熱器根據傳熱面的結構不同可分為管式、板面式和其他型式。管式換熱器以管子表面作為傳熱面,包括蛇管式換熱器、套管式換熱器和管殼式換熱器等;板面式換熱器以板面作為傳熱面,包括板式換熱器、螺旋板換熱器、板翅式換熱器、板殼式換熱器和傘板換熱器等;其他型式換熱器是為滿足某些特殊要求而設計的換熱器,如刮面式換熱器、轉盤式換熱器和空氣冷卻器等。
『叄』 工業上有哪幾種換熱方式用途最廣泛的是哪種
換熱方式:混合式換熱器;蓄熱式換熱器;間壁式換熱器;其它。
最廣泛的是間壁式換熱器。
『肆』 我想了解一下,在工業傳熱中,有哪些傳熱方式
熱量傳遞的基本方式有:傳導傳熱、對流傳熱和轄射傳熱三種。
1、傳導傳熱 系統溫度較髙部分的粒子(氣體、液體的分子,固體的原子,導電固體中的自由電子)因熱運動與相鄰的粒子碰撞將熱量傳遞給溫度較低粒子的過程稱為傳導傳熱,簡稱熱傳導或者導熱。
熱傳導過程的特點是,粒子只是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動而不發生宏觀位移。
2、對流傳熱 對流傳熱也稱熱對流,是指流體中粒子發生相對宏觀位移和混合,將熱量由一處傳至另一處的過程。工程上,對流傳熱是指流體流經固體壁面與該表面發生的熱量交換,又稱給熱。
流體的對流因其粒子產生相對宏觀位移的原因不同分為兩種,一種是由於流體內部各處溫度不同而造成密度差異所引起的粒子宏觀位移,稱為自然對流;另一種是由於外界機械能量的介入迫使其粒子宏觀位移,稱為強制對流。強制對流較自然對流傳熱效果好。
3、輻射傳熱 輻射傳熱亦稱熱輻射,是一種熱量以電磁波傳遞的方式。當物體受熱而引起內部原子激發,熱能變為輻射能以電磁波形式向周圍空間發射,射到另一物體時輻射能部分或全部被吸收又重新變為熱能,這種能量傳播過程稱為熱輻射。
熱輻射的特點是不需要任何傳熱介質,而可在真空中傳遞。
物體的溫度只要在絕對零度以上,都可以發射電磁波形式的熱射線。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發射熱射線,低溫物體也同時向高溫物體發射熱射線,只不過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輻射的能量多而已。實驗證明,物體的溫度高於400°C才有明顯的熱輻射,而化工生產中一般間壁式換熱器中的傳熱過程溫度都不很高,過程中因輻射而傳遞的熱量大多情況下可忽略不計,故本章主要討論熱傳導和熱對流。
需要指出的是,實際化工生產中的傳熱過程很少以一種方式進行,而往往是兩種或三種基本方式的聯合,如間壁式換熱就是熱對流和熱傳導的串聯過程。
『伍』 工業余熱利用有哪些基本方式
工業余熱包括:煙氣余熱,冷卻介質余熱,廢汽廢水余熱,化學反應熱,高溫產品和爐渣余熱,以及可燃廢氣、廢料余熱。從經濟性出發,需要結合工藝生產進行系統整體的設計布置,綜合利用能量,以提高余熱利用系統設備的效率。 根據余熱資源在利用過程中能量的傳遞或轉換特點,可以將國內目前的工業余熱利用技術分為熱交換技術、熱功轉換技術、余熱製冷制熱技術。 熱交換技術 熱交換技術是回收工業余熱最直接、效率較高的經濟方法,該類技術不改變余熱能量的形式,只是通過換熱設備將余熱能量直接傳遞給自身工藝的耗能流程,降低一次能源消耗。主要余熱利用方式有間壁式換熱、余熱鍋爐、蓄熱式熱交換、熱管的換熱等。 熱功轉換技術 利用熱功轉換技術可提高余熱的品位,是工業余熱利用的另一重要技術 按照工質分類,熱功轉換技術可分為傳統的以水為工質的蒸汽透平發電技術和以低沸點工質的有機工質發電技術。目前主要的工業應用以水為工質,以余熱鍋爐+蒸汽透平或者膨脹機所組成的低溫汽輪機發電系統。 製冷制熱技術與傳統壓縮式製冷機組相比,吸收式或吸附式製冷系統可利用廉價能源和低品位熱能而避免電耗,具有顯著的節電能力和環保效益,得到了廣泛的推廣應用。吸收式余熱製冷機組製冷效率高,適用於大規模熱量的余熱回收。吸附式製冷系統結構簡單,無噪音,無污染,可用於顛簸震盪場合,更適合利用小熱量余熱回收,或用於冷熱電聯產系統。熱泵以消耗一部分高質能(電能、機械能或高溫熱能)作為補償,通過製冷機熱力循環,把低溫余熱源的熱量「泵送」到高溫熱媒,熱泵技術常被用於回收略高於環境溫度(30~60℃)的廢熱,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