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天賞創美工業園有哪些工廠

天賞創美工業園有哪些工廠

發布時間:2023-01-13 04:02:52

⑴ 上海手錶廠的主要產品

1.男表
1955年7月9日,上海市第二輕工業局與上海鍾表同業公會成立58人參加的手錶試制小組,由參加試制單位和人員分頭製造零件,大光明鍾廠工程師曲元德研製小鋼馬,中國鍾廠工程師阮順發承擔主夾板試制。是年9月26日,分散加工好的150多隻零部件全部集中到慎昌鍾錶店,共組裝出18隻長三針(17鑽)細馬、防水手錶,成為國產的第一批細馬手錶。1956年4月,手錶試制工作集中到江陰路(原齊心發條廠倉庫里)進行,試制人員逐步增加到150人,有簡陋設備50台,裝配、測試檢驗在一間用隔音板搭成的「密封式」小房間里進行,用洋傘骨、綉花針、自行車鋼絲等作材料,於當年9月研製出第二批細馬手錶100隻。商標為東方紅、和平牌兩種。但零件按實樣研製,精度不一,裝配成手錶正品只有12隻,次品58隻,廢品30隻,日走時誤差為120秒。1957年4月,試制小組用4個多月時間,訂出1070道工序、畫出150多個零件圖紙的生產加工工藝,成為我國自己制訂的第一套手錶生產的工藝文件。從1957年7月開始,按圖進行試制,先後共試制14批3076隻手錶。
1958年,A581型機械手錶正式在上海手錶廠投產,注冊商標為上海牌,當年生產手錶13600隻。
1962年2月,上海手錶廠設計出A623A型機械日歷手錶。從這一年起,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一直佩戴此種手錶,直到逝世後遺體火化時,人們才從他手上取下這塊表,由中國人民革命博物館收藏。
到1965年,上海手錶廠先後設計開發591型機械自動手錶、611型、631型、657型機械中型男表,以及A641型24鑽高級機械男表等。SSIA型手錶經改型走時由40小時增為45小時。1968年產量第一次突破100萬只,1970年又提高到228萬只,兩年翻一番。該廠在加快SSI型產品批量生產的同時,還先後設計開發SSI/1型機械中型男表,SS4H型、SS4H—K型19鑽機械男表,SS4B型19鑽機械日歷男表,SS2C型29鑽機械自動男表,SS4C型24鑽機械自動日歷男表,SS6P型機械自動日歷男表及SS2B型29鑽機械自動日歷男表等。1972年,該廠把SSI型慢擺手錶改進為SSIK型快擺手錶,擺軸頻率由每小時18000次增到21600次,使實走日誤差由45秒減少為30秒,達到輕工業部頒布的一級表水平。1969~1973年,上海手錶二廠、上海手錶三廠先後生產SSI型解放牌、滬光牌、海獅牌機械手錶。
1969年4月,我國首次採用偏中心結構的SMIA型鑽石牌機械手錶在上海秒錶廠問世。
1972年,以寶石花命名的第一批統一機芯ZSE型機械手錶在上海手錶二廠試製成功,走時精度日誤差不超過正負30秒,達到輕工業部頒布的一級表水平。1974年1月,ZSH型上海牌統一機芯機械男表在上海手錶廠投入批量生產,並先後設計開發出ZJH型機械中型表,19鑽ZSH/1型、ZJSH型機械日歷男表,25鑽ZCSH型機械自動男表等形成產品系列。
1982年1月,為適應國內外市場廣大消費者不同要求,上海市鍾表工業公司組織上海手錶廠、上海鑽石手錶廠、上海鍾表研究所聯合設計25.6毫米薄型表,機芯厚度為3.75毫米(統一機芯厚度為4.32毫米),日誤差正負25秒,填補了國內薄型表的空白。1986年,上海牌25.6毫米薄型表獲國家銀質獎。到1990年上海鍾錶行業累計生產統一機芯機械手錶6702萬只,25.6毫米薄型表337萬只。
2.女表
1959年,上海手錶廠用A581型機械男表機芯,組裝了第一批女表。1965年該廠自行設計上海牌機械女表,填補了國內空白。1974年,又設計SSA5型機械女表,日誤差正負45秒,表直徑為20.3毫米。1970年3月,上海手錶三廠轉產20.3毫米小女表,使用上海牌商標,當年即完成54000隻。翌年7月,該廠自行設計出X3IB型上海牌機械日歷女表。
1984年9月,上海手錶廠把19.4毫米NBSH型單機和日歷女表同步開發,擴大了花色品種。1984年10月,上海鑽石手錶廠設計出19.4毫米SB5Z型國內機芯最薄的機械女表。
隨著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對女表的裝飾要求也不斷提高。1982年5月,上海手錶二廠、三廠研製出國內第一隻機芯最小的17.2毫米ESE型寶石花牌和S3—2型、S3—2B型海達牌、上海牌機械日歷女表。1990年,生產女表達381.5267萬只,佔全行業機械表的36.11%。
到1990年上海鍾錶行業累計生產各種機械女表4066萬只。 電子手錶根據其結構形式與發明發展的先後,國際上一般分成「四代」。上海鍾錶行業先後研製過第一代擺輪游絲式電子表、第二代音叉式電子表、第三代指針式石英電子表、第四代數字顯示式石英電子表。第一代、第二代研製成功後隨著技術的進步均被第三代電子表所取代,第四代石英電子表雖初期走俏,隨後因不受消費者歡迎也漸趨淘汰,市場上經久不衰的僅是第三代電子表。
國內最早研製第三代電子表是上海鍾表元件廠。1972年初,試制出電子元器件和4節5號電池都裝在機芯外面的第一隻樣表。1974年底,研製出16級分頻電路疊加而成。到1984年共研製生產4177隻,注冊商標為金星牌。為使該廠能集中精力把電子表元器件的生產搞上去,是年12月,金星牌三代電子錶停止生產。
1977年9月,上海手錶二廠開始研製第三代電子表。1983年生產的DSE3型第三代電子表,機芯直徑為19.4毫米,輪列部分厚度為2.56毫米,達到薄型要求。1987年,該廠研製成功單片式日歷定位裝置的DBSE3型第三代電子表獲得專利申請。1987年1月,在上海鍾表元件二廠協助下,又研製成功DSE4型第三代電子表。該廠自行設計的12棱全黑男表、黑珍珠時裝女表、情侶對表上市後,十分走俏。1989年,該廠設計出高檔的K金錶和永不磨損型表殼,填補國內空白。到1990年,上海手錶二廠累計生產第三代指針式石英電子表353.9萬只。
1985年9月,上海手錶廠自行設計6×8單機日歷第三代電子表。1987年上市10萬只,翌年完成101.15萬只,是行業內第一個突破第三代電子表年產100萬只大關。該廠在加快批量生產的同時,還抓緊新品開發。1988年10月,研製成功DSH15型第三代電子表,成為國內第三代指針式石英電子表系列中最薄表機,1990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該廠研製開發DSH14A型第三代電子表,注重機芯設計與外觀設計一體化,新穎典雅,視薄性強,並在上海鍾表元件廠積極配合下,在國內首次採用直徑0.60×0.17×1.5毫米最薄型紅寶石軸承,達到德國DIN8326手錶標準的國際先進水平。
1979~1990年的12年間,上海鍾錶行業累計生產各類電子表1223.1885萬只。1990年全行業共生產各類電子表340萬只,占上海手錶生產總量的22.45%,佔全國電子表生產總量的33.5%,居全國之首。 1959年3月,金聲制鍾廠研製鑽石牌機械秒錶獲得成功,指標刻度為1/10秒。到1961年共生產20325隻。嗣後又研製開發指標刻度為1/100秒、1/50秒、1/5秒等10個系列品種。1964年,該廠為海軍提供軍用計時儀器配套的MS1S型、MS2S型雙針秒錶。1968年,該廠更名為上海秒錶廠,且繼續研製成用於國防科技的511—516型特殊秒錶。
1980年,上海秒錶廠又研製開發雙柄頭的機械秒錶,填補國內空白。此後,鑽石牌秒錶作為我國發射的通信衛星的時間指令儀器。到1990年,累計生產鑽石牌秒錶144.9291萬只。從1988年開始,產品向東南亞出口,1989年進入美國市場。到1990年共出口24.5535萬只。
1980年12月,上海手錶五廠研製金雀牌石英電子秒錶10000隻。1983年起,金雀牌秒錶先後被我國第五屆全運會,第一屆青少年運動會,以及第六屆全運會等作為計時工具。1986年10月,該廠研製成功能進行多段計時、具有記憶功能的JD-2型電子秒錶。並經中國田徑協會審查,同意在全國比賽中使用。1990年2月,上海手錶五廠研製的ID-3型電子秒錶獲得成功。經亞運會自行車賽終點計時裁判長試用,其功能、性能和計時精度均達到80年代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 1958年4月,我國第一隻鑽石牌機械掛表在金聲制鍾廠(今鑽石手錶廠)問世。
1984年11月,上海秒錶廠(原大光明鍾廠)先後研製生產鑽石牌MG—1J型機械掛表和統一機芯掛表,以及鏤空機械掛表等。到1990年累計生產69140隻。
五、台鍾
民國2年(1913年),美華利鍾廠開始生產台鍾,年產88隻,民國13年達636隻。12年間累計生產6163隻。民國20年和民國21年,昌明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和德安時鍾製造廠先後生產昌明牌和雙箭牌台鍾。
民國29年1月,中國鍾廠首創15天台鍾。民國32年,昌明鍾廠推出三六牌走時18天台鍾。翌年1月,中國鍾廠阮順發又研製出走時21天的台鍾,後夾板刻有「阮式」標志。民國33年,阮還設計開發能按刻奏出《西敏寺》樂曲的高檔台鍾。50年代,中國鍾廠生產雙龍立式玻璃門座鍾,兩條龍盤柱而上,中間嵌一顆大明珠,深受農村消費者的鍾愛。1960年,全國統一機芯設計成功,零部件全部實行按圖生產,從而提高了零部件加工精度,使15天台鍾累計走時誤差由5分縮減到3分鍾。1964年1月,中國鍾廠研製成功連續走時31天擺鍾,日誤差僅在30秒以內。「文化大革命」期間,三五牌傳統的「龍」、「鳳」圖案受到批判,生產受到沖擊,產品質量下降。1980年,中國鍾廠用《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等黃楊木雕工藝品裝飾,鍾殼底座增加鏤花工藝的840飛機型台鍾,獲國際博覽會優秀展品獎。傳統三五牌台鍾獲國家銀質獎。1982年三五牌台鍾年產達43.3293萬只,創歷史最高紀錄。後因傳統的三五牌台鍾款式陳舊,加上消費觀念轉變,不再是新婚房間必備之物,產品銷售由暢轉滯,1988年銷量降到68000隻,僅為上年的1/6。翌年1月,銷量降為2500隻。1990年只售出51隻。至此,傳統的三五牌台鍾內銷全部停止,專做外銷業務,是年5月,首批兩種新款式14300隻台鍾出口美國,創匯21.77萬美元。 民國27(1938年)年7月,金聲工業社成為上海第一家生產鬧鍾的企業。開始時日產為30~40隻,用鑽石牌商標,主要銷往東南亞等地。
民國28年,昌明鍾廠開始生產昌明牌單鈴鬧鍾。民國35~36年遠東鍾廠和時民鍾廠分別生產火車頭牌和馬蹄牌鬧鍾。到上海解放前夕,已有4家鬧鍾製造廠,職工200多人,年產量為30952隻。新中國成立後,鬧鍾成了農村、工廠、軍隊和家庭廣泛使用的計時工具,使鬧鍾廠生產得到迅速發展,1952年產量達70500隻。1952~1953年又新開設亨得利鍾廠、亨達利鍾廠、大光明鍾廠、東方鍾廠。1956年原生產台鍾的上海鍾廠並入遠東鍾廠生產鬧鍾。1957年,全行業鬧鍾產量猛增,首次突破100萬只大關,是年產量達到120.42萬只。
1958年,大光明鍾廠批量生產長三針背鈴鬧鍾,日產850隻。是年9月,遠東鍾廠研製出能奏「採茶撲蝶」曲調的長三針音樂鬧鍾。隨後上海鍾廠又設計出全國第一隻長三針NI型統一機芯鬧鍾,1960年,生產191.05萬只,占當年全市鬧鍾產量424.60萬只的44.99%。NI型統一機芯鬧鍾走時誤差每晝夜正負不超過1分鍾,質量達到6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1964年,又設計開發鬧時先有7秒輕柔的預鬧,其後是13秒的悅耳、清脆正鬧的「二重鬧」小鬧鍾,特別適宜於老人、病人使用。富有童趣的雞身活動體鬧鍾也由該廠首創,在紙質鍾面上印有雞身,再配以能活動的雞頭,運轉的機芯帶動雞頭每秒啄食一次,形象逼真,深受國內外市場的歡迎。隨後又開發了有雙動乒乓、熊貓、米老鼠、雜技、貓頭鷹、金魚等形象的鬧鍾,形成了活動體產品系列。1974年,上海鍾廠首創能顯示日歷的鬧鍾,1981年又推出能同時顯示日歷、周歷的鬧鍾,為國內鬧鍾行業填補了一項空白。1988年該產品獲國家銀質獎。
此外,比普通鬧鍾機芯更為精密的8天15鑽細馬機械鬧鍾,最早由大光明鍾廠於1959年研製成功。1964年倍高鍾廠又研製開發出8天15鑽日歷鬧鍾,之後又研製出1天15鑽旅行鬧鍾。1965年昌明鍾廠創制1天3鑽旅行鬧鍾。1979年,上海鍾廠研製開發7天走時累計誤差4分鍾的細馬鬧鍾。
1949~1990年的41年間,上海鍾錶行業累計生產各類機械鬧鍾14197.67萬只,占上海時鍾產量的78.85%。 民國19年,上海大華儀表廠從美國進口機芯組裝電鍾,是國內最早的電鍾生產廠。
民國24年,百老匯電機公司(後改名為中國標准電鍾廠)生產標准牌電鍾,機芯向日本訂購,後因八一三戰事,工廠停辦。民國25年,中國亞浦耳燈泡廠製造電鍾,遠銷南洋、澳洲等地。民國28年7月,金聲工業社生產鑽石牌電鍾,日產20隻,多數銷往國外。民國34年,復工後的中國標准電鍾廠用國產元器件研製成功國內第1台地球牌電鍾。1956年,中華科學儀器廠(原中國標准電鍾廠)改名為中華電鍾廠,是年生產電鍾1.6萬只,1960年達24萬只。1961年,國家壓縮集團購買力,電鍾滯銷,生產急劇下降。後又因國內電網周轉不穩,造成走時不準,其時國外石英電子鍾興起,電鍾銷售又陷入困境。1981年底,交流電鍾因內、外貿部門都拒絕訂貨而停止生產。
1952~1990年的38年間,上海鍾錶行業累計生產各類電鍾193.4839萬只。
2.半導體鍾
國內晶體管、半導體管鍾的研製始於60年代中期。1965年初,中國鍾廠研製成功半導體鍾,為國內鍾錶行業填補了一項空白,是年上市3000隻。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該廠半導體鍾生產陷於停頓。
1965年11月,上海第四鍾廠研製出晶體管鍾。1969年又研製生產單套(不帶鬧)游絲擺晶體管鍾。1974年以來,又先後研製生產馬蹄牌鍾控收音機鍾、兩波段收音機鬧鍾、JSN—1型交直流兩用收音機日歷鬧鍾以及B——841型攜帶型收音機鬧鍾等。
1965~1990年,上海鍾錶行業累計生產各類半導體、晶體管鍾861.50萬只。
3.石英電子鍾
石英電子鬧鍾的研製始於70年代末。1979年,上海第四鍾廠與上海鍾表研究所共同研製ZSZ型指針式石英電子鬧鍾獲得成功,日誤差為10秒。且還利用其機芯進一步開發出插屏、立式、台式鬧鍾等40多種花色。
1982年,中國鍾廠完成裝飾擺石英鍾設計,並進一步研製成音樂報時、報刻石英鍾。後又研製開發石英旅行鬧鍾。1983年上海鍾廠開發的GD、GC、GB型鑽石牌石英鍾系列,具有鬧、吊、扭擺、音樂報刻、報時多種功能。1984年2月,上海電鍾廠研製成功體現民族特色的唐代仕女座式GD-34同步整體石英擺鍾,走時精度為日誤差15秒。該廠研製生產的活舵輪指針式石英電子鍾,把實用與藝術融於一體,用紅木作舵輪,船錨為船用部件,鍾面裝飾為古代海船採用景泰藍,運用其裝飾件航輪撥鬧、鐵錨止鬧,設計新穎別致,獲國家專利。1990年又研製成功的多面石英鍾,利用圓錐台3個環形鍾面與3組時分針能多面指示時間,並有實用與觀賞的功能,屬國內首創,其造型獲國家專利。
80年代先後研製成功投產的還有上海電鍾廠生產的12英寸大圓石英掛鍾,屬國內首創的太陽能石英鍾和指針式世界鍾,以及上海電鍾廠、上海電子鍾二廠研製開發填補國內空白的959型大轉盤雙歷石英鍾,中國鍾廠研製生產的各類石英掛鍾,上海鍾廠研製的能自動翻年、月、日、星期、時間循環功能的QG9型萬年歷式指針、數字混合型5類壁鍾。
1968~1990年的23年間,上海鍾錶行業累計生產各類電子鍾1368.13萬只。 最早由美華利廠生產。民國3年生產7台,到民國12年累計生產24台。
1959年,中國鍾廠為人民大會堂北京廳、上海廳精製豪華型落地鍾2台。1974年12月,又為人民大會堂精製3台,鍾面數字用象牙鏤刻而成,主要零部件用鍍金,機芯採用自動上發條,自動音樂報時報刻,日誤差在2秒之內。1984年中國鍾廠生產高1.3米、1.8米E型、現代式普及型15天落地鍾,式樣典雅大方,頗受廣東地區消費者鍾愛,至1988年累計生產1000台。 1.大型塔鍾
國內車站、港口、建築物上用的大型塔鍾生產始於民國7年(1918年),美華利鍾廠曾為奉天諮議局、吳淞中國公學、奉天工藝局、上海集成圖書公司建造4台40~60英寸大鍾。到民國14年,又先後為杭州滬杭甬車站、浙江興武將軍署、上海電話局、北京中國飯店等104個單位製造336台。1959年,倍高鍾廠為新建的北京火車站製造大型塔鍾,1968年9月又由中國鍾廠製造的大型塔鍾更替,新塔鍾具有自動控制照明和報刻、定時播放音樂的功能。1974年12月,中國鍾廠正式形成TA型大型塔鍾產品系列,鍾面直徑為2~6米,塔鍾由母鍾帶動,日誤差小於1秒,鍾聲發音可聽范圍達5平方公里,塔鍾結構具有抗12級以上強台風和耐零下30度嚴寒等特點。1975年,中國鍾廠還為坦尚尼亞鐵路車站研製成功六迴路子母鍾安裝在坦贊鐵路沿線各車站。1978年10月,該廠根據周恩來總理生前指示,為北京電報大樓設計製成大型塔鍾,更替原來進口的塔鍾。1985年,上海鍾廠首創GA型塔鍾,具有定時、開啟、照明、斷電、自動跟蹤時間、音樂報刻、鍾聲報時等功能。1987年,該廠為上海新火車站建造塔鍾。1988年又為上海首屆舉行的「世界電視節」設計製造專用塔鍾,能定時播放「電視節」會歌。
2.子母鍾
50年代初,倍高鍾廠設計製造電磁儲能式母鍾和單脈沖控制子鍾。1968年10月,市場對子母鍾需求迫切,倍高鍾廠子母鍾生產轉交由中國鍾廠承擔。1964年初,中國鍾廠為北京地鐵車站設計的子母鍾投入試用。1971年,該廠與上海無線電十四廠合作,研製成走時為日誤差小於2秒的SM—1型石英子母鍾,安裝在國內第一艘萬噸級客貨輪「長征」號上。此後,又製造一批先後安裝在「風光」、「風雲」、「長山」、「長錦」、「長綉」號客輪上。1982年底,上海電鍾廠研製6台SM—10型石英母鍾,安裝在上海船廠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建造的4艘貨輪上,經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測試,60天走時誤差僅為1.5秒。
3.定時開關鍾
1956年12月,中國鍾廠阮順發創制航道自動開關鍾505台,全部安裝在長江航線上,從而改變了航道燈塔靠人工燃熄的落後操作。後來,定時開關鍾又替代了人工開關路燈。1956年,中華電鍾廠設計製造交流積時鍾,採用計度表來反映設備運行的小時數,機器設備得以可靠保養。為適應水利電力部門進行分時計費電度表和電力測定器的配套需要,1981~1988年,上海電鍾廠累計生產各種定時開關鍾47.68萬只。1987年5月,上海鍾表研究所自行設計製造CXZ-2A、CXZ—2B型可編程序時間控制器,採用先進的微處理技術,硬體數量少,成本低,具有報時報刻的功能。鑽石牌DXT2型5分鍾脫水定時器,1981年由上海鍾廠研製,投產後用於上海洗衣機總廠(水仙牌)、上海三靈電器廠的電動洗衣機配套,替代從日本進口的定時器。1982年又開發15分鍾洗滌定時器。1984年3月,上海手錶七廠為華生電扇廠配套研製成從1分鍾到180分鍾金菱牌系列定時器。
4.天文鍾
1957年,中國鍾廠與上海天文台合作,研製成2台高精度天文鍾、錫達鍾,在真空、恆溫、避震的條件下,走時精度達到0.001秒/日,為徐家匯天文台提供精確的報時訊號,填補了國內的空白。1965年10月,上海表帶一廠與上海手錶廠聯合研製出3台石英航海天文鍾。1973年,上海電鍾廠為上海天文台研製生產氫原子鍾,即「903」工程(其時間誤差為30年±1秒)的配套項目——時號控制器42台。同時又為軍工、科研系統提供536台。
5.航空時鍾
上海手錶廠1960年3月進行「301」航空時鍾的研製。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301」航空時鍾准確地指示了爆炸時間。1967年7月,該廠為我國飛機製造工業配套研製「307」計時器250O套。至1982年的32年間,上海手錶廠先後生產「105」快艇時鍾、鍾表式向爆引信和機械保險裝置、「317」計時器、「017」脈沖數字器等,為國防工業建設作出了貢獻。
此外,上海鍾錶行業還先後研製生產特殊用鍾:汽車鍾、多功能體育用鍾、國防科研用鍾、地震測量鍾、電台報時鍾等。

⑵ 蘇州有哪些集成電路公司

三、2006年蘇州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情況
2006年,蘇州市新成立(或新引進)的設計企業有:中科半導體集成技術研發中心、飛索半導體(中國)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真寬通信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蘇州矽湖微電子有限公司、蘇州芯源東升集成電路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封測企業有:三星電子(蘇州)半導體第二工廠、晶方半導體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蘇州震坤科技有限公司;配套企業有:蘇瑞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富士膠片電子材料(蘇州)有限公司、林德電子特種氣體(蘇州)有限公司、永光(蘇州)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等十幾家企業。
1、 集成電路設計產業
蘇州市集成電路設計產業2006的銷售收入為3億元,同比增長7%。較去年有所增長,但幅度不大。截止到2006年底,蘇州地區共有10家企業通過信息產業部的設計企業認定及年審。他們分別是:世宏科技(蘇州)有限公司、金科集成電路(蘇州)有限公司、蘇州華芯微電子有限公司、蘇州國芯科技有限公司、飛思卡爾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蘇州銀河龍芯科技有限公司、蘇州國微工大微電子有限公司、希迪亞微電子(蘇州)有限公司、三星半導體(中國)研究開發有限公司、豪雅微電子(蘇州)有限公司。2006年蘇州地區新成立的設計企業共5家,他們是:
企業名稱 注冊地區 主要產品
飛索半導體(中國)集成電路設計中心 工業園區 FLASH SOC 系統研發
蘇州芯源東升集成電路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新 區 電源管理IC
真寬通信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工業園區 無源光網路核心晶元
蘇州矽湖微電子有限公司 工業園區 電源管理IC
中科半導體集成技術研發中心 工業園區 WLAN(無線區域網)晶元

從地區分布來開,蘇州的設計企業主要集中在工業園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從事集成電路設計的企業有24家,高新技術開發區有5家。銷售額方面,工業園區與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比例大約為3:2。
從業務范圍來看,蘇州從事集成電路設計的企業25家,IP設計1家,設計服務2家,探針卡設計1家。從產品的種類來看,主要的產品有如下幾類:MCU、LCD 驅動晶元、電源管理晶元、電表晶元、網路連接晶元等。
2、 集成電路製造產業
2006年,蘇州集成電路製造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3.7億元,同比增長5.3%。截止目前,蘇州共有2家晶圓製造企業,德芯電子(崑山)有限公司目前正在建設之中。
蘇州的分立器件製造大廠——固鍀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於2006年10月30日起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3800 萬股人民幣普通股(A股),成為蘇州市首家上市的半導體企業。
3、 集成電路封測產業
2006年,蘇州封測產業實現銷售收入128.4億元,同比增長38%,佔全國封測業總收入比重提高到26%,繼2005年以來仍然是國內僅次於上海的封測產業重鎮。
2006年,蘇州新成立的封測企業共3家,分別是三星電子(蘇州)半導體第二工廠、晶方半導體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蘇州震坤科技有限公司。
奇夢達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投產二年多的時間,就取得了驕人業績,名列國內十大封測企業第二位。

四、2006年蘇州市集成電路產業情況分析
縱覽2006年的蘇州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情況可以看出,蘇州的封測產業穩步發展,形勢喜人;製造業在國內多個城市「造芯」的熱潮中追兵四起,佔比份額有所下降;設計業發展略顯緩慢。具體如下:
1. 封測業持續、穩定發展
2006年蘇州的封測產業實現銷售收入達到128.4億元,其中封測代工型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7.5億元,封測業同比增長達到38%。自2004年以來,蘇州的封測產業已連續三年同比增長超過35%(其中2004年同比增長38%,2005年同比增長37%),超過全國同期年平均30%的增長率。
蘇州的封裝測試測試產業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國內封測企業最集中、封測技術水平最高、封測人才最充裕、配套產業鏈最完整的地區。
2. 製造業的增長落後於全國總增長水平
2006年,在國內一片「造芯」熱的背景下,蘇州的集成電路製造產業,由於德芯電子尚未投產,其增長速度落後於全國的總增長水平。
2006年,國內IC製造業增長較快的城市主要是上海、北京和無錫。隨著中芯國際北京十二寸生產線、華虹NEC、ST-海力士的投產或擴張,上海、北京和無錫在全國集成電路製造業的佔比得到了提高。
3、設計業發展略顯滯後
蘇州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經過近8年,特別是最近3年來的發展,已經初步形成一定量的集聚。但放眼國內,蘇州在設計產業上的發展同北京、深圳等城市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蘇州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在04年首次突破1億元之後,05、06年的增長幅度不大,05、06年同比增長分別為33%和7%,而同期全國設計產業的年均增長率在50%以上。

企業信息

三星立足蘇州 邁向世界第一

2007年5月7日,三星電子位於蘇州工業園區的半導體第二工廠正式竣工開業。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王榮,市委副書記、園區工委書記王金華,韓國三星半導體總括社長黃昌圭,中國三星本社社長朴根熙等出席了當天的慶典。黃昌圭在致辭中透露,三星要力爭在2009年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廠商,此次建成投產的蘇州第二工廠將幫助以存儲器為主的三星半導體事業獲得市場龍頭地位。
三星電子(蘇州)半導體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底,是蘇州工業園區第一家大規模投資的外商投資企業。經過多年發展,該公司與園區共同成長,已經發展成為三星電子在海外最重要的生產工廠,擁有近4000名員工,工廠面積達25萬平方米,投資總額超過6億美元,生產著三星電子的主力核心產品。其中,動態隨機存儲器、靜態隨機存儲器、快閃記憶體等產品均占據世界第一份額。另外,在今年上半年還將引進代表半導體最高封裝技術的多重晶元封裝存儲器產品。當天竣工的第二工廠佔地面積14.5萬平方米,經過7個多月的廠房建設和設備移轉,於今年2月底開始產品量產,該工廠將主要生產動態隨機存儲器的主流產品,預計到今年末,月產量將超過7000萬個。該工廠的建成投產將進一步提升三星園區基地的重要性,加快其韓國總部的製造重心向園區轉移。
據了解,目前韓國三星在園區投資建設了三星電子(蘇州)半導體有限公司、蘇州三星電子有限公司、蘇州三星電子液晶顯示器有限公司等項目,不僅建立了研發中心,還建設起白色家電、筆記本電腦和液晶顯示器等重要的生產基地。蘇州三星電子、蘇州三星半導體、蘇州三星電子液晶顯示器分別是三星在中國唯一的家電、半導體和LCD生產基地,蘇州三星電子電腦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數碼多媒體產品。設在園區的研發中心則是三星在中國設立的半導體、通訊、軟體和外觀設計四個研發中心之一。

奇夢達24億元促蘇州工廠產能翻番

3月8日,全球第三大存儲產品製造商——奇夢達(Qimonda)在華投資的奇夢達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舉行二期工廠破土動工儀式。奇夢達蘇州項目計劃3年內將投入2.5億歐元(摺合24.5675億元人民幣),建成奇夢達在全球的第四個後道生產基地。
奇夢達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原名英飛凌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是2003年7月28日,由英飛凌科技與中國蘇州工業園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封裝測試存儲集成電路的工廠,其中英飛凌集團(Infineon)占股72.5%,蘇州工業園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CSVC)占股27.5%,注冊資本為3億美元,未來十年的計劃投資額將超過10億美元。奇夢達是2006年5月1日從英飛凌科技公司分拆出來新成立的全新內存產品公司,目前已成為全球DRAM內存產品的主要供應商,並於2006年8月9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奇夢達計劃於2007年底在新工廠進行設備安裝。在現有的10000平方米清潔室的基礎上,將繼續建設一個新的面積達10000平方米的清潔室。此次擴建還將使員工總數大大增加,該生產基地目前有1700名員工,預計達到最大產能時的員工總數將超過3000名,其產能將翻一番。奇夢達蘇州項目主要從事存儲集成電路(DRAM)組裝和測試,占奇夢達公司全球產能的50%,產品主要運用於個人電腦、伺服器、數字電視、手機、MPC播放器等,未來公司還希望成功將產品延伸到圖形,移動通訊和由低功率溝槽技術引導的消費類領域。
「奇夢達現在有超過三分之二的DRAM都是在300mm生產線上生產的,前道產能的提高需要後道產能也要相應地提升。隨著蘇州生產基地的擴建,我們將能更好地發揮我們在300mm晶圓生產上的競爭優勢,」奇夢達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羅建華(Kin Wah Loh)表示。
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馬明龍先生也表示,奇夢達是蘇州IC產業的旗艦型、地標性企業,也是園區傾注全力、重點支持的重中之重項目。相信二期廠房的正式啟動,不僅將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為公司帶來更加豐厚的利潤回報,同時也必將有力推進奇夢達全球拓展戰略,加快確立公司在儲存器領域的龍頭地位。

(一個新品牌--奇夢達 奇夢達的名稱和品牌標識體現了這家新公司的哲學觀和品牌性格,並且闡述了公司的遠景和驅動價值。新名稱「奇夢達(Qimonda)」代表了全球一致的品牌內涵。 「Qi」代表「氣」,即呼吸及流動的能量。在西方,文字主要源自拉丁文並且被英文廣泛影響,對奇夢達---Qimonda (key-monda)的直接解讀是「開啟世界的鑰匙」(Key to the World)。而新標識中的主色系紫色代表著領導力,而其他的次色系、草寫字體、充滿活力的圓形標識以及強烈的發散性造型都強調了奇夢達的品牌價值:即創新、熱情、速度。「創新是促使我們在行業成功的重要驅動力之一,」奇夢達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羅建華(Kin Wah Loh)解釋說:「熱情是昂揚在奇夢達公司上下的精神,而速度則是因應奇夢達公司所處的快速變化的內存市場而生的。」)

蘇州松下半導體新廠將成為松下全球最大生產基地

5月15日,總投資1億美元、預計年銷售額可達17億元人民幣的蘇州松下半導體有限公司新廠舉行開業典禮,蘇州市副市長周人言,高新區工委書記王竹鳴、副書記胡正明,日本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副社長古池進等出席慶典儀式,並共同植樹紀念。
周人言代表蘇州市政府對公司新工廠的開業表示祝賀。他說,新工廠的正式啟用,標志著松下公司在蘇州的發展邁入了新的階段,也將為蘇州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王竹鳴在致辭中表示,新工廠的投資建設是松下半導體有限公司在蘇州高新區進一步加快發展的標志,同時也充分顯示公司對中國市場,以及對蘇州高新區良好發展環境的肯定與信心。高新區將一如既往地為包括松下半導體在內的所有進區企業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和優質可*的基礎設施配套,營造更加完善的投資環境,促進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蘇州松下半導體有限公司由世界500強企業之一的日本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和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共同出資、並於2001年12月在蘇州高新區注冊成立。隨著生產規模和產品結構的迅速擴大,以及新工廠的順利開業投產,公司月生產半導體元器件將達2億多個、激光半導體300多萬個、手機攝像頭100萬台、車載攝像頭13萬台、手機話筒1000萬個等。
鑒於蘇州松下半導體有限公司5年多來所取得的輝煌業績,以及新工廠的快速建成投產,日本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副社長古池進對蘇州高新區優良的投資環境和政府服務予以高度贊賞,他表示,總投資超過1億美元的蘇州松下半導體有限公司二期新廠房將於今年下半年破土動工,預計2008年竣工投產。
展望未來,古池進副社長滿懷信心地表示,隨著蘇州松下半導體有限公司的不斷飛躍式發展,公司將發展成為松下半導體的全球主要生產供應基地和在高科技領域具有強大國際競爭力的優秀企業。

⑶ 沈陽有哪些適合拍照的景點有何推薦

您好!我來為您推薦。

沈陽有哪些適合拍照的景點?有何推薦? 我想來想去,就用 「初級 旅遊 領域創作者實習生」與「導游實習生」 的身份,免費帶您一起走走?為了不影響其他市民游覽、逛街、購物等心情,請您不要大聲喧嘩,我給您臨時發個微型耳麥擴音機,待這次 旅遊 結束歸還給我。我隨走隨講,盡全力為您服務,您願不願意聽隨便,到了適合拍照地點,我會提示您,拍不拍照您隨便。

1 . 沈陽中街

親愛的各位遊客您好!現在開始,是我本次陪您 旅遊 的第一站,我帶您來到沈陽中街,沈陽中街是 我國第一條街 ,是國內迄今為止,最長的商業步行街,沈陽中街發展至今,有400多年 歷史 , 她見證了沈陽的繁榮與發展。 您可以拍照了。

2.沈陽故宮紅牆

是沈陽標志性景點,您眼前看到的故宮紅牆,是故宮正門拍照最漂亮的地方,您抓緊時間拍幾張,我們進故宮裡面參觀、游覽。

3.沈陽故宮

鳳凰樓 這是故宮內拍照最美的地方,當年沈陽城中軸線上;站在這里能看見北陵公園全貌。

是清王朝入關前,清太祖努爾哈赤1616年建立後金政權,1618年出兵明朝,1621年佔領沈陽, 改名盛京 。於1625年(後金天命十年三月二十二)從撫順老城遷到沈陽故宮,又稱 盛京皇宮 ,距2020年4月28日(農歷四月初六),已經有395年 歷史 ;沈陽故宮按照建築布局和先後,分為三個部分,a.東半部分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 大政殿與十王亭; 您可以拍照;b.中部為清太宗皇太極時期續建的 大中闕、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以及清寧宮、關雎宮、衍慶宮、後福宮等; 您在這里,外部都可以拍照。c.西半部分為乾隆增建的文溯閣等。您可以拍照了,旁邊就是衛生間,10分鍾後,我們出發下一站。

北陵公園內入門2000m左右清昭陵

4.北陵公園

1927年,由當時的奉天省政府,將清昭陵周邊官地開辟後,更名為北陵公園,沿用至今。

這是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後博爾古特氏的陵墓,清昭陵1643年(崇德八年)建成,昭陵、福陵、永陵稱關外三陵,昭陵整座陵墓建築輝宏,完整無雙,獨具特色。

5.遼寧博物館

這是一座綜合博物館,裡面藏有大量珍貴圖書、字畫、古玩, (這里空餘一塊地方) 您知道為何?這是在建館期間,為保護國寶 四庫全書,把四庫全書 送外省暫為保管,博物館建成後,經多次討要,至今尚未歸還!除博物館建築造型,其他您就別拍了。

1931年9月18日 當年就在這里發生了暴炸、暴炸、暴炸……

勿忘國恥 警鍾長鳴

6.九一八 歷史 博物館 ,沈陽柳條湖立交橋,下橋北就是,國人始終應銘記的悲痛日子—— 1931年9月18日。 多拍幾張。

7.張氏帥府 博物館,這是少帥張學良和父親張作霖的故居,始建於1914年,民國痕跡可見一斑。

現在,我們在回頭說說, 盛京皇宮 怎麼就變成 沈陽故宮 了?話還得回到1657年,清政府以「奉天承運」之意,在 盛京 設奉天府;1929年,張學良以 「東北易幟」改「奉天府」為「沈陽市」 ,這樣又回到1621年被清王朝佔領前的沈陽了,盛京皇宮也就改為沈陽故宮了。現在回來,多拍幾張,了解這段 歷史 吧。

8.新樂遺址

這里是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是母系 社會 的村落遺址,館藏珍貴出土文物;展現史前文明帶來的魅力。您拍照留念吧。

這也是我本次為您服務的最後一站,服務不周請您海涵。

9.沈陽怪坡

在沈陽市沈北新區清水台鎮的帽山西麓的怪坡,怪就怪在上坡毫不費力,下坡時比上坡費力,您可以租用景區自行車體驗一下,花錢不多,看您下坡是否騎的下去。可以多拍幾張。

綜上所述,沈陽市內及周邊,景點很多,但我認為,比較有代表性的景點大致這些,希望您從中得到啟示。祝您旅途愉快、身心 健康 !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沈陽適合拍照的地方太多了!大好春光,怎能辜負大沈陽的如此美景,不出去找一個最適合拍照的地方秀一秀,還等什麼呢?走,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1、沈陽故宮

美輪美奐、五彩琉璃……沈陽故宮是中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大政殿為八角重檐鑽尖式建築,殿頂滿鋪黃琉璃瓦且鑲綠色剪邊,十六道五彩琉璃脊,大木架結構,榫卯相接,飛檐斗拱,彩畫、琉璃以及龍盤柱等,是漢族的傳統建築形式。宏偉建築面前,菇涼們的靈性瞬間就展露出來。

2、1905創意文化園

1905創意文化園,這里沉澱了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回憶,這里寄託過一代人的奮斗理想。1905裡面框架結構,大開間,獨立性,私密性好,這里不但有餐廳、酒吧、咖啡店等配套設施,還要建造提供影視創作表演的小劇場等,這里還是潮流文化和傳統文化碰撞的地方,這都是1905的特色。午後的陽光下,不經意間會看到了許多動人的場景,讓你的復古照片帶有點點的潮味兒。

3、小南天主教堂

沈陽的情侶們大多對這里不陌生,很多新人更是直接選擇來這里照婚紗照。的確,教堂承載著很多美好的祝願。小南天主教堂整體建築格局沿襲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形式,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築。其規模之大,是全國屈指可數的。

4、11號院藝術區

沈陽的十一號院藝術園區是一個文藝范聚集地,如果不是文藝青年很少知道這里,前身是一家印刷工廠,這里類似北京798的一個小廠房,聚集多家工作室、創意工作坊、創意餐廳,藝術作為特殊的商品,比那些昂貴的城市建設更容易帶給城市一種無可比擬的氣息。

5、沈陽七星山

沈陽七星山形成於侏羅紀末期,由南山、塔山等七座山頭組成,因其山形分布似北斗七星的排列狀而得名。七星山北依遼河,自然風光優美,分布有狐狸大溝等山溝二十多個;其人文景觀也極其豐富,有建於1074年的遼代古塔、北魏拓跋氏建設的石佛及寺院、「雙洲古城」遺址、遼金時期興建的韓家花園遺址,以及明邊牆和烽火台,清時左寶貴修建的遼河套堤和紀念碑,近代戰爭碉堡等。

6、長白島公園

長白島森林公園屬新建公園,是一個水與綠完美結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森林公園。公園四周水系環繞,小橋流水,島上棲息著多種禽鳥,有黑天鵝、白天鵝、赤麻鴨、大鵝等等。如果可以趕上樹木花期,到長白島森林公園踏踏清、看看景、賞賞花,再拍一組小清新的照片是絕佳選擇。

7、沈陽世博園

沈陽世博園位於風景秀麗的棋盤山 旅遊 開發區,是迄今為止世博會中佔地面積最大的一屆,集園藝觀賞和休閑 娛樂 為一體。園內的百合塔為中國最大的雕塑體建築。

沈陽世博園絕對是扼殺相機電池和存儲卡的好地方,四至五月,正是花旗旺盛之時,身處其中按動快門的機率不是一般高

大沈陽的美景數不勝數,今天就介紹這么多。大家還有哪些好的推薦?

你好,我是星然,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沈陽是國家 歷史 文化名城,如今更是發展迅速,經濟發達,成為了特大城市。以下是我總結的沈陽適合拍照的景點:

1.奉天工廠美術館:這里真的是隨便拍都能出大片。關鍵還是免費的,每個館都可以進。入口處有一個咖啡廳,當然不是強制性消費。這里裝飾復古溫馨,適合拍復古優雅的照片。

2.沈陽故宮:這里是中國僅存的兩大皇宮建築群之一。可以來了解滿清文化。非常適合喜歡古裝漢服的小姐姐,在這里拍古裝照,特別的有意境。

3.歌德書店:這是一家24小時營業的書店。這是一座漂亮的紅色房子,一共有兩層,是復古的風格。在這里拍照特別有文藝范兒,當然,不管你是喜歡拍照還是讀書,這里都可以滿足你的心願。

4.沈陽天主教堂:這里是屬於典型的哥特式建築,有異國風情的感覺,拍照非常的出片。有很多情侶會選擇在這里拍婚紗照。平時遊客不多,非常適合遊玩。

5.棋盤山:建議秋天來玩,因為秋天這里楓葉紅似火,景色真是絕美!冬天也可以來滑雪,賞冰燈。

6.水上圖書館:這家圖書館位於沈陽城市學院內。整體是歐式的建築,讓人彷彿置身於某個歐式小鎮。隨隨便便就能拍美照。

沈陽可以拍照的地方有很多,從人文景觀到自然景觀,數不勝數。

人文景觀:

故宮,沈陽早在遼金時期就已經有用夯土築城的城牆了,在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沈陽建立了都城,在1634年清太宗皇太極將沈陽改名為盛京,於是這個時候沈陽也成為了滿族人入關之前的政治文化中心。

東陵,東陵位於沈陽市區東北部丘陵地帶,是東陵風景區的中心。1629年(後金天聰三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和皇後葉赫那拉氏的陵墓福陵建成。1929年,奉天政府將福陵開辟成公園,因位於市區東部,故得此名。

世博園,這是以沈陽植物園為基礎擴建的,現在也是國家5A級 旅遊 景區,沈陽世博園分為風之翼、百合塔、玫瑰園、百花館四大建築主體,其中玫瑰園最值的一去。在園中還有國內和國際的各個園區,百合塔的夜景也非常漂亮。

大帥府,曾經是張作霖和張學良的府邸,可以說張氏帥府中記錄了我國近代史中很多有重大轉折意義的事件,在民間有:「游一座大帥府,觀半部民國史」的一說,大帥府的建築精湛,大青樓恢弘大氣,小青樓素雅親和,遊客在這里也可以看到趙四小姐曾經居住過的地方。

清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孝慈皇後葉赫那拉氏的陵墓,是一處充滿了 歷史 景觀的地方。

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後的陵墓,是清朝入關前「關外三陵」中規模最大,佔地最廣的一座陵寢。

博物館,是世界上珍藏中國古代絲綢作品最豐富的博物館,館內的珍寶以晉唐宋元書畫、歷代刺綉、歷代貨幣、遼瓷、古地圖、青銅器較為著名。

新樂遺址:是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位於沈陽市皇姑區黃河大街新開河北岸黃土高台之上,1973年首次發掘。這是一處原始 社會 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的村落遺址,佔地面積17.8萬平方米,集居地約2.5萬平方米。其布局與半坡文化很相似,遺址距今有7200多年的 歷史 。

自然景觀:

棋盤山,它是國家4A級 旅遊 景區,距離沈陽市區約20公里,屬於長白山的余脈。這里春夏山青水秀,冬季可以滑雪戲雪,深受沈城內外遊客的喜愛。

森林野生動物園,位於沈陽棋盤山國際風景 旅遊 開發區內,距沈陽市中心25公里。在這里你可以乘坐觀光大客車觀賞到放養的東北虎、熊、狼、梅花鹿、非洲獅、蒙古馬、野驢、鴕鳥、丹頂鶴、氂牛等多種動物。

沈陽植物園,位於沈陽市東陵區高坎鎮中馬村,是一座以植物科研、植物科普和植物景觀為主,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結合,觀賞性與知識性、 娛樂 性為一體的科研、科普基地和 旅遊 觀光勝地,這里植物繁多,花團錦簇,美不勝收。

沈陽怪坡,是條長80餘米 寬約25米,呈西高東低走勢的斜坡。位於沈陽市新城子區境內的帽山西麓,面對曠野,背依群山,西距102線國道1.32公里,南達沈陽30公里,有京哈高速公路從景區貫穿而達,交通便利。

白清寨風景區,是沈陽綠島空港 旅遊 經濟區的五大功能景區之一,位於蘇家屯區白清寨鄉,規劃面積77.3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在90%以上,是沈陽市最大的 旅遊 景區之一。

沈陽可以拍照地方真的是太多了,由於篇幅有限,不能說的太多,挑一些重點的分享給大家。希望您能玩的開心,拍出醉美人生!

沈陽是 歷史 文化名城,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她集秀美自然風景和 歷史 人文景觀於一體,是著名的國家森林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

1、沈陽世博園

沈陽世博園位於風景秀麗的棋盤山 旅遊 開發區,是迄今為止世博會中佔地面積最大的一屆,集園藝觀賞和休閑 娛樂 為一體。園內的百合塔為中國最大的雕塑體建築。

2、南湖公園

南湖公園位於沈陽市和平區南部,具有北方園林藝術風格的重點公園之一。南湖公園是以綠地、花草、樹木、清水、小橋為主旋律,有較高園藝水平的公園。

3、沈陽故宮

沈陽故宮為清朝初期的皇宮,是中圖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沈陽故宮博物院不僅是古代宮殿建築群,還以豐富的珍貴收藏著稱海內外,陳列了大量舊皇宮遺留下來的文物,如努爾哈赤劍和皇太極腰刀等。

4、棋盤山風景區

棋盤山風景區以春天的綠、夏天的景、秋天的楓、冬天的雪和舉報了世界女子象棋冠軍爭奪賽而聞名遐邇,集秀美自然風景和 歷史 人文景觀於一體。

5、張氏帥府

張氏帥府位於沈陽市,是張作霖和其子張學良的私人官邸。張氏帥府是一個集中國傳統式、中西合璧式、羅馬式、北歐式、日本式建築風格為一體的建築體系,主要有大青樓、小青樓及趙四小姐樓等建築。

6、怪坡風景區

沈陽怪坡是條長80餘米,寬約25米,呈西高東低走勢的斜坡,面對曠野,背依群山,形成總分一體、山水相間、動靜結合、天工人造,各具情趣的群體景觀。

到沈陽 旅遊 一定要去老城區街道逛一逛,仔細觀察,會有很多意外收獲,那裡也挺適合拍照的,還有一些地標性景點也可以去逛。


沈陽彩電塔

沈陽的地標性建築之一,春秋兩季可以去公園里看看花和欣賞落葉,落日很美,夜景也不容錯過。

沈陽故宮

這里雖然不如北京故宮大,但還是可以漲不少知識的,沈陽故宮離中街商圈很近,交通也很方便。

北陵公園

北陵即清昭陵,是皇太極的陵園。之所以推薦北陵而沒有推薦東陵,是因為北陵的位置比東陵更方便一些,春天也是個看花的好地方。

中街

中街是個很大的商業圈,東中街的大悅城,中街上的沈陽春天,商業城,豫瓏城,絕對夠逛,街邊小吃也很多。豫瓏城有一條豫瓏老街,感覺非常棒。

大帥府

大帥府是張作霖和張學良之前的府邸,離沈陽故宮很近。現在開放的部分有:張氏帥府、趙一荻故居和邊業銀行三塊。邊業銀行一層大廳有很多蠟像。

旅遊 注意事項

來之前預定好房間,特別是晚上臨時找住處會很被動, 注意自身安全。

在選購特產的是要注意,不要買了冒牌的。

沈陽早晚溫差比較大,帶好厚衣服備用。

你好,我是在路上的大增哥。很高興來回答這個話題。

適合拍照的景點,這個不可一概而論。有人喜歡花

⑷ 中國阻燃板十大品牌大家熟悉嗎哪個更好

不用追求什麼十大品牌只要是市場上面在售賣的品牌,看他們的環保標准到E1了就可以購買了,這樣的板子都是合格的,不必過度的追求什麼十大品牌,這方面其實可以跟裝修工人或者你的裝修公司人了解情況,他們都知道這個裡面的套路

閱讀全文

與天賞創美工業園有哪些工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汽車游戲最好玩 瀏覽:819
嘉興工業齒輪減速機多少錢一台 瀏覽:31
賓士a200車頭怎麼變大 瀏覽:531
汽車電瓶電量過低出現哪些故障 瀏覽:357
順義賓士c級排氣哪裡好 瀏覽:535
07年寶馬760加多少氟利昂 瀏覽:693
紡織工業大學與哈工大哪個好 瀏覽:659
寶馬x3後備箱遮物簾怎麼取 瀏覽:743
汽車喇叭是怎麼控制的 瀏覽:931
汽車iec常電是什麼功能 瀏覽:198
寶馬x2前除霧按鈕在哪裡 瀏覽:898
干汽車鈑金怎麼 瀏覽:956
皓影20和奧迪q3哪個好 瀏覽:673
一一什麼汽車 瀏覽:687
張掖三廠有哪些工業園 瀏覽:211
寶馬新款5系防盜螺絲在什麼位置 瀏覽:849
工業污染人有什麼感覺 瀏覽:528
賓士e300怎麼折價 瀏覽:150
汽車哪些保養不建議去做 瀏覽:104
汽車活性碳罐多久更換 瀏覽: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