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重大危險源一二三四級標准
重大危險源分為幾級
重大危險源根據其危險程度,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其中一級為最高級別。一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特別重大事故的;二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三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四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
根據相應的重大危險,各級政府、企業等相關部門應採取不同的應急措施,比如現在的新冠疫情。 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者臨時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
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於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重大危險源。根據《安全生產法》第七章附則中第九十六條規定,重大
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者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貯存危險物品,且危
險物品的數量等於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從這一規
定看,重大危險源的概念有三個層次的含義:1、重大危險源是一類場所
或者設施(合稱單元);2、重大危險源是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
險物品的場所或者設施;3、重大危險源是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
險品的數量等於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場所或者設施。
確定重大危險源的核心因素是危險物品的數量是否等於或者超過臨界
量。所謂臨界量,是指對某種或某類危險物品規定的數量,若單元中的危
險物品數量等於或者超過該數量,則該單元應定為重大危險源。具體危險
物質的臨界量,由危險物品的性質決定。
重大危險源分為生產場所重大危險源和貯存區重大危險源兩種。兩種重
大危險源的確定方法基本相同。具體辦法,2000年9月17日國家質量技術監
督局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gb18218-2)「重大危險源辨識」作了具
體規定。
危險源分級一般按危險源在觸發因素作用下轉化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與
發生事故的後果的嚴重程度劃分。危險源分級實質上是對危險源的評價。
按事故出現可能性大小可分為非常容易發生、容易發生、較容易發生、不
容易發生、難以發生、極難發生。根據危害程度可分為可忽略、臨界的、
危險的、破壞性等級別。也可按單項指標來劃分等級,如高處作業根據高
差指標將墜落事故危險源劃分為4級(一級2m至5m,二級5m至15m,三級
15m至30m,特級30m以上);按壓力指標將壓力容器劃分為低壓容器、中
壓容器、高壓容器、超高壓容器4級。從控制管理角度,通常根據危險源
的潛在危險性大小、控制難易程度、事故可能造成損失情況進行綜合分
級。
根據危險源的性質、場所、設備、設施等的不同,重大危險源可分為以
下七類:
1、
易燃、易爆、有毒物質的貯罐區;
2、
易燃、易爆、有毒物質的庫區,如火葯、彈葯庫,毒性物質庫,易
燃、易爆物品庫;
3、
具有火災、爆炸、中毒危險的生產場所;
4、
企業危險建(構)築物;
5、
壓力管道,包括工業管道、公用管道、長輸管道;
6、
鍋爐,包括蒸汽鍋爐和熱水鍋爐;
7、
壓力容器。
生產經營單位和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新頒布的《安全生產法》要求,對本
單位重大危險源及有關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報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安全
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
B. 危險品運輸分幾類幾個級別
一、8大類。依據GB13690-2009 《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和GB6944-2005《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兩個國家標准將化學品按其危險性分為8大類: ①爆炸品②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③易燃液體④ 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⑤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⑥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⑦放射性物品⑧腐蝕品。
二、類別:
(1)第1類爆炸品
本類化學品系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熱、受壓、撞擊等),能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瞬時產生大量的氣體和熱量,使周圍壓力急驟上升,發生爆炸,對周圍環境造成破壞的物品,也包括無整體爆炸危險,但具有燃燒、拋射及較小爆炸危險,或僅產生熱、光、音響或煙霧等一種或幾種作用的煙火物品。
(2)第2類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
本類化學品系指壓縮、液化或加壓溶解的氣體,並應符合下述兩種情況之一者:
臨界溫度低於50℃時,或在50℃時,其蒸氣壓力大於294KPa的壓縮或液化氣體;
溫度在21.1℃時,氣體的絕對壓力大於275KPa,或在54.4℃時,氣體的絕對壓力大於715KPa的壓縮氣體;或在37.8℃時,雷德蒸氣壓大於275KPa的液化氣體或加壓溶解氣體。
(3)第3類 有毒氣體
該類氣體有毒,毒性指標與第6類毒性指標相同。對人畜有強烈的毒害、窒息、灼傷、刺激作用。其中有些還具有易燃、氧化、腐蝕等性質。
(4)第4類 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
第1項 易燃固體 本項化學品系指燃點低、對熱、撞擊、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點燃,燃燒迅速,並可能散發出有毒煙霧或有毒氣體的固體,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質。
第2項自燃物品 本項化學品系指自燃點低,在空氣中易於發生氧化反應,放出熱量,而自行燃燒的物品。
第3項遇濕易燃物品 本項化學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時,發生劇烈化學反應,放出大量的易燃氣體和熱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燒或爆炸。
(5)第5類 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
第1項 氧化劑:氧化劑系指處於高氧化態,具有強氧化性,易分解並放出氧和熱量的物質。包括含有過氧基的有機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導致可燃物的燃燒;與松軟的粉末狀可燃物能組成爆炸性混合物,對熱、震動或摩擦較為敏感。
第2項 有機過氧化劑:有機過氧化物系指分子組成中含有過氧基的有機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極易分解,對熱、震動和摩擦極為敏感。
(6)第6類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1項 毒害品:
具體指標 經口:LD50≤500 mg/kg(固體)
LD50≤2000 mg/kg(液體)
經皮:LD50≤1000 mg/kg(24hr接觸)
吸入:LC50≤10 mg/L(粉塵、煙霧、蒸氣)
第2項感染性物品:本項化學品系指含有致病的微生物,能引起病態,甚至死亡的物質。
(7)第7類放射性物品
本類化學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於7.4×10Bq/kg的物品。
(8)第8類腐蝕品
本類化學品系指能灼傷人體組織並對金屬等物品造成損壞的固體或液體。與皮膚接觸在4小時內出現可見壞死現象,或溫度在55℃時,對20號鋼的表面均勻年腐蝕超過6.25 mm的固體或液體。該類化學品按化學性質分為三項:第1項 酸性腐蝕品、第2項 鹼性腐蝕品、第3項 其它腐蝕品。
(2)哪些是工業二級危險品擴展閱讀:
危險品運輸安全操作:
1、從事運輸危險品的駕駛員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牢固樹立對國家企業人民生命財產負責的責任性。
2、從事危險品運輸的駕駛員必須持有公安消防部門核發在有效期內的「危險運輸證」
3、運輸化學、危險物品要事先掌握了解貨物的性能和消防、消毒等措施,對包裝容器、工具和防護設備要認真檢查,嚴禁危險品漏、散和車輛帶病運行。
4、在運輸、停靠危險區域時,不準吸煙和使用明火。
5、凡危險品的盛裝容器,發現有滲漏、破損等現象,在耒經改裝和採取其他安全措施之前,易引起氧化分解、自燃或爆炸現象,應立即採取自救,向領導、廠方、當地消防部門報告,盡快妥善處理解決。
C. 1至9類危險品貨物標志
方法
1/9
第一類:爆炸品:炸葯
炸葯(Explosive material),能在極短時間內劇烈燃燒(即爆炸)的物質,是在一定的外界能量的作用下,由自身能量發生爆炸的物質。一般情況下,炸葯的化學及物理性質穩定,但不論環境是否密封,葯量多少,甚至在外界零供氧的情況下,只要有較強的能量(起爆葯提供)激發,炸葯就會對外界進行穩定的爆轟式作功。炸葯爆炸時,能釋放出大量的熱能並產生高溫高壓氣體,對周圍物質起破壞、拋擲、壓縮等作用。
D. 乙炔和工業氧氣屬於幾級危險品
乙炔、工業氧氣屬第2類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
乙炔在室溫下是一種無色、極易燃的氣體。在液態和固態下或在氣態和一定壓力下有猛烈爆炸的危險,受熱、震動、電火花等因素都可以引發爆炸,因此不能在加壓液化後貯存或運輸。微溶於水,溶於乙醇、苯、丙酮。在15℃和1.5MPa時,乙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為237g/L,溶液是穩定的。屬第2類壓縮氣體
工業氧氣含有超標的一氧化碳、甲烷等有害氣體,水分、細菌和灰塵含量也很高,工業氧氣主要用於焊接、氣焊、氣割等。在壓縮沖裝過程中有呈酸性或鹼性的潤滑水帶入鋼瓶,會導致鋼瓶內壁銹蝕,從而使瓶內氣體帶有異味。屬第2類液化氣體。
(4)哪些是工業二級危險品擴展閱讀:
危險品的分類:
第一類:爆炸品,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熱、摩擦、撞擊等)能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瞬間產生大量的氣體和熱量,使周圍的壓力急劇上升,發生爆炸,對周圍環境、設備、人員造成破壞和傷害的物品。
第二類: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指壓縮的、液化的或加壓溶解的氣體。這類物品當受熱、撞擊或強烈震動時,容器內壓力急劇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質泄漏、爆炸等
第三類:易燃液體,本類物質在常溫下易揮發,其蒸氣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類: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這類物品易於引起火災。
第五類: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這類物品具有強氧化性,易引起燃燒、爆炸。
第六類:毒害品,指進入人(動物)肌體後,累積達到一定的量能與體液和組織發生生物化學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擾亂或破壞肌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暫時或持久性的病理改變,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如各種氰化物、砷化物、化學農葯等等。
E. 危險品分幾個等級
危險品分八個等級。
第1類 爆炸品 (IMO CLASS 1);
第2類 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 (IMO CLASS 2.1 / 2.2 2.3);
第3類 易燃液體 (IMO CLASS 3 with Packing Group I, II, III);
第4類 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IMO CLASS 4.1 / 4.2 / 4.3);
第5類 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IMO CLASS 5.1 / 5.2);
第6類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IMO CLASS 6.1 / 6.2);
第7類 放射性物品 (IMO CLASS 7);
第8類 腐蝕品 (IMO CLASS 8);
第9類 雜類 (IMO CLASS 9)。
危險品運輸注意事項
1、注意包裝
危險品在裝運前應根據其性質、運送路程、沿途路況等採用安全的方式包裝好。包裝必須牢固、嚴密,在包裝上做好清晰、規范、易識別的標志。
2、注意裝卸
危險品裝卸現場的道路、燈光、標志、消防設施等必須符合安全裝卸的條件。裝卸危險品時,汽車應在露天停放,裝卸工人應注意自身防護,穿戴必需的防護用具。嚴格遵守操作規程,輕裝、輕卸,嚴禁摔碰、撞擊、滾翻、重壓和倒置,怕潮濕的貨物應用篷布遮蓋,貨物必須堆放整齊。
3、注意用車
裝運危險品必須選用合適的車輛,爆炸品、一級氧化劑、有機氧化物不得用全掛汽車列車、三輪機動車、摩托車、人力三輪車和自行車裝運;爆炸器、一級氧化劑、有機過氧物、一級易燃品不得用拖拉機裝運。除二級固定危險品外,其它危險品不得用自卸汽車裝運。
F. 危險品分多少類,每一類是什麼危險屬性簡單扼要即可,謝謝
第一類、爆炸品
1.1類:有整體爆炸性物質
1.2類: 有迸射爆炸危險卻無整體爆炸危險的物質
1.3類: 有燃燒和局部爆炸或迸射危險或二者皆有,但沒有整體爆炸危險的物質
1.4類: 沒有重大危險的物質(但是還是略微有一定爆炸性)
1.5類: 非常不敏感的 ,不過有整體性爆炸危險的物質
1.6類: 極端不敏感 ,沒有整體性爆炸危險的物質
一般日常大家最熟知的1類危險品主要是煙花爆竹、炸葯、雷管、軍火武器等一類的產品。
第二類:氣 體
2.1 類: 易燃類氣體
2.2 類: 非易燃類無毒氣體
2.3 類: 有毒性氣體
常見的2類危險品有打火機、點火槍、滅火器、各種氟利昂製冷劑等等
第三類:易燃液體
這個很多了 什麼香水、指甲油、亞磷酸三乙酯、甲基吡啶、辛二烯、溴丙烷等等等。
第四類:易燃固體。易於自燃的物質或物品;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或物品
4.1 類: 易燃固體、自反應物質和固態退敏的爆炸品
4.2 類: 易於自燃的物質
4.3 類: 遇水放出易燃性氣體的物質
4類危險品平時比較多的有氫化鋁、一些固態乾的金屬催化劑、樹脂酸鈣、以硝化纖維素為基料的膠片等等。
第五類:氧化性物質及有機過氧化物
5.1 類: 氧化性物質
5.2 類: 有機過氧化物
5類危險品常見的有硝酸鋁、高氯酸銨、硝酸鋇、過硫酸銨、過氧化鋇、過氧化鈣等等等
第六類:毒性物質或感染性物質
6.1 類: 毒性物質
6.2 類: 感染性物質
6類危險品常見的有苯硫酚、四氯乙烯、溴化砷、溴丙酮等等等
第七類:放射性物質
這類物質都極度危險 一般情況下咱們國際貿易中 幾乎是不怎麼會遇到 遇到了也幾乎不能走 不單船公司拒接 港區也會拒絕的,比如:鈾、貧化鈾、釷等放射性的物質。
第八類:腐蝕性物質
這個太多了,什麼丙烯酸、丁烯酸、蓄電池、硫酸、部分有腐蝕性的染料、氯化銅等等等。
第9 類:雜項危險物質和物品
很多不屬於前面8類的其他危險品歸到這個類別,比如磁化材料、蓖麻籽、部分環境污染類物品等
G. 乙炔和工業氧氣屬於幾級危險品
乙炔和工業氧氣都屬於2類危險品。具體來講,乙炔是屬於2.1類易燃氣體類危險品,工業氧氣是屬於2.2類非易燃無毒氣體以及5.1類氧化性物質。這兩種氣體出口的話都需要嚴格按照正規危險品來操作,正常可以發海運,空運以及國際快遞,有相關問題可以隨時問我。
H. SiH4的硫酸、鹽酸、磷酸、氫氟酸、氫氧化鉀災危險等級是多少 。
你好
SIH4就是硅烷屬於易燃燒,爆炸危險品,經查詢屬於二級危險品,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硅粉塵會刺激人的呼吸系統,如果濃度很大,還會讓人窒息
鹽酸屬於二級危險品,是強酸性腐蝕物品
磷酸屬於八級危險品,屬於弱酸弱腐蝕性酸性物品
氫氟酸屬於一級危險品,屬於弱酸強腐蝕性劇毒物品(特別是它容易揮發,揮發的氫氟酸酸霧對人也有很大危害)
氫氧化鉀屬於二級危險品,屬於強鹼強腐蝕性物品
I. 什麼叫工業危險品
危險品(hazardous material ),易燃、易爆、有強烈腐蝕性的物品的總稱。如汽油、炸葯、強酸、強鹼、苯、萘、賽璐珞、過氧化物等。運輸和貯藏時,應按照危險品條例處理。
http://ke..com/view/731548.html?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