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夏墅鎮的發展定位
江河為伴,水鄉一夢匯千年
四方通途,名鎮獨秀現新顏
西夏墅!一個史載千年的江南小鎮,屹立於常州市西北部,以獨具特色的產業被譽為中國工具名鎮,享有 「千強鄉鎮」、「全國環境優美鎮」、「江蘇省衛生鎮」等美名。憑借堅實的經濟基礎、優美的人居環境、良好的生態資源,致力於打造生態新居,江南名鎮。 全鎮總面積51.96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3個社區,總人口5萬人。
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擁有始建於500多年前的孔廟、200多年前的東林寺以及150年前的梅村古戲樓,其中梅村古戲樓被列為江蘇省古戲樓群保護對象。
水系資源豐富。鎮域內新孟河、浦河、團結河、寥溝河、花塘河、東風河、安寧河、南安河等水系縱橫交錯,構成了完善的水網體系。 全鎮有工業企業1000餘家,其中年產值超千萬元的規模企業57家,主要生產新型材料、刀具工具、冶金機械、紡織印染、汽摩配件、電子電器等產品。其中墅樂新型廚具被列入江蘇省名牌產品;硬質合金刀具系列、聲控裝置系統、新型廚具、牛仔布等重點出口產品遠銷世界各地。建有佔地面積2平方公里的工具集中區,擁有各類工具企業300餘家。建有佔地面積4平方公里的常州高新區紡織工業園,有各類紡織印染企業80餘家,供水、供氣、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齊全。西夏墅鎮按照做精工具刀具產業、做強特色產業、調整紡織印染產業、培育汽摩配件產業、重點發展新材料產業的總體思路,以科技創新引領率先發展,以調優結構增強發展後勁,以加快轉型提升規模實力,確保全鎮工業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高效農業成效顯著。以三新科技園、聖王無花果、青青草坪、菜根香蔬菜、大娘水餃基地、浦前名特優經濟林果示範園、特種苗木基地等為龍頭的特色農業,形成了集種、養、加、銷產業一條龍的新型、高效、生態農業體系。 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文化教育基礎扎實,是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先進鄉鎮,建有中學2所、小學2所、幼兒園2所,其中西夏墅中學為省三星級重點中學,西夏墅中心小學是江蘇省模範小學、實驗小學,西夏墅中心幼兒園是江蘇省示範幼兒園; 醫療衛生保障體系完善,是常州市農村中醫工作先進鄉鎮,建有中心醫院1所、社區分院1所、村級衛生保健室11個;農民體育和群眾文化工作彰顯特色,是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和江蘇省群眾文化先進鄉鎮,有業余農民體育團隊16支、健身路徑23個、健身活動點18處,並建有芳草錫劇社和萬冊圖書館。
城鎮建設日新月異,西夏金苑、景西華庭、麗江茗園等新小區和香山花苑安置房的建設,既提升了城鎮形象,又改善了人民的住房條件,積聚了人氣,繁榮了鎮區。
新農村建設由點帶面逐步推進。2007年起開始實施「三清一綠」「五化三有」工程,農村面貌徹底改善;2008年完成全鎮失地農民進城保工作,失地農民生活得到保障。 工具名鎮 生態新鎮
以工具製造為龍頭產業、以新材料、汽摩配件、新型紡織印染為重點補充、以現代物流業和服務業、生態農業為重點培育的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工貿小城鎮。
合理轉型產業結構,完善商貿、居住、休閑、文化等功能,改善配套設施,扶持培育工具特色產業,精心設計營造新孟河濱水特色空間,將西夏墅鎮建設成為一個布局合理、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小城鎮,成為新孟河沿線的一顆璀璨明珠。 鎮域村鎮體系規劃形成「一鎮10村」的布局結構,外圍保留牛郎、浦西等10個農村居民點,規劃農村人口約1.1萬人,其餘為高效生態農業用地。
鎮區規劃形成「一核一環雙軸四園多區」的功能結構。
「一核」--鎮區核心功能區,以行政辦公、文化教育、商業娛樂、休閑旅遊、生活居住等功能為主,是西夏墅鎮的核心區域。
「一環」--由239省道、麗江路、怒江路兩側寬敞的道路綠化空間和南安河、安寧河兩側開敞的濱水綠化空間組成,形成供市民休閑游樂的公共綠化帶空間。
「雙軸」--新孟河生態景觀軸、陽澄湖路生活功能軸。
「四園」--在重要節點區域打造的四個開敞綠化空間,分別為門戶入口公園、工具主題公園、濱水人文公園 、社區生活公園。
「多區」即核心區外圍以居住、工業、市場為主的多個功能片區。
道路系統:鎮區規劃形成「五橫七縱」的道路交通體系。
配套體系:鎮區規劃採用「鎮區級—基層社區級」兩級結構的組織管理模式,使配套設施布局合理,滿足居民生活需求。
綠化景觀:鎮區規劃形成「一環、一軸、四園、多點」的綠化系統。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鎮黨委政府將精心編制一份規劃(西夏墅鎮發展規劃),緊緊抓住兩大機遇(萬頃良田建設,新孟河拓展工程),合力推進三大建設(集鎮建設、園區建設、新農村建設),努力提升四大產業(刀具工具產業、冶金機械產業、紡織印染產業、汽摩配件產業),全面實施五大工程(提升形象工程、壯大實力工程、創建文明工程、關注民生工程、建設平安工程)。
長江浪涌,推動發展大潮;世紀東風,掀開嶄新一頁。站在長三角蓬勃發展的潮頭,西夏墅將獨辟蹊徑、開拓創新,打造出新孟河畔的一顆璀璨明珠!
㈡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西夏墅鎮工業開發區哪裡有無心磨加工,急急
您是想別人幫忙你們加工還是 你們給人家加工呀
㈢ 新北區西夏墅當地的主要農產品
草坪,西夏墅除了做刀具以外,更多的他們就是種草坪,還有就是養魚之類的
㈣ 常州市武進區具體有哪那些鎮
截止2019年7月,武進區有雪堰鎮、禮嘉鎮、
前黃鎮、湖塘鎮、牛塘鎮、洛陽鎮、湟里鎮、嘉澤鎮(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橫林鎮、遙觀鎮、
橫山橋鎮等。
1、武進區雪堰鎮位於江蘇南部,滬寧杭三角幾何中心,東接無錫馬山,南瀕太湖,西臨宜興,擁有常州市唯一7.3公里太湖岸線。
2、古運河畔新一城——牛塘,東接武進中心城區,北靠常州鍾樓區,南聯武進高新區,西瀕西太湖科技產業園,是常州市綜合實力十強鄉鎮,外向型經濟十強鎮,工業生產十強鄉鎮,更是長江三角洲最具經濟活力的鄉鎮之一。
3、橫林鎮位於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東部,是一個具有一千多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鎮域面積46.7平方公里。橫林交通便捷,區位優越,滬寧高速、滬寧鐵路、312國道、京杭大運河貫穿全鎮,沿江高速、錫宜高速比肩相鄰,為全鎮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了先機,先後榮獲「中國百強鄉鎮」、「中國強化木地板之都」、「國家衛生鎮」等殊榮。
4、禮嘉鎮地處中國最具經濟活力的長江三角洲中部,位於常州市武進區東南部,資源豐富,交通便捷,常澄高速公路、232省道、武進大道、青洋路等交通干線貫穿境內。全鎮總面積58.23平方公里。
5、嘉澤鎮(武進現代農業產業園)位於武進區西南部,東臨西太湖(滆湖),西接金壇區堯塘街道,南接湟里鎮,北靠鍾樓區鄒區鎮,全鎮總面積104.3平方千米。239省道、金武路、長虹西路、延政西路、寧常高速貫穿境域,扁擔河、夏溪河、成章河和孟津河等水道在境內形成天然良港,擁有西太湖湖岸線12千米,多為自然保護濕地。
(4)西夏墅工業園有哪些擴展閱讀:
武進區的歷史沿革:
武進區在5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定居,繁衍生息。淹城、寺墩出土的文物表明,新石器時代武進已形成原始村落。
春秋戰國時期武進稱延陵邑,為吳國季札封地,秦置延陵縣,漢改稱毗陵縣、毗壇縣,晉太康二年(281年)置毗陵郡、縣,分丹徒、曲阿以東地區置武進縣,永嘉五年(311年)改稱晉陵郡、縣。此後,晉陵、武進兩縣時分時合,數易其名。
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置武進、陽湖兩縣,辛亥革命勝利後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合並為武進縣。
1949年4月23日常武地區解放,武進縣城析出建立常州市,武進與常州同城。
1953年至1956年屬鎮江專區管轄。
1956年劃入蘇州專區,1958年8月,鎮江專區改名為常州專區,武進縣復劃回常州專區領導。
1960年,武進縣劃歸常州市領導。
1962年,常州市改為省轄市。常州市領導的武進縣劃歸鎮江專署領導。
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武進屬常州市管轄。
1993年7月18日武進縣政府駐地由常州市區遷至湖塘鎮。
1995年6月8日,國務院批准武進撤縣設市。
2002年4月,武進撤市設區。
參考資料來源:武進區人民政府-雪堰鎮
武進區人民政府-武進區概況(行政區劃)
網路-武進區
㈤ 常州市新北區西夏墅鎮織染工業園怎麼規劃搬騰
常州印染行業未來四年的發展規劃,將建設三大印染集群,也開啟了騰退計劃。
印染行業是紡織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提升產品質量、提高產品附加值的關鍵行業,又是耗水耗能及排污較大的行業。為加快印染行業轉型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特製定本規劃。
「改建印染項目」擬採用的生產工藝、污染治理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到2024年,行業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㈥ 常州鳳墅工業園都有什麼廠,求解
常州新北區西夏墅西優電子元件廠,
常州新北區西夏墅佳友工具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