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浙江工業大學和北京化工大學相比哪個比較好
北京化工好多了,浙江工大也有比較好的學科的
『貳』 中國哪個大學化工專業最好
提出這個問題,是對化工類專業有特殊興趣嗎?不過當前形勢下,化工行業並不是高薪酬的行業,化工類專業在眾多工科專業中,也是相對冷門的專業,主動在高考志願中填報這個專業的人比較少,化工類專業經常是被調劑的對象。所以,如果不是對這個專業有特殊的興趣愛好,從就業角度出發,不建議選擇這個專業。並不是不好找到工作 ,主要原因是這個行業的利潤率不高,從業人員的薪酬水平也不高,即使是985工程大學的畢業生,也很無奈。
開頭說了一些化工類專業的壞話,其實也不是我亂說,實際情況就是這個樣。下面為大家簡單介紹幾不同層次的化工專業強校。
一、天津大學。985、211、雙一流建設高校。天津大學一直以來是化工類專業強校。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評級為A+,並列第一名的大學。如果看第三輪學科評估,天津大學的化學工程與技術排名全國第一,不是並列。學校的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是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學校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制葯工程都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在全國排名名列前茅,常年排在全國第一。
二、華東理工大學。211工程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學校位於上海,原名華東化工學院,建校時就是由交通大學、震旦大學、大同大學、東吳大學、江南大學等5所大學的化工專業合並組建的,一直以來是以化工專業強勢著稱的學校。第四輪學科評估化學工程與技術評級為A+,與天津大學並列。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都是一流學科建設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是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三、清華大學。985、211、雙一流建設高校。什麼專業都強,不強也強。學科評估為A級,化學工程與技術是一級國重學科。
四、北京化工大學。一般化工行業性院校都改名理工、工業、科技之類的校名,北京化工大學能夠保持校名不變,也屬難能可貴。學校的化學工程與技術是一級國重學科,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化學工程與技術評級為A級,又是首都北京的學校,很不錯的學校。
五、大連理工大學。985、211、雙一流建設高校。建國初期的四大工學院之一,如今化工類專業仍然保持強勢。化學工程與技術是一級國重學科,學科評估結果化學工程與技術評級為A級。
六、浙江大學。985、211、雙一流建設高校。全國著名華東五校之一,學科評估結果化學工程與技術評級為A級。缺點只是錄取分數太高了。
七、南京工業大學。雙非學樣,由原南京化工大學與原南京建築工程學院合並,組建了現在的南京工業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是一級國重學科,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化學工程與技術評級為A。化工類院校中性價比較高的一所院校。
學科評估結果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評級為A-學校有: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浙江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中國石油大學。這裡面的浙江工業大學值得關注。學校在浙江省聲望實力都可以說是第二名,同時化工專業的水平很高。缺點是雙非大學,學校層次不高。
其他雙非學校中,青島科技大學的化工類專業比較強而且有特色,學校素有「橡膠工業的黃埔軍校」之稱,化工專業以橡膠為特色。
化工類專業,是傳統工科專業的一類。目前這個行業利潤率不高,從業人員的收入一般就業質量不高。不過對化工化學有濃厚興趣的考生,學這個專業雖然不能快速拿到高薪,但也不是找不到工作,只是工資不太高。
『叄』 浙江工業大學、北京化工、中國海洋、哈理工哪個大學的雙控研究生好
從學校知名度和實力來說,四所大學的排名應該是:
1、北京化大
2、
哈理工
3、中國海洋
3、浙工大
『肆』 浙江工業大學和北京化工化學哪個好
如果你是浙江的,那肯定是浙工大好,反之亦然,畢竟你想在哪工作也是擇校的一個很重要指標。
『伍』 哪個大學的制葯專業最好
提問所說的制葯專業,不知是制葯工程專業,還是葯物制劑專業。這兩個名稱看起來有些相似的專業的,是分別隸屬於兩不同的學科門類,制葯工程專業是工學門類中化工類專業的一種專業,葯物制劑是醫學門類中葯學類專業中的一種專業,在就業時區別非常大。制葯工程專業側重的是葯物的生產製造工藝,一般對口的工作是去葯廠的葯品加工製造;葯物制劑專業屬於葯學類專業,可以參加執業葯師考試。一般對口的工作是去制葯企業、醫院葯劑科、研究所及葯政管理部門從事葯物制劑研發、生產、經營,在生產單位和醫療衛生單位從事葯品制劑、質檢、管理、購銷、問病給葯等工作。
如果是制葯工程專業,推薦以下院校:
一、浙江大學,位於杭州,985工程大學,制葯工程專業水平不一定是最高的,但錄取分數一定是最高的。如果你想學制葯工程並且你的分數能夠進入浙江大學,你一定不會選其他學校,華東五校也不是蓋的,不用多說了。
二、天津大學,這個是專業水平最高的院校之一,985工程大學,又位於直轄市,第四輪學科評估化學工程與技術是A+評級,在制葯工程這個專業,是相當好的學校。去不了浙江大學就去天津大學,也非常不錯。
三、華東理工大學,位於上海市,211工程大學,化工類專業強校,第四輪學科評估化學工程與技術評級為A+,與天津大學並列最高,也是相當不錯的學校。1953年,華東理工創辦了中國第一個化學制葯工學專業,制葯工程專業的鼻祖。
四、北京化工大學,211工程大學,看校名不知道他的專業強項是什麼了,第四輪學科評估化學工程與技術評級為A級,又在首都北京這樣的好地方,可以重點考慮。
五、大連理工大學,985工程大學,最近幾年發展速度不怎麼快,似乎受了東北經濟下滑的影響,不過大連理工大學還是相當好的大學,制葯工程也不錯的。
六、中國葯科大學,位於南京市,號稱「南葯」211工程大學,看校名就知道制葯工程專業不會差,但也不是很高,葯大強勢專業是葯學,制葯工程是工科的化工類,不一樣的。
七、沈陽葯科大學,號稱「北葯」,不過比中國葯科大學少的不僅僅是211的帽子,但是作為一所雙非大學,憑著「北葯」名氣,制葯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不會差的。
八、南京工業大學,也是化工類強校,沒211和985的帽子,錄取分數也不算高,想學制葯工程分數競爭985和211不夠,可以考慮是不是能去南京工業大學。
九、浙江工業大學,位於杭州,也是化工類強校,也沒有211和985頭銜,錄取分數相對不高,類比於南京工業大學。
十、廣東葯科大學,中國為數不多的葯科大學之一,是二本大學,分數不高的同學可以選擇。
如果是葯物制劑專業,推薦以下院校:
1、中國葯科大學,南葯,前面提到過這個學校,葯學類專業是學校的王牌,而且水平極高,第四輪學科評估相關學科評級為A+,當然首推。
2、沈陽葯科大學,北葯,前面也提到過,葯學類專業也是人家的招牌,相關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評級,相當不錯。
3、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大學中綜合實力的強者,在這個專業上也相當強勢,分數夠了能去就去,這些學校才是考生們的首選。
4、中山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985大學中專業相對較強的大學,可以重點考慮,分數能夠達到這些學校的門檻,不用考慮南葯北葯。
5、首都醫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醫科大學中的葯物制劑相對不錯的學校。
6、廣東葯科大學。二本學校,但是這個專業比較強,相關學科評估為B,在二本學校中是相當高的評級了。
其他中醫葯大學、醫科大學中,多數這個專業都不錯的,也可以選擇。
『陸』 化工與制葯專業大學排名
12020化工與制葯類大學排名
排 名
學校名稱
星 級
學校數
1 華東理工大學 5★+ 479
2 北京化工大學 5★+ 479
3 天津大學 5★+ 479
4 太原理工大學 5★+ 479
5 北京理工大學 5★+ 479
6 大連理工大學 5★ 479
7 浙江大學 5★ 479
8 浙江工業大學 5★ 479
9 四川大學 5★ 479
10 武漢工程大學 5★ 479
11 南京工業大學 5★ 479
12 華南理工大學 5★ 479
13 江南大學 5★ 479
14 福州大學 5★ 479
15 西安交通大學 5★ 479
16 中南大學 5★ 479
17 鄭州大學 5★ 479
18 河北科技大學 5★ 479
19 南京理工大學 5★ 479
20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5★ 479
註:大學及學科專業的星級標記體系由5★+、5★、5★-、4★、3★、2★、1★組成,分別對應於大學或學科專業評價排名的前1%、1-5%、5-10%、10-20%、20-50%、50-90%、90-100%的大學或學科專業。
2華東理工大學介紹
華東理工大學原名華東化工學院,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學和震旦學院,是1952年由交通大學(上海)、震旦大學(上海)、大同大學(上海)、東吳大學(蘇州)、江南大學(無錫)等校化工系合並組建而成的新中國第一所以化工特色聞名的高等學府。1956年被定為全國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學校之一,1960年起被中共中央確定為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
『柒』 化學系最好的大學排名
一、化工學科為A類大學:
清華大學(985工程)、北京化工大學(211工程)、大連理工大學(985工程)、南京工業大學、浙江大學(985工程)。
二、化工學科為A-類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985工程)、南京理工大學(211工程)、浙江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985工程)、四川大學(985工程)、中國石油大學(211工程)、北京理工大學(985工程)。
化學專業就業方向:
化學專業的畢業生比較適宜到石油化工、環保、商品檢驗、衛生防疫、海關、醫葯、精細化工廠等生產、技術、行政部門和廠礦企業從事應用研究、科技開發、生產技術和管理工作;還可以到科研部門和學校從事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
『捌』 化工最好的大學排名
化工最好的大學排名:
1、天津大學
2、北京化工大學
2、華東理工大學
4、大連理工大學
4、南京工業大學
4、浙江工業大學
4、四川大學
8、福州大學
8、浙江大學
8、華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