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汽車如何檢查減震好壞
減震器失效或損壞,將直接影響到汽車的行駛平穩性和乘坐舒適性,同時也會影響汽車零部件的使用壽命。因此,減震器的檢查與保養必不可少。當汽車在不平路面上行駛10-15公里後,用手摸摸減震器外殼,若不發熱則表明減震器可能由於缺油或主要零件損壞,已失去減震作用,應拆下檢修或更換新件。
如果在汽車的行駛過程中出現不正常的連續震動,應仔細檢查減震器是否漏油,若是漏油應給予排除。在對汽車進行二級保養時,要檢查減震器的工作狀況。檢查方法是:將減震器的下端固定在台鉗上,用手拉伸壓縮數次,正常的減震器應有一定的阻尼力,且往拉伸的阻力應大於壓縮時的阻力。若不穩定或者無阻力,則可能是減震器缺油或零件損壞,應檢修或更換新零件. 謝謝採納、
2. 怎麼才能讓汽車的減震更好
避震緩沖膠的效果就是在原先的基礎上通過簡單的橡膠的支撐性而增強減震的硬度,減小緩沖空間使得減震更加「堅硬」但是從真正競技的角度是不可取的,,安防在彈簧的位置與可靠性很難說,,但是確實是簡單省錢的辦法
如果是為了提高舒適性的話原廠的減震就可以了,,還要提高的話就得升高車身,或者換上阻尼系數更低的減震了
3. 汽車具體可以用什麼方式減震
減振系統(注意:不是減震,而是減振)也就是懸架系統或者懸掛,它連接的是車架和車橋,主要包括連接導向部件、彈性部件和阻尼部件,它的作用是避免來自地面的沖擊傳到人體,那麼如果汽車經過一個減速帶,懸架是怎樣解決這一個高出地面的位移呢?簡單來說就是:連接導向部件保證懸架的運動姿態,彈性部件吃掉這個位移,阻尼部件消化掉這個位移。這個彈性部件主要是螺旋簧、鋼板彈簧、扭桿簧或空氣彈簧(即氣囊),那麼第一個問題來了,如果彈簧太硬(即剛度太大),那麼沖擊的大部分直接傳到了車架和人體,不舒服;如果太軟,又支撐不起汽車的重量,這就是第一個矛盾,這里就需要綜合汽車的重量、彈簧材料的性能和安裝空間來設計彈簧。彈簧通過自身的變形吃掉了這個沖擊,但這沖擊並沒有消失,儲存的能量再釋放,彈簧就會這樣一直彈啊彈也很不舒服,這時候減振器就要發揮主要作用了(最開始吃掉沖擊的時候,減振器也是出了一部分力的,不過這不是重點),減振器通過自身兩個零件的相對運動產生阻力,來消化掉這個能量,所以彈簧越彈越慢,很快恢復平衡,那麼第二個問題來了,如果阻力太小,那彈簧就會一直振;如果阻力太大,又會把懸架系統變得很硬,所以要選擇合適的阻尼力,怎麼樣算合適呢?通過質量、剛度和阻尼計算出來的懸架系統振動頻率在1-1.2時人感覺最為舒服,這接近於人走路時的頻率。以上都是設計階段,然後就是調試完善。一般分為客觀測試和主觀測試,客觀測試就是裝感測器測車輛的振動,然後看曲線,打分;主觀評價就是人坐在車上,憑感覺,說說舒服不舒服,軟了還是硬了,打分。如果評價不好,一般是調減振器的阻尼力(彈簧一調就是換了),調到合適,固化下來,按此執行。
4. 汽車的減震器是如何定的
汽車減震器是汽車身上非常重要的一個部件,它的作用是改善車架和車身的振動,使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更加平緩舒適。但是汽車減震器在工作過程中非常容易損壞,它損壞以後會影響汽車行駛的平穩性,而且還會損壞汽車的整個懸架,那麼如何判斷汽車減震器是否出現故障了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減震器壞了的表現。
1、 在顛簸路段發出"咯噔"或者是"咯吱"聲
如果汽車在顛簸路段行駛的時候發出"咯噔"聲或者是"咯吱咯吱"的聲音時,就說明減震器壞了,需要更換了。
2、 漏油
如果汽車行駛了一段路以後減震器下方漏油了,這也說明汽車減震器壞了。汽車減震器是依靠裡面的液壓油才能正常工作的,如果密封墊圈損壞了就會出現漏油的現象,如果漏油較多,就需要立馬更換減震器了。
3、 剎車姿態與以前不同
當汽車緩慢行駛在安全道路上,然後進行緊急制動的時候,如果汽車剎車的姿態與以前大不相同,也說明汽車減震器出現故障了。
那麼汽車減震器出現故障以後我們該怎麼辦呢?
1、 觀察有沒有漏油
汽車減震器出現故障以後我們首先要觀察一下有沒有漏油,如果出現了漏油的情況,我們應該擰緊油缸蓋螺母,如果擰緊以後還是螺母,就說明是油封或者是密封墊圈損壞了,這時候就需要更換新的密封件了。
2、 檢查連接桿、連接孔有沒有損壞
當我們確定汽車減震器沒有出現漏油的現象的時候,就得檢查一下連接桿、連接孔等地方有沒有破損或者是脫落。如果檢查完以後這些地方都正常的話,就得檢查一下活塞與缸筒間的間隙是不是太大了,以及閥門有沒有密封好等等。
3、 送去維修店維修
如果汽車減震器在行駛過程中發出異響,很有可能是減震器與鋼板彈簧像碰撞,或者是油液不夠所導致的,需要及時送去維修店進行維修,否則會有很大的危害。
那麼汽車減震器該如何進行保養呢,首先我們要把汽車停在平穩的地方,因為高低不平的地方會汽車的減震造成不利的影響。其次我們過減速帶的時候要慢行,因為太快的車速會對汽車減震器造成一定的損傷。
還有在遇到馬路蓋的時候一定要避開,因為馬路蓋也會對汽車減震器造成損傷。最後要定期添加潤滑油,如果減震器內部的潤滑油太少,會大大地影響減震器的性能。並且咬定期檢查減震器的性能狀況。
不過汽車減震器即便是保養的再好,也是和人一樣有壽命限制的,差不多行駛了五萬公里以後就要更換了,有些好一點的減震器行駛七八萬公里以後才會壞。
5. 汽車如何提高避震
最直接的方法換輪胎,但是效果不會有太大,再一個就是調教避震器了,不過我個人不提倡,因為車子出廠都是經過多次試驗調教完的了,價格去改裝廠問下
6. 想給汽車升級避震,應該如何選擇
之前我們說到了短簧,沒想到「簡單方便」的短簧潛在危險竟然那麼大!但我們還是想提升操控該怎麼辦?
有一種懸掛升級是非常靠譜的,那就是運動套裝!
運動套裝適合你么?
最後,如果小夥伴沒有調避震的地方、或者沒有專業改裝店家的資源。且對自己的車不是很了解、動手能力欠佳,但又想追求操控,你可以考慮一下運動套裝,相信我,你是不會後悔的!
7. 汽車的減震器是如何檢測的
"減振器"一詞是汽車底盤行業內通用術語,汽車減振器實際上是一個振動阻尼器 。減振器在汽車中不僅用在懸掛上,在其它的位置也有應用。例如用於駕駛室、車座、方向盤等,也可作為緩沖器用在車輛保險杠上。
懸架系統中由於彈性元件受沖擊產生振動,為改善汽車行駛平順性,懸架中與彈性元件並聯安裝減振器,為衰減振動,汽車懸架系統中採用減振器多是液力減振器,其工作原理是當車架(或車身)和車橋間受振動出現相對運動時,減振器內的活塞上下移動,減振器腔內的油液便反復地從一個腔經過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個腔內。此時孔壁與油液間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間的內摩擦對振動形成阻尼力,使汽車振動能量轉化為油液熱能,再由減振器吸收散發到大氣中。在油液通道截面和等因素不變時,阻尼力隨車架與車橋(或車輪)之間的相對運動速度增減,並與油液粘度有關。
減振器與彈性元件承擔著緩沖擊和減振的任務,阻尼力過大,將使懸架彈性變壞,甚至使減振器連接件損壞。因面要調節彈性元件和減振器這一矛盾。
檢測方法
1.使汽車在道路條件較差的路面上行駛10km後停車,用手摸減振器外殼,如果不夠熱,說明減振器內部無阻力,減振器不工作。此時,可加入適當的潤滑油,再進行試驗,若外殼發熱,則為減振器內部缺油,應加足油;否則,說明減振器失效。
2.用力按下保險杠,然後松開,如果汽車有2~3次跳躍,則說明減振器工作良好。
3.當汽車緩慢行駛而緊急制動時,若汽車振動比較劇烈,說明減振器有問題。
4.拆下減振器將其直立,並把下端連接環夾於台鉗上,用力拉壓減振桿數次,此時應有穩定的阻力,往上拉(復原)的阻力應大於向下壓時的阻力,如阻力不穩定或無阻力,可能是減振器內部缺油或閥門零件損壞,應進行修復或更換零件。
8. 請問汽車是如何減震的呢
不管是哪種懸掛,要消除汽車的震動,得依靠減震系統。減震靠彈性元件實現,在小型乘用車上,最為常見的是螺旋彈簧;高級汽車和大型客車往往採用空氣彈簧,簡單說就是個氣囊。乘坐配備空氣彈簧的大客車時,如果不習慣的話,很有可能會暈車,因為,空氣彈簧比較柔軟,遇到路面不平或加速、減速時,車體會忽悠忽悠的,猶如海中的輪船。但是,對於習慣的人來說,會感覺這種懸掛很舒服。少數豪華型汽車也配備空氣懸掛,而且還能根據駕駛者的意願調整懸掛的軟硬,或改變底盤離地的間隙。螺旋彈簧自重輕,無須維護,佔用空間小,是最佳的彈性元件。但是,螺旋彈簧吸收了震動,又會很快釋放,並重新產生動能,所以,汽車不能單獨使用螺旋彈簧,還得有減振器,用來消除彈簧的動能。因為每次加速或剎車,車身都會搖晃一陣,讓人感覺很不舒服。
1.如果是和彈簧裝配在一起的(一般為前減振器),單獨換減振器則需要在維修店進行,否則拆卸彈簧時容易受傷。如果整個彈簧減振器一起換的話,打開前機器蓋,減振器在上面有一個螺栓,是用來固定減振器活塞桿的。拆下前車輪,制動盤上有兩個螺栓用來固定減振器下支架的。一般還有兩個小螺母是固定軟管支架和穩定桿支架的,拆下來即可。
2.後減振器需要打開後排座內飾,這個講起來就麻煩了。下面的連接一般也分幾種類型。
不管哪種形式的減振器,都需要把車舉升起來,四個車輪離地。所以建議你還是去維修店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