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賓士、寶馬、別克、紅旗在大家眼中分別是什麼樣的一種形象
看車很多年 感覺賓士就是賓士 這么多年很多人想挑戰都是做不到
賓士任何時候都是很 莊重的CLS也不例外 寶馬運動運動還是運動 除了7系再就沒太好的感覺 寶馬的設計師已經更換了 就是因為太張揚的外形復合年輕人的口味 但是汽車的外形生命周期縮短了 對品牌發展不利。想想5系列剛出來多張揚 現在比5更凌厲的外形 CTS EVO比比皆是 反倒覺得賓士E系列的4眼田雞比較經典了。
寶馬在我眼裡 算是真正暴發戶的象徵 很多人說賓士是暴發戶的象徵 其實看看買車的人就知道 寶馬最暢銷的3系列 中國320的比重明顯的大 外國最好賣的則是M3 330和敞篷版本 玩車還真沒幾個玩寶馬3的 薩博 速騰 高爾夫 邁騰 蓮花還有現代最新的勞恩斯 平心而論 能跟寶馬差多少?還不是都奔著寶馬的牌子去得還有寶馬的Z4 簡直是給寶馬丟人的車型 動力也就比1系列搶點 照樣被寶馬族捧著。
別克淪落成這個樣子 本人比較心疼 曾經是跟卡迪拉克一個等級的 美國現在別克也比較貴 可能跟大眾一樣 讓捷達桑塔納吧品牌知名度降低了。老君威和另一個小車鬧的 周恩來和溥儀都是別克的擁護者。
紅旗嘛 在我眼裡美形象了 但是我相信一黨專制的中國 會利用內部關系把這個品牌搞起來 這個品牌部適合商業化 中國最據代表性的品牌了 有些白痴說吧紅旗給 奇瑞 給比亞迪之類的 都是智商存在問題的人 這個品牌商業化就死亡 一汽 上汽 東風以外 別人課沒這個實力和資格 政府的阻礙也大。
至於中國沒人才 也是不太對 人才也不少 但是其他的很難跟上。比如基礎材料
仔細觀察身邊的 電鑽頭 高隔熱海綿 超高強度水泥 建築鋼材 甚至罐頭起子都是日本 英國 德國做的。中國很多東西 都不達標 也沒太多能力去發展 中國的飛速發展主要貢獻不是來自於重工 基礎產業和第三產業為中國貢獻遠比重工多很多。中國最近不也投資4萬億發展10個重工產業嘛 早汽車 不是那麼簡單的發動機沒技術 或者變速箱技術不夠 這些中國也都有 一汽不也有V12的發動機么?不也拿到了日本愛信的6速波箱技術了么?老奧迪1.8T的發動機 一汽不也自己改裝過寶來R么?這些中國也能行 就是平時注意不到的地方 中國和外國差距太大了。
首先是油品 皇冠上一代開始准備 投產分層噴射的發動機 但是油品不行 取消了計劃 現在的大眾2.0TSI發動機也有類似的毛病 油耗比預期的要大 就是燃燒充分了 油也不像歐洲那麼好。還有中國的焊接也有問題 美國電焊也是需要資格證和學歷的 日本也如此 他們都是裝備工作服不齊全不上崗的 中國打工人員 帶個麻布手套 穿個跨欄背心 弄個面罩就敢往上沖 人家的基準是焊介面毫米單位 我們的基準是 能焊上就行。看看當初長安把 沃爾沃S40做的。26年前 奧迪投產的奧迪100 純德國員工和技術處來的車 現在也比中國其他廠的強 起碼認為比中華做工強。還有輪胎 中國的輪胎除了硬度以外 其他沒有國際達標的。。。郁悶 給中國點時間 做汽車得從基礎開始 直接讓上汽一汽去做超跑 底盤鋼架都不達標 發動機能有500匹的 車子跑到300就散架了 不也白扯?
B. 對新能源汽車,消費者存在的普遍誤區有哪些
現在啊還有很多汽車小白對新能源汽車存在誤區,今天小丁給大家一一揭曉。
一、低估了電動汽車跑長途的能力
室外駕駛時,能耗比20度左右高20%左右。華北地區冬季氣溫應低至-5度至-10度,能耗估計為10% -20%。這實際上極大地影響了電池的壽命。至於東北地區,很難想像……在東北購買電動汽車,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備!
此外,磷酸鐵鋰電池對低溫更敏感,還要充分考慮。
C. 2020北京車展群訪:上汽集團榮威品牌
[汽車之家人物訪談]?2020年9月26日,北京國際車展媒體日首日,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俞經民、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崔衛國、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總設計師兼全球設計總監邵景峰在上汽榮威展台接受媒體采訪。以下為采訪實錄:
記者:我有一個問題問邵總的,傳統MPV客戶對產品造型的需求是端莊、穩重、大氣、平衡,新的榮威iMAX8產品造型除了保留了大氣的基本要素之外,更年輕、更時尚、更具個性。是不是MPV客戶的潛在需求在當下發生了一些變化,上汽又是如何把握住機會,在設計語言上滿足了變化?
邵景峰: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涉及到了俞總講的消費人群的變化。以前,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把MPV列到自己的購物欄里,因為覺得開MPV出去像專職司機。到現在不一樣了,包括我本人和周邊的同事,家庭成員比較多,比如二胎家庭就會首選MPV,使得MPV市場需求迅速擴大。另外,現在市場的需求也發生改變,當下很多人體驗過轎車、MPV,到換車的時候會真正思考:我到底追求的是什麼?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把MPV重新納入他的思考范圍。我們的設計定位裡面涵蓋了很多人群,比如個人工作室的工作者、網紅、小企業主等等,他們出行的最佳配置就是MPV。同時,當下消費者對MPV車型的商務需求和個人需求也在快速擴大,使這個細分市場擁有潛在爆發力。之前我狂推跑車,這段時間想法也在不斷變化,我覺得MPV會迎來一個春天。現在消費者買MPV和以前買MPV的心態發生了變化,以前不買就是想讓自己不要看著像司機,現在載著一家人出門像司機也沒關系。現在MPV在中國市場上有新品類的感覺,讓消費者在開這個車的時候彰顯不同身份,現在開MPV給人一種神秘的形象。
榮威iMAX8不僅造型上有亮點,配合大崔同學深厚的功力,讓這輛車第二、第三排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大家可以親身體驗一下,舒適性和科技性俱佳。通過語音控制「魔吧」在車內穿梭,這個功能能夠實現是大崔同學付出的努力,我們一度想放棄掉,現在反而成為了大家談論的亮點。場景化是這個車區別於其他車的亮點,這個車的空間也達到了頂級MPV的標准,還配有科技、互聯網、信息流轉等等,能夠滿足很多人的購車需求,讓本來想購買7座SUV的車主可以改買MPV。我看這位記者身高接近2米,可以邀請你給我們做一期測評,感受一下座椅的電動調節功能舒不舒服,頭部空間有多大,相信出來的測評結果會很不錯,如果你滿意了,大家感受都不會差。舒適性是這款MPV追求的重點。現在年輕人轉向選擇MPV代表了一個趨勢,也是我們MPV團隊想表達的訊號,希望我們團隊能夠把信息傳遞給消費者們,讓消費者在7座汽車里有更多選擇,選擇我們上汽的MPV。
俞經民:有一個問題剛才我們邵總沒有直接回答,因為他很自信,這個車到底漂亮不漂亮?它就放在那裡,而且牆面上都是這款車的畫稿。剛剛邵總又畫了一遍,就坐在這里畫的,這輛車是從用戶的角度設計的,他隨手就能畫出來,因為這款車的樣子已經深深印在了他的心坎上。
記者:我想請教一下相關營銷的問題,我在網上看到榮威跟故宮的合作、跟非遺專家的合作,之前紅旗也在做這方面的活動,給我的感覺是榮威的活動和紅旗的活動是南派營銷和北派營銷,而我們榮威更深入。我想聽聽您從營銷的角度怎麼解釋這樣的合作?對於雙方持續性的合作有怎樣的考慮?我們為什麼這樣考慮?
俞經民:我們和故宮博物院的合作不是單純的營銷,不是想通過這一點吸引多少流量,這完全不是我們的初心。我們是對榮威品牌進行了深度的解讀,我們這個獅標已經十幾年了,也很受用戶喜歡,但隨著市場的變化,年輕用戶已經成為消費主力軍,其中最突出的就是90後或者泛90後群體,這點從我們用戶的平均年齡就可以看出來。比如榮威RX5PLUS的車主年齡,跟之前我們的車主年齡相比年輕了3-5歲。在這個月16日「抖in北京」國際時裝周活動時我們有做過統計,榮威RX5PLUS的車主年齡佔比最大的是90年到99年這個年齡層,達到了35.8%,從中可以看出市場主力消費群體在發生變化。在主力消費群體身上我們看到了很強的中國文化自信的標簽,所以我們一直在和大家商量,一起動腦梳理出「中國的自信源於你越開放、越自信,就能參與競爭,能拿出更好的產品來引領潮流、滿足用戶需求」,而這背後的邏輯就是「誰有好東西、能給人民帶來更好的生活,這樣的社會、國家、人民就更自信」。90後從小到大耳濡目染、深刻接觸,他們對中國本土文化更自信。我舉個例子,9月23日我在上海,我們和新華社聯合舉辦了「3.0T綠色澎湃動力中國品牌力量」思享會,請了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張維為院長。他分享了一個故事,他說他有個好朋友現在在英國,是60後,他朋友的孩子是90後,他們到英國待了幾個星期,他朋友的孩子說:「爸爸,這個地方你60後可以適應,我90後不能適應,這里科技感不足,想更好地生活,怎麼能沒有科技賦能?」所以我們一定要拿出科技,我說的科技不光是數字化、智能化的科技,而是生活方方面面都要有科技賦能。
邵總前面也講到了,我們的榮麟紋不光是藝術創造,也是計算美學,這是他畢業於哈佛的徒弟搞的,研究很長的時間,只是為了更好地將藝術與AI技術完美融合,美學的背後也具有科學含量。大家都擔心MPV這個市場不夠大,我反過來問,為什麼會覺得市場不大?其實現在用戶的需求都在增加,只能說明還沒出現優質的產品能吸引用戶的關注,引領市場發展。我們打造的這款MPV也是為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而來,這款車最大的特點就是「物美」,很多品牌還在專門做4座的MPV,但我們不做,因為這款車第二排往後移動就可以變成4座,帶來更好的出行解決方案。
前兩天也有一個消息,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第十年活動展開,我們剛剛簽約,百人援滇,就是雲南,我們交付了10輛榮威RX8,也邀請韓老師到上海的上汽榮威廣場,看了一下榮威iMAX8。韓老師說小俞弟弟,這個加兩輛行不行,我有一個明星好朋友個子蠻高,上海人,跨欄的,劉翔,奧運會冠軍,我讓他坐第二排,他腿長。我說現在預售開始了,我們的核心4S體驗店、眾多的經銷商、服務商、投資人都在等這輛車,因為迫不及待要向朋友圈介紹這輛車,所以這個月很緊張,只有300多輛車,但是兩輛沒問題,我給你。
5米車身大家不用擔心空間,以前出遊的時候打開後面的後備廂可能行李放不下多少,但是我們不僅第二排可以移動360mm,第三排也可以往前移200mm,所以行李廂空間變化也是蠻大的。這個科技是以人為本的。我們在不斷升級迭代進化,不然怎麼可能拿出「魔吧」呢?我一直在問用戶,問好朋友,這個東西應該叫什麼,他們說原來叫中央扶手箱,但中央扶手箱不會動,只有儲物功能。所以要有想像力,來迎合需求和引領潮流。「魔吧」很炫,功能很到位,語音可以呼喚,在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移動。搞了「魔吧」以後,大崔同學一發不可收拾,又搞了「魔屏」,為第二排第三排保證更好的全車交互,還有第二排的座位,可以調整到63度,這是NASA試驗出的太空座椅最佳角度,而且還有10層復合結構,有打孔頭層小牛皮、通風層,造型也很好看,包括扶手等各方面完全是創新迭代的。還有我們的動力總成,新一代400TGI配8AT,同時還有隔音玻璃,底盤也是專業調校的。讓這款車宜家宜商,是我們的追求,一開始這個車到底是主家庭方向還是主商務方向,我也講不清楚,後來我想明白了,又要宜家又要宜商,現在社會節奏很快,如果有人幫你開車,你坐車上想幹嘛,不就是想休息一會兒、睡一會兒嘛,不就是要坐得舒服一點,躺得舒服一點,而且要很安靜。要引領市場,必須拿出高水平,所以我對邵帥講,要做「頭部網紅」。他問什麼標准,我說超過埃爾法,一定要超過埃爾法,因為現在MPV用戶也很年輕,還有很多新創企業需要這輛車,原來MPV的選擇少了一點,驚喜不夠,所以我們要帶來新選擇。謝謝提問。
記者: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一下崔總,這輛車我們已經看到了,確實有吸引力,以後會不會推出混動版,大概什麼時候?謝謝。
崔衛國:這個車子俞總也講了很多東西,我接著俞總講一下,我們真的花了心思打造,原來想屏多一點,但是MPV第二排是比較重要的,於是我們搞了「魔屏」,在「魔屏」裡面可以看到導航的信息,可以定製化地說歡迎老婆大人,或者歡迎領導,還可以有電子橫幅,第二排的乘客也可以點自己喜歡的音樂。魔屏有很大的想像空間,是按照場景定的,不是說做一個屏就很酷了。接著回答你的問題,混合動力車型,還有電動車,其實我們都在考慮,續航里程做多少比較好、混動還是純電,其實所有的方案都有。現在我們在做市場調研,看一下未來的趨勢決定做哪個,或者做兩個方案也可以,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都會有。
俞經民:現在的動力總成很受歡迎,400TGI,接受度會十分高,我想給大崔同學提個建議,訂單用戶發問卷,你會不會推薦給你的親朋好友,除了燃油版外想不想要新的選擇。
記者:俞總你好,我有一個問題,現在大家都在強調一個詞,以用戶為中心,我想問一下榮威怎麼打造服務和用戶理念,差異化在哪裡?
俞經民:凡是做企業的或者做營銷服務的,無論在哪個層面上,都要講這句話,「以用戶為中心」,但是還要看行動。我舉個例子,我到門店裡,不管是商圈店還是4S店,我最喜歡和用戶拉手,我甚至有一些很「挑逗」我自己團隊的話,我說相信你們還是相信用戶,對不起,現在你們都很資深,很努力,但我選擇相信用戶,我希望有更直接的反饋。很多人認為你就是拉拉手,沒什麼代表性,這說明他沒有做過,沒有體會過。我體會比較深,每一次用戶給我的反饋我都很受益。我跟用戶拉手,會發現很多細節,比如用戶往往做保養的時候都不是一個人來的,都是帶朋友來的。還有我們就擺擺榮門陣,不說好的,只說有挑戰的、不開心的,我覺得這非常有幫助。我們貫穿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還是比較到位的,比如邵景峰,萬箭穿心,因為用戶越來越年輕,品位水漲船高,而且更新迭代十分快,所以這個潮流不斷在變化,這個潮流,對邵景峰特別加強了前瞻要求,他團隊有一大部分人是做前瞻的。我記得很清晰,2014年廣州車展我們推出了金色榮威Vision-R概念車,其實量產落地就是2016年拿出來的榮威RX5全新造型,我們把概念車還原,不光是要在造型上改變,還要不斷接觸用戶,摸到潮流、引領潮流,工程上也是一樣的挑戰。
崔總這方面很有體會,我們的工程師文化是一種很好的文化,很靠譜。在北京,各位媒體老師可以針對純電動車用戶做一次調研,誰的續航里程最靠譜,答案一定是上汽。我們說到就做到,不帶虛的。不僅做到還要突破,400公里不夠,再做到500公里、600公里,讓產品的續航一長再長。我們做過市場調研了,發現有另外一種聲音出來,用戶每天開三四十公里,400公里開一個星期沒問題,但是這個數字沒有進入到用戶購買環節,用戶購買的環節和使用環節在某些事情上不是完全劃等號的。購買的時候用戶想的不是每天開三四十公里,想的是用這個電動車是不是和汽油車一樣方便,需求是不一樣的。我和崔總、建峰總、邵總就要關注到客戶這種需求,從用戶角度去思考,把這個需求告訴最靠譜的工程師們。所以從外形到功能,到各方面的品質,都是要有真正以用戶為中心、為起點的MAX精神,這是對用戶最大的尊敬,也是對我們自己團隊、企業生存和發展最大的投入,我們就是這樣想的,這樣做的,謝謝你的提問。
記者:幾位領導好,我是經濟觀察報的,我有兩個問題。第一,MPV市場一直都在說兩極分化,包括規模也不是很大,今年1到8月銷量下滑幅度也是高於其他細分市場的,榮威也有中高端產品,改變市場的結構升級,榮威怎麼看MPV市場?接下來在競爭格局中的變化,MPV處於什麼市場份額呢?
俞經民:我們要從市場的調研中捕捉潛在的需求,剛剛介紹了用戶代表是多重身份的,比如二胎家庭市場、網紅市場,可能今天的數據不一定能完全表達,但我們對中國MPV市場的發展前景是有信心的。第二,在榮威iMAX8所處的這個細分區間,之前用戶可以做的選擇並不多。佼佼者、創新、引領,能夠全面滿足用戶這幾項需求的產品幾乎沒有。就像我當年在上汽集團海外經營籌備組工作的時候,通用在泰國不成功,而且市面上泰國90%的市場是日本品牌,彷彿形成了日本品牌的寡頭,從政策到供應鏈,日本品牌掌控得很深,當時已經成為了右舵車的基地,街上跑的車90%都是日本車。上汽2011年仍然做出決定去泰國,通過八九年的努力,搶到了很大的市場份額,在一些細分市場上面我們是王者。這說明了什麼?市場有機會的,但需要給到消費者更好的選擇。秉承這樣的想法,我們拿出具備最強競爭力的科技豪華MPV榮威iMAX8,贏得競爭的同時也可以做大高端MPV市場的蛋糕,謝謝你的提問。
記者:這款車的銷量目標是怎樣的,講到宜商宜家,面向C端市場的佔比預期是怎樣的?
俞經民:我現在跟你講,我很有信心。
記者:各位領導好,因為剛才俞總說榮威RX5PLUS的用戶普遍比以前年輕了三四歲,我也是非常信服的。我要問一下這款MPV確實要賣給年輕人嗎?我們的公眾號叫七嘴八談,我們會關注一些不一樣的面,我們看到2019年中國新生人口出生數是1645萬。前一段時間網上有一個關於上海的出生人口數據,1990年1月1日,上海當天新生兒有2000多個;2010年1月1日只有100人,相差18倍,現在雖然開放二胎政策,但很多人不願意生孩子了,我們要做一個分析,可能90後群體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第一批中產階級家庭的子女,對生孩子這個事還是有一些抵觸的,如果榮威iMAX8想要賣給年輕人,應該有一個怎麼樣的營銷去突破呢?
俞經民:用戶構成的兩個維度我們都要講,第一,年紀。一二線城市中有一些比較富裕的家庭,他們的上一輩50後、60後都有,特別是60後,當時就計劃生育了,他們可能也有80後、泛90後,現在我沒有很詳細的數據。年輕人結婚很慎重的,男孩子結婚時間是比較晚的,結婚以後,富裕家庭50後、60後的家長們會對他們的孩子說:「我當時就生你一個,現在這么好的政策,給老爸老媽多生幾個。」這種家庭其實蠻多的。第二,職業。如今,MPV在三四線城市的需求有明顯增長,因為那裡有很多創新型的企業或者更經濟化的企業在蓬勃發展,這些創業者,無論是企業家還是企業經營者,他們都會喜歡科技智能體驗,有面子的車,很明顯有強烈需求,這個市場有非常大的機會,而且年輕化也是明顯的趨勢,謝謝你的提問。(編譯/汽車之家張曉丹)