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大全 > 汽車品牌存活多久

汽車品牌存活多久

發布時間:2025-05-07 21:13:29

『壹』 世界十大歷史最悠久的汽車品牌

眾多周知,自世界上第一台汽車誕生至今,已經擁有超過130年的歷史,除了賓士品牌外,其實很多汽車品牌成立已經100多年,今天我們就一起回顧一下十大最悠久的汽車百年老店。

第10名:勞斯萊斯

成立時間:1906年

賓士作為舉世聞名的豪華車企之一,其造車歷史也是最悠久的。1883年,卡爾·本茨建立賓士汽車公司,1886年成功打造世界第一台三輪汽車;同年,戴姆勒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輛四輪汽車。1926年,戴姆勒與賓士合並成為戴姆勒-賓士汽車公司,並以「梅賽德斯-賓士」作為品牌名稱。100多年來,賓士品牌一直是汽車技術創新的先驅者。

『貳』 假如只有三家造車新勢力能存活,你選誰

2018年,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預測,未來3~5年,車企的關停並轉、兼並重組將不再是新聞,大部分的汽車品牌將被無情地淘汰,而90%的造車新勢力將成為先烈。

2020年1月6日,美團網創始人王興表示:國內汽車圈最後只會剩下「3+3+3+3」家車企:3家央企是一汽、東風、長安,3家地方國企是上汽、廣汽、北汽,3家民企是吉利、長城、比亞迪,3家造車新勢力是理想、蔚來、小鵬。

據說理想已經在緊鑼密鼓地啟動IPO,作為理想汽車的投資人,王興在預測時夾帶私貨,為理想正面傳播也在情理之中。

?那麼你認為最後的結果是:王興送外賣還是沈暉送車?假如只有三家造車新勢力能存活,你選型岩誰?歡迎留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叄』 2025年如何選車,你需要知道的幾大趨勢

回望2024年,汽車行業出現了太多的「不可思議」。

梳理2024年汽車圈發生的重要事件,1月份,特斯拉與蔚來、理想等造車新勢力拉開新一年的價格戰,此後比亞迪正式主導價格戰進程,並完成全部主銷車型降價煥新。

接著,各主流新能源車企開啟智駕領域的爭奪,端到端成為2024年智駕解決方案的新趨勢;

3月底,小米SU7的爆紅開啟了汽車營銷新時代,包括多家傳統車企紛紛在營銷層面轉型,以「新理念」代替「舊思想」。

4月,北京車展如期舉辦,全面電動化、智能化成為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隨著理想、問界、零跑等增程技術主導的品牌打造更低價位的增程產品後,增程車市火爆異常;

7月,新能源市場滲透率首超燃油車,奠定了下半年車市走勢,新能源將與燃油車二分天下。同樣在7月,寶馬宣布降量保價,打響對抗價格戰的第一槍。此後,包括賓士、大眾在內的多家車企跟進,但效果甚微,最終不得不放棄,重回價格戰。

8月,以舊換新政策加碼,國補放寬條件,各車企順勢推出各種補貼花樣,車市盛況空前,進而在「金九銀十」車市中,銷量持續走高。正是藉助這一輪東風,乘聯會預測2024年乘用車市場規模將突破2700萬,增幅近6%。

10月,哪吒被爆欠薪,消費者認知中擁有資本背景的頭部新勢力車企陷入困境,至今仍無法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

12月,極越的突然爆雷給予新能源行業沉重的打擊,用戶在購買新能源產品時似乎有意無意地增加了選購維度,就是車企是否能活得長久。

2024年車圈重要事件遠不止於此,但都涵蓋了幾大內容:新能源技術趨勢、營銷趨勢、抱團取暖以及生存問題。進入2025年,車圈主旋律仍離不開這些話題,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2025年的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選購新能源車,要擦亮眼睛

2024年中國市場新能源車銷量突破1000萬,與年初預測的1100萬銷量非常相近,在2023年進入高速增長期後,迎來繁榮期。

但無論是2024年初的高合,還是年底的哪吒和極越,都在告誡消費者,選購新能源車,需要擦亮眼睛,在性能、顏值等必要的產品力和品牌力背後,還要考慮企業的可持續性及風險。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10月,全國乘用車平均價格下降至16.8萬元每輛。而今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僅下降1.8萬元,這也說明今年下半年車企盈利能力呈下降趨勢。從各車企公布的三季度銷量來看,中國幾大傳統汽車集團均確實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利潤下滑,尤其是上汽、廣汽,利潤斷崖下滑引起全行業熱議。

另一方面,新能源車企雖銷量節節攀升,但實現盈利的企業仍寥寥無幾。各車企前三季度的財報顯示,新能源領軍企業比亞迪在今年前三季度,雖然整體利潤提升,但單車利潤出現同比下降。其他頭部新能源車企,能夠實現盈利的依然只有理想、問界和特斯拉,小米這樣的新能源頂流,都未能在汽車業務上實現盈利,足以見得2024年新能源車市競爭之激烈。

以此為前提,2025已被業內公認為行業第一階段的淘汰賽,存在變數的新能源車企要比2024年更多。此外,從新能源市場大環境分析,車企之下的供應商體系,包括零部件、廣告公關等,同樣面臨著巨大競爭,任何一環的崩塌或都是壓倒車企的最後一根稻草。

新能源車和燃油車,或將實現平權

兩年前,國家針對新能源車免徵購置稅的決議延續至了2027年底,加上今年以舊換新政策對於新能源車有更高的補貼標准,種種因素表明,2025年想要實現油電政策平權,並不容易。

此前有消息表明,國家正在研究2025年以舊換新政策,今年的以舊換新已促進近600萬輛新車的更新,效果顯著,因此,2025年促進汽車市場消費政策勢在必行。

另一方面,2025年新能源車市場滲透率將大概率超過50%,甚至達到55%,逼近60%,按照今年新能源車銷量計算,符合購置稅減免政策的純電動以及插電混動車型佔比超過新能源銷量的75%,也就是大約一千萬輛新能源車被減免購置稅,以平均一輛車被減免1萬元購置稅計算,這些車輛共計減免最高10億元購置稅。

因此,一旦新能源車銷量穩定在與燃油車銷量相當,甚至穩定地超越燃油車,提前結束新能源車福利,也並非沒有可能。

技術發展共識:強AI、長續航、高效率

近期,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未來將投身人形機器人研發。人形機器人代表著AI發展的終極形態。

在汽車領域,AI代表著智駕的進階,座艙的智能,是人與車輛深度連接的重要紐帶。2024年被稱為智駕元年,此外,包括各種智能座艙大模型也層出不窮,科技正將汽車變為人們重要的生活夥伴,而不再是冷冰冰的出行機器。

2025年,包括智能座艙,智駕兩方面的競爭,都將進入全新層面,至少將2024年的行業平均水準提升一個量級。

首先是智能座艙,目前智能AI大模型不僅能解決開車過程中遇到的出行旅途方面的疑慮,在娛樂層面,甚至是健康領域,AI大模型都能夠應對自如,無形中為單獨駕駛車輛的駕駛員帶來擬人化的陪伴。

重頭戲在智駕,2025年智駕將向兩方面發展,一是更高階,二是更低價。有消息稱,比亞迪明年大部分主銷車型都將搭載智駕功能,低價位車型將至少搭載高速智駕,而高價位車型將搭載全套的高階智駕功能。在剛剛上市的新騰勢D9上,已經上車了高階智駕,且售價與此前一代車型沒有差異,也就意味著比亞迪將用增配不加價的方式打響智駕市場的第一槍,這或許也是2025年價格戰的第一槍。

此外,2025年L3級自動駕駛的法規是否能夠完善,也決定著智駕的競爭方向。目前包括多家車企都具備完善L3級自動駕駛的技術能力,而沒有這方面的能力,或者說無法在智駕方面投入巨大成本以實現追趕行業平均水準的公司,將會進一步被壓縮市場空間。

長續航方面,已不再局限於純電動車。不久前,寧德時代推出增程式車型專用的驍遙電池,能實現最長純電續航400km+,以及4C的充電倍率,將增程車型的純電表現提升到純電家用車型的續航水準,能夠有效改善增程車型「費油」的問題。

而插電混動車型則更看重綜合續航,其未來的技術發展趨勢是電池將越做越小,進一步縮減整車成本,但發動機熱效率將繼續提高,從而帶來更長的續航能力,也就是追求高效率行駛。

燃油車也將會在高效行駛方面持續進階,除了配備小電池實現油電混合以外,提升發動機熱效率也是改善燃油經濟性的重點技術方向。

市場競爭白熱化,將加速車市洗牌

從謳歌退出中國市場,到廣汽三菱退出,車市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大洗牌階段。2025年,這種趨勢將愈演愈烈。

截至今年11月,自主品牌的市場滲透率已經達到65%,按當下市場趨勢來看,2025年這個數字達到70%也在意料之中。

因此,未來車市的洗牌,將呈現入局難、出局快的局面。具體來看,自主品牌份額的持續提升,將持續刺激合資品牌,今年以來,包括豐田、本田在內的多家傳統合資品牌相繼裁員,就是受到了自主品牌的銷量沖擊、行業內卷帶來的利潤沖擊所帶來的直接影響。2025年,內卷還將繼續,自主品牌銷量大概率將持續攀升,留給合資品牌的市場份額和利潤,不多了。

另外,自主品牌之間,也將加速洗牌。今年9月,吉利的台州宣言以及後續的一系列操作,讓全行業看到做減法才是大集團應對市場變革的最佳解決方案,另外部分大型集團是否會效仿吉利的這種整合方式,保留有用的,摒棄冗餘的,相信2025年將會有答案。比如今年三季度財報表現不盡如人意的廣汽集團,2025年除了將迎來一大波人事變動外,品牌也將重新整合。有消息稱,目前廣汽埃安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昊鉑,就將在明年並入廣汽傳祺,而廣汽的新高端,將會是11月廣汽宣布的將與華為聯合打造的全新品牌。相信類似的情境也會在其他集團上演。

2025年也將成為造車新勢力生存或消亡的分水嶺。極越暴雷後,網路上曾傳出一家頭部造車新勢力同樣面臨品牌去留的困境。因此,2025年任何一家造車新勢力無法繼續生存,相信大家都不會過於感到驚訝。

而對於入局難,目前新能源市場已初步形成了品牌格局,未來想要以新品牌入局,並想要打破現有市場格局,可謂難上加難,除非有著比小米、華為還強的品牌號召力,抑或是傳統汽車大集團打造的技術領先行業的全新品牌,不然很難撼動目前的品牌市場格局。

寫在最後:

明年這車怎麼買,實際上總結下來有兩點——靠譜的品牌以及成熟的技術。比如銷量持續攀升的比亞迪,促使用戶購車的最主要原因,除了品牌和技術,也包含其規模夠大、不容易倒閉的理由。燃油車領域,在全球仍有大量市場空間以及盈利可觀的品牌,都是可購買的選擇。

另外,明年選車也要看準車企的盈利能力,利潤持續為負,且傾注了各種方法依然收效甚微,就要考慮品牌的存活問題。高負債、賬期長,且資產無法抵消負債的企業,也有隨時暴雷的可能。因此,2025年買車更加考驗消費者的判斷能力,只挑樣式和技術,閉眼買車的時代,就要過去了。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汽車頭條V,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肆』 汽車廠二十年以後可能會怎樣

一、二十年後,世界上汽車大集團不會超過五家。

站在現在看未來是看不清楚的,因此我們投資人習慣站在未來看現在。

我認為,二十年之後,全世界的汽車產業將會更加集中,現在全世界知名的汽車集團還有十幾個,將來頂多也就五、六個,比現在會少一半。推動這一巨變的力量是新能源汽車與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你看看今天的手機,主要也就那麼幾個品牌,家電、通信行業的今天就是汽車行業的明天。

現在電池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我預計五年之內,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電動汽車對燃油汽車的替代還不會太快,但五年之後,就會提速。

二、中國的自主汽車品牌絕大多數活不下來。

中國絕大多數自主汽車品牌將來活不下來的主要原因是不賺錢。過去,中國汽車市場高速增長,國外品牌與自主品牌都有飯吃,只是吃多吃少的問題。現在市場掉頭了,向下走,必然競爭激烈,國外品牌往下一擠,它在中國的利潤水平回到世界平均水平3%-5%的時候,自主品牌只有虧損。

過去一段時間大家對自主品牌比較樂觀的原因是其在SUV市場和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的份額上升得比較快,導致出現這一局面的原因是跨國汽車公司沒有完全准備好,這次上海車展上最突出的一個看點是大眾、寶馬、賓士等跨國汽車公司補上了SUV和電動車這「兩門課」,接下來,自主品牌的日子肯定不好過了!當然,自主品牌也有一些進步,像廣汽新能源推出了兩款車,很有科技含量,但具有這樣品質的國產電動車還是太少了!

有人說中國汽車市場下滑一段時間後會再反轉向上,朝著4000萬輛以上走,自主品牌仍然還有不小的發展空間,這是痴人說夢。當使用網約車、專車的經濟性與便利性遠遠大於個人購車時,個人購車量會大幅減少。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中國一個家庭可能還會買一輛車,但第二輛將來就不會了,所以按千人平均保有量來預測未來中國汽車市場是沒有道理的。

三,如果互聯網汽車新勢力中只選一家。

我們不會投傳統燃油汽車,主要是因為將來它干不過新能源汽車。

現在干新能源汽車的有兩類:一類是傳統汽車廠,還有一類是互聯網造車新勢力。為什麼只投後一類呢?因為前一類傳統汽車廠的燃油汽車今天會為新能源汽車提供現金流,但明天會反過來成為巨大的負擔。而互聯網造車新勢力可以輕裝上陣,但它也有一個問題,有沒有足夠的錢可以堅持到未來。

這幾年前後有六、七家互聯網造車新勢力讓我們來投資,最終我們選了兩個,如果現在回頭看,只選一個的話,我們只會選。主要原因是創始人有許多現金,可以支撐公司長時間發展,而且他公司花錢的方式還是比較節省。

四、現有的汽車銷售服務體系會崩潰。

我們肯定不會投資現有以4S店為主的汽車經銷商集團。這個體系是建立在傳統燃油汽車基礎上的,未來如果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之後,現在的銷售服務體系就不存在了!過去大家看到有許多修彩電、修手機的門店,現在還有嗎?當然,服務還是需要,但服務量肯定會越來越小,而且組織形式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五、汽車出行領域只有成為領頭人才能存活下來。

現在汽車廠也在加入到出行領域,為自己的未來找出路。但這個行業是建立在互聯網平台上的行業,不是巨頭活不下來,它的集中度會比汽車品牌的集中度還要高。當然,不排除汽車廠家在其平台下面可與它達成一些合作。

六、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只能靠市場來選擇。

新能源汽車哪條技術路線最終會成功?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哪一種最有戲?現在都說不準,只能由市場來選擇。說不定將來還會出現一種突破性技術,比這三個更先進,這都不好說,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技術正在朝電動化、智能化這個方向大步邁進。

閱讀全文

與汽車品牌存活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豐田為什麼和寶馬一起打造牛魔王 瀏覽:744
南門汽車站物流多久停 瀏覽:936
奧迪q5怎麼看兩邊距 瀏覽:434
賓士glc轎跑跟amg有什麼區別 瀏覽:439
汽車維修幾次4s店多久申請換新 瀏覽:851
華晨汽車市場在哪裡 瀏覽:893
賓士gle車子沒電了怎麼解檔位 瀏覽:323
學汽車維修多久能出師出來開店 瀏覽:318
奧迪e3和55t哪個好 瀏覽:74
奧迪q3提車多少錢 瀏覽:415
安順市汽車站在哪裡 瀏覽:382
工業富聯是什麼產品 瀏覽:281
寶馬翻車修要多少錢 瀏覽:896
汽車分期一般是多久 瀏覽:412
物業工業園區每周該如何召開會議 瀏覽:64
賓士m級電瓶正負極在哪裡 瀏覽:130
深圳工業樓宇多少錢一平方 瀏覽:307
賓士更換二手安全氣囊電腦怎麼匹配 瀏覽:551
寶馬x5為什麼是單邊出氣的 瀏覽:743
賓士提車都等了多久啊 瀏覽: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