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南朗特產是什麼如題 謝謝了
應該是南朗鴨粥,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鎮委鎮政府充分發揮豐富的資源優勢,積極實施「生態立鎮、經濟強鎮、文化興鎮」戰略,推動南朗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07年全鎮實現地方生產總值34億元,比上年增長25%。工業產值111億元,增長30.75%,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稅收5.15億元,增長39.2%,首次突破5億元大關,國地兩稅增速全市第二,其中,國稅增速全市第一。實際利用外資4712萬美元,排全市第四。固定資產投資15.9億元,增長27.8%。外貿出口總值5.46億美元,增長5.8%。農業產值3.91億元,增長7.12%。農村人均收入9328元,增長13.6%。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城市化設施配套、平安建設等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先後被評為「中國獨具特色名鎮」、「廣東綠色名鎮」、「廣東旅遊特色鎮」、「廣東省教育強鎮」,榮獲中山市擴大出口突出貢獻獎和工業增長突出貢獻獎。翠亨村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殊榮,翠亨、崖口兩村分別被評為「廣東最美的鄉村」和「廣東旅遊特色村」。 工業發展前景廣闊。全鎮有八個工業發展基地,包括南朗萬畝工業區,南朗第一、二、三工業園,大車工業園,翠亨工業園,橫門工業園和正在開發的華南現代中醫葯城,用地面積共1.6萬畝。目前,全鎮有工業企業420多家,上規模企業112家。初步形成了能源、電子電器、裝備製造、針織、製鞋等支柱產業。著名的企業有ABB變壓器、深南電、中海油、建綸電器、開益禧半導體、通佳鞋業、僑光紡織、吉事達通訊等。 農業生產穩步提高。全鎮種植水稻1.25萬畝、水果1.6萬畝、蔬菜4300畝,水產養殖3萬多畝,以水果、蔬菜為主體的「綠色農業」和淺海養殖捕撈等「藍色農業」漸具特色。著名的農產品有崖口、關塘荔枝,下灣龍眼,沖口蓮藕、香蕉以及崖口、橫門海鮮等。 第三產業迅速發展。旅遊、房地產、餐飲、商貿、客貨運輸等行業的規模不斷壯大,個體、私營企業共2800多家。較大的企業有:昆侖酒店、南朗市場、南朗車站、錦盛房地產、廣弘房地產等。主要旅遊點有:孫中山故居、中山城、橫門捕魚游、蒂峰山石仔廟、茶東陳氏宗祠、崖口集益公園、崖口紅樹林和燕石圍等,每年接待遊客達百萬人次。 城市化建設不斷推進。鎮中心城區面積10平方公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路網建設、路燈安裝、「村村通」公共汽車服務、自來水等城市化基礎設施普及農村,商住小區不斷發展。供電保障,現有110KV變電站2座,裝機容量為20.4萬KVA。水源充足,有5個供水水庫和兩條連接中山大豐水廠的供水管道,日供水量可達10萬噸。 教育水平不斷提高。投資2億元推動創建教育強鎮工程,按省一級學校標准,完成了新雲衢中學首期建設和雲衢小學、理工學校、安定小學、欖邊小學的改造和擴建工程,重新調整了全鎮中小學布局,把全鎮原有的3所中學、16所小學合並為1所職業高中、1所初中和5所小學,優化各學校的教育教學設施設備,美化校園,以優異成績跨進了省教育強鎮的行列。 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建立健全了農村和社區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機制、紅十字會組織機構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施了「長者安康工程」,對全鎮南朗戶籍的男60周歲、女55周歲以上的長者,鎮政府每人每月發給15斤優質大米並免收在南朗醫院門診的掛號費和診金。全鎮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98%,參加農村基本養老保險的有2個行政村和16個村小組近1萬人。有頤老院一座,佔地面積22畝,建築面積4720平方米,可容納床位100張,現有住院老人56人。 文化體育事業不斷發展。有線電視用戶覆蓋率達98%。中心城區建有全民健身廣場、標准游泳池、兒童游泳池和400米跑道的運動場各一個,燈光籃球場2個。各村也相應建有籃球場及其他康樂設施。每年重大的節日鎮村都積極開展各種文體活動。群眾喜愛的民間藝術有崖口飄色、板龍舞、醒獅等,被評為「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 醫療衛生事業上新水平。南朗醫院佔地33畝,建築面積近14000平方米,環境優美,設備先進,技術力量充實,被國家衛生部評為一級甲等醫院和愛嬰醫院。 社會治安保障有力。社會治安防範體系進一步完善,完成了首期70個監控點的視頻監控工程,「三安」隊伍建設加強。社會治安良好,大局穩定。連續三個年度被評為中山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單位 展望未來,前景廣闊。南朗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全力打造「一港、一城、一湖、五區、六路」發展新平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積極發展城市經濟,統籌鎮村規劃建設,推進民生事業發展,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加強法治、廉潔、高效的服務型政府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不斷增強南朗的承載力和競爭力,努力把南朗建設成為最具魅力和活力的綠色和諧濱海新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