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常州一共有多少個工業園區,具體的是哪些
常州高新區(國家級)包括:電子產業園,環保產業園,出口加工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空港產 業園,薛家工業園,江邊化工區
江蘇武進高新區,武進出口加工區(國家級)
武進經濟開發區
天寧經濟開發區
鍾樓經濟開發區
鄉鎮工業區包括:鄒區工業集中區,遙觀經濟開發區,孟河汽配(國家級),禮嘉工業區,馬杭工業區,牛塘工業區,橫林地板城,橫山橋工業區等
⑵ 常州的工業集中區主要分布在哪裡
原圩塘老鎮區,原魏村老鎮區,鳴凰街往南,橫山橋鎮區等各鎮區都有相當規模的工業區,大范圍來講,武進區的工業園在數量上比較多.
⑶ 前黃鎮前黃工業區屬於哪個街道
東城街道。前黃鎮前黃工業區屬於東城街道,在該街道的管轄范圍內。前黃鎮是省級"重點中心鎮",是常州市"農村十強鄉鎮"是武進"三產十強鄉鎮"。
⑷ 常州市武進區具體有哪那些鎮
截止2019年7月,武進區有雪堰鎮、禮嘉鎮、
前黃鎮、湖塘鎮、牛塘鎮、洛陽鎮、湟里鎮、嘉澤鎮(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橫林鎮、遙觀鎮、
橫山橋鎮等。
1、武進區雪堰鎮位於江蘇南部,滬寧杭三角幾何中心,東接無錫馬山,南瀕太湖,西臨宜興,擁有常州市唯一7.3公里太湖岸線。
2、古運河畔新一城——牛塘,東接武進中心城區,北靠常州鍾樓區,南聯武進高新區,西瀕西太湖科技產業園,是常州市綜合實力十強鄉鎮,外向型經濟十強鎮,工業生產十強鄉鎮,更是長江三角洲最具經濟活力的鄉鎮之一。
3、橫林鎮位於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東部,是一個具有一千多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鎮域面積46.7平方公里。橫林交通便捷,區位優越,滬寧高速、滬寧鐵路、312國道、京杭大運河貫穿全鎮,沿江高速、錫宜高速比肩相鄰,為全鎮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了先機,先後榮獲「中國百強鄉鎮」、「中國強化木地板之都」、「國家衛生鎮」等殊榮。
4、禮嘉鎮地處中國最具經濟活力的長江三角洲中部,位於常州市武進區東南部,資源豐富,交通便捷,常澄高速公路、232省道、武進大道、青洋路等交通干線貫穿境內。全鎮總面積58.23平方公里。
5、嘉澤鎮(武進現代農業產業園)位於武進區西南部,東臨西太湖(滆湖),西接金壇區堯塘街道,南接湟里鎮,北靠鍾樓區鄒區鎮,全鎮總面積104.3平方千米。239省道、金武路、長虹西路、延政西路、寧常高速貫穿境域,扁擔河、夏溪河、成章河和孟津河等水道在境內形成天然良港,擁有西太湖湖岸線12千米,多為自然保護濕地。
(4)常州前黃工業園靠近哪裡擴展閱讀:
武進區的歷史沿革:
武進區在5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定居,繁衍生息。淹城、寺墩出土的文物表明,新石器時代武進已形成原始村落。
春秋戰國時期武進稱延陵邑,為吳國季札封地,秦置延陵縣,漢改稱毗陵縣、毗壇縣,晉太康二年(281年)置毗陵郡、縣,分丹徒、曲阿以東地區置武進縣,永嘉五年(311年)改稱晉陵郡、縣。此後,晉陵、武進兩縣時分時合,數易其名。
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置武進、陽湖兩縣,辛亥革命勝利後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合並為武進縣。
1949年4月23日常武地區解放,武進縣城析出建立常州市,武進與常州同城。
1953年至1956年屬鎮江專區管轄。
1956年劃入蘇州專區,1958年8月,鎮江專區改名為常州專區,武進縣復劃回常州專區領導。
1960年,武進縣劃歸常州市領導。
1962年,常州市改為省轄市。常州市領導的武進縣劃歸鎮江專署領導。
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武進屬常州市管轄。
1993年7月18日武進縣政府駐地由常州市區遷至湖塘鎮。
1995年6月8日,國務院批准武進撤縣設市。
2002年4月,武進撤市設區。
參考資料來源:武進區人民政府-雪堰鎮
武進區人民政府-武進區概況(行政區劃)
網路-武進區
⑸ 想知道: 常州市 武進區古方路前黃工業區 在哪
到湖塘打個車就行
⑹ 常州科教城到武進前黃工業園區公交車坐幾路
公交線路:306路,全程約17.3公里 1、從常州火車站步行約580米,到達五角場新村站 2、乘坐306路,經過32站, 到達常州科教城站 請採納,謝謝。 B11
⑺ 誰能具體介紹下江蘇常州武進前黃鎮
前黃鎮位於武進南部,東臨太湖,西靠滆湖,北依武進高新區,錫溧漕河、新長鐵路、232省道貫穿鎮域,是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江蘇省外向型農業生產基地、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常州市食用菌之鄉。品牌農產品有「綠天使」食用菌、「尊龍」醬鴨、「紅高」螃蟹、「碧水」青蝦等。境內水產養殖面積達2713公頃,素有「水產之鄉」的美譽。水稻良種覆蓋率達95%以上,輕型栽培率達100%,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全鎮有5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155家,2007年實現銷售收入75.33億元,佔全鎮工業經濟總量的80%。年內投入工業技改資金11.5億元,實施10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40個。滆湖水產批發交易市場實現成交額8億元,在全省同行業中排名第一。
⑻ 常州新北區有幾個工業園區啊 分別是
新晨工業園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正強路
山井工業園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長江中路25號
池上村工業園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
泰來高科技工業園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黃河西路附近
陽光工業園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
謝庄工業園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
三井國際工業園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
百丈工業園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
常州高新區電機工業園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
沒有標國家級的,都是省級的。省級以下就不提了,提了要寫好幾頁。
常州
北:常州高新區(國家級)
南:武進高新區 武進農發區
東:天寧開發區
西:鍾樓開發區
東南:戚墅堰開發區
此外還有:
金壇開發區(金壇市)
溧陽開發區(溧陽市)
天目湖度假區(溧陽天目湖)
南通
中國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
1984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規劃面積24.29平方公里,是中國首批14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地處中國黃金海岸線中部,長江入海口北岸,正在建設中的世界最大斜拉橋蘇通大橋就在區內,與國際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是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的重要門戶,其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不斷完善的投資環境,已經形成的產業基礎,以及所具有的港口、淡水、人才等優勢,是投資興業的理想之地。 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內設有江蘇南通出口加工區、中國長江國際化學纖維工業園、長江國際化學新材料工業園、光機電工業園,基礎設施實現通路、通自來水、通下水、通電、通電訊、 通蒸氣、通污水處理、通港口、通工業用氣和土地平整。
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成為長江三角洲利用外資較集中、發展速度較快和經濟活力較強的區域之一。
江蘇崇川經濟開發區
1997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地處長江入海口北岸的南通市主城區,與上海、蘇州隔江相望,臨港近城的區位優勢,日趨雄厚的產業基礎,依山傍水的自然環境使開發區成為不可多得的投資熱土。開發區鼓勵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葯等高新技術項目;大吞吐量港儲加工項目;食品、飲料和農副產品深加工項目、高檔紡織、服裝類生產項目;箱包、鞋類等皮塑製品生產加工項目。
江蘇港閘經濟開發區
1993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位於南通市市區西部,南臨長江,與滬、錫、蘇、常隔江相望,距上海128公里,距南京264公里,與南通機場咫尺毗臨、南通港口一箭之隔,通沙汽渡座落區內,擁有不沖不淤的長江岸線4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204國道、寧通高速公路穿區而過,基礎設施完備,基本實現"七通一平"。開發區內規劃設立四大工園區,即電子高新園區、機電一體化園區、精細化工園區、輕工食品園區。
江蘇啟東經濟開發區
1993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位於黃海、東海、長江三水交匯處,區位條件獨特,投資環境優越,交通運輸十分便捷,與國際大都市上海直線距離50公里,區內的道路、水電、通訊、供氣、供熱、排污等基礎設施完備,有可租可購適用於機械、電子、紡織、服裝、食品等行業的現代化標准廠房;區內有行政服務中心、海關、商檢等服務機構,有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國家級示範中學、職教中心,五星級酒店和居住、購物、娛樂中心等一批服務性項目正在興建;滬崇啟大通道、寧啟鐵路、寧啟高速公路通啟段、沿江高等級公路等大橋大路工程正在全面加速推進。啟東經濟開發區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優越的投資環境是客商投資置業的寶地。
江蘇海門經濟開發區
1993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位於長江入海口北岸,與國際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分為發展相對獨立、功能優勢互補的三大區域——中心區、海門港區、精細化工園區。區內基礎設施齊全,並且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輕工紡織、電子通訊、新材料、生物醫葯、化工等五大產業群。開發區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投資環境成為上海周邊地區最具吸引力和發展潛力的一方投資熱土。
江蘇通州經濟開發區
1993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位於通州市城區南郊,區內道路、電力、通信、供水、排水、供熱、污水處理、管道液化氣及土地平整等已實現「七通一平」。開發區交通便捷,至京滬高速公路50分鍾車程,到南通港30分鍾車程,到南通火車站20分鍾車程,到南通機場15分鍾車程。已經動工的蘇通長江大橋建成後,到上海的行車時間約90分鍾車程。開發區注重從不同層面滿足投資者對生產、生活各項要素的要求,努力讓所有進區投資者滿意,做到隨時隨地、熱心貼心、限時保質服務。 開發區定位於長江三角洲區域內的製造業基地。
江蘇如東經濟開發區
1993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南靠長江口,東枕南黃海,臨近寧通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新長鐵路、寧通鐵路、南通機場、南通港,正在加緊建設的蘇通大橋和即將啟動開發的20萬噸級泊位洋口大港,使這里的區位優勢更加顯現。目前開發區的建設逐步由形態開發向功能開發發展,投資環境日臻完善,已經實現通道路、通訊、電力、供熱、給排水等「七通一平」,一個以如東縣城為依託延伸發展的現代新興工業區已初具規模。
江蘇如皋經濟開發區
1993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位於如皋市區北郊,煙台至上海的204國道縱貫全境,新長鐵路伴側而過,蘇北兩條水運動脈--如泰河、通揚運河在區內交匯穿過,江陰長江大橋把開發區與中國南部經濟發達地區的距離拉得更近。開發區內農副業資源豐富,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根據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結合開發區的開發開放現狀,目前重點發展機械、電子、輕工產品、紡織服裝和外向型農業項目。
江蘇海安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
1996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位於海安縣城東郊,與老城區相連,交通便利,區位優越,兩條國道、兩條鐵道、兩條運河在此交匯,新長鐵路客運站、貨運站、編組站、軍需站及海安長途汽車新站均座落區內,在建中的沿海高速公路從東側穿過,是蘇中地區新興的水陸鐵交通樞紐,全國第一家水利高科技園在區內落戶。開發區將以「合理功能定位,優化產業布局,創建一流開發區」為目標,強化三個中心:一是製造中心,以機械、電子、化工、絲綢、紡織、服裝、木業等項目為基礎,主動接受上海、蘇州、南通等大中城市的輻射,快速形成調整海安產業結構的支柱產業群;二是物流中心,加快火車站場經濟帶和物流園區建設,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中心;三是新城發展中心,集聚人氣、財氣,構建招商、興業、生活的最佳環境,推進城市化、現代化進程。
江蘇洋口港經濟開發區簡介
江蘇洋口港經濟開發區位於南通市如東縣長沙鎮,規劃面積135平方公里,其主要職能是依據南通港洋口港總體規劃和洋口港開發區總體規劃,推進洋口港的開發建設,加強開發區區域范圍內的土地利用、招商引資、項目審批、工程建設、環境保護、涉外事務、財政稅收等方面的管理。 目前洋口港的開發建設已進入全面啟動階段,江蘇LNG接收站及電廠已落戶港區。計劃於2008年,與蘇通大橋通車同步,完成洋口港基礎設施建設,打通江蘇沿海出海大通道。洋口港最終將建成擁有10萬噸級大宗散貨泊位、10萬至20萬噸級原油進口泊位、五、六、代集裝箱泊位,以能源、石化、冶金、現代物流產業為支撐的新型沿海港口城市。
江蘇呂四海洋經濟開發區
2003年經江蘇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地處長江入海口北側,集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於一體,東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南與上海浦東遙相呼應。蘇336、221省道和規劃中的沿海高速公路穿區而過,與新建的寧啟高速公路和在建的寧啟鐵路相聯。是上海一小時經濟圈內唯一的省級海洋開發區。區內設有9個功能區,包括現代海水養殖科技示範區,貝藻高效養殖區,水產品加工區,海洋生物醫葯工業區,臨海工業區,機械五金工業區,水產倉儲貿易區,呂四風情區,綜合服務區等。開發區依託全國著名的呂四漁場和呂四漁港,海洋資源開發潛力巨大。
江蘇如皋港工業園區
1993年經江蘇省南通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園區位於長江入海口北岸,與上海、蘇州、無錫隔江相望,地處如皋市最南端依江而建,屬於對外開放一類口岸南通港口群,建港條件得天獨厚。園區港區西南與張家港隔江相望,距南通港僅28公里,距上海吳淞口127公里,至南京港239公里;如皋港引河與蘇北各大主幹河道連接成網,伸入腹地,轉駁集疏條件較好。園區陸路距南通國際機場45公里、江陰長江大橋25公里。區內通港公路與寧通高速公路和204國道在園區北緣4公里處相立交。建設中的新(沂)長(興)鐵路開設如皋港支線連通港區。目前園區基礎設施初具規模,並且在不斷完善。鼓勵重點開發的項目有:碼頭、電廠、金屬冶煉及加工、石油化工、船舶修造拆解、新型建材、旅遊度假區、生產生活資料進出口及中轉經營、現代農業等。
6
⑽ 常州武進區有幾個工業園區
好幾個呢,我知道的就有津通國際工業園、智思工業園、今創工業園等等,不過這幾個都在武進高新區內,有的是主要以廠房出租為主,有的還有自己的產業,出租廠房只是他們的副業了,呵呵。。。
當然了,武進下面的幾個鎮都有自己的工業園,像禮嘉啊,鄭路啊、板上啊等。希望對你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