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服務 > 美國汽車政策如何變化

美國汽車政策如何變化

發布時間:2023-01-17 09:42:36

A. 美國大選對汽車行業影響幾何

綜合外媒報道,將有約1.6億人參加今年的美國大選投票,這一人數佔全球人口的2.1%。他們幾乎將會給「地球村」里的每個人帶來影響——不但將決定出於各種原因不願行使投票權的其他美國同胞的生活,也將影響地球上另外70多億人口的命運。簡而言之,美國大選將給世界政治、經濟和文化等諸多領域帶來影響。

那麼具體到汽車領域,美國大選又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雖然現任總統唐特朗普和拜登的競選風格截然不同,但是他們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卻趨於一致。比如,他們都支持《美墨加三國協議》,強化美國優先理念,希望藉此推動美國製造業發展、從而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但是必須提及的是,他們在貿易政策和環保領域卻存在分歧。

環保問題上存在分歧

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正式宣布終結奧巴馬時期所採用的美國汽車排放標准,即要求汽車製造商到2026年每年提高1.5%的燃油效率,而不是之前的5%。

?

綜上,如果拜登當選,他可能會對中國採取同樣強硬的態度,但對關稅持反對意見。一方面,在拜登的競選網站上,「崛起的中國」是和「核沖突的風險」、「貿易戰爭」並列的「不可避免的挑戰」。另一方面,從歷史上來看,民主黨支持低關稅和自由貿易。它的選民主要是希望出口產品的南部農民,以及希望貿易帶來更低價格商品和更多選擇的工人。相比之下,共和黨人更關心北方生產商的意願,他們希望保護自己的產業免受進口商品的威脅。

再加上上文所提及的民主黨更關注環保議題,所以如果拜登當選美國總統,這一結果大體上利好美國汽車行業甚至是全球汽車行業的發展進程,但是具體的施政手法又將給該行業帶來具體影響。但是另一方面,如果特朗普連任,美國新能源技術發展或將放慢,這對於我國造車新勢力而言反而是一個好消息,因為自主品牌正好可以藉助本國提供的政策優勢,實現對美國同行的趕超。

文/孫莉莉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拜登政府加速美國汽車行業電動化

拜登就任後,美國汽車業可能會發生轉變。通用汽車最近也表示,它將在正在進行的燃油經濟性標準的法律糾紛中改變立場,這表明它現在將支持推廣零排放汽車的政策。

英國、歐洲和中國政府一直在積極推動電動汽車以減少碳排放,美國政策卻朝著另一個方向發展。

特朗普和他所在的共和黨在擔任總統期間,一直在積極取消對汽車燃油效率的規定,並促進汽油發動機的繼續使用。今年3月,特朗普取消了民主黨前任奧巴馬出台的規定,該規定曾要求汽車製造商到2025年車隊平均燃油經濟性達到54美製MPG(64.85公制MPG),取而代之的是40美製MPG(48公制MPG)的標准。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促使民主黨大本營加州出台了自己的燃油經濟性標准,而根據此前與美國政府達成的豁免協議,該州被允許這樣做。加利福尼亞州已單獨宣布計劃在2035年之前禁止銷售內燃機汽車,並與寶馬、福特、本田和大眾汽車達成協議,到2026年車隊平均油耗達到51美製MPG(61.25公制MPG)。

隨著其他州將效仿加州的做法,特朗普政府收回了該州的豁免權,幾個團體向聯邦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引入單一的全國平均燃油經濟性。

其中一項訴訟得到了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通用汽車公司、日產汽車公司和豐田汽車公司的支持。這些製造商認為,這是為了實現單一標准,而不是特別支持更寬松的燃油經濟性目標。

不過,通用汽車現在已經轉變了立場,公司老闆瑪麗-巴拉(MaryBarra)在給環保組織的一封信中確認,將退出特朗普政府的訴訟。她寫道:"我們相信,拜登政府、加州和支撐著1030萬個工作崗位的美國汽車行業能夠合作找到實現全電動未來的途徑。為了更好地促進必要的對話,我們將立即退出先發制人訴訟,並邀請其他汽車製造商加入我們。"

福特並沒有參與最初的訴訟,並對巴拉的舉動表示歡迎。其他相關企業尚未跟進,不過豐田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正在"評估情況",同時強調支持單一國家標准。

拜登已經表示,他將把應對氣候變化作為其總統任期內的一項重要任務。他已經表示,將重新承諾讓美國加入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特朗普上個月才正式退出該協定),並希望設定到2050年碳排放為凈零的國家目標。

拜登承諾,在美國汽車行業及相關供應鏈和基礎設施公司創造100萬個新的工作崗位,"從零部件到材料到電動汽車充電站,幫助美國汽車工人和製造商贏得21世紀"。

所制定的具體計劃包括:增加美國電動車需求、支持購車者改用電動車、承諾建設50萬個充電站、加快電池研發等。這將受到福特和通用等美國老牌企業的歡迎,因為它們已經在電動技術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同時也受到Lucid和Rivian等電動車初創企業的歡迎。

去年美國售出了約1700萬輛新車,但絕大部分都是只有內燃機的汽車。只有326,644輛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電動車售出,這個數字比2018年的總數有所下降。但這個數字被特斯拉Model3大幅提升,它拿下了154840輛的銷量。

雖然拜登的政策可能會專注於幫助創造就業機會,但鼓勵美國電動汽車的增長將受到活躍在該市場的全球汽車公司的歡迎。其中包括寶馬、大眾和沃爾沃等公司,它們在電動汽車上投入了大量資金,並准備在未來幾年在美國推出電動汽車。

彭博社NEF的能源行業分析師估計,美國目前只有約9萬個充電站,如果承諾開發50萬個充電站,則到2030年將覆蓋美國公眾約57%的充電需求,屆時可能引發2500萬輛電動車的銷售,平均每年250萬輛。

對於這樣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來說,這似乎是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尤其是在皮卡和大型SUV占據市場的情況下,但這些電動車的大部分銷售可能會集中在城市地區,因為那裡的公共充電網路將最為發達。

無論接下來如何,似乎可以肯定的是,拜登的任期將使美國走上一條不會逆轉的電動化道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如何看待美國加州2035年起禁售新汽油車這一政策

美國加州出了一個新的規定,2035年禁止出售新的汽油車,這就意味著差不多再過15年左右,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這樣的一個地方就不會再賣新的汽車了,要麼就是賣新能源的汽車,要麼就是選擇其他的交通方式。

使用新能源汽車,這已經是一個未來大的趨勢了,因為傳統的汽油發動機雖然有更持續穩定的動力,但是隨著這些不可再生資源的逐漸開采,總量不斷下降,它的價格肯定會不斷上升,無論是從成本的角度來說,還是從保護環境的角度來說,新能源汽車都勢在必行。

D. 拜登新政獲通用、福特、特斯拉點贊,美國汽車市場迎來轉機

【導語:拜登在不久前已經正式就職,並且推行了多項新的政策,其中就包括了支持美國新能源 汽車 市場的發展。在過去的2020年裡,美國 汽車 市場的情況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那麼在拜登政府上台之後,所推行的一系列措施能否改變美國 汽車 市場的發展?】

撰文|蔡家倫、編輯|禾 子

美國新任總統拜登已經在不久前舉行了就職典禮,雖然就職典禮相對比較寒酸,但是拜登的上任將會掀起美國 汽車 行業新的浪潮。比如說在就職當天,拜登就宣布美國將重返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放慢發放新的石油和天然氣鑽探許可的步伐,還下令各機構重新評估燃油效率標准以及飛機排放標准和家電/建築能效標准。

與特朗普在任的時候不同,當時的特朗普政府推翻了奧巴馬時期推行的美國 汽車 排放標准,要求 汽車 製造商到2026年每年只需提高1.5%的燃油效率。對此,不少人都會好奇,拜登上任之後,將會對美國 汽車 市場帶來什麼樣的變化,這些變化對我們國內 汽車 市場會有哪些影響。

目前全球 汽車 市場開始趨向於電動化,但是在整個電動 汽車 產業格局中,美國依舊落後於中國和歐洲,這一點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以歐洲市場為例,歐盟在2018年就設立了十分嚴苛的二氧化碳排放標准;2019年12月宣布「綠色協議」,投資1萬億歐元從燃油車過渡到零排放 汽車 ;疫情期間,歐洲各國政府相繼推出了財政激勵措施,鼓勵消費者選購電動 汽車 。這一系列措施帶來的好處是,雖然歐洲市場的 汽車 銷量下滑,但是電動 汽車 的銷售卻創造了記錄,超過了50萬輛,加快了歐洲新能源 汽車 市場的發展。

相比之下,美國新能源 汽車 市場的發展給人的感覺是停滯不前。據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美含純電動 汽車 和插電混動車型在內的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僅為11.1萬輛,同比縮水了25%。另外,截止到2019年,美國政府擁有64.5萬輛 汽車 ,總行駛里程45億英里,消耗了3.75億加侖汽油/柴油,2019年一年時間聯邦政府在公務用車上的花費就高達44億美元。重點是,在這60多萬輛的公務用車中,電動 汽車 只佔了3215輛。而我國上海市在2019年的公務用車采購車輛中,新能源 汽車 佔比已經提升至80%。

從各方面的角度來看,美國在新能源 汽車 領域的發展還是相對比較落後的。如果按照特朗普的任期內推行的政策繼續下去的話,從2021年到2026年,美國的碳排放量將會增加8.67億公噸,多燃燒20億桶石油。但是,拜登在簽署一系列政策中,明確表示要將美國政府用車全部替換為美國產的電動車,讓美國新能源 汽車 市場煥發了新的生機。

雖然拜登推行的政策可以帶來諸多好處,比如說可以為美國創造100萬個就業崗位等,但是所需要投入的資金也是不少的,包括投資數十億美元建設充電樁等。不過,對於拜登實行的新政策,通用 汽車 、福特 汽車 以及特斯拉等車企都表示非常贊同。假設拜登一系列的政策都能夠推行,那麼美國的電動車發展或許將會進入到一個質般的飛躍。這或許也會對我們自主品牌進軍美國新能源 汽車 市場造成一定的影響。

除了支持電動 汽車 以外,拜登政府還帶頭鼓勵購買在美國本土製造的產品,要求這些產品必須是純美國血統,每一個零部件都是在美國本土生產的。拜登推行美國國貨的目的其實很明顯,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從海外回到美國國內工作的工人數量,為美國保留並創造製造業的就業機會。有數據顯示,在特朗普任期內,2019年從海外回歸美國的工作崗位數量遠低於2016年在奧巴馬政府領導下迴流的崗位數量。

拜登的「購買美國貨」建議與包括特朗普在內的前幾任總統的建議相呼應,都是通過發布行政命令。刺激美國聯邦政府購買更多美國商品,並試圖利用關稅讓外國生產商處於不利地位。值得一提的是,拜登在競選期間和選舉後的一次演講中曾表示,他將進一步強化「購買美國貨」的規則,並建議美國聯邦政府將4000億美元的支出用於使用美國產品的基礎設施項目,比如國產鋼鐵、抗擊疫情的醫療工作者提供的防護裝備等等。

對此,筆者認為拜登似乎有些忽略了當前全球化的趨勢。筆者曾多次提到拜登是一位支持多邊主義的總統,但是從該政策來看,筆者並不認為拜登是一位推行多邊主義的總統。拋開 汽車 所需的原材料不說,僅從美國防疫物資企業來看,位於加州的QYK Brands LLC在2020年開始使用來自中國的進口面料生產外科口罩,「我們必須依賴來自其他國家的原材料。」QYK Brands LLC的首席執行官拉克什說。拉克什表示,目前這些面料已經受到了美國關稅的影響,中國製造的口罩價格已經遠低於他在美國製造口罩所需的面料價格。

換句話說,拜登政府這種采購行為並不會為工業發展起到任何的幫助,甚至還會存在一定的風險,因為有些國家也會對美國出口的產品增加關稅。不過,美國政府新推出的《前進法案》,或許將會對美國 汽車 產業發展起到促進的作用,提高美國國貨的市場佔有率。《前進法案》主要是為了重建美國製造業將開啟關鍵行業的重新外包進程,包括寬頻設備、電動 汽車 、鋰離子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板,因為這些行業近年來已經主要流到中國、日本、德國和韓國。

拜登政府提倡支持美國國貨,或許將會為美國公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但是相應的,歐洲和日本等國家也可能出現類似的動向,確保政府采購的商品來自本國。假設,其他國家也採取這樣的方案,那麼拜登政府需要作出的應對措施就是,確保美國市場能夠做到穩定的內循環發展。

目前 汽車 行業面臨最大的問題無疑是晶元短缺問題的,由於受到晶元短缺的影響,全球各地 汽車 工廠都在關閉裝配生產線,而且美國前特朗普政府對中國晶元試駕的制裁行動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晶元短缺。有業內專家預測,如果無法獲得足量用於 汽車 零部件的晶元,全球 汽車 製造商今年將會面臨高達610億美元的收入損失。

但是從最新的消息來看,美國政府將在本周與台灣當局及產業代表進行虛擬會議,討論 汽車 晶元供應緊缺問題,預計將會向台積電及其同行施壓,要求增加向美國 汽車 製造商的關鍵晶元供應。事實上,美國方面依舊沒有任何想與中國聯合開發晶元的想法,而是選擇向台積電等廠家施壓的方式來獲取晶元。換句話說,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美方還是會繼續以打壓的方式來對待中國的自主品牌。

點評

回歸到本質的問題,無論是拜登政府採取任何措施,對於中國 汽車 工業或者整個製造業來說都很難會形成良性的發展,因為他們更多的是希望保住自己的產業鏈。為此,自主品牌理應加強自主研發技術,不斷提高產品力,避免受到外國勢力的威脅。

E. 美國燃油車車企或因高額罰款政策損失數億美元

美國燃油車車企或因高額罰款政策損失數億美元

美國燃油車車企或因高額罰款政策損失數億美元,這一規定意味著車企面臨的罰款將大幅增加,並引發了美國大多數車企的抗議,美國燃油車車企或因高額罰款政策損失數億美元。

美國燃油車車企或因高額罰款政策損失數億美元1

據報道,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恢復一項政策,即對燃料效率未達標的汽車企業處以更高額度的罰款,這一決定對特斯拉來說是一次勝利,而傳統車企則可能損失數億美元。

管理局稱這一決定「加強了違反國家燃油經濟性標準的汽車製造商的責任」,增加罰款可「激勵製造商改善燃油經濟性」。

2016年美國推行一項政策,即從2019款車型開始,對沒有達到平均燃料經濟性標准(CAFE)的汽車企業處以雙倍以上罰款,但2021年1月特朗普在卸任之前推遲了政策的實施。現在NHTSA恢復政策,並進一步提高了2022款車型的罰款,但管理局並未對2019至2021年車型進行罰款,因為這一問題正在審查中,是法庭質疑的對象。

當年汽車製造商對罰款不滿,認為金額太高,它們說罰款每年可能會將汽車產業的成本至少抬高10億美元。

周四,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最高官員史蒂文克里夫(Steven Cliff)簽署了最終規定,隨後正式公布。

對於2019年至2021年的車型,未達到規定燃油經濟性標準的車輛每加侖行駛英里數每少於標准0.1英里的處罰金額將由5.5美金提高至14美金,再乘以售出的不符合規定的車輛數量。對於2022年的車型,罰款將升至15美元。

2016年汽車製造商對增加罰款提出抗議,警告稱這可能會使行業成本每年增加至少10億美元。 例如,根據克萊斯勒母公司Stellantis此前的估計,這一決定預計將使該公司損失高達5.72億美元。

汽車達到的標准高於燃油經濟性要求的製造商可以出售積分給不符合標準的製造商。

在奧巴 馬總統執政期間,高額罰款從2019年車型年開始,但特朗普政府在法院裁決後將生效日期定為2022年車型年。

管理局估計,對於2019年車型年,按新罰款比例計算,汽車製造商將欠下2.94億美元,高於根據此前費率估算的1.154億美元。

管理局補充說,「認為罰款不會增加的」汽車製造商制定2019年至2021年計劃,「只會由他們自己承擔風險」。

一個代表除特斯拉以外幾乎所有主要汽車製造商的行業組織的負責人周日表示,如果罰款用於「投資電動汽車、電池和充電基礎設施,而不是消失在財政部的普通經費中」,那將是一個「更好的結果」。

去年8月,管理局提議將2024年至2026年的`燃油經濟性標准要求每年提高8%,推翻了特朗普時代的一項規定,即從2021年開始降低高標准。管理局預計將於本周發布2026年之前的最終燃油經濟性標准規則。

周日,Stellantis表示,該公司「願意與政府和議會合作,允許管理局等機構利用罰款所得,加強對技術和基礎設施的投資,以加速美國強勁的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

特斯拉並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2015年,國會下令聯邦機構調整民事處罰,以應對通貨膨脹。美國燃油經濟性罰款損失了原有額度的75%。自1975年以來該罰款只上漲過一次——從5美元漲到1997年的5.5美元。

美國燃油車車企或因高額罰款政策損失數億美元2

據文件顯示,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恢復了對近年來未能達到燃油效率要求的汽車製造商的更高罰款,這對特斯拉來說是一個勝利,但對其他車企來說,則意味著將損失數億美元以上。

2015年,奧巴 馬在任時期,美國國會曾要求聯邦機構針對未能滿足燃油經濟性(CAFE)標準的車輛調整民事處罰力度。作為回應,美國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提議將每0.1MPG(每加侖英里數)差額的罰款額度提高到14美元。

2016年7月,NHTSA發布罰款「漲價」公告,對未達到CAFE標準的車輛罰款額將從5.5美元/0.1MPG上漲到14美元/0.1MPG,並從2019車型年開始生效。

這一規定意味著車企面臨的罰款將大幅增加,並引發了美國大多數車企的抗議,稱此舉將令汽車行業每年增加10億美元以上的成本。比如,Stellantis就可能需要為此多付數億美元的罰款。在美國主要車企中,只有電動車企特斯拉支持這一罰款提價規定,因為特斯拉可以藉此向其他車企高價售賣碳積分並以此盈利。

不過,在前總統特朗普去年1月下台前夕後,曾將這一「漲價」條款的生效年份推遲到了2022年。特斯拉則對此表達了不滿,因為這意味著碳積分的價值下降。拜登政府上台後,特斯拉就一直建議政府恢復罰款標准。

2021年拜登上台後,就開始考慮撤回特朗普政府的決定,即恢復此前奧巴 馬政府制定的法規。而目前,根據外媒看到的NHTSA最終規定文件顯示,NHTSA不僅決定將恢復了此前的「漲價」罰款,而且還進一步提高了2022款車型的罰款。

這對於美國除特斯拉以外的其他主要車企來說,都是一記重拳。

一個汽車行業組織的負責人周日對此回應稱,如果將罰金「投資於電動汽車、電池和充電基礎設施,而不是消失在財政部的普通基金中」,那將是一個「更好的結果」。

該行業組織代表除特斯拉以外幾乎所有主要汽車製造商。

美國燃油車車企或因高額罰款政策損失數億美元3

燃油汽車和電動汽車到底是競爭關系還是替代關系?就目前的形勢來看,還很難說清楚。但可以確認的是,隨著電動汽車加速擴張,燃油汽車的份額逐漸下滑,兩大陣營之間的矛盾也會加劇。加上相關政策的助推,這種矛盾可能會變得僵化。據媒體報道,美國日前又恢復了燃油車超高罰款的規定,這對燃油汽車廠商來說是一個打擊,但特斯拉們卻是「狂喜」的那一方。

特斯拉

3月28日,據財聯社報道,有文件顯示,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恢復了對近年來未能達到燃油效率要求的汽車製造商的更高罰款,這對特斯拉以外的車企來說意味著數億美元以上的損失。

據了解,2015年NHTSA提議將每0.1MPG(每加侖英里數)差額的罰款額度提高到14美元。

2016年7月,NHTSA正式宣布對罰款進行「漲價」,對未達到CAFE標準的車輛罰款額將從5.5美元/0.1MPG上漲到14美元/0.1MPG,從2019車型年開始生效。此舉立即引發了美國大多數車企的抗議,稱汽車行業每年將增加10億美元以上的成本,如Stellantis集團可能需要多付數億美元的罰款。

2021年1月,該「漲價」條款的生效年份被推遲到2022年。而根據外媒看到的NHTSA最終規定文件,NHTSA不僅決定將恢復此前的「漲價」罰款,而且還進一步提高了2022款車型的罰款。

F. 如何看待美國加州2035年起禁售新汽油車這一政策

如何看待美國加州2035年起禁售新汽油車這一政策?這里需要通過禁售燃油車的利弊來考慮。

綜合來看加州禁售燃油車的舉動非常合理,並且這個目標很容易達到。

G. 強化品牌服務,現代汽車美國再推3年免費維修政策,提升競爭力

為了搶佔美國市場,韓國現代汽車決定再推全新售後服務項目,繼3年免費維修服務政策。

韓國現代汽車在美國有著比韓國還要完備的新車售後服務,其中包含有動力總成部分10年或10萬英里(約16萬公里)質保、新車5年或6萬英里(約10萬公里)質保以及7年車體防穿孔質保。如今再加入3年免費維修服務政策。使得韓系車在美國市場競爭力又強了不少。

最後是新能源產品的質保:EV、PHEV車型動力蓄電池、驅動電機及其控制器包修期為8年或150,000公里,以先到為准。HEV車型動力控制模塊、變壓器及轉換器總成、電池組模塊總成包修期為10年或200,000公里,以先到為准。

別的沒有了,相比較美國地區的質保政策,國內的質保一般般,甚至不如一些自主品牌來得實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H. 2022年前七個月美國電動汽車注冊量同比上漲55%,這數據說明了什麼

2022年前七個月美國電動汽車注冊量同比上漲55%,這數據說明了什麼首先是說明世界范圍內新能源汽車正在加速發展汽車市場會逐步被新能源汽車取代,其次就是美國政府也在重視對應的環境保護給出了對應的新能源汽車購買優惠政策,再者就是美國的人民群眾對於新能源汽車越來越認可主要就是續航里程越來越長,另外就是新能源汽車在動力電池方面不斷取得新的突破使得新能源整車的價格逐漸下降受到消費者的歡迎。需要從以下四方面來闡述分析2022年前七個月美國電動汽車注冊量同比上漲55%,這數據說明了什麼。

一、說明世界范圍內新能源汽車正在加速發展汽車市場會逐步被新能源汽車取代

首先就是說明世界范圍內新能源汽車正在加速發展汽車市場會逐步被新能源汽車取代 ,對於世界范圍內的汽車市場而言正在加速過渡到新能源汽車時代。

新能源汽車車企應該做到的注意事項:

加強對於動力電池的研發技術。

閱讀全文

與美國汽車政策如何變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張掖三廠有哪些工業園 瀏覽:210
寶馬新款5系防盜螺絲在什麼位置 瀏覽:848
工業污染人有什麼感覺 瀏覽:527
賓士e300怎麼折價 瀏覽:149
汽車哪些保養不建議去做 瀏覽:103
汽車活性碳罐多久更換 瀏覽:82
新款奧迪a6顯示屏藍屏怎麼解決 瀏覽:268
寶馬跟賓士哪個車更好 瀏覽:655
寶馬530怎麼解除鎖車喇叭 瀏覽:613
汽車超市如何引流 瀏覽:760
賓士c260油壓方向機如何匹配 瀏覽:586
奧迪a8汽油濾芯更換多少錢 瀏覽:683
賓士新款s屏幕成本多少錢 瀏覽:750
奧迪A8引擎蓋多少錢 瀏覽:900
北理和同濟工業設計哪個好 瀏覽:882
工業電動引擎怎麼用 瀏覽:407
寶馬3系馬牌跟倍耐力哪個好 瀏覽:691
哪裡找工業邊角料處理地點 瀏覽:730
進口賓士出廠運到4s店需要多久 瀏覽:884
賓士什麼車的後大燈是箭頭 瀏覽: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